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知華派教授放狠話:中國即將崩潰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3-13 03: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知華派教授放狠話:中國即將崩潰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最近,美國喬治 • 華盛頓大學教授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引起中國學者的關注,也引發了中國官方媒體的反駁。

  沈大偉的文章,無非是當下出現的新一輪「中國崩潰論」的一種聲音,但他的身份和觀點又有些相對特殊,因而也顯得較為引人注目。

  這位教授在外界看來是一位「中國通」,本人不僅多次訪問中國,應邀參加過中國政界、軍界的相關研討會,而且在其主持的中國項目研究中,也接待了不少中國訪問學者,因而在中國具有一定影響,算得上是一位著名的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

  過去,沈大偉也曾發表過一些正面的、理性的研究中國的文章,給人以「知華派」的感覺,所以他此番撰文提出了某些顛覆性的觀點,不僅讓中國學者感到吃驚,也很有些不解。

  沈大偉究竟說了些什麼?他在文章中的核心觀點是:中國現行體制的「最後階段已經開始,並且它在最後階段旅途上走得比很多人想象的還要遠」。做出這種判斷的依據是:中國官場腐敗、經濟下滑壓力增大、「自由派」受到打擊等。

  上述這些觀點,無非是「中國崩潰論」的老調重彈,但其提出的「最後階段」論,卻有別於以往那些聳人聽聞的言辭,似乎是一種「理性的推斷」,加之此人擁有的「中國通」身份,因而具有更大的蠱惑性和欺騙性。

  對於沈大偉的觀點,中國有些學者的反駁文章,認為這是受到美國的政治氛圍影響和利益需要所至,沈大偉雖然是「中國通」,但他是美國學者,最終還是要站在美國的立場和利益上說話。

  這樣的看法不無道理,但筆者認為事情決不僅僅如此。美國類似沈大偉這樣的「中國通」們,之所以會走入迷途,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這就是「大失敗」情結和對於前蘇聯崩潰的所謂參照。

  當年,蘇聯、東歐發生巨變,西方世界發出一片歡呼之聲,而布熱津斯基的《大失敗》,則代表了西方的根本看法,他們也期待著中國會成為下一個崩潰的對象。然而,中國卻最終經受住考驗,不僅沒有亂,而且頂住壓力,開創出令世人矚目的新局面。在形勢比人強的情況下,美國和西方的許多學者採取現實主義態度,對中國做出了「正面解讀」,但從內心裡他們卻並沒有放棄「大失敗」的基本判斷,他們在等待或期待中國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因而一有風吹草動,「中國崩潰論」 就會沉渣泛起,沈大偉也沒有擺脫這種羈絆。

  從另一方面看,前蘇聯歷經70年發展,雖然最終成為能與美國和西方抗衡的超級大國,但由於政治腐敗、經濟凋敝、黨心民心渙散,這個巨人一夜之間轟然倒下,走完了它曾經有過耀眼輝煌的歷史過程。蘇共70年無疑是一場歷史悲劇,但在許多美國和西方的學者眼中,這個場景似乎也會是看待中國的政治參照,他們也許並非懷有「亡我之心」,但也期待著中國會重蹈前蘇聯的覆轍,因為他們的政治和歷史眼光就是如此。沈大偉提出的「最後階段論」,很難說在做出這種判斷時不曾出現過前蘇聯的影子,他也相信中國將會成為「下一個」。

  所謂「中國崩潰論」,美國和西方已經喊了許多年,對於那些危言聳聽的言辭,中國人早已不太當回事,也不想就此再多費口舌,因為事實勝於雄辯。然而,對於沈大偉的「最後階段論」,因為其披著「理性研究」的外衣,又是出自「中國通」之口,考慮其具有的蠱惑性和欺騙性,中國官方媒體還是發文對其予以反駁,目的無非是以正視聽。

  在筆者看來,沈大偉所謂的「論據」,雖有某些「事實根據」,但關鍵在於缺乏全面的、本質的分析,尤其是沒有把握住時下中國政治、經濟領域的新常態,加之「大失敗」情結和錯誤歷史參照的影響,他對中國的觀察和研究走入歧途是必然的,而所謂的「最後階段論」更是站不住腳的。在這裡,筆者不想多言,僅提及兩個問題。

  其一,中國的「官場腐敗」,從已經揭露出來的情況看,的確觸目驚心,反腐形勢非常嚴峻。然而,中國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開展的雷霆萬鈞的反腐行動,業已取得明顯成效,這方面雖然還任重道遠,但經歷此番「打虎拍蠅」,中國的黨心軍心民心大振,民眾長期壓抑在心中的怨氣和憂慮為之一掃,對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更加充滿信心。筆者曾在以往的博文中將其稱之為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第三次大解放」,由此煥發出的強大精神力量,必將更有力的推動中國的建設和發展。如果不是別有用心和帶有偏見,不會看不到中國政治的這種新常態,更沒有理由來推斷出所謂的「最後階段」。

  其二,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這是當前面臨的現實問題,其原因既有國際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也是以往粗放型發展造成的後果,中國經濟遇到的困難不容迴避。但要看到,這裡也包含許多積極因素:一是中國不再盲目追求經濟發展的高速度,強調科學發展和協調發展,由此GDP的數量雖然會減下來,但中國經濟發展將會更平穩;二是儘管節能減排導致一些企業停產或倒閉,但這是著眼於環境治理和優化資源配置,這種暫時的犧牲和損失,將有利於中國的長期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更有利於中國生態環境的改善;三是此次經濟下行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國的自主性調整,國家的計劃調控作用明顯增強,這不僅會促進市場與調控的密切協調,而且國家對經濟發展的掌控能力也將進一步提高。凡此種種,都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利好因素,筆者堅信再有三到五年時間,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將開創一個嶄新局面,所謂 「最後階段」的預言,也必將被中國人拋到太平洋中。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UCuJtoVS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6: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