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胡印斌:「山西首富」張新明的能量有多大?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5-2-3 14: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2014年8月至今,「山西首富」張新明銷聲已有數月,案情仍是一團迷霧。據《財經》雜誌報道,張新明被帶走後,山西官場地震不斷。而審計署則在核查張新明如何獲得了大寧金海煤田採礦權;有關部門也在調查2007年一起古交市黑礦事故,礦主疑似張新明兄弟。報道表示,「目前張暴露出來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

  張新明的能量有多大?僅就目前媒體粗粗勾勒出來的「政商圖譜」,或可得出一個大致判斷,即,張新明在山西官場上的滲透有多深,則山西諸多官員就在張新明的生意上介入有多深。二者可能存在某種緊張關係,但更多的時候則是一種「共謀」。

  據報道,2000年就任古交市委書記的毋青松,一到任就接到張的電話,「你來了古交也不來我這裡拜山頭?」儘管毋青松並未就範,但這並無損張新明在古交的「權威」,更不代表山西省其他官員也會主動拒絕張新明。

  例證一,2003年,為了辦理大寧金海煤礦基層審批手續,張新明帶隊到晉城,據目擊者披露,「晉城市委市政府接到上級要求,陽城縣和晉城市兩級政府機構聯合辦公,一天內要為張新明辦好所有審批手續。」

  例證二,多年來,張新明家族在古交控制其他礦山的手法也如出一轍,耐人尋味:礦主「突然」犯事,公檢法機關介入,張新明出面斡旋,條件是免費入股甚至控股煤礦,或是礦主隨張到澳門一賭、輸慘。

  若媒體報道的情況屬實,張新明悠遊于山西政商兩界,長袖善舞,予取予求,顯然與市場無關、與管理能力無關,而是帶有深深的權力烙印。正是因為官場的大面積崩塌,才導致市場的失序,以致「叢林原則」橫行,正當企業與一般民眾成為魚肉。也因此,有必要追問,究竟是誰成就了「張新明們」?

  遺憾的是,儘管經由媒體的不懈追蹤,初步呈現出張新明背後的權力拚圖,但因為細節有待補充、擦亮,距離真正的還原還為時尚早。不過,從其東窗事發后,山西省國土、煤炭、公安系統一批高官落馬的情形看,事件仍在發酵之中。接下來還會牽扯到哪些官員,這些官員陷入有多深,有待進一步觀察,對此,必須 「有一個查處一個」,嚴肅問責。

  而除了問責具體的官員之外,更值得憂慮的,則是當地官商勾結的深厚土壤。可以說,張新明的出現並非偶然,也不是個例,而是有著濃重的制度背景。其中的關鍵,在於行政權力對於市場的強力干預,且權力缺乏有效監督和制約。這樣,只要搞定了權力,也就贏得了市場;搞定的官員級別越高,則可變現的利益就越大。也即,以利益俘獲權力,以權力攫取利益,直至官商通吃,無往而不利。

  密集的政商交集與互動,既為張新明高懸起「山西首富」、「山西賭王」、「太原第二組織部長」的名號,也給山西官場帶來了塌方式腐敗。當然,更為觸目驚心的則是,聽任「張新明們」一手遮天,官商通吃,必然損害整個社會的公共利益,堰塞整個社會的激情與創造力,如同山西一位律師所言,「讓許多山西人對社會的前途喪失信心」。

  在查處張新明及其背後隱秘權力的同時,也要從根本上剷除腐敗的制度性土壤,廓清迷霧,除惡務盡,方可真正給民眾以信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2: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