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經濟消失?中日媒體唱衰日本經濟(組圖)

[複製鏈接]

5766

主題

5826

帖子

809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鬧木鬧木 發表於 2014-11-4 16: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到過日本或者在日本生活過的人都有這樣的印象——日本民眾普遍生活富裕。iPhone等流行電器,LV、香奈兒之類的奢侈品牌在日本的大街小巷可輕易找到。然而,近年來,國內媒體總有一種聲音說過去的20年,日本是「經濟消失的20年」,而中國卻經歷著翻天覆地的20年經濟大增長。那麼,過去20年來,中國和日本的經濟發展狀況真的如國內媒體說的那樣嗎?

  

  每當周末或者節假日,日本的電器店總是人潮湧動熱鬧非凡。

  

  

  每當有新品發布,日本電器店又總會排起長長的隊伍。

  

  這旺盛的消費欲和購買能力,真的看不出日本「經濟消失」了吧。

  圖片感官上的衝擊到此結束,我們用數據說話。

  一、中日GDP增長對比

  先看看日本的GDP發展:

  

  資料圖:日本「失去的20年」間GDP增長

  從圖中可以看到,按當期GDP增長,日本從1989年約3兆美金到2011年約6兆美金——這20年日本的GDP翻了一倍。按照這樣的GDP變化,「日本泡沫經濟迎來消失的20年」的說法不攻自破。

  

  資料圖:中國1989年——2012年GDP增長走勢

  1989年,中國GDP總量為16909.2億元,到2011年GDP總量達471564億元,此間經濟增長將近28倍,其增長勢頭確令日本望塵莫及,可以說「翻天覆地」。

  二、中日人均GDP對比

  再看看「失去了20年」的日本的人均GDP,與「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的中國的人均GDP」的比較:

  

  資料圖:日本「失去的20年」間的人均GDP增長和中國人均GDP的對比(註:藍線為日本,紅線為中國)

  看完之後,驚愕是正常的。中國人均GDP幾乎是一條直線,從05年開始才略微有了一些抬頭;而日本的人均GDP則一路高揚。

  日本人均GDP從1985年《廣場協議》簽署,也就是中國媒體經常鼓吹的「日本失去的20年的開端」前的11465.73美元,增長到了2011年的 45902.67美元。而中國的人均GDP ,從1985年的291.77美元上升到了2011年的5429.61美元。日本同期增長的GDP的絕對值是34436.94美元,中國增長的絕對值是 5137.84美元。按人均絕對增長量計算,在此26年內,日本人均增長量是中國的6.702倍!

  當然,這個增長不完全是經濟增長,也是由於匯率的大幅提升。但這個匯率的走強正是一個國家強勢經濟的標誌,按照國內日本問題專家唐淳風的文章《學日本「悶聲發財」》的說法:一直到2004年,日本的直接出口額才只有61萬億日元,而日本的海外企業銷售總額達到了155萬億日元,是前者的2.5倍還多!

  

  三、日本擁有巨大的海外資產不可忽視

  與此同時,日本的海外總資產增加到了41968億美元,這包括日本在海外購買的土地、已經建造的工廠等等。正是因為日本在國外擁有大量資產,需要結匯回國,才維持了強勢日元的存在。另外,日本企業在海外極為成功,使某些企業如夏普、索尼等日本企業一定程度上喪失了競爭力——而不是說日本整體上失去了競爭力,只是少數企業沒有跟上整體的提升的步伐。

  以上來看,看待日本近20年的經濟一定要結合日本海外經濟發展,日本經濟絕沒有外界標榜的那麼糟糕。

  四、中日媒體之共同點:唱衰日本經濟

  

  資料圖:日本與歐美國家2000年——2012年失業率之比較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媒體和中國媒體都在「唱衰日本」;而中國的媒體則一天到晚「唱紅中國」。然而,就在中國媒體和日本媒體自己一直鼓吹日本「失去的20年」 間,日本的失業率一直維持在5%以下,遠低於同時期的美國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的6%~8%失業率,而中國官方在這20年間從未公布失業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2: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