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親戚舉報逃犯高玉倫以後

[複製鏈接]

3006

主題

3534

帖子

6083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8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作者:喬木

       昨天下午(9月11日),哈爾濱殺警越獄的最後一名逃犯高玉倫,在潛逃10日後,被親戚舉報抓捕歸案。



在高逃亡的十天內,警方連續追捕,媒體不斷報道,發生了許多事。網路上有人總結:

待決死刑犯,殺了一個瀆職的警察,讓兩個腐敗的看守所領導入獄,揭開了看守所以及監獄系統的黑幕,推動了司法改革的進程。抽了香煙喝了白酒,吃了月餅,過了中秋,檢驗了一個整編師的警察,打破了逃不了十五的神話,上了讓汪峰朝思暮想的頭條,最後給自己的兒子兒媳多留了15萬。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高怎麼被抓獲的。警方和媒體開始的通報是,高去其親家討食時,被親家舉報抓獲。後來的報道又是,高是被沾點親的熟人一家抓獲舉報的,並且給出了舉報人家的詳細地址和姓名。

刑事逃犯被抓獲是好事,但如此泄露舉報人的信息,實在不應該。

高作為人,肯定有人性的一面。但酒後故意殺人,被抓后又殺警越獄,作為刑事犯,不管是依哪國哪朝的律法,都是要嚴懲的凶頑。高罪有應得也好,死有餘辜也罷,自有司法程序。可他的再次被抓,必然牽連出舉報人和人們想到的大義滅親。

大義滅親,說明畢竟也有「親」的因素,如果是家人親戚,那就是親情;如果是街坊領居,那就是鄉親。法律的嚴肅之外,還有倫理的爭議,還有千絲萬縷的家長里短、眾人評說。我們沒法猜測舉報人的動機,但當他們在做出大義滅親的選擇時,會有猶豫,會有艱難,會有不想惹麻煩的心理。

但是當警方和媒體泄露了他們信息后,麻煩還是來了。當地肯定會有人議論,有人稱讚,也有人背後指指戳戳,惦記著賞金領取、分配,各種羨慕嫉妒恨。

如果說當地人知道不可避免的話,媒體的紛至沓來,採訪追問,各種有意無意的加工放大,迅速讓舉報人成為公眾人物,從各個角度一遍一遍講述原委,大義滅親、賞金、爭議,始料未及地打亂了他們原本安靜的生活。

保護舉報人的信息,應該是警方的工作規範,此外還有很多規範。這些年有些進步,在法庭未審判前,不再叫罪犯而叫犯罪嫌疑人,在公共場合露面時也會給戴上頭套。但是仍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剛剛披露的哈爾濱警方刑訊逼供致死案,甚至讓社會人員參與刑訊逼供;比如河南警方保護不該保護的信息,將縣委書記被偷的100萬元,縮小到6000元。

至於媒體,違背職業操守,更是亂象頻生。為配合運動,有選擇地讓嫌疑人上電視,有些打馬賽克,有些不打。有時候稱當事人某某某,有時候又透露全名。有償報道、有償不報就更是司空見慣了。從所謂陳永洲個案,到21世紀網的集體詐騙,乃至報道這些醜聞的央視的醜聞,且看如何收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6: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