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號命令」是林彪為奪取更大權力而作出的帶有某種試探性的行動,那麼,在設國家主席問題上,林彪則公然向毛澤東進行挑戰,由此引發了一場政治風暴。

「文革」宣傳畫
中共九大以後,國內形勢趨於和緩,毛澤東曾表示,「文化大革命」該準備收尾了,並確定九大以後取消中央文革小組。但是,完全出乎他的預料,林彪集團正在急於攫取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權力。有兩件事集中暴露了林彪及其集團的政治野心。一個是發布所謂「林副主席一號命令」,一個是關於設國家主席問題。
1969年10月10日,在蘇州的林彪向北京的軍委辦事組組長、總參謀長黃永勝,發出一個「關於加強備戰、防止敵人突然襲擊的緊急指示」,要求「立即組織精幹的指揮班子,進入戰時指揮位置」。這個指示由軍委辦事組以「林副主席指示(一號命令)」名義正式下達。當晚,這個命令用電話傳達到各作戰部隊,全軍立刻進入緊急臨戰狀態。命令下達的第二天,林彪才用「電話記錄」的方式報告毛澤東。
未經軍委主席毛澤東批准,事先又不報告,林彪居然擅自發布這樣的軍事命令,一夜之間調動全軍進入臨戰狀態,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事件,也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不能不引起毛澤東的警覺,作出強烈反應。
如果說「一號命令」是林彪為奪取更大權力而作出的帶有某種試探性的行動,那麼,在設國家主席問題上,林彪則公然向毛澤東進行挑戰,由此引發了一場政治風暴。
1970年3月8日,毛澤東向中央提出召開四屆人大和修改憲法的意見,並建議不設國家主席。這是毛第一次提出不設國家主席。毛的意見在政治局會議上傳達后,大家一致同意。林彪在蘇州得知后,讓葉群轉告黃永勝和吳法憲:「林副主席贊成設國家主席。」此後在設不設國家主席的問題上,林彪一反常態,頑固地、一再地同毛澤東唱反調,顯然已經超出黨內不同意見的正常爭論,其中必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還是葉群把這個問題挑明了,道出了林彪堅持設國家主席的真正面目。她私下對吳法憲說:「如果不設國家主席,林彪怎麼辦?往哪裡擺?」
周恩來、毛澤東和林彪在天安門上
設不設國家主席的爭論帶到了九屆二中全會即廬山會議上。8月23日,二中全會開幕。就在會議開始前一刻,林彪突然向毛澤東和其他常委提出要講點意見。本來,毛、林事先都表示不在開幕會上講話。林彪卻來了個突然襲擊,事先也不打招呼,突然提出要講話。林彪拿著講稿講了一個多小時,主要就修改憲法問題談毛澤東的領導地位。與此同時,根據林彪、葉群在會前的布置,陳伯達與吳法憲還準備了一份設國家主席的憲法草案條文。這一切活動都是瞞著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大家可以想想,是林彪在「逼宮」,還是毛澤東在「逼」林彪?答案是很清楚的。
毛澤東已經察覺到會議中的不正常現象,立即制止說:設國家主席的問題不要再提了,誰堅持設國家主席,誰就去當,反正我不當!講到這裡,毛澤東沖著林彪說了一句:「我勸你也不要當國家主席!」
1971年8月15日,毛澤東離京南下,到中南、華東等省巡視,同各地負責人談話,他指出:這次在廬山,他們的地下活動、突然襲擊,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綱領的。同時又指出,要保護林副主席,當然他要負一定的責任。9月5日、6日,在北戴河的林彪、葉群獲悉毛澤東南巡談話內容后,便決定將毛澤東殺害於巡視途中,發動武裝政變。7日,林立果向「聯合艦隊」下達「一級戰備」的指令。8日,林彪親筆寫下行動手令:「盼照立果、宇馳同志傳達的命令辦。」林彪的陰謀敗露,便緊急策劃南逃廣州,另立中央,分裂國家。此計不成,乘飛機北逃國外,所乘專機在蒙古國的溫都爾汗墜毀,落得個「折戟沉沙,喪命異國」的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