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頭牛的性命關立秋什麼事?(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8-8 08: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天氣網 發表於  昨天08:16

  

  2014年8月7日22時02分,立秋!似乎在炎炎夏天當中,立秋的到來總給人涼爽希望。民間常說,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這個來自民間的總結,是否經得起數據的驗證?按陰曆演演算法:牛,被熱死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一葉而知秋」的說法。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立秋過後天氣開始轉涼,它反映的是天氣轉折。

  立秋也有早、晚的說法。不過如何判斷早晚,還真是個難題,沒有一個定論。有這樣兩種普遍說法,一個針對陰曆,一個針對陽曆,前者的演演算法極其容易把人繞暈。

  

  陰曆的演演算法太複雜。我們舉個栗子來說明,比如今年立秋是陰曆七月十二,按陰曆演演算法,屬於晚立秋。陰曆七月就是陽曆的7月27日到8月24日。

  而這段時間正好處在三伏天里,想不熱都難,也正應了「立秋晚熱死牛」的老話。按陽曆演演算法:牛還活著

  不過,針對陽曆的演演算法,是考量立秋所在陽曆一天當中的早晚。下面姑且以立秋出現在早晨8點之前為早立秋,出現在18點以後為晚立秋為標準。

  

  按照這個統計時段,數據帝從中國各大地理區里選了12個大城市,扒了扒它們早晚立秋期間的氣溫統計,讓數據告訴我們,立秋的早晚是否決定涼熱?

  選取12個城市進行對比,得出以下結果:

  

  平均氣溫,12個城市中有7個城市早立秋時的氣溫高於晚立秋。

  平均最高氣溫,晚立秋扳回一城,7:5贏了早立秋。

  極端最高氣溫,也是晚立秋稍稍佔優。

  但總體來看,平均氣溫和平均最高氣溫兩個方面中,每個城市自身的差異都很小,福州、鄭州、瀋陽都需要算到小數點第二位才能決出勝負。

  雖然選取的城市並不是很多,年份的樣本也僅僅是各自10年,共20年。但是大體的情況還是很明了:立秋時間的早晚,對涼熱的影響並不大。究竟誰在操控立秋涼熱?

  陰曆和陽曆存在時間差,所以上文中得出的結論也是天差地別。究竟誰在幕後操控立秋涼熱?那還是得看天氣形勢。

  如果冷空氣偏弱,副熱帶高壓偏強,而且偏西,伸向我國陸地,並長時間滯留,就可能帶來長時間的高溫,使得立秋依然很熱。至於今年秋老虎會不會很厲害,這個難回答的問題,還是後期關注副熱帶高壓的走勢吧(副高強則秋老虎強)。結語:立秋≠入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沙發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8-8 08:11 | 只看該作者
 其實無論立秋早晚,這個時候,我國大部地區的秋天還不會立即到來。

  氣象學上的規定,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低於22℃算為入秋。按這個標準走,立秋期間能入秋的,除去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區,主要就是內蒙古的東北部、黑龍江一帶了,其中省會城市的代表就是哈爾濱(常年8月11日入秋)。而在中原大地,即便沒有秋老虎發威,夏天依然「健在」。畢竟按照三伏的演演算法,立秋以後,還有一伏在等著。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統計,每年8月9日-15日,在我國黃河以南的地區,出現高溫天氣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其中重慶、江西等地的高溫概率甚至超過50%。

  所以,立秋類似立春,是天氣開始轉涼,反映的是轉折,並不是說秋天立即來了。華北地區,如京津冀一帶,秋天要在9月上中旬才能到來,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在國慶節前後。至於華南,廣州一帶一般要在10月底、11月初才能告別夏天。

  如果,你現在還要問我秋天到了嗎?我只能說,在路上!(編輯:老貓)

  

  中國天氣網是中國氣象局發布權威預報預警信息、傳播氣象科技知識的核心門戶網站,擁有全球上萬個站點的氣象預報數據、訓練有素的氣象分析師團隊。

  在這裡你可以查詢15天天氣預報,定製專屬服務產品,遍覽全球天氣事件,追蹤災害現場報道,欣賞高清震撼美圖,獲取豐富有趣的氣象科普知識。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4

主題

810

帖子

1477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77
3
太平洋的風 發表於 2014-8-8 16:00 | 只看該作者
搶秋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8: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