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大戲不敵雷劇搶眼

[複製鏈接]

2632

主題

3089

帖子

6297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2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極品 發表於 2013-7-15 12: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的電視劇觀眾,被去年「婆媽劇」蠶食腦細胞一整年後,2013年上半年,依然無法在電視劇市場硝煙中,找到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家庭、情感、古裝、戰爭……各種新題材嶄露頭角,但收視率的畸形發展也異常明顯。越是製造話題的電視劇,熒屏收視率和網路點擊量越高,炒作者成為「熱門劇集」的成功製造者。

  歷史大戲


  不敵「雷人」和「穿越」

  據國內首家娛樂產業研究機構「藝恩諮詢」數據統計,2013年上半年電視劇行業男女演員曝光度TOP10中,6位因「於正[微博]作品」走紅,其中,女演員陳喬恩[微博]、趙麗穎[微博]、袁珊珊名列前三甲,男演員陳曉[微博]、霍建華包攬冠亞軍。前10排名中,僅出現陳道明一名資深電視劇演員,足以見得新生代演員正在崛起,老牌電視劇演員正逐漸退出熒屏。

  2012年底開始,以《隋唐演義》和《楚漢傳奇》為代錶的歷史正劇,開播前憑藉「投資過億、超強班底、恢弘場面、史詩情節」的宣傳口號,在媒體上製造「壓迫性輿論潮」,但收視結果卻並不如預期。《趙氏孤兒》導演閆建剛就曾坦言:「對於現在的收視環境,我已經沒有自信了,歷史大戲很難斗得過『雷人』、『穿越』以及『家庭爭鬥』了。」

  今年春節期間,《笑傲江湖》2012版就在一片吐槽聲中席捲各大視頻網站,日收視率也遙遙領先其他熱播劇集。5月,另一部「戲說歷史」的《陸貞傳奇》開播,立即躥到收視率日播冠軍位置並長踞榜首,效仿網游的炫麗畫面,違背原著的詭異多角戀,是「於正作品」的看家法寶。雖然罵聲一片,卻很對觀眾「懶得動腦,熱衷欣賞美景和華服」的胃口,目前,這兩部劇在六家門戶和視頻網站上的累計點擊量,已經超過35億次。除了這些,家庭戲被《寶貝》、《斷奶》、《門第》這種雖然投資較小,但內容聚焦現實的電視劇替代。

  續集


  讓觀眾更加懷念老版

  好萊塢市場的「續集規律」,在2013上半年中國電視劇行業異常明顯。兩部《大宅門》之後又有《大宅門1912》,《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之後又來了「青撞更2」,《編輯部故事》后出現《新編輯部故事》,遺憾的是,續集只能令觀眾更加懷念老版,觀眾中「狗尾續貂」的批評聲大有人在。

  劇本是決定電視劇好看度的基礎。「大宅門」系列劇的編劇兼導演郭寶昌,聽到觀眾批評最新劇集「沒了宅味后」,頗有感觸地說:「《大宅門》是我醞釀了40年的作品,宅門裡的事我再熟悉不過,每個人物早就在我心裡活了,不把他們寫出來我憋得難受。但《大宅門1912》的劇本我寫了好多版都不滿意,因為我不熟悉民國時期的山東,最後是藉助書面資料才完成了創作。」而原班人馬難聚,主創心態的改變,也是斷送一部好劇的「殺手」,有越位去改編劇本的演員,也有不等劇本寫完就開機的導演,更有硬是把20集劇本的素材剪成30集成片的製作公司,「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心理讓主創放鬆警惕,認為觀眾好糊弄,最終只落得台詞啰嗦、劇情摻水,收視率低迷不振,中途被電視台撤片的結果。

  此外,實力不濟也是續集難看的一種。經典作品一般出自「高人之手」,沒有金剛鑽的後來之輩,續寫劇集只能自取其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新編輯部的故事》。王朔作為改變一代人語言習慣的原創高手,與馮小剛[微博]合作的《編輯部的故事》每一集都以犀利視角,對當時社會變化針砭時弊,而新版只是東抄西摘的網路段子,或吐槽人盡皆知的社會現象,劇情碎成一地,達不到「深入人心」的地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0: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