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技術分析及建議

[複製鏈接]

349

主題

930

帖子

1190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19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如雷貫頭 發表於 2013-7-17 10: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技術分析有著其龐大的認受市場,不是因為其高度的準確性,而只是廣大的傳媒企業的需要。
目前金融行業的從業員到底有多少,誰都說不清楚。無疑,數字是龐大的、無法統計的。如此數量的從業員所依存的是金融市場和客戶的關係,作為市場與客戶之間的媒介,傳播媒體起到了主要的作用。而媒體的擁有者,往往都是金融市場的參與者;因此,媒體也隱晦地造就了「大戶」與「散戶」之間的依存關係。可是,傳媒畢竟是傳媒,其存在並不能代表著對金融市場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所以,金融行業就產生了一幫特定的人群:市場分析員。
王小二去找瞎子算命,瞎子說王小二未來10年命運坎坷,而且無解。王小二反問,如果你真能鐵口直斷,為什麼你不發達,而只能靠街邊擺攤糊口呢?這就是技術分析員和客戶的關係。
市面上技術分析一般歸類為兩派。價值投資和技術分析。價值投資是以市帳率(PB)和市盈率(PE)配合市場的「消息面」為投資基礎。技術派則五花八門。常見的有波浪理論、江恩理論、螺旋理論和道仕理論等,還有一系列的技術指標供為參考。可是,技術分析的基點在於:歷史可以重演的主觀意識。所以,市場分析員往往會向市場給與預測性的建議。這些建議對於市場來說有著很大的需求:散戶、媒體、大戶;大家都需要分析員們的意見,以便各取所需。
技術分析的預測其實存在著兩大硬傷。1。過於依賴對市場歷史的分析。2。技術重複使用的準確率。技術分析存在的問題,簡單的說就是沒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分析的數據並不能重複使用。
波浪理論的發明者艾略特的名言:一個不能數出多種浪形的投資者,他就不是波浪理論的高手。我曾經與兩位當代中國的技術分析高手又過深度的接觸。一位是趙萍,另一位是賴戌播。當問及技術分析的時間跨度時,兩位異口同聲地回答:必須看市況發展。他們的回答與艾略特的名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市場是以時間和價位為坐標橫向發展的;任何事先的預測都必須服從市況的發展。
純就技術分析舉例來說:假使,連續5天的陽線,而當人們預測這一波段上綜A股市場的目標為2500點時,突然當天出現了一根吞噬形的長陰線,請問,從事技術分析的人們,還能不能堅持原先的分析結論呢?
市場上絕大多數的技術分析是為了金融從業員養家糊口、媒體的盈利、大戶的特殊需要而存在的,而不是為了散戶們的盈利而發光發熱的。
香港5月底市場觸底反彈。一份當地的權威報紙訪問了一個香港頗有「口碑」的技術分析「權威」。他預測香港今年不存在5窮6絕7翻身一說,而且說,這些傳統智慧都是「街市」的小市民的妄言。並鼓勵5月可以是撈底的時機。可是,一個6月,恆生指數就下挫了4086點。他的所謂「口碑」所換取的是散戶們的「眼淚」。
金融市場千變萬化。對市場預期的任何主觀意識都可能成為散戶們被市場吞噬的結果。妄談技術分析的結果必定招致「口袋真空」。
我是一個20年金融行業的從業員,現居溫哥華。有關金融行業的所有職位,從普通經紀到金融產品設計幾乎都有我的足跡。我最後的主業是「罵人」,罵誰?在香港兩份權威的經濟雜誌上,罵那些無恥的「技術分析員們」。我可以肯定的跟大家說:技術分析是存在的、是科學的;技術預測,卻是騙人的把戲,是根本沒有任何根據的主觀「臆測」。大家要冷靜的區分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現在既然在留園的金股版與大家交流;平心而論真的不希望大家被市場侵蝕甚至吞噬了你們的財富。真心的不想大家淪為輸家。大家不要因為自己一時的「準確」就認為自己技術分析到家,接近於大師級人物。這是不現實的。
以下為大家提一些建議,同意我的觀點的,那我非常感謝。不同意的,就請姑且聽之吧。
1。少說話,多分析。話多了主觀意識就形成了。
2。用直觀,別主觀。直觀是通過綜合了市場所有數據后,對市場的直接觀感。主觀是「臆測」。
3。任何的技術分析都必須服從市場的發展。
4。市場永遠不會錯;錯的是你自己。
5。多看書,客觀的否定書中的結論。
6。不要與人商量,更不要相信別人的分析,信自己。
7。您專為一,不分為十。股票就股票,外匯就外匯,黃金就黃金。樣樣碰樣樣輸。專攻一門尚有贏面。
8。多勞少得,少勞多得。有位這裡的網友說95%的利潤產生於5%的操作。這話雖然誇張,可是,其中的內涵真意,卻是真理。
9。市場參與行為是一種持續性的行為;沒有所謂輸贏。賺錢別得意,輸錢別沮喪。保持平常心。
10。股市有風險,投資要小心。

最後,真誠的希望大家能夠賺個盆滿缽滿,大家一起開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6: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