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笑話的時下觀照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
  鴉片戰爭時,清軍抓住幾個英軍俘虜,道光帝很是興奮。審問時所提問題是:「爾國地方几許?英吉利到我回疆有無旱路?」英俘認為問題提得太過怪異,不好回答。

  19世紀中葉,西方列強鐵甲橫洋,以整個世界為殖民對象,狂放不可一世。而作為「泱泱大國、煌煌天朝」之第一人,對世界之變渾然不覺,出語如稚子。道光帝的無知可笑映照出的正是清王朝的妄自尊大。但,歷史演進,餘緒未絕。曾有一個事情,也讓我們盲目地「自豪」了許久。即「從衛星上唯一可以看到地球上的人工痕迹只有中國的長城。」後來,這個說法被證明是毫無根據、子虛烏有的傳言。不能僅僅將此看做是科學知識的不足,說到底,仍是一種虛妄的「大國心態」作祟,心界遮沒了視界。
  
  (二)
  庚子賠款,清政府實行新政,派出大批學生出國留洋,其以赴東瀛日本為最多。有人問操辦此事的湖廣總督張之洞何以如此?他回答簡當而精妙:「同文、同種、同省。」意思是文字、種族很接近,可以省下許多錢來。
  張之洞這個人有官聲,那個著名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就出自於他。在晚清政府百孔千瘡、腐朽衰微之際,他仍挖空心思省銀子,其也難能可貴。而我們今天屢禁難絕、變相旅遊的公費「考察」,花國家的錢不知心疼,不花白不花,花了也白花,不知有人能否想到這個封建時代官員的 「三同」之論?其實,不求「同省」了,但求對路,不要做去梵蒂岡「考察」什麼工業製造的可笑事情。
  
  (三)
  民國一次舉會,與會者質詢孔祥熙的經濟問題,他滿頭大汗,難以辯駁。后急則生智,冒出一句:「我是孔夫子第75代孫,貪污之事是不會做的。」眾人詫異,一時無言以對。
  四大家族之孔,靠著執掌財政大權自肥,為人詬病。這個「聖人」的後代,無儒家之行,有名家之嘴,其詭辯之術居然是這種邏輯,他為何不說自己是孔方兄的孔呢?無獨有偶,南方曾有一貪官,與孔部長所言如出一轍。群眾舉報他的問題,組織上找他談話。他說,「我是革命家庭出身,腐敗之事是不會做的。」並還補充道:「你們瞧我面圓額方,哪像個貪官的樣子。」言之信誓旦旦。但,數千萬元腐敗案最終查清,他立時換了另一副嘴臉,哭哭啼啼說:「我辜負了黨的期望,辜負了人民的養育。」
  
  (四)
  張大千少年時,曾被土匪綁票。土匪讓他給家裡寫信索要贖金。他執筆還未寫完,一旁觀看的土匪發出驚呼:「這個娃兒的字寫得好漂亮哦,莫如先給咱做個師爺。」於是,十四五歲的張大千,在土匪窩裡就做了幾個月的師爺。
  土匪有這樣的書法審美水準,讓人始料未及。贖金不要了,先做師爺,引進人才要緊。實踐證明,土匪確有眼光,張大千數十年後果成一代大家。巧的是,讀這個軼聞時,剛看到一條電視報道,也是惡匪綁票的事情。但結果出乎意外:贖金到手后,惡匪居然會把人票撕掉。於是想,今日之匪竟不如昔日之匪:昔匪對文化有所敬畏,今匪全然不守綁票規則。同為匪,都行惡,竟有如此的高下之分。
  
  (五)
  袁世凱進行所謂的大總統「選舉」,怕議員生變。於是,組織了千餘人的「公民團」。這個「團」里多是流氓、地痞,得了袁的銀子十分賣力,堵在會場口大嚷:「不選出袁大總統,誰也不能回家。」可憐百餘議員十餘小時飢腸轆轆,只好投票了事。
  竊國大盜袁世凱的這個糗事,發生於1913年的秋天,他的「大總統」之名,得來可謂無恥之尤。但,這種無恥並不能絕。讀雜文,寫到某地一景,何其相似:上級部門到一基層單位考察領導,為保證領導的高得票率,於是,緊急行動起來,先開骨幹會,再開中層會,嚴密布置,精心安排。並聲稱,票要落實到每一個人頭,哪個地方出了問題哪個地方負責。結果當然出奇得好,百分之一百的得票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7: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