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哈佛兩姐妹》家教法則探討(2)

[複製鏈接]

24

主題

30

帖子

946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第二篇:  家庭建設

用團隊精神來建設家庭雖然不是家庭建設的全部,但卻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談到團隊精神,很多人往往把它看成洋人的專利。其實不是這樣,一旦我們把西方的團隊精神與中國文化中重視的家庭觀念相結合,它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理念、空洞的口號。而是人人可行,行之有效的一把家庭教育利器。

學習團隊精神,要從家庭做起。 在孩子小時,父母和孩子一起玩耍,做項目。有困難了,大家一起討論;問題解決了,一起擊掌高呼「Team Work 」(團隊)。明明一些問題,父母可以自己解決,也不應一手包辦,要鼓勵孩子參與,孕育孩子的團隊意識。 久而久之,家庭就成了孩子心目中的一支團隊。孩子成了團隊的一員,便要遵守團隊紀律,堅守團隊原則,而不是做家中的小皇帝或小公主。

團隊精神和家庭觀念的揉合,使得孩子們在追逐自己成功時,也關心他人。家庭團隊觀念在兩姐妹的成長過程中,也表現得淋漓盡致。像姐姐為了保證妹妹安全上壘就放棄了自己再次進軍全國化學決賽機會;妹妹為與姐姐同進退,放棄當校刊主編。
融洽的家庭團隊的建立, 使得每個成員有需要的時候,大家可以一起坐下來討論、探索。父母的人生經驗和社會閱歷得以用來填平孩子成長路上的坑坑窪窪,孩子的意見可以提醒父母兩代人的不同思維。這樣上下同心,凝聚每一個人的智慧和特長於一人身上,去出擊、去競爭。 想想看,一個人凝聚幾個人的力量去奮鬥,成功的機率是一人單打獨鬥的幾倍?

家庭團隊的建立不僅促進父母與子女的互動關係,也為孩子的社會活動提供行動指南和參考。

很多的家長對他們十幾歲孩子表現出一種無奈。儘管他們有知識有能力在孩子需要時幫孩子一把。可是孩子總是以個人隱私為由拒他們於千里之外,我行我素。輕者,搬奇弄怪,埋沒了自己的才華;重者犯罪賣身,殺母弒父令人唏噓;父子反目,母女結怨也就不足為怪了。

可是回頭想想,如果這些父母能早早地地在孩子的心田裡播下家庭團隊觀念的種子,使得孩子在進入青春叛逆之前就體認到團隊的作用和家庭的價值,又會是怎樣呢?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人幫。團隊精神不是遙不可及的理念,它不抽象。它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的生活中。像一匹無形的千里馬,就看我們是不是那識馬的伯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1: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