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京換屆關鍵之際:中國一位老盟友將棄中投美?

[複製鏈接]

650

主題

1307

帖子

1403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0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nqiang 發表於 2012-11-12 17: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chnqiang 於 2012-11-12 18:02 編輯

2012年11月10日,「亞洲時報在線」網站刊登馬尼拉外交事務分析家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的文章《伊朗為中國的支持付出代價》 ,該文回顧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以來的外交走向,指出伊朗現政府的外交政策明顯「向東看」,透露了中伊外交的諸多細節。

認為中伊雙邊合作成果豐富,中國向伊朗提供了資金技術支持,但是近兩年因歐盟制裁伊朗和伊核問題,兩國關係有所降溫,伊朗開始在西方與中國之間搖擺。現將文章主要內容編譯如下:

1979年,伊朗爆發反對巴列維政府革命,成為一個民族主義國家,「既非東方也非西方,是純粹的伊斯蘭共和國」,因此,伊朗伊斯蘭共和國(IRI)有著強烈的獨立自主、國家主權意識。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之初,開始與東方力量建立了萌芽狀的關係,和其他不結盟國家一樣,致力於國內繁榮和國際生存。

伊朗的外交政策從那時起「向東看」,近十年又加速發展了這種外交關係。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伊朗由於核計劃與西方關係逐漸疏遠,二是全球力量重心向亞洲轉移,特別是向亞洲新興國家轉移。

在伊朗擴大與巴西、土耳其和印度的經濟和外交關係的同時,中國不斷向伊朗施加國際影響,提供技術、財政和軍事支持,發展成為伊朗最重要的戰略夥伴。在默罕默德-艾哈邁迪-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總統2005至2013的任期內,中國對伊朗的關注最為明顯。2007年,中國成為伊朗最大的貿易夥伴。

伊朗認識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和經濟快速發展對石油進口的依賴,內賈德總統找到了對抗西方、倒向中國的完美時機,與卡塔米(Seyyed Mohammad Khatami)和拉夫桑賈尼(Akbar Hashemi Rafsanjani)政府的親近歐洲的外交政策形成鮮明對比。

近10年來,伊朗通過向中國供應能源確保自身安全,制衡美國在波斯灣的霸權。伊朗作為中東地區重要的能源製造國,從北京得到了豐厚的訂單。從這種意義上講,中伊合作符合雙邊利益,造就了近年來快速發展的貿易、投資和政治軍事關係。

但是,近幾個月來兩國關係進入「冷卻」期,向不同的戰略方向發展。伊朗忙於應對西方的經濟制裁,避免與西方直接對抗;中國也在應對經濟低迷和社會問題,處理日益加劇的海洋主權爭端。反抗西方霸權的中伊聯盟失去了原有的動力。

這就能解釋伊朗為何急於緩和與美國和西方的關係,尋求解決核危機的途徑。也許,德黑蘭已經認識到「向東看」的外交政策日漸脆弱。

伊朗和中國經常被描述為「國家聯盟」,西方評論員甚至認為兩國加上俄羅斯是世界反西方的軸心。2012年《美國國防戰略評估》也在反思為何把伊朗和中國界定為21世紀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主要挑戰」。 兩國都在破壞美國在波斯灣(蘊藏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石油)和太平洋(世界地緣政治和經濟發展中心)兩個世界主要地區的領導秩序。

中伊兩國也同樣面臨挑戰。伊朗正在全力保護核計劃,在與美國主導的阿拉伯聯盟對抗中維護領土主權。中國也在美國主導的西太平洋地區維護在南海和東海的海洋領土主權,日本、菲律賓和澳大利亞作為盟國正在全力支持美國。從這種意義上講,中伊兩國發現自身被美國的島鏈戰略包圍。

歸根結底,中伊之間的經濟互補性決定了兩國的戰略夥伴關係,伊朗擁有世界第4大石油儲量和第2大天然氣儲量,可以最大程度地滿足中國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由於資金和工業能力的欠缺,伊朗目前依賴歐洲和亞洲的能源公司開發其地下能源,由於近年來歐洲公司因伊核問題的制裁,伊朗更加依賴中國不斷提高的採油技術。

中國公司獲得了中東第二大城市德黑蘭的主要運輸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緊盯伊朗巨大的消費群體,中國製造商也與內賈德政府簽訂了鬆散的貿易協定,享受著伊朗相對堅挺的里亞爾和較低的關稅。

兩國雙邊貿易額不斷增長,達到300億美元,據說中國在伊投資在400億至1000億美元之間。更重要的是,中國也是向伊朗提供先進技術的主要國家。90年代,中國幫助伊朗在伊斯法罕(Isfahan)建設了核能研究設施,2000年以後,中國向伊朗提供了非核的彈道導彈和衛星的關鍵技術。

在伊朗領導人特別是內賈德眼中,中國增長的科技和經濟實力是西方國家之外的另一選擇,似乎已經能夠解釋伊朗在核問題上的自信和挑釁西方的姿態。據德黑蘭估算,與西方對抗的代價可以通過與中國發展關係得以抵消。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再三否決制裁伊朗核計劃的決議也鼓舞了伊朗。受中國影響,伊朗領導人甚至計劃採取「中國模式」,進行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

奧巴馬政府孤立伊朗的策略阻止了中伊戰略夥伴關係繼續發展。2012年中伊雙邊關係受到了嚴峻考驗,從2011年6月開始,中國開始轉變力挺伊朗的傳統,默許了西方國家對伊朗的新一輪制裁,同時減緩了支付數十億美元石油貨款的速度,參與國際社會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中伊關係進入降溫期。

2012年初,西方國家再次制裁伊朗,中國僅採取了純粹「修辭意義上」的譴責,實際行動遠未達到德黑蘭的預期。中國不僅順應歐盟的石油禁運,拒絕增加從伊朗進口石油的數量,將進口量削減了三分之一,而且凍結了對伊關鍵能源項目的投資。

年初歐盟制裁之時,中國從伊朗的石油進口削減了近50%,並派出外交使團在波斯灣尋找下一個石油賣家,同時警告伊朗不要妨礙霍爾木茲海峽的自由航行權。經過幾個月的談判,中國同意增加石油進口量,但未超過往年平均水平,2012年6月,中國再次削減25%的石油進口量,以獲得美國的所載豁免。

中國的平衡策略使伊朗的貿易環境更加緊縮,中國的廉價商品也衝擊著伊朗的本國工業,伊朗發現既難維持對外貿易和石油生產水平,也無法滿足伊朗製造商的技術需求。即便在核問題上,中國在外部壓力之下也沒有默默站在伊朗一邊,反而向德黑蘭施壓增加核問題的透明度和彈性。6月初,中國國家主席告誡伊朗,「中國希望伊朗方面正確評估當前形勢,採取靈活務實的方法,與相關六方認真進行對話,通過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對話與合作緩解緊張局勢」。

本月中國領導人換屆期間,北京也沒有發出對伊朗有利的信號。伊朗的實用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者開始傾向重投西方。這就解釋了伊朗為何對重啟與華盛頓的雙邊對話解決核問題感興趣。中美是敵對關係,和美國合作那就可以認為是否準備棄中投美?


延伸閱讀:美國突然告訴伊朗:中國是不可靠的

650

主題

1307

帖子

1403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03
沙發
 樓主| chnqiang 發表於 2012-11-12 18: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nqiang 於 2012-11-12 18:02 編輯

延伸閱讀:美國突然告訴伊朗:中國是不可靠的

最近波斯灣的戰鼓聲一波接著一波,似乎今天平靜的睡下去,明天就回爆發大戰一樣。由於伊朗可能會控制或者封鎖霍爾姆此海峽,於是乎世界多個國家都紛紛的開始尋找一旦爆發戰爭之後的替代國家。

中國也不例外,紛紛加強了和拉美產油國和沙特之間的關係,希望藉此能夠保證國家的石油的安全和經濟的穩定。但是波斯灣真的會再次經歷戰火嗎?中國真的要在這個時候,落井下石的給伊朗一個閃轉騰挪的聯想嗎?

西方沒有開戰的理由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到底想要以什麼樣的藉口開戰呢?伊朗的核研發嗎?伊朗並沒有製造核武器!如果連一般的核能開發都算作罪過的話,那麼美國研發核武器,是不是就成了罪大惡極的了呢?

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伊朗只是說了但是並沒有實施;況且,美國如果不進行武力威懾,伊朗是不會封鎖的。

所以西方几乎找不到和伊朗開戰的理由。更何況,伊朗的情況與伊拉克不一樣。伊拉克是經過了十多年的西方的制裁,石油和武器禁運之後,才發動戰爭的。而且伊拉克只有2000多萬人口。內部派系複雜,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內鬥不止,才讓美國有機可乘。

但是伊朗不同,伊朗有8000多萬的人口,宗教鬥爭比較弱化,加上伊朗是一個宗教國家,宗教領袖有很高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所以伊朗的鬥爭意志和鬥爭決心,要遠遠的大於伊拉克。

更何況,伊朗自從兩伊戰爭之後,知恥近乎勇,大量的囤積武器,大量的吸收世界先進武器的技術,加上大量的石油利益,帶給了伊朗豐厚的資金和研發人員。尤其是美國在阿富汗的十年,在伊拉克的8年時間,給了伊朗,尤其是伊朗軍方一次徹底改頭換面的幾乎。

伊朗的大量的軍事技術,不僅來自俄羅斯和中國,同樣的也來自於朝鮮等國家。軍事實力不可小窺!

西方受到的衝擊和損失會更大

西方也不是傻子,現在和伊朗發動戰爭,是否會考慮到自己的經濟承受的能力的問題。尤其是美國,即將開始總統選舉,除非奧巴馬真的不想連任了。以自己的放棄總統選舉,換取和伊朗開戰。

最近,美國和以色列放棄在波斯灣進行軍事演習,就說明了這一點。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的矛盾也在此:以希望藉助美國之手一次性徹底的解決伊朗問題。但是美國有自己的考量。不可能隨時隨地的陪著以色列玩。

如果爆發戰爭,以色列遭受的損失相對來說是很小的,但是美國遭受到的可能是毀滅性的。所以美國在這個時候開始出現妥協的跡象!

伊朗並非沒有勝利的機會

就像上文提及到的,伊朗的實力與美國比起來或許還是嫩了點,但是伊朗並不是軟鼻涕一塊。加上美國在阿富汗駐紮那麼多的軍隊,伊朗只要做些小動作,或者一旦和美國開戰,那麼都是毀滅性的。

所以伊朗和美國現在的較量,並沒有到了徹底失敗的地步的。不但沒有徹底的失敗的地步,相反的,伊朗卻有佔據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可以說,伊朗選擇現在和美國較勁,也是經過多重分析才實施的。美國經濟困境日漸嚴重,伊朗此舉,極有可能會加速美國的衰退。

戰爭打得不僅僅是槍炮,還有智慧和時機的。所以,伊朗並非沒有勝利的機會。

中國不應為了利益而放棄道義

中國一直以來都非常的顧及中國的形象,那麼什麼是中國的國際形象呢?按照目前的一些人的理解和樹立的模式來看,中國最近這十幾年以來一直想要樹立的就是一個面帶微笑,兜揣鈔票,文恭謙讓,任你胡鬧的一個形象。

但是在伊朗問題上,當一切問題還沒有見到結果,或者即便深深的傷害了中國利益的時候,還是這樣的左顧而言他,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而放棄道義的一個投機的形象。

這與當初中國的形象是南轅北轍的,更是對中國十分不利的。

總之,美國的突然放低姿態,或許也隱含的告訴伊朗的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是不可靠的;中國是投機分子,在未來的美伊衝突之中,中國是不可靠的。讓伊朗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

用石油的時候,說的天花亂墜;一旦有些危險,或者有所擔當,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了。這絕對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該做的!


中國再放棄伊朗 50年內再無真正朋友

美國攻打伊拉克,等於控制了整個中東的石油,表面上美國人投入大量的美圓,實際上美國人是賺的,美國政府和他們的財團可以通過石油期貨和原由儲備早已賺回上萬億美圓的軍費。伊拉克垮台,美國和以色列是最大的贏家,最大的輸家是伊拉克和中國。

伊拉克被美國打跨后,中國的直接損失不下500億美圓,近幾年,中國先後免除了伊拉將近金200多億美圓的債務,中國損失掉的油礦價值不下百億,武器銷售,石油投資,等等損失慘重,最重要的是中國失去了戰略要地!

然而,若中國出賣伊朗,損失的不久久是數千億美圓的財產,更重要的是中國失去了國際尊嚴,失去了國際信譽,將失去所有的朋友。將沒有一個國家想真真和中國交朋友。

前幾年在美國的壓力下,迫使日本政府放棄了伊朗最大的油田開採權利,拱手讓給了中國,為此日本人一直耿耿於懷,他們明裡暗裡向美國抱怨,所以美日之間也在想方設法企圖挖出中國口裡的這塊肥肉。

即使是美國聯合沙特等國給中國2倍的好處,中國也不能放棄伊朗。在面對西方國家強大的壓力下,中國更加應該挺住,只要挺過去了,那麼中國在外交才算真正的崛起,俄羅斯退出,對中國來說利大於弊,因為那樣更加證明中國是個講原則,講義氣的國家。在伊朗問題上,中國沒有退路,中國要做到為反對而反對,大國的崛起首先就是外交崛起,伊核問題是中國人是否崛起的一道重要的坎。

伊朗沒有任何發展核武器的真正跡象,伊朗一直在和平利用核能,作為核不擴散條約的簽署國,伊朗有合理利用核能的權利,所以中國反對美國進一步制裁伊朗是站的住腳。

反而印度是個徹頭徹尾的發展核武器的違法國家,印度根本就沒有簽署核不擴散條約,也就是說印度根本沒有使用核能的權利,然而美國不但不阻止印度發展和武器,還在去年為印度提供開發核能的相關技術。

西方人在伊朗和印度核問題上採用雙重標準。伊朗簽署了核不擴散條約,反沒有使用核能的權利,這到底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印度是他們的盟友,印度可以對付中國!而伊朗是中國的盟友,伊朗對付西方。

為了避免直接得罪印度,中國完全何以私下同美國商量制裁印度,目標是使得印度銷毀所有核武器。否則伊朗問題,中國絕對不會支持美國的。當然,美國絕對不會放棄印度,那麼中國就可以放棄伊朗嗎?!中國拋出印度問題破迫使美國知難而退,為自己減輕壓力!

當然,美國人會用日本也跟隨發展核武器謊言,以此威脅中國。其實日本要造原子彈半年時間就夠了!日本完全可以在戰爭還沒有結束的時候造出原子彈。日本若明著發展核武器,那麼日本將成眾矢之地,真正擔心的是美國人!中國可以乘機打壓日本,甚至有道義直接對日本實施軍事定點清除!

歐洲和以色列制裁伊朗是為安全考慮,美國拉中國制裁伊朗,不久久是安全考慮,最重要的是打壓中國的崛起,一旦中國放棄伊朗,中國50年之內將沒有朋友!打倒敵人最好的手段是先打倒敵人身邊的朋友,扶持敵人的敵人。

近幾年,美國打倒朝鮮,打倒伊朗,打道緬甸,打倒蘇丹,而且還要中國加入他們的陣營一起來打倒中國的朋友。美國人扶持達賴,扶持台灣,扶持印度,扶持……只有中國那幫缺少男性荷爾蒙老年外交官們才會中計!

中國的朋友越來越少了,中國為了照顧敵人印度,一直在拋棄巴鐵,我真的擔心即將成為孤家寡人的中國,以後將怎麼苟活世!

人民幣已經成為美國政府的貨幣了,美國人讓它升,中國就只有讓它升。是的,人民幣是應該升值,但不能讓美國人說了算!即使是人民幣升值了40%,那美國的就業也照樣無濟於事,在美國人嘗到甜頭后,就繼續逼迫人民幣升值,總有一天人民幣崩潰,和20幾年前日圓那樣,那時將徹底把中國經濟打回30年前的水平,這也是奧巴馬不做世界老二的一大陰謀!

美國正在砍掉中國的騰飛之翼,美國在朝鮮半島,在東海,在台灣海峽,在南海,在中印爭議的藏南地區,在中亞,在外蒙,以及在美俄軍事演習的問題上,歸結一點,就是為了圍困中國,為了阻礙中國的發展。而作為當前中國所倡導的發展的兩個方面,第一個是經濟活動,第二個是保證經濟活動的能源,這兩個一個是輸入,一個是輸出。從經濟角度上來看,這是兩個翅膀,中國的發展離不開這兩個方面。

而美國的做法,就是利用軍政手段,來控制中國的反抗能力,保證在必要的時候斷絕中國的經濟活動。砍掉中國的騰飛之翼,可以確保美國的經濟和軍事,還有政治的霸權,從而將中國徹底的變成沒有翅膀的,不能動彈的籠中之獸。

總之,中國拋棄了伊朗,就如同拋棄了關鍵的盟友,或許會得到美國的讚許,但是最終還是會傷害中國的形象和中國的實力。試想,不知道哪一天,伊朗真的在西方的干預下,成了第二個利比亞,那麼中國能夠得到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1: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