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方驚呼:全球探戈舞向中國傾斜了!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4-3 16: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4-3 13:48:13    來源  CHN強國論壇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西方經濟體即將和中國發生衝突。經濟學教授伊萬·采利謝夫將他的新書稱為《中國對西方》(china Versus the west),他似乎在為這種不可避免的碰撞帶頭喝彩。但是,采利謝夫圍繞合作與相互理解發出了一個更加微妙的信息,在某種程度上它可能涉及西方對中國的不公平經濟行為的抱怨。
  
  據采利謝夫說,不管西方做什麼,在這個歷史階段,世界都在向中國傾斜。他在書中提供了一種寶貴的服務,不帶偏見地分析了中國如何利用本國法律和國際機會。對西方而言,關鍵是接受這種形勢,並像中國及其公司那樣巧妙地與之配合。如果西方希望事情公平合理,它就應該堅持做得面面俱到。
  
  該書分析了對立雙方的情況,首先分析這個來自東方的挑戰者。采利謝夫令人信服地證明,中國作為世界領先製造大國的地位將在幾十年內難以攻克。中國將人力資源、基礎設施和內需的結合使它能夠沿著價值鏈向上移動,同時繼續主宰價值鏈的低端。此外,中國還在利用這種主宰地位向相關領域擴展,例如收購和創造自己的全球消費品牌。即使采利謝夫常常利用5年前的統計數字,他還是在該書的前三分之一作出了最令人信服和最原始的分析。
  
  一些國家能在價格上同中國的製造商競爭,但是不能同西方製造商競爭。采利謝夫令人信服地指出,經常受到抱怨的中國人民幣的估值是其成本優勢的一個因素,但不是決定性因素。對西方製造商來說,唯一的希望是向製造商在日本做的那樣填補精品或特製品專賣市場的空白或者乾脆搬到中國在那裡生產。采利謝夫已經在日本居住了幾十年。
  
  采利謝夫說,如果西方服務出口商準備接受中國提供的空間和它規定的種種限制,它們就有發展餘地。他的分析有時對西方過於敵對,而對中國叉天真地同情。
  
  除了製造業,采利謝夫還研究了中國作為一個全球金融強國的情況。這個新角色正在導致各種衝突,因為中國試圖炫耀其金融實力,不管是通過收購西方公司。還是通過對資源豐富的窮國提出天衣無縫地將援助與商務結合在一起的一攬子發展計劃。采利謝夫指出,私營部門目前在中國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是國有企業仍在海外發揮主要作用,從而加劇了西方對中國在國外收購的驚慌。
  
  中國的獨特模式造成了國富民窮的局面。采利謝夫認為,這使民眾持有的恢復平衡一亞洲消費者的開支接近於西方水平——想法成為一種幻想。他在這方面的看法是正確的,他也承認—種國富民窮局面的潛在爆炸性。
  
  但是,采利謝夫沒有談到中國富豪(和富有企業)的出現對國內社會穩定的潛在影響或者他們目前對亞洲及更遠地區的資產價格的非常明顯的影響。
  
  采利謝夫理解中國並且常常對中國充滿羨慕之情,而對西方主要是蔑視,認為它在道德上破產,最近又在金融方面破產。
  
  西方首先需要面對中國的現狀:它是一個為使自己受益而利用國家和國際規則的資本主義國家。采利謝夫敦促西方採取類似的方針,如果它想同中國競爭的話。例如,他認為,西方應該在貨幣估值問題上繼續催促中國,即使這不會振興西方的製造業。西方還應該在政府採購等領域同中國的歧視性慣側做鬥爭。
  
  但是,該書的主要內容與書名相反。重點是論述中國與西方合作的好處。不管喜歡與否,雙方都需要對方,而且雙方都得接受。
  
  西方必須承認,它不受約束的全球領先時代已經結束。通過自己的政策加上好運氣,中國正處在美國二戰後曾經享有的那種經濟有利地位。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沒有對方都不能成功,但是,中國現在佔據優勢。采利謝夫提醒注意這些現實是有益的,特別是對西方而言,儘管這不是原始的提醒。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5: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