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錄醫問葯] 全世界一半食管癌患者在中國!原因竟與「一個習慣」有關

[複製鏈接]

269

主題

283

帖子

77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車承燦 發表於 2018-10-17 12: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俗話說「趁熱打鐵」,生活中有不少人都有個習慣,幹什麼事情都喜歡「趁熱」:「趁熱吃」、「趁熱喝」……殊不知有一種致命的癌症,專門盯著喜歡「趁熱」的人!
案 例
平時身體硬朗的老陳,吃飯就喜歡熱氣騰騰的才有滋味。還尤其愛喝功夫茶,一杯下去,從嘴巴燙到胃裡,感覺全身舒暢。
然而,近段時間卻「食難下咽」:吃一口飯就噎一下,胸部還有悶悶的感覺。時間一長情況越來越嚴重,飯都吃不下,每天竟然只能喝點米湯。
老陳大半輩子都沒怎麼去過醫院,這一檢查,竟然查出了癌症!

這種癌症就是食管癌,發展到最後,患者的食道會完全堵塞。別說是流食了,就連自己的口水都咽不下去,甚至還會出現咯血、休克等危急情況。
而飲食過熱造成的慢性灼傷,正是誘發食管癌的重要因素!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高發地區,食管癌患者佔全世界一半以上,每年平均因該疾病致死者就超過15萬人。
不僅吃「熱」飯會增加患癌風險,喝「熱」水也並不安全!有醫生就跟大家描述了這樣一則真實案例。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指出,經常喝超過65℃的飲料可能會增加人體罹患食管癌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也將高於65℃的熱飲列為2A級致癌物(很可能致癌),與瘧疾、重金屬鉛同屬一類。
當我們喝熱飲或吃熱的食物時,65℃的高溫足以對食管粘膜造成灼傷。長期如此容易引發炎症,促使大量活性氮生成,合成致癌物質亞硝胺,誘發細胞癌變。

1
除了喜歡燙
食管癌還「偏愛」哪些人?
1
長期飲酒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許多食管癌患者有大量飲酒史。酒精可作為致癌物的溶劑,促進致癌物進入食管。
長期酗酒,在刺激胃酸分泌過多的同時,還會導致食管下段括約肌鬆弛,引起胃食管反流。

2
喜歡吃飽就躺
有些人吃完飯就喜歡找個地方躺著,或者睡前喜歡吃很多夜宵,這都容易造成胃食管反流。
反流時,胃酸會湧入食道腐蝕食管壁,促使胃粘膜侵蝕食管粘膜,引發食管癌前病變。
特別是一些容易「產氣」的食物,比如紅薯、豆類等,在被消化的過程中還會釋放氣體,將胃酸帶入食道。

3
口腔不衛生
不誇張地說,每個正常人的口腔里都存在著超過400種細菌,其中大部分都可能造成致病性。如果口腔不衛生,這些細菌就會隨著唾液進入食道。
比如黴菌類,就含有多種致癌的毒素。當食管壁出現傷口或者缺損時,它們很可能趁虛而入,刺激食管細胞癌變。

4
高鹽、高糖飲食
腌制食品如鹹魚、鹹肉、魚露、蝦醬等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可能會在我們體內代謝生成亞硝胺,促使癌症產生。
在食管癌高發地區的糧食和飲水中,亞硝胺類化合物含量明顯偏高,而且與當地食管癌和食管腫瘤的患病率呈正相關。

5
有地域、家族病史
食管癌的地域性、家族遺傳性較強。我國華北太行山區(包括河南林州、河北磁縣、山西陽城等十幾個縣市)、陝豫鄂秦嶺和鄂豫皖大別山地區、閩粵贛交界地區、廣東潮州地區等地食管癌患病率偏高。
甚至該地區的居民到外省定居后,患病率也是當地居民的5~8倍。如果家族中有食管癌病史,那麼直系或旁系親屬可能也攜帶有致病基因,需要格外警惕。
2
及早發現食管癌
90%不會致命
食管癌的典型表現是進行性吞咽困難,早期癥狀可能不明顯,中晚期惡化速度快。及早發現癌變癥狀並接受治療,5年生存率能達到90%,而中晚期僅有6%~15%。
1
早期癥狀
•        輕微的或偶爾的食物下咽梗噎感;
•        與進食無關的食管內異物感;
•        咽部乾燥及頸部緊縮感;
•        進食時在食管行經的某一部位有食物停滯感。

2
中晚期癥狀
•        吞咽不順:食物越吃越軟、越吃越稀,甚至喝水時也出現吞咽困難。
•        聲音嘶啞:食管癌很容易形成淋巴轉移,從而侵犯左右喉返神經,阻礙聲帶振動發聲。
•        咯血或吐血:食管癌突破管腔,侵犯到肺部、支氣管或者主動脈時會引起大量的出血。

3
有效的體檢篩查:胃鏡
早期食管癌最為簡便有效的篩查方式就是做胃鏡,其無死角、無損傷、診斷率高,醫生可以非常清晰地觀察到食管內有無異常組織增生、潰瘍、胃粘膜侵蝕等前期病變。因此,也有人稱胃鏡「查一贈一」。
除此之外,X線鋇餐檢查、粘膜細胞塗片檢查、CT掃描等也可以作為輔助檢查手段。

3
保護食管有套路
6招遠離食管癌
1
飯桌一杯水
正常情況下,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而食物剛出鍋時卻往往接近80℃,大大超過身體耐受溫度。如果你實在急著動筷子,可以在手邊放一杯涼水,把食物涮一涮降溫。
【食物究竟有多燙】
飯菜晾涼到75℃左右,需要耗費的時間大概如下:
炒菜需要8分鐘,炸紅薯需要3分半,蒸饅頭需要4分半,熱湯需要10分鐘,而火鍋湯底的溫度始終在120℃左右。
2
飯後站一站
吃完飯不要立刻坐下或平卧,保持直立10~20分鐘,同時用手掌圍繞肚臍輕輕按揉,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消化,避免胃食道反酸。
3
補充β-胡蘿蔔素
β-胡蘿蔔素具有抗氧化性,可以促進黏膜的生成與發育,甚至快速修復破損的皮膚。缺乏β-胡蘿蔔素,食管粘膜容易加速老化,自我修復功能降低。
平時可適當多吃胡蘿蔔、西蘭花、番薯等食物,以此補充β-胡蘿蔔素,有助於降低腫瘤風險。

4
睡前管住嘴
食物在胃部消化需要2~4個小時。如果晚飯吃得太多,或者吃飯時間太晚,那麼睡覺時胃裡可能還是滿滿當當的,容易引起反酸。
做到不暴飲暴食,三餐按時按點,睡前2小時盡量不加餐,可以大大降低食管癌的風險。
5
睡覺姿勢正
如果你已經患有胃酸分泌過多、消化功能弱、經常性的食管反流等癥狀,更要注意睡覺時的姿勢。
平躺和左側躺能夠盡量避免胃酸反流到食管,反酸情況嚴重時可適當增加靠墊,抬高上半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0: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