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談一談學習借鑒日本抗震救災的問題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zhh 發表於 2011-3-14 08: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現在的我,正在觀看中國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播出的《唐山大地震》,這已經是我第三遍觀看這部影片了。前兩次看,哭得稀里嘩啦,因為我實在是受不了親人骨肉的生死離別啊。而這一次看,因為近在眼前的日本大地震,確實是有所不同了。

    應該說,中國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播放《唐山大地震》的節目安排,早在一個星期之前就做好了,現在的播出,不是因為日本大地震的緣故,只能是一種巧合。而通過看這部電影,我想,我已經感受到了三場大地震,那就是電影中的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還有現在我一直在關注的日本大地震。

    日本遭逢重大地震及海嘯襲擊,災情慘重,但日本人民堅強面對挑戰,努力讓生活恢復正常秩序,正以不屈的意志度過劫難。這一點,歷經過唐山、汶川、玉樹地震,還有舟曲泥石流的中國人民是感同身受的。我想,日本政府和人民在抗震救災后,應該會有紀念活動,就和中國自汶川地震后首次和以後設立的國家哀悼日是一樣一樣的。

    我想,此時此刻,面對日本大地震,面對日本政府和人民的抗震救災,中國政府和大多數的中國人民一定是在密切關注的,這裡面除了同情和祝福,還會有支持和幫助,中國的救援隊已經抵達日本,中國紅十字會的捐款或許已經撥付了,之後應該還會有更多的資金和物資的援助,就和汶川地震時日本政府和人民以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對於中國的援助是一樣一樣的。

    同時,近在眼前的日本的抗震救災為中國政府和人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借鑒和不斷完善自身預警、救災能力的鮮活實例。中國政府和人民在以汶川地震為代表的救災活動中,展現了一定的能力,積累的一定的經驗,總結了一定的不足,完善了一定的措施,但是日本政府和人民在地震、海嘯面前的表現,更多的給予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應該還是虛心地學習、借鑒以及未雨綢繆。
   
    「腳踏車和摩托車全倒,東京的建築物好像都安然屹立,沒有結構損壞。這足以見證日本的建築方式經得起考驗,我無法想象此種強度的地震發生在洛杉磯和舊金山將會如何。海地的情況更不用說」。
    「四周民眾的情緒也令我吃驚。他們鎮定而有耐心。儘管地震后大塞車近十二小時,大家寸步難行,我最多只聽到三、四聲不耐的汽車喇叭聲。……日本民眾面對巨大天災的冷靜反應,國民素質,政府應急機制,給世人上了一課。
    「地震避難,在街上渴了,自動販賣機免費;餓了,便利店免費;累了,大超市開放給你避難;寂寞了,公眾電話免費;聽不懂日語,電視台中文喊話教你怎麼避難。昨天,在雲南災區領取帳篷要先交押金…。那一刻ZF(政府)讓所有凝聚力都化成了豆腐花…。
    汶川大地震時,很多食物都趁機漲價,而日本地震后,災區食物都免費供應,這就是區別。對日本沒有好感,但深深佩服日本人的素質。三多利公司宣布所有販賣機免費供應,日本的7-11和全家免費提供食品飲水,這就是國家形象,日本雖然受災,卻給世人上了一課。
    台灣立法院長王金平說,日本在震災與海嘯發生后所展現的冷靜、守秩序、不爭先恐後的高水平表現,值得台灣借鏡。
    有網友把雲南地震和日本地震相比:「雲南地震至今還有三千人引水困難,很多百姓都很絕望,米飯里還有蒼蠅;對比一下日本的救災力度,政府是否該反省?」 「一場地震改變很多人對日本長期偏見或抵觸。日本國民素質、政府服務和公共管理能力,房屋建築及災害預防和應急處理,莫不讓中國民眾感嘆。
   
    通過以上網友們對於日本政府和人民在災難面前的表現的評價以及與中國的對比,中國政府和人民需要進步和提高的地方還有許多許多,而現在的中國,還沒有歷經過海嘯、核電設施危機的處理考驗,這些在未來不見得就是不會發生的,以日本為鑒,未雨綢繆,當務之急。

    我早就說過,日本確實是與中國有著特殊關係的國家,關係之所以特殊,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為成也政府敗也政府啦,兩國人民身陷政府的是是非非之中,家仇國恨,糾結不清,從歷史的淵源來看,似乎總是日本在騷擾甚至是侵略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記憶深刻的苦難,真是不知道為什麼70%的日本人對中國和中國人民抱有惡感,難道一個國家曾經的積貧積弱的影響就是如此深遠嗎?以至於中國的汶川地震還有現在的日本地震,都會有兩個國家的一些人的歡天喜地,這不能不說是人類文明的悲哀。而在地震海嘯之中同心同德的日本政壇和顯得多麼高素質的日本人,真的就會在侵略中國、屠殺中國人民以及侵佔中國領土的歷史事實面前自我蒙蔽和被蒙蔽嗎?而這樣的日本政府和人民,除了學習和借鑒,難道還會有多少令人敬佩的地方嗎?因為所謂的學習和借鑒,是發自內心的也不會是發自內心的,或許都要包含著一些不方便說出來的內容吧。

    我們生存的這個蔚藍色的星球,自有其內部構造和運行活動的規律,是人類無力改變只能適應的。地震海嘯還有更多的自然災害是不會長眼睛的,人類只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適應能力,除此之外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適應了,與人為善、和睦相處是謂生活,爾虞我詐、你死我活也是生存啦,但這都是活著的人的事情,如日本地震海嘯之中死去的人一般就沒有這樣的事情了。這個周末就要過去了,日本人心無旁騖抗震救災,北非中東的茉莉花依然四溢飄香,不知道中國的茉莉花散步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效果呢?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2: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