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在日本學車有感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7-12-23 19: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到日本留學第三年,在目睹了隨季節更迭而流變多姿的如雲櫻花和如火紅葉后,我開始嚮往那一望無垠的北海道牧場和散發著大唐氣息的古都奈良,終於決定開車行萬里,盡興游東瀛,遂決定去駕校學開車。

  我選擇了仙台市一所名為「花壇自動車學校」學車。駕校面積不大,與一個足球場相當,卻很是整飭。校內的訓練場模擬實際道路設置了各種交叉路口、信號燈以及上下坡、彎道、細道、甚至鐵路道口。整個學車過程分「校內技能訓練」和「路上實習」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還要學習日本道路交通法等理論知識。經過幾十天嚴格而系統的培訓,我不但熟練地掌握了駕車技術,還彷彿接受了一次人文精神的洗禮。

  首先,強調駕車的人性化即對生命的關愛,成為貫穿學習全程的一條主線。無論是掌握駕駛技能還是學習交通法規,教練們都在反覆強調這樣一個理念:要時時處處考慮行人的利益。駕車時是司機,下車后就是行路者。要學會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關愛和保護弱者,這是行車安全的根本保證。記得一次路上實習因忽略了走近的行人而形成千鈞一髮之勢,不動聲色的教練替我猛踩剎車避險后說:「車子的每一部分都是你身體的延伸,要覺得自己的身體好像也在道路上穿行,這樣就能更深切地體會他人的感受,也更容易注意到行人的存在。」教練們總在提醒學員生命是尊貴的,要平等地尊重他人和自己的生命。為了體現「人命關天」的原則,駕校專門開設了一堂課,由資深教練利用橡膠模特兒講授如何做人工呼吸和心肺按摩,既有助於在緊急情況下救死扶傷,也可加深學員對「生命只在呼吸間」的理解。可能得益於學車階段的人性化教育,日本的有車一族似乎格外懂得尊重生命。比如許多人都認為,開車造成了人身事故,即使能夠支付高額賠償,也難免會背上沉重的心靈「債務」,一生良心不安,所以必須慎之又慎。

  其次,駕校強調的合作與禮讓精神也給人以深刻印象。記得一次上路,轉彎時我忘了打指示燈,那位總愛蹦英語單詞兒的教練便一個勁兒地提醒:「Winker!Winker!要知道不是你一個人在路上!要用車子的指示燈——你的『口』和『眼』與其他車輛和行人交流,讓他們明白你想幹什麼,早作應對。」在路考前最後一次上路實習時,一位瘦小的年輕教練告誡我要牢記三個不能:一是不能違反交通規則,二是不能無視操作規程,三是不能給別人添一點兒麻煩。誠哉斯言!道路是眾人的道路,如果我行我素,不把別人放在心上,就會造成混亂,結果是大家都不方便。事實上,在日本的道路上,大車讓小車,老手讓新手,車輛讓行人,無信號燈路口上車輛的魚貫交互通行,無須監督而能自覺遵章守法的司機的「慎獨」,都將協作與禮讓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

  細細想來,在日本學開車,聽得最多的四個字是「安全確認」,這也自然成為我日後駕車上路的寶貴「心經」。得四字之助,在留學期滿回國前,我獲得了日本宮城縣頒發的「無事故無違章」優良駕駛員證書。其實對駕車者來說,平安無事就是最大的欣慰。因為安全駕駛時汽車是方便快捷的工具,一旦出了人身事故,汽車就變為「兇器」。隨著經濟的繁榮發展,近年來中國汽車的保有量正迅速增加,不知不覺也步入了汽車社會。但在部分地區還存在交通秩序不夠好、事故發生率較高的問題,汽車社會的規則和默契尚未全面形成和深入人心。在這一點上,近鄰的日本從駕校起步,注重行車中「仁」與「禮」的教育,似可給國人有益的啟示。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Hanxin 發表於 2008-1-3 19:47 | 只看該作者
汽車大國日本,
每年因車禍死亡人數才7,8千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9: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