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於加爾文主義改革宗浸信會(十一 )

[複製鏈接]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1-5 12: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但是,在許多方面,改革宗浸信會通過與主權恩典肢體的交往互動而受益。例如,一位重要的早期改革宗浸信會先鋒俄爾尼·萊辛格1963年訪問了「肯塔基州艾施蘭的13街浸信會教會,為的是聆聽年長的福音佈道家拉爾夫講道」。[30] 而且有些目前的改革宗浸信會教會就是起源於主權恩典教會。在有些情況下,他們最早的成員從附近的主權恩典教會分開,成立了新教會。至少出現了一次這樣的情況:一個以主權恩典教會開始的教會後來經過了進一步的改革,而成了一個改革宗浸信會教會。所以,我們再次看到,通過拉爾夫·巴納德和亨利·馬漢等人的工作而出現的主權恩典教會經常對改革宗浸信會教會有一種更為間接但卻很重要的影響。
隨著我們對這部分學習的結束,跟我一起來看從我們所學到內容總結出的一個最後功課要看到主如何使用敬虔信徒來影響其他敬虔聖徒,形成一個影響的鏈條,影響一代又一代人,為使神得榮耀並使他們的靈魂得益處

-還記得亞瑟·賓克的工作如何使鍾馬田受益,鍾馬田又如何幫助和鼓勵他年輕的助理牧師伊恩·慕里,創辦真理旌旗,而真理旌旗又成了許多其他人的祝福嗎?
- 要記住西南神學院的一名教授科納如何很明顯地把拉爾夫·巴納德指向恩典教義,然後巴納德又如何幫助和帶領了亨利·馬漢和其他許多人。這些人然後又對許多其他人包括早期的改革宗浸信會產生了影響。
這一切都應當是一種鼓勵,使我們在主把我們放置的往往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位置上可以不至灰心,而勤奮忠心地工作;這應當鼓勵我們盡我們所能地以恰當的方式幫助我們周圍的其他人在聖經知識和基督的恩典上長進,因為我們所有人都被一起連接在一張關係和影響力的神聖的網路內,在神主權計劃下這網路使祂的國度得以向前進展,使祂得榮耀,也使聖徒得益處。在我們離世很久以後如果基督還沒回來的話,隨著一代又一代的過去果子將會繼續結下去。
以上追溯了主為改革宗浸信會教會的出現預備道路的許多方面中的至少某些方面,現在我們準備好,可以集中來看:
       3.    美國第一個現代明確的改革宗浸信會教會――俄爾尼·萊辛格和賓夕法尼亞卡萊爾的恩典浸信會教會。前面已經提到,就我以及其他人所能夠確定的而言,美國第一個持守1689年倫敦浸信會公認信條的現代明顯的改革宗浸信會教會,是後來成為卡萊爾恩典浸信會教會的那家教會,那個教會建立過程中的主要領導人是一個叫俄爾尼·萊辛格的人。他的生命對於在基督的整個教會內堅定和促進改革宗信仰方面起了範圍比較廣大的影響,特別是在浸禮派中間更是如此。所以,這裡我們要停留一下,花一點時間來追溯俄爾尼的生活。特別是他生平的第一部分,並且來看看這部分的生平同卡萊爾那個教會的建立和最初的那些年日的密切聯繫。我們材料的主要來源將來自於傑弗里·托馬斯(Geoffrey Thomas)所著的《俄內斯特C.萊辛格》一書。我們現在來開始看:
          a.    萊辛格從出生到歸正的生平(1919-1943年)俄爾尼於1919年生於賓夕法尼亞的哈里斯堡,他的父母是俄內斯特和柯德利亞·萊辛格,他身下有兩個弟弟,唐納德和約翰,然後是一個妹妹格雷斯萊辛格一家在賓夕法尼亞一個非常貧窮的地區住了兩年,俄爾尼上了一所一間教室,一個老師的鄉村學校。然後一家人於1926年搬到了賓夕法尼亞的卡萊爾城。卡萊爾當時是一個不太大的社區,人口只有大約15,000人。
搬到卡萊爾以後,俄爾尼的父親成了一名旅行推銷員,經常不在家,結果父親和兒女之間關係比較淡漠。爸爸是一個好推銷員,但不幸的是,就在股票市場於1929年10月的黑色星期二崩潰之前開始賣起了油料股票,他不但以現金形式失去了所有的錢,許多信任他從他手中買股票的朋友也損失慘重。引用托馬斯的話:
俄內斯特G.萊辛格先生成了一個身體心靈都垮掉的人。他精神失常,身體患病,只好被放在醫院裡,從那時起他需要每天24小時的照顧,他從來也沒有離開醫院,直到30年以後去世為止。[31]
這樣從這時開始,少年俄爾尼就失去了父親,家庭面臨著艱難的掙扎。有一段時間俄爾尼的母親被迫把俄爾尼和他的弟弟約翰放在一家孤兒院里,又把弟弟唐納德送去跟舅舅一起住。在孤兒院,傷心欲絕的俄爾尼經常哭著睡著。
最後,俄爾尼的母親從城裡一位慷慨的僱主那裡得到一份工作,並且能夠把她所有的孩子都帶回來跟她住在一起。然而,生活繼續很艱難,俄爾尼14歲就不得不從高中輟學,為得是通過工作幫助家人糊口度日。他幹了任何他能找到的工作――送報紙,搬運食品,鏟雪,在餐館洗盤子,在農場摘蘋果。在所有這一切中他的品格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也學了很多東西,雖然他那時並不認識主。
俄爾尼的母親也確實把她的孩子們送到城裡第二長老會教會的主日學校,俄爾尼的老師是一個名叫哈羅德·厄爾文(Harold Irwin)的年輕律師,他對這個沒有父親的男孩很友善,很和藹。在這個主日學班上,俄爾尼學習了十條誡命以及我們應該如何生活,但他好像很少聽到或者根本沒有聽過福音。惟獨通過福音我們才能得著能力,照我們應該的那樣去生活。當俄爾尼到了十幾歲的時候教會的牧師邀請他加入教會,他得著了母親的祝福,這樣做了,但是他並不認識主。引用托馬斯的話:
加入教會對他來說是一個小儀式,目的只是為了讓主日學老師,牧師和他的母親高興。他對講道或是敬拜都不感興趣,不久之後他停止了參加第二長老會的崇拜活動,他到處遊盪,經常去那些其他青少年聚在一起的地方,像酒吧等。他正在進入成人世界,卻對自己生命的目的或是神的拯救計劃都不知道,儘管他跟教會有過這種單薄的接觸,但他還是成了另一個20世紀的異教徒。[32]
俄爾尼被迫快快長大。到18歲的時候他有了第一個全日制的工作,在賓夕法尼亞的鐵路上做鋪軌工人,並且已經結婚,娶了米馬·簡·雪萊(Mima Jane Shirley)為妻,他們的婚姻持續了66年。到他19歲的時候,他有了一個兒子――唐納德。這是他們一生唯一的孩子。由於得到了岳父的幫助,俄爾尼參與並且學習了建築行業,在這過程中他又在馬里蘭的行政機構找了一份很好的政府工作,一家人也在這裡住了下來。
關於這段時間的生活,托馬斯寫道:
這本應該是萊辛格生命中最快樂的時光,有一個美麗的妻子,一個健康的寶貝兒子,穩定的工作,能養家糊口的一份不錯的收入,以及未來的抱負。然而事實上,這段時間正在表明是他最糟糕的日子之一,他開始大量喝酒,曠工,酒氣的發作給家裡帶來了太多的緊張和痛苦,以至於米馬嚴肅考慮把他們的兒子帶走,回家跟她父母一起住。在俄內斯特·萊辛格生命的中心有一個巨大的真空,他思想,在人殘酷的生存以外,除了睡覺工作吃飯肯定還有更多的東西吧?他似乎擁有了一切,但他感到自己一無所有。[33]
這時候,主把一位木匠同行帶到了俄爾尼的生命中。此人是埃爾莫·奧伯萊特(Elmer Albright)。這個美好寶貴的基督徒在工友面前活出並且傳揚出一種敬虔的言行一致的見證,雖然由此而來的結果是他要面對他們的冷嘲熱諷。與俄爾尼一起工作的時候,埃爾莫開始向他談起他的救主,一個他如此親密深情地談論的人,以至於俄爾尼開始以為埃爾莫肯定真的認識這個人。埃爾莫為他不快活的工友而心裡有負擔,不斷地為他禱告,向他談起屬靈的事情,邀請他參加在他們工作的軍事基地舉辦的一個主日學班。埃爾莫是鍥而不捨的,他邀請俄爾尼到主日學班邀請了一年,並且聽到了52個不同的借口,然而他堅持不懈。
星期天,俄爾尼看著其他孩子穿過他的院子去上埃爾莫的主日學,他開始想讓自己4歲的兒子也去參加,就像他小時候那樣。他要唐納德認識宗教人士,使他們可以滿足他屬靈的需要,解除爸爸的這種責任。有了這樣的動機,在一年都拒絕邀請之後,俄爾尼一天早晨把他的兒子帶到了主日學,這讓每一個人都大為吃驚。但後來,他認為一次就夠了,而沒有在下個星期再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內心越來越痛苦,以至於懷疑自己是否神經崩潰了。他因為自己的罪而感到煩亂不安,所以八個星期後俄爾尼又帶著兒子回到了主日學。埃爾莫·奧伯萊特在門口迎接他,淚流滿面,當時俄爾尼覺得非常奇怪。主日學之後的那個星期天下午,俄爾尼埃爾莫到他家裡坐坐,還帶著主日學的另外兩名工人,他們跟他談論主耶穌和救恩,俄爾尼聽得很認真。
托馬斯描述了接下來發生的情況:
那天晚上,俄爾尼對他和神的關係變得極為嚴肅起來。假如有這樣一種叫做救恩的東西,那麼他要它。星期一他斷定,解決這個問題比上班去工作更重要,他留在家裡讀他朋友們從主日學校帶給他的福音單張。他妻子上床入睡后,他拿出家庭聖經,然後他禱告說「親愛的神哪,如果有你,如果你存在就讓我對得救有所明白吧。」這是他一生第一個誠實的祈禱。

然後他開始打開聖經,到處隨便翻著。他發現聖經讓他迷惑不解,特別是那些家譜和舊約中一些人的奇怪行為就更讓他感到不知所以然。他找不到任何有關如何得救的內容,他從這頁翻到那頁,從舊約翻到新約。聖經對他來說整個是一本封住的書,他滿心困惑不斷嘗試著去探究,卻百思不得其解,搞不懂是什麼意思。然後他偶然看到一小塊紙夾在兩頁之間,那是一個福音單張,封面上醒目的幾個字是「我怎樣才能得救」,單張告訴他,他犯了罪,得罪了神,他必須向神承認這一點,否則他是沒有出路的。俄內斯特C.萊辛格在客廳里跪了下來,作出了耶穌在福音中所說的那個稅吏的禱告,「神哪,求你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那一天,藉著真正悔改自己的罪,通過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萊辛格知道他已經遇見了恩典的神。[34]

這樣,主拯救了這個痛苦可憐的年輕人,把他變成了一個在基督里的新人。他妻子不久之後也得救了,他的兒子唐納德後來做見證說,作為一個小男孩,他清楚看到他父親生命的改變。從此基督的一位碩果累累的僕人開始跑他的基督徒路途的路程。他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藉著一系列榮耀的事件。而這些榮耀事件中的關鍵器皿不是一個偉大的傳道人,或是一位宣教士,政治家,而是萊辛格一位卑微的木匠朋友埃爾莫·奧伯萊特,一個勇敢地向那些跟他一起工作的人傳講救主的人,一個靠著神的恩典以自己的生活來支持所傳信息的人。
埃爾莫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大有能力的好榜樣,是一種很大的激勵,是不是?他毫無出奇之處。他只是個人化地認識那位拯救了他靈魂的救主,並且有一個很深的負擔,希望其他失喪的人也來認識祂。就我個人來講,從這個為俄爾尼·萊辛格所擔的負擔以及他為他所作的禱告中,我受到了責備。托馬斯講了詳細情況:
埃爾莫相信福音的大能,相信耶穌基督是絕對的現實,相信祂的救恩是神聖的,相信重生是神的一項工作,這工作改變罪人。埃爾莫相信主耶穌今天繼續拯救男男女女,那種信心使他成了一個禱告的人。不久之後(俄爾尼得救以後),俄爾尼去了埃爾莫家,見到了他妻子,她對他說「你就是俄爾尼·萊辛格嗎?以前我不知道俄爾尼·萊辛格是誰,我當時就希望他要麼很快搬走,要麼得救歸正。」所有這些對俄爾尼來說都是一些新言語,他迷惑不解地看著伊維·奧伯萊特,然後她向他解釋說,「有很多次在埃爾莫下班回家之後,晚飯前,他都要進到卧室,關上門,開始禱告」伊維就看著晚飯慢慢變涼,然後悄悄走到那扇關著的門那裡,她聽到丈夫正在為某個叫俄爾尼·萊辛格的人呼求神。[35]
我們有沒有這樣做過,一方面積極充滿愛心堅韌不拔地向我們周圍的罪人傳福音,見證主;一方面為他們的迴轉歸正而苦苦禱告,切切呼求神?這是一個人得以在看見別人歸主方面多結果子的秘訣。
多年以後,俄爾尼聽說埃爾莫去世,就去參加了他的葬禮。雖然埃爾莫和妻子無兒無女,但是許許多多人來到了葬禮上,以至於葬禮司儀只好加了一排又一排額外的椅子,直到最後後面分隔的木板也只好被拆開,加進更多的椅子。許多人被這個卑微之人的生命影響了,葬禮之後俄爾尼在房間里走來走去,「他聽到了人們所進行的交談,令他大受感動的是,他發現有那麼多人告訴別人說埃爾莫對他們生命的見證和影響,激勵他們成為基督徒。」[36] 願主在未來的年日里使我們越來越多地像埃爾莫,好叫我們的生命也真真正正確確實實是多結果子的。但願我們葬禮的日子也會出現這樣的見證。
歸正後不久,俄爾尼受了洗,成了附近一個南方浸信會教會的一名成員,對這個新信徒來說生活很快就發生了各種根本性的改變。當時是1943年二次世界大戰正酣之際。這把我們帶到以下情況:
          b.    從二次世界大戰當海軍到建立恩典浸信會教會(1943-1951年)俄爾尼作為一名政府僱員,本來可以延緩兵役,不去一個軍營當兵。但他還是加入了美國海軍,他也向他兩個弟弟已經在做的那樣渴望為自己的國家服務。進行了基本訓練之後,他在太平洋戰區的一艘水陸兩棲的運輸突襲戰艦上服役。進入戰艦后不久,俄爾尼的見證就使一名水兵戰友歸了正,俄爾尼同船上其他幾名基督徒一起在第四艙里定期聚會,在那裡唱詩,學習聖經,禱告,由俄爾尼帶領和勸勉這個小組。這些人中後來有兩個人成了牧師,俄爾尼成了船上的執事。

他也見縫插針地抓緊時間學習研讀聖經,站隊的時候背誦經文。在船上製造了一個隱藏處,在那裡一呆就是好幾個小時,有時是一整天,認真刻苦地學習聖經和哈雷的聖經手冊。他太渴慕神的話語了。但是俄爾尼同他的壞脾氣也有掙扎。有一次把一個很殘酷很粗野的人打翻在地,還有一次把一盤食物倒在另一個這樣人的臉上。每當這樣的暴發之後,他就會為自己對基督的見證所做的損害而難過,雖然船上的其他人為他這樣做而感到大快人心。這種忿怒的領域是真正需要靠聖靈成聖和治死自己的方面,這方面繼續在後來的日子成為他的一種掙扎,有時候確實損害了他為他救主做的見證。這是一種提醒,讓人看到一般來說那些最有恩賜,最被基督使用來拓展祂國度的人是那些仍然有很顯著的軟弱和過失的人,好叫他們所做之事的一切榮耀最終歸給我們恩慈的主和神
在神的護理之下,正當俄爾尼的船在入侵日本途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神留下他的性命,好叫他在未來的年日里服事祂。
與此同時,主也一直在俄爾尼的家人中間作工,先拯救了他弟弟,然後是他妹妹格雷斯及其丈夫,俄爾尼最小的弟弟約翰此時卻仍然不認識主。
從海軍退伍回來之後,俄爾尼約翰定居在了卡萊爾,併合夥一起建立一項建築業務。俄爾尼是第一個向他弟弟作見證的人,並且利用每個機會這樣做,這件事越來越使約翰苦惱,他越來越想成為一名基督徒,但是他也喜愛他當前的生活方式。所以,為了逃避他不安的良心和他不停做見證的哥哥,約翰賣了生意中自己的一半股份,搬得遠遠的,到了他妻子的老家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他妻子羅斯瑪利求之不得能夠離開,她真是樂壞了。因為她害怕約翰會像俄爾尼那樣只想工作和參加基督徒聚會。但是就這樣把神從自己的生命中推開兩三年後,約翰和妻子又搬回了卡萊爾,約翰又開始在萊辛格兄弟建築公司工作。俄爾尼和弟弟一起不斷地向約翰做見證,反覆邀請他參加基督徒聚會,而約翰總是能找著借口不去。然後有一天晚上,約翰碰到了俄爾尼,他們正要去參加另一個聚會,他們說服他,勸通他跟他們一起去。約翰描述了後來發生的情況:
當我們到達並且講道開始的時候,我憋著一肚子氣,我有生以來從來沒有這樣生氣過,我坐在那裡把牙咬得咯咯響。我看看一個哥哥,然後再看看另一個,「你們這骯髒下流討厭可惡的某某,你們故意讓我難堪,你們告訴這個傳道人說我要來,你們甚至把我的一切都告訴了他,我真是氣憤已極!」但是沒有說出口,我只好坐在那裡聽著,不久之後神對我的心說話了,從那個聚會回到家裡,我像那個遇見了耶穌的瞎子:我曾經是瞎眼的,但此時我能看見了。這是神做的。

我到家的時候所有人都圍著桌子在玩遊戲。羅斯瑪麗抬頭看看我,說:「你發生了什麼事?看你那樣子快樂得像一隻雲雀。」「我為什麼不應該快樂呢?我得救了」我說。沉默了半晌,然後她開始哭,說「你不會像你哥哥那樣要變成一個宗教狂吧?」她有六個星期沒跟我講話。但在某個時候神也開始打開她的心,使她認識真理。又過了不到一個月,她也成了一個基督徒。[37]
就這樣,藉著他兩個哥哥的努力,約翰·萊辛格得救了。沒過幾年他成了一名牧師,後來又在使俄爾尼以及其他許多人明白神的真理,特別是關於神在救恩工作的主權真理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最後,十五年以後俄爾尼的母親柯德利亞·萊辛格也得救了,這使萊辛格一家成了神主權的得救恩典的一種奇妙彰顯。
在這期間,俄爾尼的生活非常忙碌。在獲得了一個相當於高中畢業證的文憑(因為他以前沒有讀完高中)之後,他開始上當地的大學――迪根森學院――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有資格成為一名傳道人。然而,由於他的建築生意興隆,也由於做基督徒工作越來越多的機會,他只上完了三個學期的大學。這樣俄爾尼的正式培訓和教育就結束了。
從寒微的開始,從把一個豬圈改成一個雞舍的第一份工作,他的建築生意增長迅速,從1946年開始到1966年就成了一個擁有幾百萬美元資產和150多名僱員的公司。俄爾尼也開始了一項牛奶農場的生意,這項生意也非常成功,主實在祝福了他在生意界的工作,在他所有的生意交易中,俄爾尼為主保持了一個美好的見證,而且不斷地追求以言語,以文字資料和信件的方式向其他人做見證,傳福音。
俄爾尼愛主的心也在其它方面顯示出來。二戰結束他回到卡萊爾以後,俄爾尼和他的家庭自然又回到了他曾經上過主日學的第二長老會教會。因為在那裡在他成長過程中,他的家庭從那個教會裡得到很多仁慈的幫助。在這個教會的督理之下,城裡有一項宣教事工,這項事工也被稱為貝多禮拜堂,在那裡只有星期天早上的敬拜。俄爾尼不久就在大多數星期天在那裡講道,他也為退伍的軍人組織了一個主日學班,又帶領星期三晚上的查經和禱告會,又參加其它事奉,包括開始和帶領一個地方性的基督徒生意人小組。那些在貝多禮拜堂參加聚會的人增加,到了1946年1月,卡萊爾長老會任命他為「平信徒傳道人」。
然後,現代主義的風潮顯然對俄爾尼所屬並且督理貝多禮拜堂的第二長老會教會有所影響。托馬斯寫道:
到了1950年為止,對俄爾尼來說繼續在貝多自由講道和教導變得越來越困難。第二長老會教會的牧師表明他對萊辛格的教導和傳福音工作,他所使用的文字資料以及他邀請到宣教大會上的客座講員都不高興。當他明白地這樣表示后,問題明朗化了,這位平信徒傳道人被吩咐只使用PCUSA(一個以現代主義為主的長老會教派的文字資料),只能邀請長老會的講員,在那裡作工。俄爾尼面臨十字路口,這項宣教工作增長了,人們在宣信基督,人們願意實踐合乎聖經的基督教,並在崇拜和見證中實施新約聖經中的教會生活。但是這些目標都被第二長老會教會的領袖阻撓了。貝多禮拜堂本身不是一個獨立教會,沒有成員資格。如果有人申請加入教會,他們實際上是被吸收為第二長老會教會的成員。[38]

俄爾尼最終斷定他只得離開這個宣教事工。這意味著他所建立起來的核心信徒也必須努力解決何去何從的問題。有13個人最後離開了貝多,開始在城裡的另一個教會聚會,這13個人中有很多人是通過俄爾尼的工作得救的。俄爾尼並沒有在卡萊爾開始另一個教會的意圖,但是新教會的事工為他提供了各樣顯而易見的選擇,使他看到另一條道路是必然的。
這樣,1951年12月5日:
一小群人聚在一套公寓房裡,開了一個禱告會,會上也討論了開始一個新教會的可能性。神會要他們這樣做嗎?他們只是幾個靠打零工賺錢吃飯的人,其中絕大多數人是大學生和法學院的學生。但是,那天晚上有了一次同心合意的經歷,那就是他們應該下星期就有一個新的開始,俄爾尼被他們的信念說服了,所以恩典教會[後來成了恩典浸信會教會]的第一次聚會在1951年12月9日發生了,地點在東南大街的卡萊爾高中,出席人數有23人。[39]
這把我們帶到了我們對俄爾尼·萊辛格和恩典浸信會教會學習的第三個階段:
          c.    俄爾尼和教會逐漸的改革(1951-1959年)俄爾尼從來沒有想成為這項新工作的牧師,所以在許多年間,不同的人被邀請來做牧師。直到1952年底,一棟新房子建成了。
後來,幾十年做這個教會牧師的沃爾特·錢特里(Walt Chantry)對早期的情況提供了以下描述:
俄爾尼是這個早期聚會的天然領袖,這群剛剛形成的年輕基督徒的屬靈活力是激動人心的,有充滿熱情的禱告操練、聖經學習和傳福音工作,他們深深地渴慕學習真理,並且過聖潔生活。從他們最早的日子起,他們就有一種強烈的願望要把福音傳向社區,並且委身於支持國外宣教,這群新會眾中幾乎所有的成員,都把俄爾尼當作一位屬靈的父親和領袖。他能夠看準他們的異像並且把它轉換為實施的實際步驟。也許頭些年最引人注目的特徵就是俄爾尼對神的事情以及神所定規的時間的理解和吸收,在管理他日益增長的生意的同時,他也擔任了這個年輕教會的一名領袖。[40]
這個新教會最特別之處就是它的恆切禱告,既有個人化的禱告,也有集體的禱告。托馬斯記錄道:
從最開始,星期三晚上的禱告會就是他們中間的一項優先事務,今天仍然繼續這樣。教會負責人也在每星期五早上定期聚在一起禱告。隨著家庭敬拜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許多丈夫和妻子也在每天早晨和晚上一起禱告。除非考慮到俄爾尼是一個禱告的人,否則一個人是沒有辦法理解他的。[41]

實際上,有十年之久,俄爾尼在絕大多數早晨跟他的好朋友和教會成員羅傑·厄爾文(Roger Irwin)聚在一起為很多事情禱告。
與此同時,俄爾尼的弟弟約翰也快要從聖經學校畢業了。他接下來開始在賓夕法尼亞的路易斯堡做牧師,這期間約翰正在逐漸明白並且接受神在救恩工作上的主權恩典的教義。1952年,亨利·馬漢牧師從肯塔基來路易斯堡並且講道,這對約翰產生了影響,但約翰仍然對有關特別救贖和有限救贖的一些問題有掙扎。這時一位長者出現,開始參加路易斯堡的教會敬拜,他就是I.C.希倫丁亞瑟·賓克的朋友和他著作的出版者。這個人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了。那年是1953年,賓克去世一年之後。希倫丁仍然在堅持一項稱為聖經真理寶庫的小冊子和書籍出版事工。他明智而又耐心地幫助約翰走過他對很多問題的掙扎,辦法是差不多每個星期都給他寫信,把一些好書和其它文字資料拿給他看。
隨著約翰·萊辛格最終接受高舉神的有關神主權的真理,他把他正在學到的跟他的哥哥俄爾尼以及卡萊爾教會的其他人分享,因為他經常去那裡。I.C.希倫丁也同恩典禮拜堂的一些人有聯繫,當時恩典禮拜堂的牧師羅伯特H.戴普(Robert H. Depp)比較快地接受了這些真理,並且開始大有能力地傳講它們,雖然有時候不免缺少明智的策略和耐心。俄爾尼當時是這個教會的一名執事。他起初反對神主權恩典的這些真理,部分原因是他希望不要有任何東西攔阻傳福音的工作。一定程度的衝突在這個教會裡發展起來了,這導致精疲力竭的戴普牧師辭職。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神話語的真理在教會中佔了上風,包括在俄爾尼執事的心中佔了上風。俄爾尼發現,他十分害怕極力反抗經過痛苦掙扎而最終接受的加爾文主義,並不意味著福音傳揚的死亡,但是它的確導致了傳福音的新信息和一些新方法。俄爾尼最終協助帶領教會,進行了一個不斷的改革過程。因為他們也最終更清楚地看到了道德律法的約束力,並且明白了合乎聖經的成聖觀。
1950年代後期,優秀的屬靈書籍從最開始的涓涓幾滴開始發展,在接下來的四十年內向世界傳播。[42]
這種屬靈書籍是改革的一項幫助。這些書籍也由俄爾尼慷慨地分發給他所服事的那些人,並且也由教會中的其他人發給別人。
俄爾尼特別花了許多時間同附近的迪根森學院的大學生在一起,請他們來家裡吃飯,學習聖經。跟這些學生度過的這段時間後來對很多人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些人後來接下去以各種身份忠心地在基督的教會中服事,包括做宣教士、牧師、神學院教授等等。
這期間迪根森學院的一名學生是沃爾特·錢特里,他後來成了卡萊爾教會的一名長期牧師。多年以後沃爾特在他的第一本書出版的時候,在獻詞中稱俄爾尼·萊辛格是一位木匠,「他曾是我屬靈的父親和信仰上的導師」。[43]
1950年代,卡萊爾教會的不斷改革進程最終使這個教會在1959年採納了1689年倫敦浸信會公認信條。同時恩典禮拜堂這個名字也改為恩典浸信會教會。這樣,美國就出現了第一個現代改革宗浸信會教會,雖然改革宗浸信會這個名稱當時顯然還沒有被普遍採用。這把我們帶到我們學習的下一個部分:
          d.    1960年代,俄爾尼·萊辛格和卡萊爾的恩典浸信會教會。這期間發生了好幾件重要事件。這裡我們只能簡略地回顧一下:
               (1) 1959年,俄爾尼·萊辛格沃爾特·錢特里一起作工,在賓夕法尼亞的沙爾曼斯頓建立了一個新教會。這之後,俄爾尼鼓勵和幫助了在這個州的梅坎尼斯堡、派羅代斯、黑卓頓和錢伯斯堡等地建立教會的工作。[44]
               (2) 在這個教會的頭些年間,拉爾夫·巴納德在卡萊爾市進行過幾次講道。不過,恩典浸信會教會和拉爾夫之間從來沒有任何直接的聯繫。
               (3) 1965年,俄爾尼從卡萊爾教會的執事職位上退下來,這個職位是他自從1952年就開始擔任的。他感到,由於他每星期天早晨建立教會的傳福音工作,以及其它教會外的講道工作使他離開教會時間太多,無法負責任地繼續作一名教會負責人。而且他在打算提前從建築業務中退休,並且可能最終搬到一個更為暖和的地方。
俄爾尼確實在1966年退休了,然後花了一年時間作為費城長老會威斯敏斯德神學院的一名代表在國內到處旅行,以便促進這所神學院的工作。這表明,早年在那個神學院和卡萊爾的教會之間就有緊密的聯繫,卡萊爾的肢體們深深地感激威斯敏斯德神學院的幾名教授的事工。
代表威斯敏斯德一年之後,俄爾尼同妻子搬到了佛羅里達,那裡冬天的天氣對他呼吸方面的疾病有緩解作用不會那麼讓他難受。他們夏季回到卡萊爾。在這個退休階段,俄爾尼差不多每個月都到很多地方講道。他1969年做的工作就包括到英格蘭的萊斯特真理旌旗牧師研討會上講道,以及在瑞士召開的兒童福音團契(CEF)歐洲工作者研討會上講了十次關於傳福音的道。
1969年冬天,俄爾尼被卡萊爾的教會邀請回來幫助他們處理他們在賓夕法尼亞的梅坎斯堡宣教教會的問題。這項工作持續到1972年底,這時俄爾尼和他的妻子回到佛羅里達開始了他們生命的另一個時代。在這期間,俄爾尼第一次於1971年被按立為一位福音牧師,這之前他一直是作為一位平信徒傳道人工作的。
               (4)    「1960年代早期教會聖道書籍事工開始取得成功。」[45]卡萊爾的肢體們越來越感謝真理旌旗信託公司,到1966年為止旌旗的助理經理來訪,他想知道為什麼在這座小城裡賣出的書籍比英倫三島以外任何別的地方都多。到1967年,真理旌旗批發商店在卡萊爾開業,這個小城成了旌旗在美國運作的中心。托馬斯報道說:
在過去幾十年內旌旗書籍和小冊子賣出了差不多一千萬冊。在這個總數中美國分部賣出了45%。[46]
               (5) 1963年,前迪根森學院的學生沃爾特·錢特里被邀請做了卡萊爾恩典浸信會教會的牧師。讓我們在這裡停下來在了解一點沃爾特的情況:[47]
沃爾特在費城長大,他的父母送他去主日學和假期聖經學校,但他們自己沒有參加這些學校的學習。一位福音派的叔叔和嬸嬸把他們年輕的侄兒帶到基督徒聚會當中,並且幫助他認識到自己有罪,有即將到來的審判之日這個現實。然後在1951年沃爾特13歲的時候,主特別使用領聖餐時一個人的講道在沃爾特的生命中作工,使他得救,那天講道的主題是「基督為罪人做了什麼」。
歸正之後,沃爾特繼續在一個聯合長老會教會做成員,聯合長老會今天被稱為美國長老會教會。很可悲,這個教會當時在神學上正在變成現代主義的。不過這個教會有一個非常好的青年團契,他花了很多時間同教會的年輕人一起在街上傳福音。當他們的教會決定取消星期天晚上的聚會時,這群青年人自願繼續那個聚會,由青年團契中的男孩子輪流講道。
沃爾特同合乎聖經的加爾文主義的初次解除始於他1956年上迪根森學院,並且到卡萊爾的恩典浸信會教會敬拜。他開始上大學的時候,起初繼續在家鄉的自由主義母教會長老評議會的督理之下。但是,他在一份教會雜誌中看到他的母教會否認威斯敏斯德公認信條,他由此認識到他的母教會的確是自由主義的。這導致他同長老會分道揚鑣,在他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加入了卡萊爾的恩典浸信會教會。
1960從迪根森學院畢業后,沃爾特上了費城的威斯敏斯德神學院,在那期間他和另外四名浸信會學生確實想相信嬰兒洗禮,因為威斯敏斯德是一所長老會院校。曾經有一次那裡的系統神學教授,敬虔而又有恩賜的約翰·慕里甚至會見這五名年輕人,教導他們關於洗禮的問題。但是沃爾特沒有被說服,因為他看不到有任何聖經依據支持嬰兒洗禮的立場。
1963年沃爾特完成了他神學院的學業。當時卡萊爾恩典浸信會教會已經失去了他們的牧師,於是邀請沃爾特1963年夏天做他們的臨時代理牧師。6個月以後他被正式地邀請繼續在卡萊爾做牧師。沃爾特·錢特里在那裡工作了將近四十年,直到最近,也就是2002年的六月才退休。從那時候起,他一直在做真理旌旗雜誌的編輯。
               (6) 1966年,卡萊爾的這個教會主辦了他們的首次牧師研討會,演講人有俄爾尼·萊辛格約翰·萊辛格沃爾特·錢特里阿爾波特N.馬丁還有其他人,大約100人參加了這個第一次牧師研討會。
在為這次會議做廣告的時候,沃爾特·錢特里把他描述為是為那些具有加爾文主義和改革宗信念的人召開的。根據一位改革宗浸信會的牧師和歷史學家所說,這是他所見到的改革宗浸信會這個術語的最早使用(書面上的)。沃爾特·錢特里表明,他第一次意識到改革宗浸信會這個說法是他從1960年到1963年學習期間。前面提到,他是當時五個把自己稱為既是改革宗的又是浸信會的五名浸禮派學生之一。當時,他們被人取笑,因為在那些主張給嬰兒施洗的弟兄姊妹看來,一個人是不可能既是改革宗又是浸信會的。[48] 根據德魯·加爾納所說,改革宗浸信會這個名字在50年代60年代在英國普遍使用以後,被美國的浸禮派採用的。[49]
               (7) 1970年,這是每年一次的改革宗浸信會家庭研討會開始的一年――這次研討是此後一系列由卡萊爾教會主辦的這類研討會中的第一次。雖然從那以來也出現了改革宗浸信會中其他家庭研討會,有些也消失了,但這是第一次。
               (8) 也是在1970年,沃爾特·錢特里的第一本書《今日福音》出版――這本書對許多人產生了重大影響。
               (9) 這期間,俄爾尼·萊辛格和卡萊爾的教會一直保持著對福音工作強烈的熱情,為了強調對這主題,我要再集中談論一點。這裡我將更多地引用托馬斯的著作:
儘管卡萊爾、沙爾曼斯頓,梅坎斯堡和錢伯斯堡的各教會有公開的佈道作為他們敬拜的核心和高潮,但他們也培養了一種充滿愛心和忠心的個人作見證的精神,這種精神發自於對基督的熱愛和委身。他們中間盛行這樣一種信條,那就是講壇上的見證如果不配以個人化的傳福音工作,那就是假冒為善。禱告會如果是為了使人們的心中生髮同情憐憫因而參與,那樣的禱告或祈求就將是一種徒勞無益的宗教操練。人不是求神去做他自己太懶而不肯做的事情,人禱告為的是求得力量來履行自己的本分。[50]
托馬斯特別提到了一個具體事件。一名剛剛歸正的女學生,因為爸爸還沒有成為基督徒而感到特別有負擔,很憂愁,在禱告會上禱告的時候抑制不住感情哭了起來。這之前俄爾尼曾經到醫院看過這個女孩的爸爸,但那個人宣稱從來沒有干過壞事,由此結束了談話。托馬斯繼續敘述道:
一個星期天晚上,當一個基督徒生意人跟俄爾尼在一起的時候,教會的年青人像往常一樣,在下午來到萊辛格的家。這個生意人開始跟他們交談,一個一個地問他們家庭的情況,他們是否來自基督徒家庭。他快要問到這個十幾歲的女孩了,俄爾尼知道這個主題對她來說將是一個敏感領域。「你爸爸是幹什麼的?」他問她。「他在郵局工作」「他是基督徒嗎?」她的臉一下子紅了,眼淚順著臉頰流淌下來,她用兩隻手把臉捂上,問話人低頭往下看,然後悄悄走到了俄爾尼旁邊,看著俄爾尼。他的身體語言說出了一切:「我們必須現在就去找那個人。」俄爾尼看看自己的表,離晚間敬拜還有一小時,有許多不便去的理由。俄爾尼的信心是軟弱的,儘管他曾經對他定期的禱告夥伴羅傑說,他認為神即將為那個人做點什麼。俄爾尼想起了那個人在醫院裡說的話,以及他對任何想跟他談論宗教之人的敵意,這些想法使俄爾尼想呆在原地,然後直接去進行晚間敬拜。但是他的朋友繼續以期待的眼光看著他,「你要我們一起去看她父親嗎?」「是的」他說。於是他們站起來,走到汽車那裡,在路過教會途中,駛向了那個人的家。

俄爾尼敘述了所發生的情況:

門鈴響的時候,這位父親來開門,他認出了我,請我們進去。他們家裡還有其他客人,機械保姆(也就是電視)的音量開得大大的,大家起勁地看著。我的朋友是一個股票交易人,股票交易有很多的交際手腕。在建築行業,我們可沒有那麼多的策略,我走到電視機那裡,說「老兄,我們來跟你談一件重要的事情,如果我們把電視關掉你不會介意吧?」他自己把電視關了,進行談話的是我的朋友,他跟這個人講了有關基督的一些事,然後告訴他,那天下午在我家發生的事情,接著我就看到那個人改變了,他被降卑,最後跪下來呼求神憐憫他。

那種生命的改變開始於一個十幾歲女孩心中的負擔和憂愁。她又無意中把這種憂愁傳遞給整個教會,他們一起渴望並且行動起來,使那個人可以親自認識神。儘管卡萊爾教會藉著神話語的傳講而增長,但神話語的傳講必不可少地伴隨著個人對基督真實的見證,以及為那些聽到福音之人所做的恆切禱告。俄爾尼經常說,光講道不禱告是一種罪。[51]
1960年後期,俄爾尼在一年時間內到處旅行,代表威斯敏斯德神學院的時候,他強調了三個關鍵主題――純正教義的重要性;真正基督徒經歷的重要性以及傳福音的重要性。關於最後一個主題傳福音,我們來看托馬斯所轉述的俄爾尼講話的基本內容:
俄爾尼經常講述埃爾莫·奧伯萊特的生活,以及他對他本人所說的忠心的話語。埃爾莫對基督所說「你們往普天下去」(16:15)的話是當真的。埃爾莫有一個世界,也就是他的普天下,這個世界不是非洲,中國,南美州或印度,而是一個建築世界。而俄爾尼就在那個世界里。從人這一邊來看,俄爾尼之所以成為一個基督徒,是因為神差遣了一個真正的見證人來到了他的人生道路上,這個見證人不以耶穌為恥,他知道福音是他所信靠的。
 
神把傳福音的偉大工作託付給了瓦器,就是人類的福音使者。福音的故事是一個人把基督的事講給另一個人,這另一個人再講給另一個人,在整個歷史中一直這樣下去,那當然不是故事的全部,因為神必須做祂主權的工作。但是在人這一邊,無論什麼地方,沒有哪一個基督徒的歸正不是由於一位敬虔的父親,或是一位敬虔的母親,或是牧師,或是老師,或是朋友,或是教會的禱告和忠心做見證的結果。如果我們從給我們傳福音的人開始追溯一個鏈條的話,可以追溯到給他講福音的人,一直往上追溯,最後我們就可以把整個鏈條,也就是所有的見證追溯到耶穌基督本人嘴唇所說的話。祂說「往普天下去傳福音。」感謝神,祂的跟隨者,今天仍然在順從祂的旨意。真正的傳福音做見證是對基督敬愛和崇拜的一種滿溢和流露。[52]
願主幫助我們越來越多地擁有這位基督里的親愛弟兄所有的那些合乎聖經的觀點、熱情和實際行動。因為這樣的人生實在是很有價值,很值得過的一生,是討我們的救主喜悅和榮耀祂的一生。

這裡我們準備好可以繼續,並且結束我們對現代改革宗浸信會興起的學習了。我們要講得更快一些,我們只一般性回顧一下所發生的情況。對過去二三十年的情況,相對來說,花時間要少,因為他們離現在太接近。所以我們現在來看:
       4.    繼卡萊爾教會之後,一些最早的現代改革宗浸信會教會。首先來看:
          a.    六十年代建立的教會。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十年中,五十年代那些微小的開端開始發展壯大,擴展到了其它工作。我們已經看,到俄爾尼·萊辛格和賓夕法尼亞卡萊爾的教會,很早就參與了建立新教會的工作。所以,不奇怪的是,一些其它早期改革宗浸信會教會也是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境內,其中包括梅坎斯堡,派羅代斯,黑卓頓和錢伯斯堡等地的工作。60年代成立的其它早期改革宗浸信會教會包括紐約新澤西,亞利桑那和華盛頓等州境內的教會。
          b.    三一浸信會教會。今天位於新澤西州的蒙特維爾。這個教會值得特別提一下,因為多年以來她在改革宗浸信會中起了重要作用,這個作用緊僅次於賓夕法尼亞卡萊爾的那個教會。有一個人的生命和事工跟三一教會的歷史密切相連,很像俄爾尼·萊辛格同卡萊爾教會的歷史密切相連一樣。這個人就是阿爾伯特N.馬丁(Albert N. Martin)。所以先來看:
               (1) 阿爾·馬丁的早年。1965年當俄爾尼·萊辛格在康奈狄格州山區的一個青年研討會上講話期間,他聽說有一個叫阿爾·馬丁的人前一年是那個青年研討會的演講人,並且講了類似的主題。回卡萊爾途中,俄爾尼經過新澤西,為的是見一見這個當時牧養一個基督徒宣教聯合教會的人。這時,這兩個人之間開始了友誼,俄爾尼得以在好幾方面幫助阿爾,特別是幫助解決他此時仍然掙扎的一些教義問題――包括救贖的有限性。俄爾尼拿給他的約翰·歐文所著的由J.I.巴克(J.I. Packer)做介紹的《基督為誰而死》對阿爾徹底解決這最後一個教義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俄爾尼繼續送書給阿爾以及他的一些朋友。1973年7月19日,阿爾·馬丁俄爾尼寫出了以下話,為的是回應他不久前打來的一次電話:
我親愛的弟兄,我要向你表示我忠心的感謝,因為多年以來你滿有愛心地指教我,滿有恩慈地教導我,忠心地為我禱告。我認為人生最大的祝福之一就是我那滿有恩慈的神用許多像你這樣的朋友來圍繞我,這些朋友愛我至深,因而肯責備我,勸戒我,教導我,為的是使我更好地認識我的救主,並且更有效地服事祂。[53]
由於俄爾尼在威斯敏斯德神學院的影響,他在為阿爾在那裡服事開闢道路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這又為阿爾進而在英國服事開闢了機會。1967年4月,在萊斯特牧師研討會上,阿爾在那裡作工,在所有這一切中,我們了解了一些俄爾尼·萊辛格阿爾·馬丁和他事工的早期影響。這裡我們再停留一下,接著講述阿爾·馬丁和他事工的故事。
阿爾·馬丁在康奈狄格州斯坦福一個基督化家庭中長大,父母都是很敬虔的基督徒。[54] 他的教會背景起初是救世軍,後來他們一家加入了一個浸信會教會。儘管他有一個柔軟的良心,在孩提時就多次走到前面,表示要信主,但是這樣的舉動並沒有導致真正的恩典工作。與此同時,主正在一個名叫喬·馬哈迪(Joe Mahady)的蘇格蘭人身上做奇妙的轉變工作。喬以前曾是一個跳舞者和酒鬼。在同阿爾和他的家人在同一家教會時,喬得救了。他在自己家中開始一個星期六禱告會。通過這種影響,阿爾在1951年底的某個時間在他上高中三年級的時候歸正了。
一場真正的復興――特別是在阿爾所在高中的年輕人中間暴發了,在這場復興中,新歸正的阿爾起了重要作用。他馬上顯出了阿爾熱情洋溢充滿激情的講話恩賜,這種恩賜貫穿他整個的事奉,直到今天。
在這場復興中阿爾和其他人如此滿腔熱忱,做的熱火朝天,以至於他自己的父親開始對他的行為感到關切,擔心他是不是過於狂熱,到後來他更明白自己的兒子,才不這樣想。而且,在阿爾參加聚會的浸信會教會以及另一家其他年輕人受到復興影響的浸信會教會,這些年輕人開始不受歡迎。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0: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