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巴郞。《文友會周記》005。自傳簡因

[複製鏈接]

1713

主題

1714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12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巴郞。《文友會周記》005。自傳簡因
20211010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答:@林全軍一羅傑騰 ,是的,贊同!
按步筆算,明了運算步驟,邏輯推理,對解決數學應用題很是必要。否則,既使運用計算器得出結果,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拾夢》中,邱姨的事,自小經歷,蘊含於心,而今一吐為快。
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人和事。若干事,影響著你自己的人生,若干人,值得你敬重,呼為朋友。不在於其聰明睿智談趣風生,而是真誠樸實不負情誼,將心比心,願意與之交往信任可托。
人生之路說長不長,也有數十年光景。其間,有許多朋友,與你相伴而行。有的,能伴隨你生命的較長旅程風雨同行,而有人,或許只能伴你一段短途,或客氣分手、淡然消失、或反目成仇。但不論長程或短途,他們都曾在你的生命中出現,激起你生活的波瀾,成就你的因果之緣,值得你的偶一回念,和數聲噓嘆。
巴郎  記於20211010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紅兵傳記》我的看法:
1,這篇文,我將它寫進家譜,代表我對紅兵的懷念,也代表我對紅兵的看法和認識,有我的見解和局限。因此,除事實外,不希望別人對修辭和文字作大的改動。
2,家譜寫傳,有的話語,在文章中應點到為止,不宜明露,太明確易遭人詬言,也類似政治宣傳和廣告術語。
3,從19年起,我就號召大家來寫傳,但沒人響應,使我遺憾。故我勉力而為,寫了這十餘篇傳記,是我對傳主的認識,其中許有錯訛,但既已寫就,就作為家史一部分,留存吧。
4,我覺得,別在我的原稿上改動了,越改越亂,因為他們與我的思路不同,要表達的意思也不同。
5,我建議,秋紅是了解紅兵最透徹的人,請將她對紅兵的認識,另寫一篇傳文。或就我寫的這篇,再寫一篇《補記》,把所有的事實,要說的話,都記錄於此,錦上添花,加深族人對紅兵的尊崇。
我將《傳記》分2部分的。前面是安林的悼詞,代表官方認定。後面是這篇傳文,代表家人紀念。共同參與,來表達對紅兵的紀念,也許會更貼切,接地氣。
合在一起,兩全其美。就這麼定了。
巴郞  記於20211007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祝賀汪裕昌老師八十壽辰,健康快樂,心想事成!
邵國全汪裕昌老師,都曾是我當知青下鄉時認識的鄉村教師。汪老師1942年生,1964年武陵中學高中畢業。回鄉后,任羅田民辦農業中學教師。任教期間,每天要花一個多小時,步行近10里山路,去羅田農中上課,風霜雨雪,春夏秋冬,同一條路,凹凸不平的青石板延向前方,不知磨破了多少雙布鞋,踩平了多少坎坷,從青春少年到鬢角飛白,走出了一條通途。
汪邵伉儷,鄉村教師,從64年,到1991年退休,走過了26年多的征途。他們不屬於國家教師編製,屬民辦公助,每月政府只發6塊錢的「辛苦費」,主要由村隊里記工分、分口糧,還需操持自留地生產糧菜以補不足,可謂是「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獻身於鄉村教育事業。他倆認真勤奮,殫精竭慮,傳道授業解惑,將自己畢生的青春和心血,都用在了教育家鄉孩子山民後代身上。26年來,培養教育了千百名學生,甚至有父子兩代人,都是在汪邵伉儷呵護下啟蒙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贊曰:
伉儷情深桃李艷,相濡以沫齊眉案。
麗日攜手散步去,風雨同心渡危難。
美崙美奐八十壽,兒孫繞膝綻歡顏。
再接再勵百歲堂,松柏長青屹高山。
巴郞  記於20211006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人的一輩子,從小到大,要經歷許多的人和事。這些人和事,經過歲月的流逝,多已模糊不清。但也總有些人,有些事,卻是不能忘卻,雖已多年,卻記憶猶新。
保姆,或曾經關愛照料過你的人們,就是如此。雖非家人,卻如至親。他們善良樸實,真誠待人,無私奉獻,照料你呵護你,盡心儘力,無微不至。在生命之初及其後,扶持著你,引導你學步,及人生的真諦。竭誠的關愛,如甘甜的乳汁,滋潤你的心田。操勞的形貌,如家鄉的沙河,流過你的夢中。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珍惜吧,這些生命中的曇花一現。
巴郎  記於20211003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拾夢》從21章起,開始了「我的自傳」。
50-60年光陰飛逝,很多兒時之事變得模糊,支離破碎,似是又非。時光如流水,沖刷著殘留印象。所以,只能將能想起的記寫下來,至少能保留部分記憶,是與非,留待有心者評說。也懇望諸位不吝建言補充,來個錦上添花。
《拾夢》章節內容
《拾夢》共244章節,分12卷。每卷20章,約8萬字。
1-20章為開篇,描述沙河子生存環境。
20-180章,為巴郎小學階段,其60-160章,為九大前之文革故事。
180-242章,為巴郎中學階段,初中30章,高中32章。
歡迎關注。
巴郎  記於20210920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mmqrcode1704530796140.png (61.77 KB, 下載次數: 8)

mmqrcode1704530796140.pn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1: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