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的幾點看法:佛教為什麼不如基督教發展得快

[複製鏈接]

11

主題

338

帖子

8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回眸一笑 發表於 2010-6-29 02: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首先聲明,我的看法是非常有限的。因為我接觸基督教比較多,佛教接觸得很少。很多觀點極可能是道聽途說。這裡只是拋磚引玉,歡迎拍磚。

佛教徒其實並不少,即使在亞洲佛教徒的發展似乎也沒有基督教徒發展的快。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是原因之一:
1. 佛教講的是避世,基督教講的是傳福音。雖然佛教也有度人只說,但這只是其次,先度己再度人的觀念使得不少佛教徒講得只是自己的靈修,並不積極傳教。
2. 佛教允許其他信仰的存在,這種非排他性並不容易吸引新教徒。
3. 佛教的靈修(不婚,吃素,不性)等等讓人望而卻步。而基督教的」因信稱義「則是很多人信基督教的動力。其實,佛教里的」頓悟「也是使得佛教在某一時期發展很快的原因之一,似乎後來並沒有很好配合這個教義來發展佛教。
4. 佛教寺廟並不是固定時間舉行講道的。現在的一些寺廟吸收了基督教的一些東西,每個禮拜舉行一定的活動也凝聚了不少人。
5. 捐獻。基督教默認是收入的10%(聽說天主教是15%-20%),而佛教似乎還是」少少無區,多多益善「 ,聚金力不足。在市場經濟社會,沒有錢是寸步難行。看看各黨派候選人在選舉時的廣告費用就知道。
6a. 經書。佛經多而且大多難懂。而基督教的」經書「只有一本(合集)。並且根據不同的方言進行通俗易懂的翻譯。雖然論壇上很多人詬病基督教一些翻譯很有偏頗,但是這並不妨礙普通民眾的讀經行為。況且還有牧師(主教)每個星期的釋義。
6b. 論壇上還有人討論基督教經書翻譯的」拿來「主義,比如」上帝「跟中國傳統的黃天上帝很難分清。佛教徒覺得自己的經書翻譯是精確的,而且寧願創新詞也不用混淆的舊詞。學術上說無疑佛教是高一等的。但是實用性卻未必如基督教。一部通俗易懂的經書視乎是佛教發展的需要。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沙發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6-29 05:20 | 只看該作者
有意思的題目也有很好的歸納。儘管為弘揚佛法滿腔熱忱,我還是認為在將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個大趨勢不會變--受洗的基督徒會比皈依的佛教徒多。

不過還有幾個更加深刻的因素也許值得注意:
1. 隨著互聯網和資訊的發達,佛教的根本教義會在全球範圍內被更多的人(特別是受教育的人)所接受。有別於其他宗教,它將被公認為一種理性的生命探求的道路。不見得每個人都走這條道路,但是過去的誤解偏見將會大大的消除。
2. 佛教的禪修實證,被西方社會所看重。這個現象已經開始。西方人修學內觀禪修,修學瑜伽,科學家開始從人體的大腦和心理學角度越來越承認禪修的作用。
3. 佛學可能會作為哲學在許多大學中開課。
以上三點將會在受高等教育的上層社會中樹立佛法的崇高地位。而過去佛教多給人們的印象是燒香拜佛求保佑的多神教。

綠水原無憂,因風皺面。
青山本不老,為雪白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3
Djogchen 發表於 2010-6-29 05:50 | 只看該作者
聖經的故事內容的神化和吸引性在心理學上令人產生一種神秘感,而現代人急於追求
真理的一盞「朦朧的路燈」:好比創世紀中「出埃及記」所描繪那條河分開一半,
讓那些埃及人逃出生天的神話故事一樣。

同樣的道理,「Harry Potter"這本書和電影,也創下了全世界銷售和賣座的紀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4
hellman 發表於 2010-6-29 06:51 | 只看該作者
佛教故弄玄虛,連白話文都沒有,還想普及?根本就無意普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338

帖子

8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2
5
 樓主| 回眸一笑 發表於 2010-6-29 08: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回眸一笑 於 2010-6-29 08:24 編輯
佛教故弄玄虛,連白話文都沒有,還想普及?根本就無意普及.
hellman 發表於 2010-6-29 06:51


沒有白話文的經書確實是一大缺陷.
不少像"星雲"大師這樣的人就用白話勸人向善.
可是等人有了興趣更深的了解佛教的時候,經書往往是令人卻步的一個原因.
(我又犯了一個寫作大忌, 應該把最重要的一點, 第六點提上來做第一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338

帖子

8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2
6
 樓主| 回眸一笑 發表於 2010-6-29 08: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一說實相


我不同意你的三個說法,
1. 越來越多的高級知識分子接受佛教的根本教義並不是宗教的發展方向. 面向普羅大眾才是真正發展的方向,所以一部通俗易懂的經書是必然.另外我懷疑你的"越來越多"究竟是多了多少,我自認能夠算上半個"受教育"的人,文言文水平也不差,可是面對佛經我是一個頭兩個大. 沒有看過英文的佛經,不知道翻譯是不是比較通俗易懂.
2. 其實佛教的根基在亞洲,如果亞洲都不能很好的發展,遑論西方. 並且, 西方對瑜伽和內觀禪修的認同只是把他們當作一種強身健體,修心養性的方法.他們並不需要接受佛教的六道輪迴這類的概念. 就像大家學氣功並不一定就是通道教一樣. 那只是養生的一種方法. 如果你把這類人人數增多認為接觸佛教的人數增多那是錯誤的.
3. 當佛學成為哲學課的時候,它只是一門學科. 跟第一條一樣,我並不認為這對佛教的發展很有幫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7
chico 發表於 2010-6-29 11: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6-29 11:31 編輯
佛教故弄玄虛,連白話文都沒有,還想普及?根本就無意普及.
hellman 發表於 2010-6-29 06:51


不不完全是這麼回事。我們要學文言文。否則,中國人將看不懂自己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文字。那將是一個民族悲劇!
白話文,是一種「翻譯「過來的文字,同原文已經隔了一層。 佛經要求的文言文程度並不高。三個月的功夫,就可以解決。

這段文字有什麼難理解的?同《三國》差不多吧

「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余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慾、嗔恚、邪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匿名  發表於 2010-6-29 15:32
回復 7# chico


    文言文是需要學的,然而並不是入門的時候就學。我自問是學過文言文的,就這段話我也能大概明白個究竟,然而並不像讀白話文那麼容易,跟讀三國還是有區別的。文言文對於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要適應並不難,但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對於一個想了解佛教的人,就要看他有多想了解了。對於只受過一般教育的人,這個可能是一個門檻,因為文言文並不是白話,有很多東西需要腦子轉幾轉才能翻譯過來。因此在如何普及佛教這個問題上,文言文絕對是一個障礙。
如果有淺顯的白話譯文,入門之後,估計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讀原始經文(這個時候才會有心讀下去,大家都喜歡原汁原味的東西)。這樣即可以弘揚佛教,又不至於把老祖宗的文言文給丟了。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9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6-29 21:25 | 只看該作者
真要原汁原味,那該去讀梵文佛典,可惜大乘佛典的梵文原本幾乎滅失殆盡。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0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6-29 21:32 | 只看該作者
佛教故弄玄虛,連白話文都沒有,還想普及?根本就無意普及.
hellman 發表於 2010-6-29 06:51

華人佛教是如此,但歐美社會則不然。Pali Text Society早在上世紀三0年代就已將南傳的五部阿含全部英譯,但那些譯本在今天已算是老骨董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1
chico 發表於 2010-6-29 23:4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6-29 23:44 編輯
真要原汁原味,那該去讀梵文佛典,可惜大乘佛典的梵文原本幾乎滅失殆盡。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6-29 21:25

翻譯經典的那代中國人對自己有自信,確信自己的翻譯信達雅。只保留自己翻譯的東西。梵文原文就不再當回事了。他們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後代子孫這麼不爭氣呀。這倒也驗證了無常是真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2
chico 發表於 2010-6-29 23: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 Dhammapala
你別說,現在台灣就有人把南傳的經典翻譯成白話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338

帖子

8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2
13
 樓主| 回眸一笑 發表於 2010-6-30 0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你別說,現在台灣就有人把南傳的經典翻譯成白話文。
chico 發表於 2010-6-29 23:44



    台灣的佛教發展得還是很不錯的,聽過星雲法師的講座,非常的通俗易懂. 其實並不是自己的後代不爭氣啦. 古時候能看懂的人也不多. 真正能文善墨的就是那些讀書人和社會高階層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4
chico 發表於 2010-6-30 01:30 | 只看該作者
佛法其實很簡單。觀察無常,體會無常,看看自己的喜惡念頭,是怎樣從眼觀,耳聞當中怎麼升起的,就開始了。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5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6-30 07: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0-6-30 07:50 編輯
翻譯經典的那代中國人對自己有自信,確信自己的翻譯信達雅。只保留自己翻譯的東西。梵文原文就不再當回事 ...
chico 發表於 2010-6-29 23:43

梵文原典滅失,主要的原因是出在文字上。漢字基本上是一種圖形化的文字,不能記錄語音,而梵文是拼音文字。梵文一般用天城體字母書寫,有時也能轉寫成羅馬字體,漢字就不成了。翻譯是否信達雅,不是靠信心,而是要根據原典來檢視。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的梵文原典若能保存至今,那是無價之寶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匿名  發表於 2010-6-30 09:35
回復 7# chico


    普及文言文? 笑話,作夢把.還是不想普及佛教.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17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6-30 11:43 | 只看該作者
以為文言文是佛教普及的障礙是知識分子的狹隘觀點。我認為要明白佛教的基本教義以至走上修行實踐並不需要通讀多少本佛經。找一個好的善知識來路就可以了。現在還有不少的網上和網下的讀書班很容易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加入。也有很多當代和近代的善知識的介紹佛法的著作,這些著作網路上都可以下載自己讀。都不是文言文的。真要有心自學半年已經可以明白大概了。如D兄所說,從英文譯著入手也是相當好的。我個人覺得英文的比中文的更直接。Chico兄可能會不以為然,不過我覺得古代的信達雅在當時是好的,對現代人卻不一定好。因為這個「雅」會讓學人引到文字的美上去而偏離了質樸體悟。

綠水原無憂,因風皺面。
青山本不老,為雪白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18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6-30 11:47 | 只看該作者
佛法其實很簡單。觀察無常,體會無常,看看自己的喜惡念頭,是怎樣從眼觀,耳聞當中怎麼升起的,就開始了。
chico 發表於 2010-6-30 01:30



    同意。不要滑頭花頭在口頭上文字上,用身體去感觸,用生命去體驗,就可以嘗到佛法的滋味。有了滋味再來讀經,即使看不懂也能猜出來了!哪裡還要怕文言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19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6-30 12:06 | 只看該作者
我不同意你的三個說法,
1. 越來越多的高級知識分子接受佛教的根本教義並不是宗教的發展方向. 面向普羅大眾才是真正發展的方向,所以一部通俗易懂的經書是必然.另外我懷疑你的"越來越多"究竟是多了多少,我自認能夠算上半個"受教育"的人,文言文水平也不差,可是面對佛經我是一個頭兩個大. 沒有看過英文的佛經,不知道翻譯是不是比較通俗易懂.
回眸一笑 發表於 2010-6-29 08:22


佛教不是宗教。要作為宗教的普及,現今大陸到處廟宇興旺香火鼎盛在普通老百姓那裡已經足夠了。你還嫌信徒少?其實基督教在大陸農村的普及,主要是"信耶穌得水牛」式的祈福需求,有幾個真正讀聖經搞明白的?還不是哪一個靈就信哪一個?把佛教還原成佛陀的覺悟教育,卻又實在不必被「中文佛經的文言文」逼死。道理我樓上已經說了。覺悟的教育不考筆試只靠路試!而搞懂一個大綱卻根本也不需要讀文言文的佛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20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6-30 12:30 | 只看該作者
2. 其實佛教的根基在亞洲,如果亞洲都不能很好的發展,遑論西方. 並且, 西方對瑜伽和內觀禪修的認同只是把他們當作一種強身健體,修心養性的方法.他們並不需要接受佛教的六道輪迴這類的概念. 就像大家學氣功並不一定就是通道教一樣. 那只是養生的一種方法. 如果你把這類人人數增多認為接觸佛教的人數增多那是錯誤的.
回眸一笑 發表於 2010-6-29 08:22


根基在亞洲沒有錯。但是我說的是另一層意思。西方接受的佛教,因為其沒有文化的傳承,反而倒是更接近本質的佛陀教育而不是宗教,所以更有意義。其意義在於如理的佛法被上層社會接受之後將對於宗教崇拜的大眾的信心支持。另一點我恰恰不同意朋友的是在內觀禪修中有體驗的人,已經是得到了佛法真意的人,何必非要接受六道輪迴的說法?而且由定發慧也自然明白了輪迴的本質了。我覺得朋友好像用基督教的平行宗教來看佛教了。這是錯誤的。另外,我也不認同你的「通道教」的說法。道教也不是可以信的,而是需要行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0: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