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嘎瑪仁波切《與心對話》
[列印本頁]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1-9-20 07:13
標題:
嘎瑪仁波切《與心對話》
學佛者要想真正反省並讓自己進步,還要靠意志力,或者叫做定力。
一個屢犯錯誤的人會不會變成一個心靈高貴的人呢?會的。就看我們有沒有這樣的恆心了。如果每次犯錯,人家知道你沒有定力,改變不了自己,等再犯一二三四次以後,你還沒有改變,人家會笑話你。這時我們就把自己降到一個很低的層次,一點都不高貴了。
人的高貴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我們對自己所犯錯誤的反省和改正約束當中產生出來的。這種心靈的高貴是靠約束自己而顯現。對自己當下的錯誤行為採取的有效約束越多,也就越能夠真正反省錯誤。
犯了錯,別人知道了,會說你,而你為了怕被別人說,就會想辦法約束自己。在這樣反覆的過程中,經過反省,每次犯錯的時間間隔會越來越長,反省就越來越有效,每次反省時產生的力量也會越來越大。最後成習慣,會發展到自省---在這件事發生之前,我就先過濾掉它。我這樣做到底是對還是錯?真正的錯,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要反覆全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這樣犯錯的幾率就會越來越小。
懺悔最大的好處,並不是說犯了錯、懂了錯就可以了,而是知錯,到約束自己不犯錯,直到這些錯誤離你越來越遠。這是修正錯誤最好的方法。
一個人如果知道自己的缺點,即使他是個沒有任何地位的人,哪怕一事無成,隨著他的反省,別人看到他身上的那種自省的能力,就會顯得越來越高貴。很多時候,人的貴族氣質、高貴的力量,就是從內心當中產生出來的。我們會發現,這種反省的力量是建立在不傷害別人基礎上的。不傷害別人的人,他心底的愛就很容易產生出來。
人內心有兩種力量有爆發力:一種是帶著恨的力量,一種是愛別人的善的力量。如果任由恨的力量爆發,就會對別人造成傷害。我們如果懂得反省,恨得力量就會因為我們的反省而轉化成愛的力量,當這種力量用在關愛別人的時候,就會產生很多正面的效應。積極反省自己,保持正面力量,就是我們最應該做的事。
我們喜歡洗身體,為什麼就不喜歡洗心呢?所以要悔過,要洗心。我們洗刷自己的身體,就怕人家說我們形象不好、不講衛生,注重表面多一些,但很少有人去洗心,也就是只革面,不洗心。
洗心有什麼好處呢?
好多人犯了錯后,放在心裡。錯誤就像一個毒瘤,讓我們隨時隨地想起來,都會很不快樂。我們明知道它是不快樂的事,但礙於面子,礙於自我的執著虛榮,也只能窩在心裡。很多時候,我們內心當中懺悔了,別人也不知道;沒有懺悔,別人也不知道。但是,當錯誤擺在那兒,就變成發了霉的東西,讓我們的聲音發霉,讓我們不快樂。當這種不快樂的心情產生出來,與人相處就會造成很多負面的力量。就像一個腐爛的東西在屋裡發出臭味,讓我們呼吸不順暢,講話也不順暢,讓我們身心疲憊不堪。接下來產生出來的,給外人相處當中的感覺也全都是負面的。於是容易發脾氣,容易暴躁,擔心別人揭露自己的缺點;只要觸到缺點,我們就容易爆發。也許別人都沒有想到這麼多,而他就怕別人知道自己的弱點。
對佛菩薩的懺悔也好,對我們周邊的親朋好友講一講也熬,誠心誠意反省,只要講出來,你就會發現這個毒瘤氣已經放掉一部分了,慢慢地讓我們身心感覺很快樂。為什麼有的時候人們總是想找一個人傾訴一下?實際上就是心靈上想有所依靠。
當你的心懺悔了,突然釋放了。本是負面的力量,被你放完,就像房間里本都是濁氣,現在你把窗戶打開了,新鮮空氣進來了,把濁氣換了,身心裡的很多雜念也都換掉了,人的精神和心情都會非常好。這種跟人相處時表現出來的陽光面,又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正面的力量。
一個人懂得反省,經常能夠找到自己缺點,很多人是願意和他結交和相處的。相處時也會是真心真意的。物以類聚就是這個道理。身心都坦蕩,能經常反省的人長壽,會找到一群有這樣力量的人。這樣氣場就吸引過來了。所以,有些團體,你接觸了后,會越來越想接觸,因為它有種正面的力量吸引你。
如果不是一個能夠懺悔的人,經常把很多事情放在心裡,不找自己的缺點毛病,天天埋怨別人,我們就會發現他身邊有一群和他一樣的朋友。見面時每個人都在講自己遇到的困難、痛苦,然後埋怨。講來講去,你影響我,我影響你,大家到最後就是一個「怨團」,一個只會埋怨的團體。這樣的「怨團」只會招來對我們不利的負面東西,長久下去很多消極的情緒就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所以,正確懺悔會對我們的身心有極大利益,會產生很多積極的力量。通過懺悔,產生真心向上的念頭,會有奇迹產生。只要我們有心懺悔,內心都會清凈。
佛教里有很多教我們如何清凈內心的方法,如果在生活中善於應用佛法,佛法就像調味料,無論放在何處都會使一切變得美好起來。
我們如果多看看自己,就會生起更大的慈悲心,慈悲心是無私的給予,而不是索取與佔有。我們如果多懺悔自己,就會在不斷給自己「洗心」的過程中「革面」,慢慢人的精神面貌也好了,心情也舒展了,善緣也多了起來,一切都會好起來。洗心革面,洗心革面,不洗心只會把「面」革得面目全非,那還是我自己嗎?本來已經迷了的心會更加迷惑,從而在輪迴中承受無盡的痛苦。
因痛苦而有出離心,出離心並非閉門造車,而是在人間成為更好的人,從而離佛的境界更近,離完美的幸福更近。
正是:
懺悔是妙寶,不用痛苦了;
革面不洗心,痛苦少不了。
清凈本不少,繁雜迷失了;
心內反省好,迷失不見了。
嘎瑪仁波切長壽祈請文
《願吉祥》
語自在尊文殊童威力
聞思修之智慧超絕倫
豎立正教法幢妙無等
足蓮永固祈願事業興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