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銅山古城、銅山風動石 -- 東山行(下) [列印本頁]

作者: pengl    時間: 2011-7-28 09:06
標題: 銅山古城、銅山風動石 -- 東山行(下)
銅山古城,屹立在東山島的海之濱、山之顛。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我國東南沿海倭患日重。朝廷置銅山守御千戶所,並派江夏候周德興興建銅山所城,繼而設銅山水寨,為閩南五大水寨之一。七百年來,銅山古城見證了多少英雄壯舉:明嘉靖四十二年,戚繼光率兵進閩剿倭,就在此設立浙兵營,親自指揮作戰,屢殲倭寇。清順治五年,鄭成功興師抗清,銅山古城便是根據地之一。順治十八年,鄭成功東徵收復台灣,銅山500多名青壯年挺身投入東征隊伍。康熙廿二年,施瑯大將軍從這裡出發,進兵台灣,建立了武力統一台灣的偉大功勛。



1.遠眺古城





2.一覽古城





3.走進古城





4.浪擁藍關





5.風吹石動 -- 銅山風動石



坐落在東山古城東門海濱石崖上的銅山風動石,以奇、險、懸而居全國60多塊風動石之最,歷經颱風、地震而不倒,被譽為「天下第一奇石」。

巨石聳立在陡崖上,高4.37米,寬4.57米,長4.69米,重約200噸,上尖底圓,狀似仙桃,巍然「擱」在一塊卧地凸起且向海傾 斜的磐石上,兩石的接觸面僅為十餘平方厘米。狂風吹來時,巨石輕輕搖晃不定,人若仰卧盤石上,蹺起雙足蹬推,巨石也搖晃起來,但又不會倒下。人們站在風動石下面,有一種驚險的感覺,嘆為天下奇觀,詩曰:「風吹一石萬鈞動」。



6.風吹石動 -- 銅山風動石2



風動石上有明永曆戊子(1648年)秋巡撫路振飛題刻的「銅山三忠臣:黃道周、陳瑸、陳士奇」。



7.蒼龍入海



古城城牆猶如一條蒼龍,盤繞著山體,依山勢而崛起,傍海岸而蜿蜒。

據縣誌記載,銅山城牆總長 571 丈,高 2.6 丈。設東西南北四城門,皆有石門額,上鐫城門美稱。東門稱「晨曦」、西門「思美」、南門「答陽」、北門「拱極」。



8.龍鬚飄飄



清一色的花崗岩砌的城牆,爬滿了縱橫交錯的榕樹根,樹根從石縫裡擠出,編織成不規則的網,把古城牆緊緊裹著;虯勁的技干從城頭橫空而出,飄垂著柳絲般的鬚髮,托將出稠密碧綠的葉子,在太陽的照耀下,閃爍著生命之光。如果說城牆有如蒼龍,那麼這些榕樹根就是蒼龍的飄飄須髯了。



9.忠義萬古 – 銅山關帝廟



東山關帝廟(亦名武廟)與山西運城(出生地)關帝廟、河南洛陽(頭定洛陽)關帝廟、湖北當陽(身困當陽)關帝廟並稱中國四大關帝廟,是台灣近兩百座關帝廟的香緣祖廟,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全國眾多關帝廟中,只有東山關帝廟和山西運城關帝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山關帝廟建於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多次重修。廟依山而築,規模壯觀,遠望似蒼龍舞海。廟門宮殿式,用六根石柱斗栱構成,數百年來歷經颱風、地震,迄無損壞。廟中木雕石刻,工藝精緻。廟前面左右柱石上一副木刻對聯為明武英殿大學士、大書法家黃道周親筆手書「數定三分,扶炎漢,平吳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業;志存一統,佐熙明,降魔伏虎,威靈不振,只完當日精忠」。是對關羽一生的高度評價與寫照。



10.午間小憩





11.拾級而下





12.瀚海古城





13.虎崆滴玉



位於銅山古城東門外的海濱水涯有一個典型的海蝕岩洞,叫「虎崆滴玉」,也叫「虎窟泉」是旅遊消暑觀潮的絕好勝地。

岩洞形若張開的虎口,稱「虎崆」,另據《東山縣誌》記載:「昔日有虎踞洞中,故名。」洞深約十五米,寒寬五米,高數米,可容三十多人。洞內右側半壁有一石隙,泉水終年滴瀝不止,水珠透明晶瑩,狀似玉滴,故稱「滴玉」。



14.驚濤拍岸





15.暫別古城








相關鏈接:

馬鑾灣的一天 -- 東山行(上)

http://my.backchina.com/chineseb ... -116846-page-1.html



東山島是中國第六大島、福建第二大島,與周圍44個小島合稱為東山縣。東山島東西窄,南北長,最窄處僅2公里,最寬處27.5公里,狀似翩翩起舞的蝴蝶,素有「蝶島」之美稱。

讓我們盪起一葉小舟,徜徉在碧水鷗蹤的一色海天里,去欣賞蝶島旖旎的亞熱帶風光,去體悟那裡的「天藍水碧沙灘美,城古林綠島礁奇」吧。





八尺門漁排 -- 東山行(中)

http://my.backchina.com/chineseb ... -117367-page-1.html



東山漁排和古老的拉山網一樣,也是這海島漁鄉的一道靚麗的、別具風格的風景線。

網箱養魚,俗稱漁排,是一種現代水產品養殖方式。漁排在近海海上搭建房屋,其下張掛網箱,養殖鮑魚、龍蝦、石斑魚、大黃魚、鱸魚等珍貴海鮮。水上人家星羅棋布,連片成村。晨霧中,若隱若現,飄忽不定,恍如海市蜃樓。艷陽下,碧海藍天,鷗影濤聲,堪比蓬萊仙島。入夜時,輕風似水,皓月如霜,「群魚游碎海中月,一網捕來天上星」,好似幻景迷夢。







作者: bm168    時間: 2011-7-28 09:38
欣賞!隨pengl逛銅山古城、看銅山風動石
作者: pengl    時間: 2011-7-28 10:21
回復 bm168 2樓 的帖子

歡迎夢參加「觀光團」
作者: tosic    時間: 2011-7-29 00:07
長知識了
作者: pengl    時間: 2011-7-29 01:57
回復 tosic 4樓 的帖子

多謝!
作者: Agen    時間: 2011-7-29 05:03
我也參加「觀光團」
作者: pengl    時間: 2011-7-29 05:10
回復 Agen 6樓 的帖子

歡迎Agen入伙
作者: 北極風    時間: 2011-7-29 07:02
說起倭寇,跟現在的索馬利亞海盜有幾分相像。謝謝好介紹!
作者: pengl    時間: 2011-7-29 07:19
回復 北極風 8樓 的帖子

是有幾分相像。也是利益所驅,神出鬼沒,讓泱泱大國束手無策
作者: xifa    時間: 2011-7-29 11:09
腦子裡總有惠安女的印象。。。
作者: pengl    時間: 2011-7-29 11:25
回復 xifa 10樓 的帖子

這是山寨版的,沒充分體現「封建頭,民主肚」的精髓。
作者: Blue Ivy    時間: 2011-7-30 05:17
有機會也要去那裡玩,太漂亮了.
作者: pengl    時間: 2011-7-30 05:22
回復 Blue Ivy 12樓 的帖子

別只顧著玩忘了吃,那裡的海鮮咱不做第二處想
作者: Blue Ivy    時間: 2011-7-30 05:28
pengl 發表於 2011-7-30 05:22
回復 Blue Ivy 12樓 的帖子

別只顧著玩忘了吃,那裡的海鮮咱不做第二處想

噢,還有海鮮, 那是更加不要放過了.
作者: pengl    時間: 2011-7-30 05:39
回復 Blue Ivy 14樓 的帖子

海鮮以現撈的小管(小魷魚)白灼為上。
海(粗)鹽蒸八朗魚也十分鮮見。
中華鱟是一種古老的生物,早在3億多年前的泥盆紀就生活在地球上,至今仍保持其形態,堪稱海洋里的遠古遺民,它與恐龍是同一個世紀的動物。因此有「活化石」之稱。中華鱟的血液因含有銅離子顯示藍色,吃了包你更藍。
花海蟹,鮑魚,海蝦也別放過
作者: 媽媽咪    時間: 2011-8-5 22:01
那裡很美,雲也很特別,很想去看看。。。。。
作者: pengl    時間: 2011-8-5 22:26
回復 媽媽咪 16樓 的帖子

多謝媽媽咪。
好久不見了,暑假都去哪兒玩呢?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