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Photoshop入門教程:超級熨斗_巧為MM的衣服去皺
[列印本頁]
作者:
電腦磚家
時間:
2011-7-20 16:32
標題:
Photoshop入門教程:超級熨斗_巧為MM的衣服去皺
去皺紋是人物美化的一項重要工作,人的面部可能有皺,衣服也可能有皺,我們今天就用一個去掉衣服皺紋的實例來說明如何去皺。
本期使用的工具與技巧:圖層蒙版、濾鏡、歷史記錄畫筆。
原圖:
效果對比:
這位美女長相漂亮,不過衣服沒有熨平,有很多的皺紋,怎樣把它們去掉呢?
歷史記錄畫筆-隱藏的高效工具
我們首先看一下如何使用歷史記錄畫筆工具去皺。
對整個圖像使用"濾鏡"-"模糊"-"高斯模糊"命令,設置如圖所示。每一張圖都不一樣,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參數,這次模糊的目的是將皺紋去掉,因此我們一邊觀察一邊調整滑塊,直到衣服上的細小皺紋消失為止。
當然,因為人體走向和光線方向的原因,衣服上會有較大的紋路,這是必須保留的,否則衣服成了平板一塊,就不真實了。
此時我們可以看到,雖然衣服的皺紋被去掉了,但整個畫面全都模糊一片,人面部細節全都消失了,背景也很模糊。
我們在工具條中選擇歷史記錄畫筆工具,按"]"鍵將畫筆調到很大,在畫面中塗抹,可以看到,所塗之處就會恢復到模糊之前的圖像,如果我們塗到衣服上,原來的皺紋就又出來了。不要緊,我們把所有的畫面都塗一遍,此時雖然畫面恢復到打開時的樣子,但在歷史記錄中,已經存在一步高斯模糊的操作了,它就是我們今天要用的"數碼熨斗"!
在歷史記錄面板中,高斯模糊這一步前面的方框中單擊,設置高斯模糊這一步為歷史記錄的源。
使用歷史記錄畫筆,按"]"或"["鍵,將畫筆筆頭調整到一個合適的大小,在衣服的皺紋上塗抹。可以看到,皺紋馬上就消失了。使用這個方法,可以快速去皺。
如果不小心把不該模糊的地方塗壞了,可以在歷史記錄面板中,將歷史記錄的源設置為"打開"這一步,還是使用歷史記錄畫筆,可以將塗壞的地方再塗回來。
我們在塗的時候,要注意保留一些較大的衣紋,如果全都塗掉了,衣服就不真實了。
較為傳統的修復方法-蒙版法
前面我們講了使用歷史記錄畫筆去皺的方法,有沒有更加有把握,操作更靈活的方法呢?
答案是使用蒙版
來修復。
按下Ctrl+J複製圖層,並使用高斯模糊濾鏡將這個圖層模糊一下。這一步和前面講的歷史記錄法相似,都是對圖像進行模糊,不同之處在於我們對上層的複製圖層進行模糊。
單擊標示2所示的添加圖層蒙版按鈕,為這個圖層添加圖層蒙版,按下Ctrl+I,將蒙版反相,即將白色的蒙版變為黑色,此時由於我們為這個圖層應用了黑色蒙版,這個圖層就變成透明的了,露出下面沒有模糊的背景圖層。
為了讓大家看得更加清楚,我將圖層縮略圖設置得更大了一些。我們使用白色畫筆,在蒙版上塗抹,可以看到,白色畫筆所過之處,皺紋立即就被消除。如果邊緣融合不好的話,我們可以使用比較軟的畫筆,降低畫筆的不透明度進行多次塗抹,就會在除皺的同時,保留正常的衣紋。
如果不小心把其他地方塗壞了,可以使用黑色畫筆在塗壞的地方重新塗抹,可以將它再恢復到以前的模樣。
總之,使用黑色畫筆在蒙版上塗抹,可以將上層被模糊的圖像變成透明的,露出下面的未模糊圖像,用於保留細節;用白色畫筆在蒙版上塗抹,可以將上層被模糊的圖像變為不透明的,從而起到去皺的作用。
如圖示,左邊是沒有去皺的,右邊是去過皺紋的,可以看到,我們保留了必須有的衣紋,細小的皺紋已經被去掉了。
修圖一定要適可而止,不要追求最大的變化,有時輕微的改變就足夠了。
下面我們對這兩種方法進行總結:
歷史記錄法操作簡單,不需要使用圖層面板,只用一個背景層就可以完成操作。但要求用戶對歷史記錄的"源"的概念有深入的了解。如果用歷史記錄畫筆次數很多時,有可能把前面的歷史記錄擠掉,對系統資源要求較高。
蒙版法則操作更加靈活,對損壞的地方可以隨時修復,需要用戶理解圖層蒙版的概念。
總之,如果修復工作很簡單,可以使用歷史記錄法,如果修復工作較複雜,可以使用蒙版法。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