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援日燃油被要求運至西南港口 中方難以理解
[列印本頁]
作者:
kakuhou
時間:
2011-4-2 14:56
標題:
援日燃油被要求運至西南港口 中方難以理解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1-4-2 21:20 編輯
鳳凰網 2011-03-31 10:50:26
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走馬上任的時候,日本媒體曾做了大量報道,稱程永華是1972年中日恢復邦交后第一批中國留學生,其後又4次在中國駐日使館工作,是一位「會說日語」的「知日大使」。但3月29日下午,程永華卻在大使館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現出對日本的「不懂」之處,反覆多次說出「難以理解」之語。
記者會開始,程永華大使首先用日語直接首先向在東日本特大地震中遇難的民眾表示深切悼念,並祝願日本人民早日復興。」
程永華表示,此次地震是日本歷史上罕見的大規模地震,作為鄰國的中國,我們當做自己的事情一樣,向受災地表示慰問,為受災地提供援助。比如,胡錦濤主席不僅致電日本天皇表示誠摯慰問,還親赴日本駐華大使館進行弔唁;全國人民代大會委員長吳邦國致電慰問日本眾參兩院議長;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致電日本首相菅直人向日本人民表示誠摯慰問。此外,溫家寶還在全國人大會議記者會上請日本記者向日本人民傳達了慰問之意,並表示根據日本需要,願意盡一切可能提供更多的援助。
程永華大使指出,對於此次特大地震,中國政府希望儘快地向日本提供必要的幫助。為此,3月12日,中國政府表示向日本提供3000萬元人民幣人道主義救援物資,首批救援物資已於3月14日通過空運交付日方,包括毛毯2000條、帳篷900頂、緊急照明供電設備200台。第二批救援物資於28日到達日本,包括6萬瓶礦泉水和325萬副橡膠手套。第三批救援物資目前已收到日方的要求列表,已經開始著手準備,近日將運抵日本。
在回答日本NHK記者關於運送救援物資問題時,程永華表示,第一批救援物資於14日到達成田機場,由日本政府配發的卡車送往宮城縣登米市。對第二、三批救援物資,日方卻要求全部由中國負責運送到災區。程永華說:「對此,我表示難以理解。高速道路不通、燃油短缺,我們如何靠自己的力量前往災區呢,總不能讓我們自己從成田搬到仙台吧?」
程永華說,在協調過程中,日方也有自己的流程,我們不進行內政方面的干涉,但按照國際一般原則,接受援助的一方指定運送機場或者港口后,剩餘的運送工作應由受援方自己進行。按照日本的要求,如果全世界130多個國家向日本提供援助,運送工作全部由自己解決的話,不會引起混亂嗎?比如四川大地震的時候,中國接受了日本的物資援助,運送工作是由中方負責的,中方也懷著非常感激的心情。「當時我與馬來西亞駐華大使也提過這個問題,如果馬來西亞向中方提供援助,只要到達中國港口,剩下的工作全部由中方來負責。」
關於燃油的問題,程永華說,3月16日,中方宣布提供汽油和柴油的無償援助,其中汽油1萬噸,柴油1萬噸,約合人民幣1億5000萬元。在此之後與日方進行了一系列的協調,該批物資28日中午在大連開始裝運,29日出發前往日本。但按照日方要求,該批燃油將前往愛媛縣和廣島縣。(兩縣均位於日本西南部)說到這裡,程永華大使直言:「我對此表示難以理解,因為這兩地距離受災地比較遙遠。為什麼不能直接運到東北地區的港口呢?」
程永華還介紹,3月11日地震發生之後,中方立即著手準備組織緊急救援隊。12日,全員在北京機場集合,當時隊員共計80餘名,還有12匹救援犬。但最後,根據日方的安排,這支救援隊伍的人數卻減至15人。
之所以日本在受援上會出現程永華大使提出的問題,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在接受採訪時分析認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目前的執政黨過去長期在野,缺乏執政經驗。這次災難是強震、海嘯與核危機「三難並至」,雖然從應對效果上看錶現尚可,但也暴露了不少其執政經驗的弱點。
第二,在這種大災降臨之際,表面上看日本政壇團結一致,但朝野鬥爭仍然暗流涌動。執政黨害怕因應對失當被在野黨抓到把柄,遭秋後算賬。特別是在涉外、涉華事務上,不排除會選擇相對謹慎和保守的策略。
第三,日本在地理上處於亞歐大陸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附近,大大小小的地震對於日本人來說早已習以為常。這個國家的從房屋、機場、公路等建築物到日本社會及民眾個人都已經具有了很強的「抗震性」。因此,日本雖然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但其多年來已經習慣做一個「援助大國」,對如何接受外國援助,已經有些不適應了,在思想概念和行政體制上似乎都缺乏相應的準備。
作者:
hsinchutw
時間:
2011-4-2 22:25
很易懂 油路線圖
怕被中國洞悉
日本很會搞情報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