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天安門孔子像能填補道德空白嗎? [列印本頁]

作者: weihua99    時間: 2011-1-21 04:44
標題: 天安門孔子像能填補道德空白嗎?
發表於:2011-01-20 10:22:36  【中華雜談】

    天安門孔子像,被有關出謀劃策者稱之為,為弘揚和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以要豎立一座9.5之尊的孔丘青銅雕像在國家博物館北廣場,於是頭腦一發熱,一下子天安門地區就長出了孔老二這尊所謂文化新地標。部分西方媒體說,孔老二雕像落戶天安門地區,意義非凡,標誌著中國政府尊孔、開始弘揚孔老二傳統文化的一個鮮明行為。


    改革開放這些年來,中國人道德信仰嚴重缺位,人與人之間沒有誠信可言,趁著這樣的形勢,傳統文化在百家講壇的影響下,國人似乎意識到了對傳統文化有種驀然回首的感覺,既陌生、又熟悉,在這種情況下,導致有關人員頭腦發狂,誤認為這樣的講壇能夠帶動傳統文化崛起,締造中國未來,而他們忘記了講壇也是沒有脫離中國現代特色社會而單獨存在,歸根結底也是金錢所然。


    中國傳統文化有其精華部分,也存有糟粕部分。特別是1919「五.四」以來,對那些束縛中國人糟粕文化,毫無疑問就要堅決拋棄,對優秀的古代文化就要甄別批判的吸收。現在有人說,中國進入近代化之後傳統文化屢遭重創,傳統文化元氣大傷,即使百家講壇一次又一次地呼籲弘揚民族文化和所謂民族精神,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止步於少數所謂文化人研究國粹的範疇。但這些所謂文化人恰恰忘記了他也在同時間不分青紅糟粕撿垃圾灌輸青少年。


    這些所謂文化人,大放厥詞,說什麼儒家文化在國外大放異彩,很多精華正在被全世界各地的人們所認識和接受。如日本人、韓國人怎麼推廣使用云云。這些文化人之所以能夠說動有關上級的原因無非就是迎合了「和諧」二字。他們說,儒家所代表的人文學要求人類既要和自然保持和諧,又要與宗教保持相輔相成的和諧關係,所以它的內涵比較寬廣。比如儒家的金科玉律,包括所謂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還說什麼這些觀念正逐漸被西方知識分子接受,成為世界上最樸實的倫理。如果中國人不走在前邊就要步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後塵了。這些所謂文化人非常有意思,說自然生態環境的惡化就是沒有遵循儒學,人和自然的關係要重新釐定。而儒家則尊重自然,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牽強附會成一個有價值的論據。


    歷史是誰創造的,我相信不是孔子。當然我們承認歷史是沒有辦法割裂的。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作為中華民族的後人生活在民主自由的時代,我看還是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古為今用,對於優秀的部分應該尊重和繼承。但不是硬要說成搞什麼提升國家文化的軟實力去不加分辨的尊孔。


    孔子像豎立天安門,西方媒體倒是反對的不多。英國《獨立報》說,「孔子雕像的豎立,標誌著中國人對孔子的一次重要反思」。他們解釋,孔子回來了,這位中國古代哲學家的巨大雕像已被高高豎立在天安門廣場。「在高度發展的現代中國,生活在2500年前的孔子正越來越被重視……這座雕像標誌著這位學者、思想家以及教育家在中國的高調復興。實際上,在16世紀晚期傳入歐洲前,孔子的哲學思想就已經統治中國社會長達數個世紀,儘管他也曾被批判為『封建思想者』」。


    伊朗新聞台報道稱,作為中國公元前6世紀的一名道德哲學家,孔子思想對於中國文化而言十分重要,很多人都將孔子視為中國歷史上最重要人物。因此,「對於很多評論家而言,把孔子雕像豎立在中國具有標誌性的中心是理所當然的事。」


    他們還認為,孔子在中國的復興,除了歷史因素,也有現代背景——隨著中國快速進入物質社會,中國的領導階層們日益擔心:一些傳統的儒家價值觀,諸如榮譽、尊嚴等,正被自利、拜金等價值觀所侵蝕……而孔子思想也強調「和諧」,所以迎合了領導者們的需要。


    加拿大有報道稱,儘管孔子曾一度被批判,但近年來,中國又慢慢地重拾孔子思想,特別是其「強調個人道德與尊重權威」。孔子思想在中國復興,是因為當今中國社會有不少問題需要得到解答,「人們越來越呼喚社會責任感,同時,他們也日益感覺到某種道德空白」。


    美國媒體則稱,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人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社會變化,孔子對道德的強調,也就很容易引起有關人員共鳴。中國已經意識到某種社會價值體系的缺失,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新的體系……它要求中國人言行更為適當、勿得勢氣盛,更不要傾向於暴力」,而要上上下下保持穩定。


    除了國內穩定因素外,有外媒認為,孔子思想復興有擴大中國國際影響力的背景。《環球郵報》報道稱,為了在全球範圍內增強中國語言和文化的影響力,在過去6年裡,已經有多達320個孔子學院在96個國家建立起來,僅在加拿大就有9個。


    所以,有關部門想來想去,挑來挑去,確實找不到還有比孔子更合適的人選了。孔子這個人,活著的時候沒有作為,死後400年,有人知道它的用處了。長達二千年的封建社會宣揚他的目的就是保持社會穩定。今天也是一樣,把孔子豎起來,讓孔子擔負起保持社會穩定的責任。



作者: 飽暖思自由    時間: 2011-1-21 05:07
不能!
作者: zjd713    時間: 2011-1-21 05:18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1-1-21 05:18 編輯

可能很大,但是外儒內法,既要注重培養個人品德,有需要用強制性的法律來約束。。。。一內一外,一軟一硬,缺一不可。。。
作者: 小康人家    時間: 2011-1-21 05:21
立比不立強。
作者: 隔岸觀火    時間: 2011-1-21 06:16
孔子的道德未必高尚,我都說了,要是遇到地震,他一樣丟下三千弟子當孔跑跑。而且會為他的行為做辯解。孔子的長項就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說話,比如,他說男人,所以,他認為「惟女人和小人最為難養」,但你要說他不近女色,那就太冤枉他了。他的女人應該不止一個,當然,那個時代,無可厚非,但他的理由卻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說起來是為了傳宗接代,完全不是為了玩女人,好像道德高尚得來不得了,其實都是虛假的託詞。
作者: jedi_xie    時間: 2011-1-21 10:46
立林肯像能讓美國人尊重黑人?立拿破崙像能讓法國人天下無敵?立肖邦像能讓維也納的居民個個都能考上鋼琴5級? 呵呵,立一個雕像就能改變世道?那麼巴西人是最好的,沒有犯罪的,因為那裡的耶穌像最大,最高。


無聊的問題,無聊的想法
作者: weihua99    時間: 2011-1-21 15:26
回復 小康人家 4樓 的帖子

應該是這樣。除了用法律外,還必須用道德約束個人的行為。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