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的教訓 [列印本頁]

作者: 飽暖思自由    時間: 2011-1-20 01:41
標題: 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的教訓

顏昌海 鳳凰播報
2011-01-19 14:31:27
瀏覽 23040 次 | 評論 73 條

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緣起於2010年12月17日,突尼西亞南部城市26歲的失業大學生布阿齊茲,在街頭擺攤賣水果和蔬菜維持生計,遭到城管部門暴力執法,這名青年自焚抗議,不治身亡。此後,突尼西亞全國各地相繼爆發大規模抗議和騷亂。警方開槍鎮壓抗議民眾,共造成70多人死亡,數百人受傷。總統本・阿里2011年1月10號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將騷亂和衝突歸罪於「來自國外的黑手」。之後抗議和騷亂愈演愈烈,總統府前的示威民眾越聚越多,13日本.阿里讓步,宣布立即進行全面改革,實現新聞自由,控制物價飛漲,但一切為時已晚。14日,上萬示威民眾與警察再次爆發衝突,各地騷亂加劇,本・阿里當天解散了一黨專制的政府,當晚棄國逃往沙特。鐵腕統治23年的本・阿里下台。

僅僅一夜之間,將經濟快速發展和獨裁統治融為一體的「非洲之星」突尼西亞,已經是風光不再。這個全面仿效中國,將「以穩定求發展,以發展促穩定」作為基本國策,把經濟發展作為執政合法性來源,並被稱為非洲「最穩定」國家的種種神話,隨著本.阿里總統的倉惶出逃而破滅了。對此,有評論回顧說,1975年,本.阿里的前任布爾吉巴經議會批准成為終身總統,12年之後,這位終身總統又被本·阿里趕下台。1987年,本·阿里以「改變」為名登上政治舞台,並且在任期內取得了不俗的經濟發展成績,領導突尼西亞走進了一個「新時代」。從1987年以來,由於實行積極的對外開放,向跨國公司提供優惠政策,突尼西亞的GDP年均增長率達到了4.5%,其國內生產總值2008年更是比1986年翻了6倍。由於綜合國力的大幅提升,突尼西亞的人均收入到2008年已達到3700美元,與此同時,貧困率卻下降到了4%。為此,2007年,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上,突尼西亞名列世界第29位,居非洲和阿拉伯國家之首。對此,中國官方媒體也曾不吝讚美之詞,給予了高度評價,按照《環球時報》當時(2009-10-13)的宣傳報道,「在本·阿里總統的領導下,突尼西亞人民已經進入了小康社會,過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等等。到2009年本·阿里更是以接近90%的得票率成功連任總統,任期到2014年。

那麼,自2010年年底以來,不過短短一個月的民眾示威就把這位政治強人趕下了台,又該如何來解釋?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儘管突尼西亞有著民主政體所具有的一切虛幻的外表,但其血肉和骨子裡卻是徹頭徹尾的專制獨裁。自從1980年代以來,突尼西亞實行的所謂多黨制,也是徒有形式而已,在現有的9個合法政黨中,執政的憲政民主聯盟一枝獨秀,其它的8個政黨只不過是個陪襯和點綴而已。中選網上作者菁莆遠山的文章回顧說,本·阿里於1987年11月接任總統,並於1989年4月正式當選,此後他又分別在1994年、1999年、2004年和2009年4次連選連任突尼西亞總統。不僅如此,突尼西亞還於2002年5月通過憲法修正案,取消了對總統連任次數的限制,並將總統候選人的年齡上限增至75歲,從而為本.阿里競選連任其後的歷屆總統職位掃除了法律障礙。文章分析認為,本來,依靠權力操縱法律來延續自己的執政地位,就沒有道義上的合法性可言,但本·阿里和他的執政團隊卻一廂情願地認為,經濟的高速發展可以替代政治上的民主自由。並對外堅稱,「雖然沒有自由、沒有民主,但是政府可以保證讓民眾過上好日子」,從而把發展經濟作為增強自己執政合法性的來源,而拒絕任何形式的政治改革。

看來,本·阿里垮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幻想著能夠永久執政,他執政的時間越久,他的家族和親朋好友獲得的各種壟斷利益和不當得利就越多。但這樣一來,其執政的合法性就必須要依靠暴力和謊言來維持,其結果反而使合法性流失得更快。道理很簡單,這簡直就是在和歷史規律較勁。儘管本·阿里在逃跑之前,向民眾承諾要把日常食品的價格降下來,並答應給予媒體和網際網路更多的言論自由;不僅如此,在已有數十人被打死後,他還曾下令要求安全部隊,除了必要的自衛之外,不得向民眾開槍……。綜上所述,對此,文章感慨說,就在本·阿里被迫下令不「讓子彈飛」之後,突尼西亞民眾卻選擇了「讓總統飛」。

大陸官媒人民網分析騷亂的原因時承認,政治體制僵化,改革嚴重滯后,選舉舞弊嚴重,腐敗現象突出,貧富差距越拉越大,引發了許多社會矛盾。而因經濟問題導致的失業、通貨膨脹等問題,致使大批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示威,呼喚變革。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賀文萍在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也表示,突尼西亞事件暴露了在政治體制上存在的問題,高度集權,人民的民主權利和自由長期受到限制,經濟發展的成果沒有惠及老百姓,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再加上腐敗問題、經濟危機,民眾多年的積怨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法國情報披露,本·阿里倉皇逃出國時,帶走1.5噸的黃金,市值約6千5百萬美元。報道引述法國情報單位向總統薩科茲的簡報內容,本·阿里被推翻前,親自施壓央行總裁,由第一夫人萊拉出面從央行領走一批金塊帶出國。萊拉被指控貪得無厭,藉第一夫人的地位瘋狂為娘家斂財,甚至有人說她是菲律賓前第一夫人伊美黛的翻版。她利用特權包山包海,逐漸擴充成擁有連鎖飯店、航空公司、廣播電台和其他生意的企業帝國。維基解密最近公布,特拉貝爾西家族(總統夫人的家族)控制了突尼西亞經濟的各個領域,在突尼西亞做任何生意幾乎都要經過這一家族成員之手。2008年美駐突尼西斯大使在密電中,形容他們是「准黑幫」。

這封密電被「維基解密」披露后,成為引爆民怨的導火線。許多突尼西亞人認為,本·阿里家族竊取大批國家財富,因此前往本·阿里侄子豪宅追討財產。

目前,中國網民積極跟蹤突尼西亞顏色政變,熱烈評論威權社會的脆弱和新媒體對社會變革的作用,並表示一味追求經濟增長而忽視民主的國家是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中國網民表示,從一開始被執法機構搗毀水果攤自焚的青年開始,就有網民關注這種不公平和中國城管執法極其相似。而突尼西亞近年來對網路的控制也和中國的網路審查非常類似,更讓很多網民對比威權下的政治結局是否雷同。從1月15日開始,在推特上出現大量的評論內容,而新浪微博也可能因為沒有收到審查指令而有大量的評論,網民質疑,「這個社會危機不是一朝一夕的,都是有深層次的社會原因,而這種原因責任就在制度上,在專制的政府、不民主的制度,雖然突尼西亞也是用經濟發展掩蓋政府上的專制,但是制度上的弊病就因為一個賣菜的失業大學生引發,他的東西被警察沒收,自焚死亡,引發全國騷亂,這種情況在中國會不會發生?!」

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成功后,中國問題專家認為,突尼西亞的巨變對中國大陸民眾有很大的啟示和鼓舞作用。沒有什麼文化和宗教可以阻擋全球的普世價值。

突尼西亞與中國現今社會狀況有許多相似之處,貧富差距懸殊、糧食價格飆升、失業率升高、政府貪污獨裁、社會對立嚴重,突尼西亞同樣的狀況會不會在中國出現,專家對此進行了各自的解讀。有政論家表示,突尼西亞的政變相當有戲劇性,起因為城管欺負小販,演變成一夕變天的大事。這件小事反映出群眾的民怨積壓很深,演變成這樣大的事件。也有政論家指出,實際上突國的民怨、壓制部份跟中國很相似。突尼西亞的變動有二點值得關註:一雖然阿拉伯國家的文化和宗教不同,但是在過程中他們大聲喊出了自由、民主和人權普世價值,所以沒有什麼文化和宗教可以阻擋全球的普世價值;二,中國基本上是一個世俗國家,既沒有西方這樣的基督教的情懷,也不像阿拉伯這樣嚴格的伊斯蘭的原教主義情懷。只講中國模式、中國特色,與普世價值區分。但即便連突尼西亞這樣阿拉伯的伊斯蘭國家,都不能迴避普世價值,它的人民都喊出了自由、民主的口號,這對中國人民是一個啟發和很大的鼓舞,中國想躲避世界的普世價值,根本是行不通的。

有網民在博客上表示:「突尼西亞的風雲突變著實讓其吃了一大驚,一來是突尼西亞為非洲經濟不錯的少數國家之一;二來像街頭小販遭遇城管暴力執法的案例在中國幾乎天天上演,根本就是司空見慣了,更慘的是那些房屋遭強拆的老百姓甚至被活活打死。令人遺憾的是,至今還有一些國家的執政者將此奉為治國秘方,以為只要保證經濟增長就會永保統治地位,他們實在該從本‧阿里身上獲得教訓和啟示。」;「政府一向態度是『雖沒有自由、沒有民主,但是政府保證民眾生活好過。『這套說詞已不符事實。突尼西亞人民用行動表明,他們不僅要麵包,還要民主和自由。這一次,沒有外國勢力的『陰謀參與』,完全是突尼西亞本國民眾的自發行動。」鳳凰名博章文的博文「突尼西亞政變的啟示」中指出:「本‧阿里曾經不可一世,如今不堪一擊,看上去完全是一隻紙老虎。逐步了解暴亂深層內因,發現一切都不是突然發生的,原來是經過了長時間的矛盾積累,大學生布阿齊茲的自焚猶如一根導火索,點燃了社會上久蓄的炸藥桶。」網民馬勇的文章表示:2004年,光明日報力挺突尼西亞總統說:「突尼西亞政治穩定。……本‧阿里在政治體制問題上,沒有盲目照搬西方的民主政治,而是注重把政治民主進程與國情結合起來,對政治改革採取了循序漸進的方針,並在改革中特……」,才六年時間,就成歷史笑柄了。

突尼西亞是一個奉行「經濟自由化、政治精英化」的專制共和國。它被視為威權主義政體,執政黨控制社會各個方面,政府限制言論自由,監管網路,大量使用警察。在位23年的74歲總統本•阿里是個獨裁強人,無法容忍任何批評,並將批評他的人送進監牢。突尼西亞人民的「茉莉花革命」趕走了獨裁23年的本·阿里家族,街頭抗爭和犧牲正在通過臨時政府而向組建民主政府的方向發展。

一個月來,曾經是突尼西亞宗主國的法國,對突尼西亞民眾「茉莉花革命」低調冷漠態度,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遭到突尼西亞民眾和法國反對黨和媒體的批評,被認為是薩科齊政府外交政策的一大失誤。在街頭抗議壓力下,大勢已去的本·阿里本人在軍方促使安排下,坐飛機離開突尼西亞,當時法新社發布了只有一句話的消息,但並不知道本阿里會到哪裡「避難」,很多猜測認為他會來法國,因為法國總統薩科齊是本阿里的朋友。到了晚上8點,法國總統府終於發布消息,承認突尼西亞臨時政府,法國沒有接到本阿里來法國的要求。強調只有對話才是民主解決目前危機的辦法,並說「在這一關鍵時刻,法國站在突尼西亞人民一邊。」

「站在突尼西亞人民一邊」,這對法國這個重視人權的國度,應該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但一個月來,法國政府的表現卻說明:站在人民一邊,還是站在獨裁者一邊?並不是容易作出正確選擇的。歷史上,同為法國殖民地的突尼西亞,沒有像阿爾及利亞一樣,通過一場痛苦戰爭來獲得獨立,因而和法國保持友好關係,生性愛好和平、國民教育水準高,經濟相對繁榮的突尼西亞,一直被法國看成法語阿拉伯國家中的朋友。但當法國政府說「突尼西亞是法國的朋友」時,並沒有區分突尼西亞人民與其政府和統治者,所以當法國總統府表示「法國站在突尼西亞人民一邊」時,才真正把突尼西亞人民和統治者區別開來。

法國政府「站在突尼西亞人民一邊」的表態還是被認為來得太晚了,和美國奧巴馬政府對突尼西亞人民爭取尊嚴的讚譽相比,法國表態不僅晚了一步,熱情程度也無法相比。對此,法國政府辯解說:法國的低調是不想「火上澆油」,是不想「給別人上課」。但這種辯解難以服人,因為法國政府無法抹掉最近一個月里,一些政府官員的錯誤表態:在本·阿里政權開動宣傳機器,像所有獨裁者一樣,污衊和平示威者是受到外部勢力挑動、是恐怖分子時,巴黎不僅默不作聲,包括法國文化部長在內的政府官員還不願說本阿里是獨裁者,在突尼西亞警察向示威人群發射真子彈,死亡66人後,法國總理才第一次不痛不癢地批評突尼西亞政府的反應「不合比例」。就在本·阿里逃跑前夕,法國外長還在議會表示:願意向突尼西亞派遣警察人員,提供技術合作,維護秩序。這番話現在成為媒體痛批的目標,人們問道:突尼西亞是個警察國家,難道法國政府還嫌突尼西亞警察的力量不夠嗎?法國官員的這些錯誤表態,當時並沒引起法國人自己的關注,卻在突尼西亞家喻戶曉。如今在突尼西亞,就出現了眾多反法國的口號。

法國政府及其官員對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反應低調冷漠的錯誤,根源可以挖的很深。包括法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在推行民主自由理念的同時,常常受到實用主義國際政治理念的干擾。比如突尼西亞等阿拉伯國家的獨裁者,不僅是西方的歷史盟友,還被看成是西方抵禦伊斯蘭極端勢力興起的最後一道防線。這種雙重標準也改寫了人權定義,將其局限於人的吃飯、醫療、住房、受教育權利,從這種定義出發,法國前總統希拉克曾經稱讚突尼西亞是人權進步的國家,儘管這個國家嚴打反對派、嚴控媒體、貪污腐敗盛行。

對老牌的民主自由國家法國來說,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的教訓是深刻的,但對阿拉伯世界國家以及其他所有非民主國家來說,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所帶來的卻是一個積極的啟示:任何國家人民都能夠也必須按照自己的意願、依靠自己的力量,作出集體選擇,才能把獨裁統治者趕下歷史舞台。
作者: zjd713    時間: 2011-1-20 01:49
教訓在於不能僅僅相信什麼「民主」這種玩意,老百姓是要吃飯的,所以民生才是重點。。。。不能僅僅依賴西方經濟上的施捨,一個國家需要有自主的經濟,所以發展民生要靠自己。。。僅此而已。。。。
作者: 飽暖思自由    時間: 2011-1-20 01:54
回復 zjd713 2樓 的帖子

民生問題的解決,不僅有賴於執政者的良知,更在於弱勢群體手中擁有選票。這選票可以使壞人不敢做壞事,好人放手做好事。民主決定民生,選票重於良知!
作者: zjd713    時間: 2011-1-20 01:58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20 01:54
回復 zjd713 2樓 的帖子

民生問題的解決,不僅有賴於執政者的良知,更在於弱勢群體手中擁有選票。這選票可 ...

突尼西亞人手一票,實行的是比美國更民主的普選制而不是選舉人制。。。。
作者: 飽暖思自由    時間: 2011-1-20 02:03
回復 zjd713 4樓 的帖子

但被迫只能選一個人,這個票有用嗎?假的就是假的,真不了。



突尼西亞的變動有二點值得關註:一雖然阿拉伯國家的文化和宗教不同,但是在過程中他們大聲喊出了自由、民主和人權普世價值,所以沒有什麼文化和宗教可以阻擋全球的普世價值;二,中國基本上是一個世俗國家,既沒有西方這樣的基督教的情懷,也不像阿拉伯這樣嚴格的伊斯蘭的原教主義情懷。只講中國模式、中國特色,與普世價值區分。但即便連突尼西亞這樣阿拉伯的伊斯蘭國家,都不能迴避普世價值,它的人民都喊出了自由、民主的口號,這對中國人民是一個啟發和很大的鼓舞,中國想躲避世界的普世價值,根本是行不通的。
作者: zjd713    時間: 2011-1-20 02:08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1-1-20 02:12 編輯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20 02:03
回復 zjd713 4樓 的帖子

但被迫只能選一個人,這個票有用嗎?假的就是假的,真不了。


歇菜吧,突尼西亞是典型的西方三權分立政府,原總統本·阿里也是一直接受西式教育,多黨提名候選人,哪來的「選一人」???靠你的想象???。。。。


別瞎扯淡什麼情懷了,在過去的幾千年中中國才是世界的中心,西方國家不過才崛起了2~3百年而已,什麼狗屁情懷。。。。呵呵~~用槍炮來普世??洗洗睡吧,真當世人像你一樣白痴啊。。。
作者: 飽暖思自由    時間: 2011-1-20 02:16
你才是瞎嚷嚷,看到只是TG的喉舌的宣傳而已,並不了解突尼西亞的實際政治生活。不知道你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真糊塗,我同情你;假糊塗的話,那就是為了一己私利,噁心地站到了多數民眾的對立面了。



「政府一向態度是『雖沒有自由、沒有民主,但是政府保證民眾生活好過。『這套說詞已不符事實。突尼西亞人民用行動表明,他們不僅要麵包,還要民主和自由。這一次,沒有外國勢力的『陰謀參與』,完全是突尼西亞本國民眾的自發行動。」鳳凰名博章文的博文「突尼西亞政變的啟示」中指出:「本‧阿里曾經不可一世,如今不堪一擊,看上去完全是一隻紙老虎。逐步了解暴亂深層內因,發現一切都不是突然發生的,原來是經過了長時間的矛盾積累,大學生布阿齊茲的自焚猶如一根導火索,點燃了社會上久蓄的炸藥桶。」網民馬勇的文章表示:2004年,光明日報力挺突尼西亞總統說:「突尼西亞政治穩定。……本‧阿里在政治體制問題上,沒有盲目照搬西方的民主政治,而是注重把政治民主進程與國情結合起來,對政治改革採取了循序漸進的方針,並在改革中特……」,才六年時間,就成歷史笑柄了。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1-1-20 02:31
回復 zjd713 6樓 的帖子

中國過去大則大矣,富則富矣,但從不是世界中心,因為它的影響從未出過亞洲,而它自己對自己以外的世界,基本無知。
作者: zjd713    時間: 2011-1-20 02:40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1-1-20 03:09 編輯
sousuo 發表於 2011-1-20 02:31
回復 zjd713 6樓 的帖子

中國過去大則大矣,富則富矣,但從不是世界中心,因為它的影響從未出過亞洲,而它 ...


呵呵~~~中西方的接觸早在史前時代就開始了,考古研究表明在1萬年前中西方就有了貿易往來,當時基本上是走2條路,一條是從古蜀國如中原,一條是從中亞過新疆,也就是發展到後來的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這點在三星堆文化考古和新疆的考古中工作中都有發現。其後中西方的溝通一直沒有斷過,唐朝長安是當時世界上的國際貿易和文化中心,城裡設立了鴻臚寺和典客署等機構,乾陵神道兩側的外國人石像生就見證過當時的繁榮。。。四大發明、馬可波羅遊記、鄭和下西洋等等事例舉不勝舉,至於說到閉關鎖國實際上是從清朝海禁開始的,呵呵~~~老兄需要加強一點歷史知識。。。。
作者: zjd713    時間: 2011-1-20 02:43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1-1-20 02:44 編輯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20 02:16
你才是瞎嚷嚷,看到只是TG的喉舌的宣傳而已,並不了解突尼西亞的實際政治生活。不知道你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 ...


呵呵~~突尼西亞的例子恰恰表明了,老百姓要的是麵包而不是什麼狗屁「普世價值」。。呵呵~~~


昨天你一直迴避這個問題,今天請繼續:為什麼阿拉伯世界中最民主的突尼西亞首先被暴力革命推翻???按照你的邏輯不應該是沙特、阿聯酋等國嗎??
作者: 飽暖思自由    時間: 2011-1-20 03:03
回復 sousuo 8樓 的帖子

說得好。文化才是第一生產力,沒有文化的領先,神馬都是浮雲。西方世界就是以文化的繁榮為底蘊,迎來科技的巨大進步。科技只是浮雲,文化才是人心向背的最終力量。
作者: 飽暖思自由    時間: 2011-1-20 03:05
回復 zjd713 10樓 的帖子

突尼西亞人民用行動表明,他們不僅要麵包,還要民主和自由。
作者: zjd713    時間: 2011-1-20 03:08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20 03:03
回復 sousuo 8樓 的帖子

說得好。文化才是第一生產力,沒有文化的領先,神馬都是浮雲。西方世界就是以文化 ...

呵呵,那請問為什麼西方要用殖民手段來推廣「先進文化」??槍炮是推廣文化的添加劑??這不是閉著眼睛瞎白活嗎??西方的成功來源於工業革命,和其後的殖民掠奪,文化上有可取之處,但是不管在古代還是現在都沒有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1-1-20 03:09
回復 zjd713 9樓 的帖子

注意我說的是沒影響,而不是沒聯繫,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基本上沒被影響,影響到的是所謂中華文化圈。

史前的聯繫更不是聯繫,因為史前的中國還不是中國。

討論就討論,別要求別人補課好嗎,不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1-1-20 03:11
回復 zjd713 10樓 的帖子

這問題好回答,因為有一定程度的民主,所以可以有運作空間,結果被推翻。

徹頭徹尾的專制,則很難被推翻,因為一切都被從萌芽狀態就消滅了。
作者: zjd713    時間: 2011-1-20 03:13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1-1-20 03:14 編輯
sousuo 發表於 2011-1-20 03:09
回復 zjd713 9樓 的帖子

注意我說的是沒影響,而不是沒聯繫,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基本上沒被影響,影響到的 ...


我來引用一下你的原話吧,呵呵~~看來你的記憶力較差,自己的話一會就忘記了,看來你在注意學習的同時還需要加強記憶力的培養。。。呵呵~~

因為它的影響從未出過亞洲,而它自己對自己以外的世界,基本無知。

作者: zjd713    時間: 2011-1-20 03:18
sousuo 發表於 2011-1-20 03:11
回復 zjd713 10樓 的帖子

這問題好回答,因為有一定程度的民主,所以可以有運作空間,結果被推翻。

呵呵~~所以才需要藉助外力來幫助推翻「獨裁」政府是嗎?呵呵~~~你的回答也真夠赤裸裸的啊。。。。可惜的是突尼西亞以前從未被指責為「獨裁」政府。相反一直被西方譽為「民主楷模」。。請問為什麼??兔死狗烹??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1-1-20 03:19
回復 zjd713 16樓 的帖子

話不投機,算了算了。
作者: 飽暖思自由    時間: 2011-1-20 03:33
回復 sousuo 18樓 的帖子

領教了吧?他歪理也能講的一套一套的。你知道吧?納粹的戈培爾他們也是有一套理論的,不輸西方民主世界的狡辯技巧,他的民眾也被忽悠的迷迷糊糊的。可最終自然規律或者說上帝還是做出了公平的選擇。儘管讓你的思想飛,給他點的反應時間。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1-1-20 03:46
回復 飽暖思自由 19樓 的帖子


作者: zjd713    時間: 2011-1-20 03:51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20 03:33
回復 sousuo 18樓 的帖子

領教了吧?他歪理也能講的一套一套的。你知道吧?納粹的戈培爾他們也是有一套 ...

呵呵~~~說不出理由,在我面前扯淡是沒有用的。。。所謂理由,前提是立足於事實,你要反駁我也是一樣,而且我很歡迎你來反駁。。。
作者: zjd713    時間: 2011-1-20 03:52
sousuo 發表於 2011-1-20 03:19
回復 zjd713 16樓 的帖子

話不投機,算了算了。

呵呵~~我引用的是你的原話嗎?難道你連自己說什麼話都能這麼快忘記??如果是這樣的話,要和你「投機」難道太大了啊。。。
作者: 飽暖思自由    時間: 2011-1-20 03:56
回復 zjd713 21樓 的帖子

我們是業餘愛好者,不能和專業的相比,也沒有那麼多時間,能力和精力去反駁你。況且,按照你的思路與你辯論,就像掉進你挖好的坑,怎麼做也是在那個坑裡撲騰,這有意思嗎?
作者: zjd713    時間: 2011-1-20 04:10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20 03:56
回復 zjd713 21樓 的帖子

我們是業餘愛好者,不能和專業的相比,也沒有那麼多時間,能力和精力去反駁你。況 ...

又開始廢話了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1-1-20 04:47
回復 zjd713 21樓 的帖子

發表點感想而已,有什麼駁來駁去的必要。
作者: zjd713    時間: 2011-1-20 05:07
sousuo 發表於 2011-1-20 04:47
回復 zjd713 21樓 的帖子

發表點感想而已,有什麼駁來駁去的必要。

呵呵~~me too
作者: 飽暖思自由    時間: 2011-1-20 05:12
老愚拙,你真同情我嗎?嘿嘿,那請你以你親身體驗給兄弟指條明路,拉兄弟一把:投靠哪個組織,才能以大量發帖混個溫飽呢?
作者: 老愚拙    時間: 2011-1-20 07:44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19 13:12
老愚拙,你真同情我嗎?嘿嘿,那請你以你親身體驗給兄弟指條明路,拉兄弟一把:投靠哪個組織,才能以大量發 ...

像你這樣以大量發帖混個溫飽,而且只能說一種話,只能有一種態度,還要不時受人擠兌,真是太辛苦了。

給你指條明路太簡單了,做你自己呀!讀點書,拿個學位,找個不錯的工作,像我這樣在美國算不上富裕,家庭人均五萬以上的年收入也可以算是很小康了。更重要的是,國內外五大洲隨便跑,國內外好壞事隨便評。不管是發生在中國的還是美國的,是好事都由衷地高興,是壞事都大膽譴責,從來不用為推銷別人的制度而文過飾非或指鹿為馬,何等痛快!

作者: 飽暖思自由    時間: 2011-1-20 07:52
本帖最後由 飽暖思自由 於 2011-1-20 07:53 編輯

回復 老愚拙 28樓 的帖子

咦,怪了,除了咱不能「五大洲隨便跑」(都要花自己的銀子啊,比不得體制內的大佬們啊,慚愧啊),其他都是現實啊,你好像很了解我嘛。這算啥明路呢?
作者: 老愚拙    時間: 2011-1-20 10:00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19 15:52
回復 老愚拙 28樓 的帖子

咦,怪了,除了咱不能「五大洲隨便跑」(都要花自己的銀子啊,比不得體制內的大 ...

這就是「飽暖」和「小康」的區別了。當我們和國內許許多多的同胞一樣過著「五大洲隨便跑」的小康生活,而你還在為飽暖拚命地撿垃圾往這裡貼,還真讓我暗生惻隱之心,畢竟還是同胞啊。

雖然國內的同胞還沒有都過上小康生活,但大家正一起努力著呢,你就別操心了。
作者: kakuhou    時間: 2011-1-20 14:07
瞎掰!
21年前,中國就有過。怎樣啦~!?
誰類似誰呀!切!
作者: cahsaaa    時間: 2011-1-20 22:02
人民要的是自由,不是被施捨麵包的奴隸可憐的中國共產黨,開會連國際歌都嚴禁播放. 他們怕人民怕到了極點.
好在中國人是被"孔老二"奴役了2000年的人民,是習慣了被奴役的人民.回想一下歷史,民國為剪豬尾巴多少漢人痛哭流涕,生不如死..
作者: 飄在Canada    時間: 2011-1-21 08:09
本帖最後由 飄在Canada 於 2011-1-21 08:12 編輯

民主自由是好東西,但是要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和國民富裕之上的,國際機構研究發現人均1萬美金,中產者達到社會百分之60的民主再能很好的保障,這裡整天喊著中國民主自由的是扯淡,尤其是cahsaaa,把你放在一個窮的吃了上頓想下頓的非洲國家,什麼民主自由,都是扯淡,把自己肚子餵飽是第一人權。想想cahsaaa一定從來沒挨過餓,用句我父母經常教育我的話,把你放到60年你就知道想著日子的幸福。突尼西亞革命不是正印證只有吃飽了富裕才能真正的民主。
作者: jedi_xie    時間: 2011-1-21 10:51
本帖最後由 jedi_xie 於 2011-1-21 10:52 編輯

突尼西亞的革命教育我們,無論多「獨裁」的憲法都必須受到尊重,不可以修改,所以又一次證明劉同學該管起來。
作者: jedi_xie    時間: 2011-1-21 11:02
突尼西亞的革命教育我們,老鄧當年對趙紫陽的看法是對的,趙同學想奪權。


「In January 2011, a sudden and explosive wave of street protests ousted the authoritarian president, Zine el-Abidine Ben Ali, who had ruled with an iron hand for 23 years. On January 14 Mr. Ben Ali left the country amid growing chaos, after trying unsuccessfully to placate the demonstrators with promises of elections.

His prime minister, Mohamed Ghannouchi, initially said he would take up presidential power, a plan he was forced to abandon the next day. He then created a government of unity, bringing in members of the official opposition, to serve as an interim government until elections could be held.」

http://topics.nytimes.com/top/ne ... fset=0&s=newest




作者: jedi_xie    時間: 2011-1-21 11:05
本帖最後由 jedi_xie 於 2011-1-21 11:06 編輯

突尼西亞的革命教育我們,「民運」只是想奪權上台,只不過為了權力而已。

January 19, 2011, 11:58 am
Tunisian Blogger Defends New Government
http://thelede.blogs.nytimes.com ... ns-government-role/


Tunisian Blogger Joins Government
http://thelede.blogs.nytimes.com ... r-joins-government/
作者: jedi_xie    時間: 2011-1-21 11:09
樓主的文章又一次教育我們,「民運」就是新的獨裁者:

對此,有評論回顧說,1975年,本.阿里的前任布爾吉巴經議會批准成為終身總統,12年之後,這位終身總統又被本·阿里趕下台。1987年,本·阿里以「改變」為名登上政治舞台,並且在任期內取得了不俗的經濟發展成績,領導突尼西亞走進了一個「新時代」。從1987年以來,由於實行積極的對外開放,向跨國公司提供優惠政策,突尼西亞的GDP年均增長率達到了4.5%,其國內生產總值2008年更是比1986年翻了6倍。由於綜合國力的大幅提升,突尼西亞的人均收入到2008年已達到3700美元,與此同時,貧困率卻下降到了4%。為此,2007年,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上,突尼西亞名列世界第29位,居非洲和阿拉伯國家之首。對此,中國官方媒體也曾不吝讚美之詞,給予了高度評價,按照《環球時報》當時(2009-10-13)的宣傳報道,「在本·阿里總統的領導下,突尼西亞人民已經進入了小康社會,過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等等。到2009年本·阿里更是以接近90%的得票率成功連任總統,任期到2014年。
作者: 11nn93n9    時間: 2011-1-21 11:35
反華的人真不要臉。一黨制的被推翻,那是專制的結果。西方制度的國家亂了,也是專制的結果。那麼請問,如果西方制度的國家也可以專制,為什麼還要別的國家實行甚至強制推行呢?如果西方的制度不能保證不專制,它的優點何在呢?
作者: 飄在Canada    時間: 2011-1-22 01:00
人均1萬美元,中產階級不達到60%的實行西方民主都會失敗,滿地球比比皆是。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