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中國官媒:美國對中國有十個沒料到
[列印本頁]
作者:
DDT001
時間:
2010-12-27 01:54
標題:
中國官媒:美國對中國有十個沒料到
新世紀頭十年裡,美西方有「十個沒料到」:
一沒料到昔日所謂冷戰的「勝利者」成為今日的「失落者」;
二沒料到蘇東劇變后,卻「反常地標誌著西方陣營的困境及其在世界領導地位下降的開始」;
三沒料到俄羅斯會「抵抗西方勢力和西方價值觀」最後棄西方而去;
四沒料到新興大國如此快速進入世界舞台中心;
五沒料到中國非但沒有跟著蘇聯「垮台」反而「橫空出世」;
六沒料到「歷史終結論」成為「歷史烏托邦標誌」;
七沒料到世界範圍內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同質化的幻想被打破;
八沒料到金融危機導致「美國模式」、「華盛頓共識」遭遇「聲譽掃地」之困;
九沒料到這十年成為「美國焦頭爛額的十年」和「西方失去的十年」;
十沒料到「世界對美國的改變遠遠超過美國對世界的改變」。
人民網刊載文章說,美西方「十個沒料到」,本能產生出巨大的失落感、危機感、認識滯后感和不適應症,明顯與新世紀國際政治思潮的演變、國際政治力量對比的變化越來越不符合美西方利益有關。全球戰略平衡打破,「世界重新排序」,美西方惶恐不安。當下,美西方彷彿從「惡夢」中驚醒,紛紛反思、調整、變革其內外戰略。
2001年發生的「9。11」事件是進入新世紀頭十年的「強大加速器」和「強大信號」,它打破了20世紀90年代美西方「無憂無慮的后冷戰間歇」和「充滿幻想的插曲」,是世界進入21世紀初地緣政治的標誌性事件。世界地緣政治經濟版圖上隨之出現了令美西方不願看到的現實、不願接受的結果和不情願認同的前景:
一是美西方為動搖其新保守主義的道德根基而沉痛;二是新自由主義使美西方「陷入意識形態恐慌」;三是世界出現多種政治經濟模式令美西方深感不安;四是中國獨特的政治經濟發展模式讓美西方感受到「重大威脅」。
歷史的鏡子中,照射出未來之路。本世紀第二個十年國際政治格局將在前十年變革的基礎上繼續演變:一球多制,多元共存,世界多極化將繼續成為國際政治格局發展的基本方向;各種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相互依存、調整變革、競相發展將成為國際政治發展的基本趨勢;美西方軟、硬實力相對減弱,但絕不願坐視其核心價值、既有優勢和主導權的喪失;在國際政治力量對比中,美雖失去絕對優勢,但仍是「獨一無二」的強國,仍處在世界體系的最高層;中國道路、中國模式推動、豐富了多極化,影響力上升,將成為國際政治中的熱門話題。
中國以一種多重身份進入世界體系,特別是一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改變了國際政治格局結構」,引起世界上不同的聲音在評論中國,不同的立場在看待中國,不同的態度在對待中國,不同類型的國家在全方位聚焦中國:支持、期待、炒作、捧殺、質疑、憂慮、牽制、敵意、圍堵者應有盡有,「中國模式」成國際政治中熱議、熱門、熱點與敏感話題。
中國同世界的關係持續深化,所面對的機遇與挑戰也在不斷演變,已進入崛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利益碰撞期和矛盾多發期,面臨並應有效化解的「十大矛盾」:
一是中國崛起與美西方遏制的矛盾;
二是美國應對所謂「中國挑戰」的矛盾;
三是中國快速發展與世界各類國家日益增多的利益摩擦的矛盾;
四是中國發展的實際水平與國際社會賦予更高期待的矛盾;
五是周邊國家「疑華」、「借美製華」的矛盾;
六是我同新興大國關係利益調適磨合出現的矛盾;
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美西方意識形態的矛盾;
八是有效化解所謂大國崛起必然引發國際戰略格局劇烈動蕩的矛盾;
九是大國崛起應避免與當下的霸權國家和世界政治體系發生正面對抗的矛盾;
十是國內問題中的國際因素、國際因素中的中國因素雙向互動的矛盾。
在邁向新世紀下個十年的歷史征途上,對中國來說,核心是三條:堅守中國為發展中國家的戰略定位;更加善於同外部世界打交道;認真做好自己的事。
我們要看清前方的路。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