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你是怎樣看待自殺的 [列印本頁]

作者: 滿眼遊絲    時間: 2010-10-30 04:15
標題: 你是怎樣看待自殺的

作者: ManCreatedGod    時間: 2010-10-30 04:23
這僅指普通的自殺
作者: 滿眼遊絲    時間: 2010-10-30 04:27
ManCreatedGod: 這僅指普通的自殺
謝謝投票。不太明白您是為自己的選擇作出說明,還是在問投票發起人。如果是後者,我的回答:這是泛指,包括一切自殺。
作者: TCM    時間: 2010-10-30 04:29
see dr
作者: ManCreatedGod    時間: 2010-10-30 05:11
滿眼遊絲: 謝謝投票。不太明白您是為自己的選擇作出說明,還是在問投票發起人。如果是後者,我的回答:這是泛指,包括一切自殺。
你這裡就不能包括為國捐軀的自殺,如狼牙山五壯士、黃繼光等等
作者: 滿眼遊絲    時間: 2010-10-30 05:13
ManCreatedGod: 你這裡就不能包括為國捐軀的自殺,如狼牙山五壯士、黃繼光等等
說得很有道理。
作者: JoanneJyy    時間: 2010-10-30 05:17
也許另有隱情
作者: match99    時間: 2010-10-30 07:29
想自殺的,都是有一定的原因,不管是生活上,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是值得同情和幫助的。是需要幫助的一些人。
作者: 牡丹石頭    時間: 2010-10-30 07:50
當一個人完全絕望時, 就會走這條路. 有時旁人也真的很難幫, 因為這種心結只有自己可以解.
作者: 世道變了    時間: 2010-10-30 08:56
他一定很痛苦,我很同情他,希望他活著的時候我能理解他.當然,如果我和他有緣,他還願意信任我的話,我一定能理解他並有能力挽救他.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10-30 10:46
自殺者有些是心理疾病,難道可以指責一個人生病是「只顧自己不顧家人朋友太自私目光狹隘」嗎?寬容些吧。
作者: 方方頭    時間: 2010-10-30 17:22
在美一方: 自殺者有些是心理疾病,難道可以指責一個人生病是「只顧自己不顧家人朋友太自私目光狹隘」嗎?寬容些吧。
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作者: 方方頭    時間: 2010-10-30 17:27
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助和親友的關懷。狹隘自以為是的勸導反而會促使其更厭世,因此一定要謹慎並具有非常的理解力。理解與關懷加上必要的干預和治療,也許可以解救更多這樣的人
作者: 方方頭    時間: 2010-10-30 17:27
世道變了: 他一定很痛苦,我很同情他,希望他活著的時候我能理解他.當然,如果我和他有緣,他還願意信任我的話,我一定能理解他並有能力挽救他.
你是有理解力的
作者: 世道變了    時間: 2010-10-30 21:31
方方頭: 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助和親友的關懷。狹隘自以為是的勸導反而會促使其更厭世,因此一定要謹慎並具有非常的理解力。理解與關懷加上必要的干預和治療,也許可以解救更
所謂的專業人士就是身邊的親人.如果連親人都不肯理解他和體諒他,就看他有沒有緣份能碰上願意把善意和理解能力帶給他的人了.如果連這都沒有,就沒什麼專業人士了.

很無奈,不過世事就是如此,沒什麼人願意真正地去理解別人,大多數人眼裡只有自己.不被理解而自殺,人世間就是這樣的.
作者: 世道變了    時間: 2010-10-30 21:32
方方頭: 你是有理解力的
謝謝,其實誰都有,就看是不是願意給而已.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10-30 21:34
世道變了: 所謂的專業人士就是身邊的親人.如果連親人都不肯理解他和體諒他,就看他有沒有緣份能碰上願意把善意和理解能力帶給他的人了.如果連這都沒有,就沒什麼專業人士
未必。很多抑鬱症患者完全不能和家人朋友交流到心理醫生可以觸到的那個深度,而且,常常有抑鬱症患者其病根就是家人的某些做法的情況發生。
作者: 世道變了    時間: 2010-10-30 21:41
在美一方: 未必。很多抑鬱症患者完全不能和家人朋友交流到心理醫生可以觸到的那個深度,而且,常常有抑鬱症患者其病根就是家人的某些做法的情況發生。
心理醫生的深度是知識而不是愛.有心理需要的人要的是愛而不是知識.幫助他的人可以沒有太多知識一定要有很多愛.如果在得不到愛的情況下,他最好能有自拔的能力.至少要有這個願望.反過來說,如果他有這個願望,心理醫生的知識或許能幫到他;如果他連這個主觀的願望都沒有也沒有客觀的愛,什麼深度的知識都沒用.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10-30 21:46
世道變了: 心理醫生的深度是知識而不是愛.有心理需要的人要的是愛而不是知識.幫助他的人可以沒有太多知識一定要有很多愛.如果在得不到愛的情況下,他最好能有自拔的能力
看來你完全不了解心理醫生和鬱症的情況。抑鬱症患者未必全是有什麼愛的心理需要。很多情況下,正是因為沒有什麼愛的糾葛,才可以清楚地做出分析判斷。心理醫生也許不能給患者愛,但是他們的專業分析可以幫助患者去正確看待自己得到和得不到的愛。
作者: 世道變了    時間: 2010-10-30 21:49
在美一方: 看來你完全不了解心理醫生和鬱症的情況。抑鬱症患者未必全是有什麼愛的心理需要。很多情況下,正是因為沒有什麼愛的糾葛,才可以清楚地做出分析判斷。心理醫生也
此愛非彼愛.你的愛不是我的愛.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10-30 21:51
世道變了: 此愛非彼愛.你的愛不是我的愛.
這裡俺用一般人的看法來提到「愛」,俺俗。
作者: 世道變了    時間: 2010-10-30 21:52
在美一方: 這裡俺用一般人的看法來提到「愛」,俺俗。
人家是一般人么?真是的...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10-30 22:03
世道變了: 人家是一般人么?真是的...
所以啊
作者: 溫和寶    時間: 2010-10-30 22:40
世道變了: 所謂的專業人士就是身邊的親人.如果連親人都不肯理解他和體諒他,就看他有沒有緣份能碰上願意把善意和理解能力帶給他的人了.如果連這都沒有,就沒什麼專業人士
對憂鬱症患者來說,關懷體諒等等感情上的東西能夠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10-30 22:43
溫和寶: 對憂鬱症患者來說,關懷體諒等等感情上的東西能夠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bingo!很多抑鬱症患者的家人朋友都是充滿愛心的,可惜,有的時候會把事情弄得更糟糕。
作者: 方方頭    時間: 2010-10-30 23:25
世道變了: 所謂的專業人士就是身邊的親人.如果連親人都不肯理解他和體諒他,就看他有沒有緣份能碰上願意把善意和理解能力帶給他的人了.如果連這都沒有,就沒什麼專業人士
除了親友,他們還需要心理治療專業人士的幫助
作者: 溫和寶    時間: 2010-10-30 23:53
在美一方: bingo!很多抑鬱症患者的家人朋友都是充滿愛心的,可惜,有的時候會把事情弄得更糟糕。
我太太就有憂鬱症,深有體會。病症來了什麼愛都沒用,反而成了負擔。倒是不相干的人,能幫助緩解一些。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10-31 00:02
溫和寶: 我太太就有憂鬱症,深有體會。病症來了什麼愛都沒用,反而成了負擔。倒是不相干的人,能幫助緩解一些。
安慰安慰,理解。
作者: 世道變了    時間: 2010-10-31 07:48
溫和寶: 對憂鬱症患者來說,關懷體諒等等感情上的東西能夠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你憂鬱過啊?
作者: 世道變了    時間: 2010-10-31 07:52
方方頭: 除了親友,他們還需要心理治療專業人士的幫助
那是,親友沒那麼耐心和體諒的能力也只能找"專業人士"了.
作者: 世道變了    時間: 2010-10-31 07:57
我可沒說知識不重要或完全不要知識,但知識與愛相比,知識的份量很輕.可如果沒有那麼多愛,那也只能靠知識.

知識與愛不是不能相輔相成,愛可以因為知識而更完美,知識也可以因為愛而更飽滿.但要做到這一點不容易,因為太少太少的人是二者兼備的.如果可以選擇,完美的愛和完美的知識間,前者更珍貴.
作者: 方方頭    時間: 2010-10-31 08:49
世道變了: 那是,親友沒那麼耐心和體諒的能力也只能找"專業人士"了.
多管齊下
作者: 人間的盒子    時間: 2010-11-1 11:53
其實自殺需要勇氣,起碼我沒有。
作者: 溫和寶    時間: 2010-11-1 21:03
世道變了: 你憂鬱過啊?
我沒有,但我太太有,曾一度想自殺。
作者: 世道變了    時間: 2010-11-2 04:34
溫和寶: 我沒有,但我太太有,曾一度想自殺。
我也有過將近四年的抑鬱經歷.不過我是自己跳出來的,沒有用藥,沒有醫生幫助,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接近宗教的原因.因為我還不敢死(不是不想死),希望神能幫我擺脫想死又不敢死的矛盾.但後來神也沒起什麼作用,起作用的完全是我的自拔能力(如果要說這個自拔能力就是神給予的我也沒什麼話可說).因為我當時負起了一項巨大的責任,我意識到我的責任大於我的抑鬱,抑鬱就好了.我意識到我要是死了就是推卸了責任,就堅決不去死並把責任挑起來.沒有什麼漸近過程,我基本上的瞬間完成了這個跨越.

以我自己的經歷,我並不否認心理學知識,但與客觀的愛或主觀的崛起相比,心理學知識什麼都不算.最好有一些心理學知識,但這些知識不能做全部的依賴,更重要的是,用愛用責任感去激起病人的生存信念.所謂心理知識也是以這個"激起生存信念"為目的的,而為了實現這個目的,知識並不是起主要作用的手段.
作者: wazhh    時間: 2010-11-4 09:41
健康快樂每一天!
作者: 滿眼遊絲    時間: 2010-11-4 10:02
wazhh: 健康快樂每一天!
謝謝
作者: WheatGleaning    時間: 2010-11-7 10:09
發現周邊的人有這種苗頭的,一定要幫他早點自殺
作者: 滿眼遊絲    時間: 2010-11-7 11:01
WheatGleaning: 發現周邊的人有這種苗頭的,一定要幫他早點自殺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