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中國是你最喜愛的國家嗎? [列印本頁]

作者: TCM    時間: 2010-10-1 00:56
標題: 中國是你最喜愛的國家嗎?
網上看到一個內地電視訪談節目的片段,採訪對象是一位遊歷過世界各地的美國商人,好像現在把家安在了東南亞某國。女主持上來就問:「在你到過的所有地方,你最喜愛哪一個國家?」在主持人炯炯目光的注視和期待下,老到的商人應聲作答:「當然是中國!」然後場下觀眾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還有一次,我陪同一名跨國公司的洋高管前往一所內地高校作講座,事先專門和學校打過招呼,希望學生們能問些「有深度」的問題。結果,頭一個問題還真就把這個剛赴任的老外撂到了溝里:「請問,中國是你最喜愛的國家嗎?」

就像有所謂「以美國為中心」(US-centric)的說法一樣,我認為「以中國為中心」 (China-centric)的現象也一直存在,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只不過這麼多年下來,這背後究竟是自信多一些,還是自卑心理更多,可能會因人因事以及時間地點不同而有不同的解讀。另外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相關現象是,和其它國家相比,中國人似乎更在意外國人對於中國文化的認同和接受程度,這也是為什麼各種老外說中國話、唱中文歌的比賽會大行其道,能說一口流利漢語的老外在國內只要願意出鏡,便很容易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而在歐美國家,不管你當地話說得多溜兒,頂多換來一句「我以為你是在這裡長大的」之類的驚嘆。

當然,和能講中國話和懂些中國文化的老外在一起,中國人往往會有一種由衷的親切感,這完全可以理解。不過,值得警醒的是,某些人容易陷入一種誤區,會把熟悉中國語言和文化的外國人想當然地認作「自家人」,乃至在發生國家利益糾紛時也潛意識地希望老外能天然地站在自己這一邊。針對最近的釣魚島事件,一名日本籍青年作家基於自己對本國政策和法律制度的了解,在微博上發表了一些傾向日方的看法,結果招來網民的一片罵聲,更有甚者還給他扣上了「日本間諜」的帽子。而就在不久前,這名「中國通」還因為自己出色的漢語能力在網上備受推崇。

雖然這名日本青年在釣魚島事件上的看法不受眾多國人待見,但從他發表的文章和出版的書里,我可以感覺到他的抱負很宏大,也願意相信他的中國經歷和知識將來會為促進中日關係派上大用場。

反觀另外一類號稱「熱愛中國」的「外國友人」,我卻總有一種異樣的感覺,總覺得這些人「熱愛中國」的功利性太強,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靠中國混飯吃。

記得當年被一家跨國公司派到北京常駐前,美國總部介紹我認識了公司CEO的高爾夫球球友,也是大老闆親自僱用的中國公關顧問,其人看起來就是一個來自美國中西部的忠厚老漢。據顧問自個兒說,他已往返中美近百次,中國是他最喜歡的國家,而且和國內政府高層建立了深厚的關係。後來這個顧問倒還真撮合成了幾次和省部級領導的會面,只不過這些關係戶大都虛頭巴腦,而且和公司所在的行業隔了一層,所以實際用處不大。一次和美國同事聊起這位顧問的「中國情」,他撇撇嘴,不以為然地說:「這要看他具體在哪裡吧。我和他在亞洲其它地方出差時,他對當地人好像都這麼抒情。」 終於有一天,我在北京收到了一份傳真,傳真上說這位顧問在美有詐騙罪的案底,他的公司也是類似官司纏身。

這些年,我在生意場上結識了不少來自各國的商人,但因為上面這段經歷我對號稱「熱愛中國」的人士一律都先打個問號。迄今為止,有一位美國的業務夥伴在「中國情」的問題上恐怕是最實誠的一位,因為我對他的一段話至今記憶猶新。當時在酒吧里,這老兄因為剛做成一單中國生意,喝得有點兒高,於是乎就發表了如下感言:「想知道你我對中國的感情有何不同嗎?是不一樣的顏色啊!你對中國的愛是紅色的,因為它在你的血液里;我對中國的愛是綠色的,因為它在我的美元里(Your love for China is red because it』s in your blood, my love for China is green because it』s in my dollars)。
作者: 穿鞋的蜻蜓    時間: 2010-10-1 02:08
異樣的感覺
作者: TCM    時間: 2010-10-1 03:45
穿鞋的蜻蜓: 異樣的感覺
感覺異樣
作者: chocopina    時間: 2010-10-1 18:33
不是
作者: 此山中    時間: 2010-10-2 10:18
這次決定鄙視所以投「是」的傢伙,如果我投「是」的話,我就是個白痴!為什麼還費這麼大勁兒泡出來啊,有病啊
作者: 此山中    時間: 2010-10-2 10:20
中國根本就不在我喜歡的國家名單里
作者: wazhh    時間: 2010-10-16 10:24
這不是問題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