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19190905致黎錦熙信
[列印本頁]
作者:
yourwrite
時間:
2009-1-5 07:48
致黎錦熙信(一九一九年九月五日)
邵西[1]先生:
來示敬悉,承獎甚愧。《湘江評論》出至第五號被禁停刊。第五號已寄來尊處,諒經接到。此間有一種《新湖南》[2],第七號以後歸弟編輯,現正在改組,半月後可以出版,彼時當奉寄一份以就指正。《民鐸》六號所登大著《國語學之研究》[3],讀之益我不少,與同號《俄羅斯文學思潮之一瞥》同可謂近數年來不多見的大文章。國語這個問題,弟亦頗想研究。我是學教育的一個人,談到教育,可便說非將國語教科書編成,沒有辦法。要想研究,難的又是材料搜集。關於「國語」的材料,先生遇著,千萬惠給一點。長沙的留法班有成立的希望。留法一事,算是湖南教育界一個新生命,先生原是注意這事的。再《平民》[4]已收到了好幾份。
澤 東
一九一九.九.五從修業學校[5]寄
根據手稿刊印。
注釋
[1]邵西,即黎錦熙,見本書第31頁注[2]。
[2]《新湖南》是五四運動時期由湘雅醫學專門學校學生自治會創辦的週刊,龍毓瑩(字伯堅)任主編,編委有李振翩、張維等人。《湘江評論》被查封後,《新湖南》第七號即由毛澤東接手主編(參見本書第408頁注[1]),直至第十一號被張敬堯查封為止。
[3]《民鐸》,於1916年在日本東京創刊,由留日中國學生所組織的「學術研究會」編輯發行,從第五號起遷至上海出版。1931年停刊。《國語學之研究》,為黎錦熙於1918年10月和1919年1月分別在武昌、太原國語講習班所編撰的講稿,後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4]《平民》,據黎錦熙1950年寫的《毛主席六劄記事並注釋》中說:「《平民》刊物待考。查我1919年日記:『七月廿一日,看荃弟(黎錦暉)所撰高等法文專修館平民週刊發刊詞。』或即此,也與留法團體有關。」
[5]修業學校,見本書第20頁注[10]。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