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欣賞】《春之祭》斯特拉文斯基作曲
[列印本頁]
作者:
北晨
時間:
2009-12-16 17:31
舞蹈和音樂都不傳統,還讓人活了不?
文字來源:維基百科
第一幕:大地的崇拜
序曲
—孤單的巴松管以怪異的高音奏著,後來其他樂器加入,描繪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景象。
春之預兆—少女之舞
—以撥弦效果為作引子,帶出強勁的異教舞曲,當中充滿隆然作響切分音節奏。
掠奪競賽
—弦樂縈繞不散,木管樂輾轉迴旋,加上定音鼓的重擊與銅管樂狂亂叫號,形成急促和激烈的氣氛。
春天的輪舞
—樂曲氣氛突然大變,高音與低音單簧管演奏柔和的俄羅斯民謠,而隨著此幕結束,緊接其後的是焦躁的舞曲,低音反覆以四個級進的音組成。
部落爭戰及智者之列
—銅管樂欣然躍動,其它樂部卻彷彿決意破壞氣氛。隨著音樂速度加快,樂曲氣勢亦漸趨激烈。
大地的奉獻
—溫柔,短促而神秘。
大地之舞
—這首急速的舞曲感覺粗獷,充滿出奇不意的插奏,亦以相當突然的方式結束。
[flash=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bjX3oAwv_Fs[/flash]
第二幕:祭獻
序曲
—黑夜反覆浮現的呼喚。
少女的神秘圈子
—隨著曙光初露,一群少女將要在當中選出一位跳舞至死。少女們互相圍繞著旋轉,最後被圍著的一個便成為祭品。
當選少女讚美之舞
—本段以此幕開首奏出十一下鼓聲,表示十一名少女正在圍繞著當選的一位,跳著挑釁性的舞蹈。
祖先的呼喚
—銅管樂部之軍號及定音鼓的重擊,呼召先祖見證祭典。
祖先的儀式
—抑制而催眠的鼓擊下,各種木管樂比喻祖先出現,並以威力逼人的氣勢行進。
少女的獻祭舞
—劇情講述少女跳舞至死,樂曲亦發展至狂亂之地步,而最後的迸發更引領樂曲邁向其粗暴與堅定不屈的尾聲。
[flash=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vb8njeKBfqw[/flash]
[本話題由 北晨 於 2009-12-16 17:49:58 編輯]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