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1976年二級工工資38.87元,值現在多少人民幣? [列印本頁]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0-28 05:30
標題: 1976年二級工工資38.87元,值現在多少人民幣?
1976年二級工工資38.87元,值現在多少人民幣?
作者:認真理   

按具有「等值保值功能的黃金」通過美元進行折算:  

1976年前一個參加工作達到四年的普通二級工工資38.87元,值現在多少人民幣?按具有「等值保值功能的黃金」和黨內外國內外崇美人士崇拜的「美金」進行折算。  

1971年8月5日尼克松宣布新經濟政策前,美元和黃金價格掛鉤,35美元/1常衡盎司黃金,1盎司等於28.35克。1976年前參加工作達到四年的普通二級工工資38.87元,1976年1美元兌換1.88元人民幣,摺合20.67美元,可以兌換0.59盎司(16.75克)黃金。  

0.59盎司(16.75克)黃金,摺合現在多少人民幣呢?美元貶值到2010年10月1320美元/1盎司黃金。再按現在1美元兌換6.8元人民幣,摺合現在人民幣5296元。就是說,現在5296元人民幣,才能相當於1976年前參加工作達到四年的普通二級工38.87元工資。還沒有將醫療、教育、住房的福利費用計算在內。

看看發展了30多年的現在,任何一個上班四年的普通工人能拿到人民幣5296元工資嗎?更不用和5、6、7、8級的高級工比較了。現在一個上班10年的普通工人,月收入達到2500元已經很不錯了,僅此也只有30年前低級工的50%。 

依靠「寬鬆的貨幣政策」——發行貨幣通貨膨脹,發展出「富起來」的數字,值得炫耀嗎?
作者: chujiakang    時間: 2010-10-28 06:43
這種換算方法近乎荒謬。

應該用購買力平價法計算。
作者: zhousx18    時間: 2010-10-28 07:27
中國確實對普通勞動者不尊敬,不給體面的收入!
作者: 和諧2008    時間: 2010-10-28 07:55
老鄧只說過要讓一部分人(其實是一小部分人)先富起來,沒說過要均貧富嘛。只要有人先富起來,總設計師的目標就達到了。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0-28 10:38
回復 1# 掏光養賄
可嘆!
作者: 666tnt    時間: 2010-10-28 10:43
爲什麽?越掙越少??不都番兩番了嗎????
作者: 安徽農民    時間: 2010-10-28 14:33
1976年美國人的工資可買多少黃金,而2010年的今天美國人的工資又能買多少黃金?
1976年中國人的工資可買多少斤米,而2010年的今天中國人的工資又能買多少斤米?
作者: lzh3121    時間: 2010-10-28 15:03
1976年大米0.158一斤,後腿肉0.73一斤。現在是大米2.8一斤,後腿肉10元一斤。
作者: 和諧2008    時間: 2010-10-28 15:29
本帖最後由 和諧2008 於 2010-10-28 15:53 編輯

這個問題沒什麼可辯論的。今天拿2000元月薪的工人,扣掉所得稅、房租、水電交通費、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金,餘下的能夠糊口就不錯了,遑論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所以,中G十二五規劃才提出要解決這一嚴重問題嘛。
作者: 老法師    時間: 2010-10-28 16:00
本帖最後由 老法師 於 2010-10-28 16:37 編輯

查了一下, 以上海為例:

2009年度,上海全市職工的年平均工資為42789元,月平均工資為3566元,比2008年度增長了8.3%。這是記者昨天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上《市人保局、市統計局關於公布上海市2009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及增長率的通知》中得知的最新職工工資數據。《通知》稱,凡按2009年全市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的事項,均按此通知標準執行。
(新民網編輯:)


假定上海一個雙職工家庭, 夫妻月平均收入為7132元. 大米2.8元一斤, 可買2547斤.

1976年工資38.87元, 夫妻月平均收入為77.74元. 大米0.158元一斤, 可買492斤. 豬肉屬奢侈品, 憑票限量供應, 不比也罷.

另, 1976年普通民眾家庭, 沒有彩電, 冰箱, 空調, 電話, 手機, 電腦----, 也沒有私人住宅, 私人汽車. 普通民眾也無錢旅遊, 休閑. 上飯館. 條件好一點的家庭有三大件, 手錶, 自行車, 縫紉機.
出國旅遊, 留學, 移民? 屬做夢.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0-28 18:51
1976年二級工工資38.87元,值現在多少人民幣?
作者:認真理   

按具有「等值保值功能的黃金」通過美元 ...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0-10-28 05:30



演演算法有誤區.....因為當時的美元可不是你想換就能換到的,黃金更不是花了錢就能買到的.

你拿不可能的匯率價買不可能買到的黃金,完全不能代表現在的收入價值不如過去.

以前還聽說朝鮮官方報價1元朝鮮幣=4元RMB呢.....我問你值么?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0-28 22:16
這個問題沒什麼可辯論的。今天拿2000元月薪的工人,扣掉所得稅、房租、水電交通費、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金 ...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0-10-28 15:29


作者: 司馬遷    時間: 2010-10-28 23:53
查了一下, 以上海為例:
假定上海一個雙職工家庭, 夫妻月平均收入為7132元. 大米2.8元一斤, 可買2547 ...
老法師 發表於 2010-10-28 16:00

中國有幾個上海?
先不說中國雙職工的平均工資遠沒有7000元,就算有吧,兩夫妻月收入7000元,小康了。為了自己和子女不露宿街頭,兩口子貸款50萬買了個房(當然買不起上海的),貸款期15年,這樣,我們來算筆帳:
每月供房.....................2,800元
物業管理費..................   150元
個人所得稅..................   650元
醫療保險費..................   560元
社保基金.。.................   560元
水電煤氣費..................   200元
公共交通費..................   200元
子女學雜費..................   800元
----------------------------------------
光以上幾項合計:       5,920元
7,000-5,920=1080元
1,080元在今天連386斤大米都買不到。

(以上數據大多是從中國國內有關網路上查來的,可能會有些少出入。)
作者: xu3331    時間: 2010-10-28 23:55
林彪說的: 國富民窮.
作者: 和諧2008    時間: 2010-10-29 01:03
7,000-5,920=1080元
1,080元在今天連386斤大米都買不到。
司馬遷 發表於 2010-10-28 23:53

象發屍這類人的眼睛里永遠只有我們這些住別墅、開名車、駕遊艇的所謂有錢有勢的人,他是從來不看中國大多數窮人的生活的。
當然,今天的地溝油、注水豬肉對連386斤米都買不起的職工來說,絕對是奢侈品,「不比也罷」。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0-29 04:45
回復 2# chujiakang
用金本位計算貨幣價值,何謂荒謬?!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0-29 04:51
本帖最後由 掏光養賄 於 2010-10-29 04:59 編輯
這個問題沒什麼可辯論的。今天拿2000元月薪的工人,扣掉所得稅、房租、水電交通費、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金,餘下的能夠糊口就不錯了,遑論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所以,中G十二五規劃才提出要解決這一嚴重問題嘛。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0-10-28 15:29

老兄沒看見?
樓上有人將中國大多數的平民階級視為鼠類
鼠類的生活,除了喂米之外,其它的人道待遇一概免談!!!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0-29 04:58
以下是主帖的附文之一:


《宏觀微察》
系統性質疑CPI
作者:徐以升

在目前的統計數據體系裡,居民消費指數CPI受到的質疑估計是最大的。近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一句「11月CPI負轉正,主要是由食品和居住類價格上漲帶動,目前不存在通脹」的說法,引來了一片質疑之聲。

從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來說,我們並不關心CPI多少,我們關心的是自己擁有的貨幣或存款的購買力。如果價格漲幅超過了工資漲幅、存款收益漲幅,那明顯意味著貨幣購買力變小,那就是錢變「毛」了。如果我要買房子,那貨幣的購買力顯然也要被房地產價格衡量。

筆者說的要對CPI進行系統性質疑,就是從貨幣購買力的角度出發。這種衡量,我們需要放到改革開放30年的大過程里去——從1978年。

那個年代有很多代表性的數字,1978年全國職工月平均工資為51.25元,年平均工資為615元,如果家庭里一個人有這個職工工資水平,就可以養活一個家庭那時候,如果一個家庭的存款達到1萬元,可以被羨慕的稱為「萬元戶」。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歷年CPI指數,到2009年11月, CPI在這30年零11個月里,累計增幅為5.7倍。按照這個指數,大家目前月平均工資為292.1元本應該就可以實現1978年51.25元工資的購買力。但誰都知道,292.1元還不足目前2008年北京市的低保水平(每月390元)。

從一個單個物品的價格對比上更能說明問題。南方基金高級研究員萬曉西先生做過一項有益的統計,他從《北京至·物價志》、《上海價格志》、《廣州市志·物價志》等資料上查詢了1978年的單品價格,我們再從中國價格信息網等地方查詢到目前該單品的價格,就可以實現對比。

第一類食品類。1978年時麵粉價格 0.185~0.22元/斤,根據中國糧油信息網,本月上海麵粉價格為1.19元/斤~1.92元/斤,價格漲幅為5.4~10.38倍。

1978年豬肉價格0.85~1元/斤,根據中國價格信息網,11月底鮮豬肉(肋條肉、精瘦肉)價格為9.59、11.39元/斤,價格漲幅為9.59~13.4倍。

1978年帶魚價格0.305~0.38元/斤,根據中國價格信息網,11月底帶魚價格8.08元/斤,漲幅21.3~26.5倍。

第二類高檔煙酒類。1978年中華香煙0.55元每盒,茅台酒8元每瓶;當下價格分別為57元每盒,和828元每瓶,價格漲幅為103.6倍和103.5倍。

第三類衣服類。1978年每套衣服10~20元,目前每套100~500元,漲幅5~50倍。

第四類交通類。1978年北京地鐵票價0.1元,目前為2元,漲幅20倍(北京地鐵票價曾為3元,後為鼓勵乘用公共交通2007年調低票價)。

第五類醫療類。1978年闌尾炎手術價格8元,目前90~500元,漲幅11.25~62.5倍。

第六類居住類。1978年水費0.12元每噸,目前3.7元每噸,漲幅30.8倍。

此外,由於當時的分配體制,1978年當時城市住宅為計劃分配,目前需要自行購買。當時的教育、醫療價格也都非常低廉。這三類漲幅不好衡量。

從微觀處見真實。如果綜合進行這樣的衡量,自1978年至今只有5.7倍的CPI漲幅,顯然不能衡量前述六類價格的變動,如果再加上住宅、教育、醫療,那就更不能衡量了。這也是為什麼說,要對CPI衡量的物價變化進行系統性質疑。

問題在於,5.7倍的CPI多大程度上低估了貨幣購買的下降?

我們可以從相反的一個角度思考,1978年51.25元的生活水平,現在多少元可以達到?2009年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是900元,2008年北京市職工平均月工資3726元,這分別是是51.25元的17.6倍和72.7倍。如果以3000元來衡量在北京51.25元的購買力水平,這意味著是58倍。

如果說CPI系統性低估了貨幣購買力的下降,那麼這對國民福利的判斷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這30年來我國存款利率基本和CPI保持一致,以存款為主要投資工具的儲蓄者一致在按照CPI的增長獲取利息。但如果CPI 是對貨幣購買力是低估的,這意味著儲蓄和存款人受到了很大的購買力損失。

這也是為什麼,在股票、地產等投資品湧現的時候,在生活中覺察到貨幣購買力在以超過CPI增幅的速度下降時,而去執著的尋求投資品。

(作者為本報評論部主任)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0-29 05:03
象發屍這類人的眼睛里永遠只有我們這些住別墅、開名車、駕遊艇的所謂有錢有勢的人,他是從來不看中國大多 ...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0-10-29 01:03

最近看了一部電視劇《天職》。
劇中的東華醫院藥品採購部主任老秦自稱「老法師」。
秦「老法師」是什麼人物?建議和兄抽空去看看此劇,便恍然大悟了!
作者: ging    時間: 2010-10-29 05:13
30年中國人收入的比較,為什麼要以美元為標尺?難道美元是這個世界上的絕對物質衡量標準嗎?不妨做一個民調,讓70年代拿過37元的人回答是願意回到70年代,還是留在2000年,就有結論了。
作者: ging    時間: 2010-10-29 05:17
70年代的人根本不能住上50萬元購買的商品房(全國平均價格),根本沒有現在多數的便利生活設施和保障。由於物質匱乏,由此引起的腐敗和社會不公也不少,只是信息不透明,反差不大就是了。那個時候單位分房,領導可以一家幾套房子,勞動模範一輩子也分不到,那種痛楚是現在的年輕人不能想象的。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0-29 05:56
當時一台9寸的黑白電視400多元人民幣,跟現在怎麼比?
作者: 和諧2008    時間: 2010-10-29 06:54
當時一台9寸的黑白電視400多元人民幣,跟現在怎麼比?
Guest from 70.63.254.x 發表於 2010-10-29 05:56

是啊,當時網際網路嗎?有Windows7.0嗎?
今天年產地溝油400萬噸,嬰兒有三聚氰胺奶粉吃,社會上娼妓、吸毒、性病、兇殺、官場上營私舞弊猖獗,每兩分鐘就有一中國人自殺,當時怎麼能跟現在比呢?
作者: taochiy    時間: 2010-10-29 07:50
我覺得有一個比法可以說明問題:讓現在的普通工人象70年代那樣養3個孩子(更不用說4個5個了),看他們怎麼個活法!誰能夠回答?
作者: 老法師    時間: 2010-10-29 09:25
回復 13# 司馬遷

每月供房.....................2,800元


1976年二級工工資38.87元可以買房么?
作者: 老法師    時間: 2010-10-29 09:30
本帖最後由 老法師 於 2010-10-29 13:09 編輯
30年中國人收入的比較,為什麼要以美元為標尺?難道美元是這個世界上的絕對物質衡量標準嗎?不妨做一個民調 ...
ging 發表於 2010-10-29 05:13

個人立場, 本人堅決拒絕回到70年代, 因為太窮了.
任何人願意回到70年代, 本人尊重他的立場和追求幸福的選擇. 不予置評, 不關我事.
作者: 一九十一者    時間: 2010-10-29 10:37
LZ是:無知+愚蠢=傻瓜!
只有傻瓜才相信這種計算公式!
作者: 安徽農民    時間: 2010-10-29 13:13
本帖最後由 安徽農民 於 2010-10-29 13:20 編輯

回復 24# taochiy


    那你先介紹一下,二級工工資38.87在70年代一家5口的基本費用,是住多少房,吃多少飯和肉,付多少學費和醫療費生活的。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0-29 13:46
計算方法完全沒有科學性。人民幣對美元,當時出於政府形象考慮,是故意高估的。80年代初都還1:2過很長段時間呢。問題是,你根本換不到。只能到黑市高價換。美元拿進來,都只能換成僑匯券,拿到指定的華僑商場去用。黃金也是一樣,也是政府制定價格。而現在的匯率和黃金,雖然政府還有一定的控制,到價格已經很接近市場的價格了,和當時怎麼比呢?

當時的東西便宜,可要知道,你難得買到,因為全都不是市場定價。全都要票。到80年代,拿著糧票還可以換農村人很多東西呢。

實際上,70年代末,80年代初,東西雖然表面上價格低,但質量差且難道買到。當時,在大城市裡,過年要買些東西,大人們都經常要求半夜站隊,否則就只好找黑市了。那個時候,吃個排骨湯,對於一般的雙職工家庭來說,都不是很容易。現在,對於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吃個肉不算是什麼大事了吧。
作者: 司馬遷    時間: 2010-10-29 13:48
回復  司馬遷
1976年二級工工資38.87元可以買房么?
老法師 發表於 2010-10-29 09:25

如果有福利分房制度,你會願意去背一身債做房奴嗎?
作者: 司馬遷    時間: 2010-10-29 13:54
計算方法完全沒有科學性。人民幣對美元,當時出於政府形象考慮,是故意高估的。80年代初都還1:2過很長段時 ...
Guest from 130.74.251.x 發表於 2010-10-29 13:46

你知道什麼叫「黑市」嗎?就是「自由市場」,就是今天的「白市」。票證限制的是你想比「黑市」少花錢買到的那部分商品,你不想少花錢,去所謂的「黑市」買就可以。「黑市」是沒有票證限制的,隨行就市,只認鈔票,就跟今天的情況一樣。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0-29 13:55
70年代,房雖然不要錢,全靠分,可你個普通年輕人,也不用做分房子的夢了。從小房子住起,一點點的往前移吧。我知道的,在一個全國性的大城市裡,一家工廠的職工,有全家4口住8平米房一住好幾年的。中高級幹部的職工宿舍,也就在20平米左右。每家都還有至少3,4口人。這上面說的都是幹部的。你要是20幾歲的年輕工人,房的事,你還是別想吧。實在不行,想買房?對不起,那時候有錢也沒有房地產賣。很多年輕人結婚了也是和父母混住。我還看到有些就是在父母房外面搭個棚子作為婚房的。

你要硬說70年代好,那也沒辦法,估計你沒經歷過。那個年代,看報紙,什麼都好,失業率是0.因為社會主義不能有失業。實在找不到工作的,只能叫做待業。
作者: 司馬遷    時間: 2010-10-29 14:05
70年代,房雖然不要錢,全靠分,可你個普通年輕人,也不用做分房子的夢了。從小房子住起,一點點的往前移吧 ...
Guest from 130.74.251.x 發表於 2010-10-29 13:55

看清楚了:沒人說70年代和文革有多麼好,多麼幸福,而是說今天社會底層的工人農民沒比那時好多少。少數先富也許比那時好多了,但大多數人還是在過著窮日子。每兩分鐘不到就有一個中國人自殺就足以說明這個問題。
作者: 老法師    時間: 2010-10-29 14:11
如果有福利分房制度,你會願意去背一身債做房奴嗎?
司馬遷 發表於 2010-10-29 13:48

在中國居住四十多年, 包括父母, 祖父母在內全家沒有分到一寸福利房, 連想也沒想過.
作者: 老法師    時間: 2010-10-29 14:23
看清楚了:沒人說70年代和文革有多麼好,多麼幸福,而是說今天社會底層的工人農民沒比那時好多少。少數先 ...
司馬遷 發表於 2010-10-29 14:05
過去10年,香港的自殺人數不斷上升,根據死因裁判法庭報告顯示,2004年有1187人自殺,以香港690萬人口計算,自殺率是17.2,即每10萬人就有17.2人自殺,平均每日約有3人自殺。失業人士自殺率近30%,排位最高、其次逾12%為退休人士,令人驚訝的是家庭主婦自殺率為11.28%,排行第三位。

環球網記者李宗澤報道,據台灣「中央社」5月13日消息,日本警察廳今天公布,去年日本有3萬2845人自殺,是連續12年超過3萬人,其中20、30多歲的年輕人自殺率創最新高;


香港, 日本算不算富裕社會?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0-29 15:15
29樓, 你講的70年代的事情聽父母談起過, 但是現在也不是所有普通家庭都能吃肉的。給家裡打電話的時候父母就嘆息過, 現在的雙職工真慘啊, 吃不起菜更吃不起肉, 天天吃鹹菜, 還不如70年代!

我們那是沿海的一個地級市,以前很多工廠的,棉紡廠,肉聯廠,拖拉機廠,等等。 現在都不行了。那些老實巴交沒什麼門道的工廠職工實在是慘。。。。時不時就有兩口子一起上吊的。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0-29 16:49
回復 1# 掏光養賄


     腦子被掏光了。當年幾個月工資能買自行車和手錶? 現在一個月工資能賣多少?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0-29 16:50
回復 36# Guest from 78.27.67.x


    有勇氣就說出來, 哪個沿海地級市?
作者: 獨上江樓    時間: 2010-10-29 17:57
要說現在社會不公平就直說,確實是個問題。可別跟三十年前比,我只知道到三十年前,我們村大部分人家的口糧是玉米。誰家有輛自行車都是個稀罕物。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0-29 19:27
回復 32# Guest from 130.74.251.x

70年代,房雖然不要錢,全靠分,可你個普通年輕人,也不用做分房子的夢了。從小房子住起,一點點的往前移吧。我知道的,在一個全國性的大城市裡,一家工廠的職工,有全家4口住8平米房一住好幾年的。中高級幹部的職工宿舍,也就在20平米左右。每家都還有至少3,4口人。這上面說的都是幹部的。你要是20幾歲的年輕工人,房的事,你還是別想吧。實在不行,想買房?對不起,那時候有錢也沒有房地產賣。很多年輕人結婚了也是和父母混住。我還看到有些就是在父母房外面搭個棚子作為婚房的。

你要硬說70年代好,那也沒辦法,估計你沒經歷過。那個年代,看報紙,什麼都好,失業率是0.因為社會主義不能有失業。實在找不到工作的,只能叫做待業。
   
給你補充一點點,看你們的恢復就知道沒有在70年代混過,小青年結婚是要到28周歲,看工作表現,就能分到一間亭子間,大家還忘了小孩的醫療費都是由爸爸媽媽單位里報銷的,
作者: 太涼    時間: 2010-10-29 19:34
此乃今不如昔論,早批過的了。
38。87元可以買幾台電視機?
現在月工資2000元可買電視機幾台(1976年那種黑白的)?
作者: 雲海暖流    時間: 2010-10-29 21:56
本帖最後由 雲海暖流 於 2010-10-29 22:14 編輯

對於窮人來說, 房子的問題過去難, 現在也難. 國外也是難的. 這沒什麼好爭的.

貨幣的比較, 當相對於生活必需品而言.

最要命的是現在如果你有一場大病, 你就傾家蕩產了! 醫院是比屠宰場還要凶的地方, 這跟過去是天上地下的差別.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0-29 21:59
與70年代比,大多數人的絕對生活水平是肯定提供了,但由於貧富差距過大,使人覺得相對水平下降了。

電視機不好用來比較,畢竟電子產品貶值快。不過80年代初,我家裡買台12寸的黑白電視時,大家都覺得這個電視就是半個家了。

其實,要說相對水平,70年代的差距一樣也很大。但這個差距,第一,不是用貨幣形式表現出來,而是用特權形式表現出來。第二,當時的信息傳播很慢,又沒有網際網路什麼的,很多消息,不讓傳就傳不出去。第三,那個時候的宣傳和教育,使人覺得領導幹部的特權是應該的,個人意識比現在淡多了。
作者: {[MM]}    時間: 2010-10-29 22:45
都走極端,一方拚命說中國不好,共黨不好。另一方什麼都是好的。都不客觀。如果經濟增長這麼短短一篇小文就能說清楚,那些經濟學家早就失業了。哈哈
作者: 閑人一個    時間: 2010-10-29 22:46
回復 1# 掏光養賄


1976年美元和黃金並非35美元/1常衡盎司黃金,  請看http://www.usagold.com/reference/prices/1976.html
它在103.5 到140.35美元之間浮動。如果取平均值121.9美元,38.87元人民幣可買0.17盎司黃金。它相當於今天的1525.92元人民幣。
1976年有多少年輕人能拿到38.87元? 大部份人還在農村插隊,根本拿不到38.87元。
如果你說現在一個上班10年的普通工人,月收入達到2500元已經很不錯了。2500元換算回去大約是 63.68 元,在 1976年那是一個工作20年的大學畢業生工資。
中國這30多年的發展真不是一點點.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0-29 23:43
智商不夠,頭腦不清。那時就算你拿500工資你能買到東西?手錶多少錢?自行車多少錢?怎麼弄到票?糧食不夠吃怎麼辦?
作者: zgynkmsgh    時間: 2010-10-29 23:49
回復  掏光養賄


1976年美元和黃金並非35美元/1常衡盎司黃金,  請看
它在103.5 到140.35美元之間浮動 ...
閑人一個 發表於 2010-10-29 22:46


它們現在又找到了另一個所謂的「3000」萬了。
作者: 隔岸觀火    時間: 2010-10-30 00:19
1976年二級工工資38.87元,值現在多少人民幣?
作者:認真理   

按具有「等值保值功能的黃金」通過美元 ...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0-10-27 16:30

當時有多少人能進工廠拿38.87?大部分人都被下到農村修地球,一年的收入是負值。樓主說的二級工是當時的既得利益者吧?
作者: 和諧2008    時間: 2010-10-30 01:12
此乃今不如昔論,早批過的了。
38。87元可以買幾台電視機?
現在月工資2000元可買電視機幾台(1976年那種 ...
太涼 發表於 2010-10-29 19:34

原來今天中國人是靠啃電視機過日子的。難怪入口時「太涼」,排便時「太難」......
作者: 和諧2008    時間: 2010-10-30 01:13
當時有多少人能進工廠拿38.87?大部分人都被下到農村修地球,一年的收入是負值。樓主說的二級工是當時的既 ...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0-10-30 00:19

中國人都下鄉了,就你一個人留在城裡打砸搶?難怪今天這麼爽。
作者: 和諧2008    時間: 2010-10-30 01:14
智商不夠,頭腦不清。那時就算你拿500工資你能買到東西?手錶多少錢?自行車多少錢?怎麼弄到票?糧食不夠吃 ...
Guest from 174.94.74.x 發表於 2010-10-29 23:43

又是一個靠吃手錶、自行車過日子的。。。。。。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0-30 04:25
又是一個靠吃手錶、自行車過日子的。。。。。。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0-10-30 01:14

別回廢話,有本事就拿數據事實說事,樓上已經有不少數據和事實,證明那些是錯的才能說明你有理,要不就是自個在現自個而已。
作者: bearbee82    時間: 2010-10-30 04:55
本帖最後由 bearbee82 於 2010-10-29 15:56 編輯

在講standard  of living嗎?
1:溫飽問題: 70年代和21世紀
解決溫飽問題了嗎?住宿質素提高了?說沒變化的問問自個的爸媽,爺爺奶奶。看看70年代桌面吃的是什麼,現在是什麼。住的更別說,電器等等。。。有人提到為什麼要比?電子發展快,沒什麼奇怪。那也要你有能力買啊。現在擁有電視電腦家庭比率可以說明這一問題。(不如發達國家?那我沒什麼好說的,是有不如,人比人,氣死人。這是比上不如,比下有如。)
2:醫療、教育
literacy rate, 平均壽命, 升學率,mortality rate of birth child等等都可以找來對比。網上一找就有,自個對比。
3:貧富差距
在擴充是事實,這要做,要批,要防
(如果真要對比的話:越發展的快的地區,貧富差距增長速度也是比較快的地區。實例可以在很多西方國家看到。)
這一方面,中國現在經歷在一個過渡期。做好了,平穩過渡,社會發展就會有一個大進展。要不,不倒退一大步已經是謝天謝地了。現在可以說是改革后的最謹慎期。

要批,還要狠批,不管對錯,批了以後,了解以後,才知道對錯。總要有個起點。謝謝樓主給了個起點。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0-30 05:21
如果有福利分房制度,你會願意去背一身債做房奴嗎?
司馬遷 發表於 2010-10-29 13:48

司馬兄,跟這種無聊之輩費啥口舌?他們已經時空錯亂了!!!
70年代買房?70年代為什麼要買房?天方夜譚!!!  
他們最好舉例說,70年代住醫院先要先交錢,他們拿了大把的鈔票沒地方交,急得在醫院門口哭天搶地!!!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0-30 05:25
中國人都下鄉了,就你一個人留在城裡打砸搶?難怪今天這麼爽。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0-10-30 01:13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0-30 05:26
中國人都下鄉了,就你一個人留在城裡打砸搶?難怪今天這麼爽。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0-10-30 01:13

全國的工業商業。。。都靠他一個人運轉!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0-30 05:30
主帖附文二:

算一下,當年的四五十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啊?   
小磚家


引用:在談到改革開放的動因時,鄧小平說,「多少年來我們吃了一個大虧,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了,還是『以階級鬥爭為綱』,忽視發展生產力。」

截至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資只有四五十元,農村的大多數地區仍處於貧困狀態。中國人民深刻反思: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  

轉一個舊帖,該文是按前幾年(2005年)的物價計算的。現在的物價比當年更是高了很多,麻煩大家按當下物價再算一次。還有,下文說30年以前的全國工人平均工資略估算是38元,現在要更正為四五十元,折中算是45元.。所以大家可以按當下物價再算算當年的45元工資,相當於現在多少元?

也許你還不知道:現在一千元=30年前多少元? 
[水木清華園] 上貼  

首先說吃,民以食為天。30年前的大米.麵粉一般價格在0.17元,現在的價格在1.30元左右,上漲了接近8倍。副食價格就很驚人,蔬菜價格由平均5 分錢一斤上漲到平均1.50元一斤,漲幅30倍。肉食價格,以豬肉為例從0.82元到現在的平均6元,上漲了7倍還多。  

牛羊肉的價格至少達到10倍以上,食用油的漲幅大概也有7倍多。水產品,以魚類為例,由原來的平均0.20元一斤上漲到現在的平均5元一斤,上漲幅度大於25倍,如果把海參.海膽.鮑魚. 對蝦.螃蟹等高檔水產品加以參考,它們的價格增長至少在75倍以上。綜合考慮,加權平均,食品價格增長18到20倍應該是很客觀的了。  

其次談談穿,現在一套象樣的衣服怎麼說也得300到500元以上吧,30年以前20元以內就可以解決問題,所以,衣裳的價格相對於那個時代上漲了18倍好象也不算過分。當然了,你可能會告訴我,地攤上的衣服很便宜,一條牛仔褲15元就足夠了。我若反問:你穿的衣服都是從地攤上買的嗎??你怎樣回答呢?注意,我們這裡討論的是平均消費水平。  

依次類推,下面這個題目就是住的問題。30年前的住房幾乎沒有花錢去買的,大家基本都是租住,租金很便宜,有單位的還有住房補貼,平均每個月租金也就3 到5元。現在呢?500元一個月,你能租住到多大平方的房子呢??有人要說了,我住房不用花錢,房子被我買下了。我的問題是,你買房花了多少錢??所以說,房租價格幾乎整整上漲了100倍以上!!還有水費.電費.煤氣費.暖氣費,這些東西的價格上漲50倍都不止。  

再下面的題目是行,現在有人騎自行車,有人騎摩托車,有人開私家轎車,當然,也有人愛坐計程車。這些都不具有代表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乘坐公交車,30年前的車票5分錢,現在的車票是1元,整整上漲了20倍。  
吃飯穿衣住房出行分析完了,我們來談談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等。30年以前我們有比較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工人看病都是單位報銷,不用花錢,農民有合作醫療,大病統籌等,看病也基本不用花錢。從不花錢到花錢是沒有可比性的,因為即使你只花了1分錢,和不用花錢比較的話倍率也算是無窮大了。那麼,我們假定一個人沒有單位,他看病是花錢的,進一次醫院需要多少錢呢??30年以前,感冒這種普通疾病塊八毛的就解決問題了,即使打吊瓶最多10多塊吧,現在呢?少說20到30元,如果輸液了,100元根本不夠。如果病大,就更麻煩了。記得小時侯得膽道蛔蟲住了一個多月的院,也就花費幾十元錢,現在你住一個月的院試試,少說也得幾千元。醫療費用上漲了80倍不多吧??  

教育問題就更大了,過去的九年義務教育那是實實在在的,我們上學的時候全年學雜費也就5元左右,你小子有本事考上大學,1分錢都不用繳,吃飯錢都是國家管著,沒有讀不起書的。現在,小學一年幾百元,中學一年幾千元,大學一年幾萬元,讀不起書的人可就太多了!!教育費用上漲了300倍不算多吧??  

綜上所述,加權平均下來,30年來中國人的生活費用應該增長了25倍到30倍的樣子。還有一個因素必須考慮,那就是人民幣對美圓的匯率問題。 30年前,人民幣對美圓是2點幾比1,現在呢?是8.7幾比1,貶值了差不多三倍,按理說生活費用的增長應該倍乘這個數字,但是考慮到許多不可比因素和一些實際情況,我認為在25倍到30倍的基礎上再加10倍應該是比較合理的。也就是說,我們目前的生活費用比較30年以前大約增長了35到40倍的樣子。  

那麼,現在的1000元相當於過去的多少元呢??大約為25到29元的樣子。那麼,30年以前的全國工人平均工資是多少?粗略估算應該是38元以上吧。   

38元相當於現在多少元呢??大約是1330元到1520元之間吧。現在全國工人平均工資能拿到1000元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0-30 05:33
司馬兄,跟這種無聊之輩費啥口舌?他們已經時空錯亂了!!!
70年代買房?70年代為什麼要買房?天方夜 ...
Guest from 75.2.219.x 發表於 2010-10-30 05:21

所以?
作者: 和諧2008    時間: 2010-10-30 23:53
地溝油有致幻作用,一年吃進300萬噸地溝油,當然有人一個勁地喊爽嘛。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1-2 16:53
哈哈,看看那些反華分子的嘴臉,竟然想把房價也加進去,你知道嗎,在上海,30年前,人均居住面積是多少?不到4平米!想買房拿什麼買?一沒錢,二沒房,就是有錢也買不到。

同意樓上的觀點,如果有哪位運運輪輪的打算回去30年前,我們就歡送他們回去吧。
作者: xuyansi    時間: 2010-11-2 17:52
拿76年工資的時候還不用為教育,醫療,住房開銷。現在什麼都要花錢,工資還減少了一大半。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1-2 23:21
無知+愚蠢=傻瓜,zhe ge lz que shi shi sha gua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1-3 02:41
70年代過來的人,有必要有義務教育8090后,否則蜜罐里只能養出蛆出來。年輕人對物質追求是應該的,但對社會應該有正確認識。財富是干出來的,不是怨出來的。中國體制有問題,需要進步,但應該是反文革方向。中國人民奮鬥了30年才擺脫了大鍋飯和平均主義,跳出貧窮社會主義的泥坑付出了血的代價。一些年輕人好逸惡勞,是不懂得的。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1-3 05:46
中國人民奮鬥了30年才擺脫了大鍋飯和平均主義,跳出貧窮社會主義的泥坑付出了血的代價。一些年輕人好逸惡勞,是不懂得的。
Guest from 24.108.206.x 發表於 2010-11-3 02:41

不敢露臉了???
怕人知道你是誰???

權貴資改派奮鬥了30多年才逃脫了社會公正和社會公平,把全民財富的絕大部分摟進了自己的腰包!
下崗職工和失地農民為權貴資改派的富有,付出了血和生命的代價!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1-3 05:49
一位農民算毛澤東時代的物價  
作者:啟吾東疆  

我是1954年10月在山東農村出生的,兄妹兩人,父母都是農民。首先我想說說農產品的價格,以小麥為例。1970年——1980年小麥的市場價格:從「0.35元/市斤」上漲到「0.38元/市斤」,物價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非常穩定。我想說的問題是農民在市場上賣掉一市斤小麥的錢,可以用來做什麼?   

我妹妹在1970年讀小學一年級報名時,只須向學校交三毛錢(0.3元),當時只需交納書籍費,沒有學雜費,是真正的「一費制」。待到開學發書時,兩門教材《語文》、《算術》的定價相加也只有兩毛八分錢(0.28元),當初報名時多交的貳分錢還是被老師退給了每一個同學。0.28元就是當時整個一學期的費用,當時小麥的市場價是:0.35元/市斤。也就是說,農民只需要賣掉八兩(0.8市斤)小麥就足夠了。   

讓我們再看看當時其它內容的一些消費情況:柴油機灌溉或拖拉機耕地所需的柴油價格,每市斤是八分錢(0.08元),也就是說「1市斤小麥」就可以換來「4.38市斤柴油」;當時的公共汽車每次收費是伍分錢,也就是說賣掉「壹市斤小麥」的錢可以乘坐「柒次公共汽車」;當時的公園很多都免費,收費公園的門票也不會超過伍分錢;當時在電影院看電影,一張電影票只需「壹角錢」,也就是說農民賣掉「壹市斤小麥」就可以去電影院「看3.8次電影」。   

當時一個雞蛋的市場價是肆分錢,有人曾粗略地估計說:家裡養上一隻老母雞,老母雞所下的雞蛋足夠供兩個學生上學的費用。這話不無道理,我兄妹兩人從小學到中學的費用,基本上就是靠我母親所養的幾隻老母雞下蛋,這些雞蛋所換的錢,除了供我們兄妹上學外,還要供應家裡的油鹽醬醋茶之需。   

再讓我們看看改革開放后的今天農產品的價格,同上,看看賣掉一市斤小麥的錢都可以用來做什麼?再看看養一隻老母雞可以供應幾個學生上學?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會有一本帳,無須我再一一列舉。通過比較,我們不難得出結論:究竟是誰在壓低農產品的價格?!究竟是誰在犧牲農民的利益?!事情已經很明顯了。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當時的農民雖然還須向國家交納愛國糧,雖然還沒有免交農業稅,但是農民當時的生活負擔要遠比現在輕鬆得多!雖然當時的物質財富沒有現在豐富,但是他們卻是真正的國家主人翁!   

從網上看,從周圍人看,多數老百姓特別懷念毛澤東時代,認為毛澤東時代雖然「窮」,但感覺幸福、踏實,過得有奔頭。這其中原因很多,有理想,人吃人、人剝削人的現象少,不受當官和有錢人的氣,人人相對平等,但毛澤東時代的老百姓真的很「窮」嗎?   

40歲以上的人都經歷過,那時的人們享受著公費醫療、義務教育和福利住房,這些福利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呢?以現在為參照,一個家庭的這三項福利是整個家庭除吃喝以外的總收入的2.8倍!   

在毛澤東時代,城市人們享受公費醫療、義務教育和福利住房,其中義務教育中小學的學費很少,大學中專以上的學生不但學費由國家承擔,每月有生活費,那麼,這些無形的福利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呢?我大概算了一下,可能不太準確,只供參考。   

公費醫療:以某市2004年為標準,每人年均醫療消費支出為1434元,按平均每戶4人計算(毛澤東時代一個孩子的很少),每戶年均4302 元,1964年人均壽命75.85歲,每戶一生平均支出相當於今天的為75.85×4320=435046元。(參見>>鏈接)   

義務教育:以某市2004年為標準,每戶年均消費教育支出5510元(參見>>鏈接),每戶一生平均支出相當於今天的5510×75.85=417934元。   

福利住房:80年代,中國城市人均住宅建築面積由80年代初的3.6平方米,均價按3000元/m2(還不算維修等費用),每戶一生按1.3套房子,戶均1.3×3.6×4×3000=56160元。

三項共折:435046+4179345+56160=909140元!   

也就是說,每戶家庭一生所享受的這三項福利91萬元!   

家庭收入:以某市2004年為標準,每一就業者收入為10009元,剔除就業者生活費后,其年均節餘5800元左右(參見>>鏈接),每戶家庭按1.6個就業者,每個就業者的平均工作時間為35年算,每戶一生平均節餘5800×1.6×35=324800(元)。   

每戶家庭一生的三項福利是一生所攢錢的909140÷324800=2.8倍,也就是說攢一輩子的錢還不夠毛澤東時代的這三項福利!!!!   

毛澤東時代真得像有些人說得很窮嗎?這麼窮還讓老百姓享受這麼高的福利?   

毛主席去世時是既無內債又無外債!以上數據僅僅是家庭內的福利,還不算國家工業由一窮二白至第六工業強國,什麼二彈一星了等等!  
作者: NikonForFun    時間: 2010-11-3 07:39
Okay, how many ounces of gold the American people could buy in 1976 and how many today? You would find a disaster for people living in US based on your calculation. Talk to people who live in US first, please!
Do you really believe what you said? Come on moron!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1-3 07:41
回復 64# 掏光養賄


    權貴們搶佔了財富沒有人否認,本人觀點是說 30年改革開放的方向是對的,走回頭路是不對的。改革開放30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事實,同時也有新問題。不能以現在存在的問題否認已經取得的成績,更不能說明以前做的比現在好。如果中國沒有改革開放,存在的問題比現在的問題更嚴重。社會主義大鍋飯和平均主義已經是中國人民實踐過的錯誤的東西,因為大鍋飯和平均主義只能生產懶蟲。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1-3 07:53
回復 65# 掏光養賄


    本人63年出生在山東冠縣,和你很相近吧。你去訪一防,80年冠縣人民過的是什麼日子?賣小麥0.35元/斤,你家是農民嗎?80年前農民還有麥子可賣?你糊弄誰呢?麥子交公糧都不夠,當地農民一年吃兩次白面,麥收一次,過年一次。你以為沒有山東農民上倍可親嗎?告訴你,80年冠縣多數農民一個現子兒都沒有,你去集上看看,農民都賣些啥,幾個雞蛋,草紙,自製的小鹽,一天下來能賣幾角錢,幹啥?買鹽,火柴,煤油等必需品。還看電影,下影院,連縣城裡都開不起電影院,農民去哪裡買票?如果你是膠東半島(煙台青島一代),你代表不了山東農民,因為大部分山東地區80年代前都是貧困地區,如聊城菏澤等。不過,現在大不相同了,農民們雖然不算很富裕,但是豐衣足食,溫飽無憂。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1-3 08:02
你妹妹正好和我一般大,本人也在大隊小學讀書。我的同學們可憐吶,多數父母只能僅僅買得起兩本課本和兩本練習簿,衣服都是帶補丁的。課桌和課椅是土坯上搭上高低不同的兩塊破木板。父母都是農民的同學,基本上從生下來到十幾歲,屬於自己的一分錢也沒有過。小時候玩紙疊的三角和四角,同學們找不到紙,有人把課本撕了去疊,所以老師嚴禁玩紙三角和四角。掏光養賄,如果你真的是農民的兒子,或者農民兒子的朋友,你摸摸自己的良心吧,為那些60,70年代的玩伴祈福吧。
作者: 老法師    時間: 2010-11-3 10:06
本人從1970年到1978年從上海到安微農村插隊落戶, 當年安微農村每年可分細糧三十斤小麥, 其餘是粗糧如玉米, 高梁. 紅薯. 以紅薯干為主食. 沒有現金收入. 農民一般賣一些雞蛋, 或自留地種一些蔬菜換錢, 買回一些油, 鹽, 煤油( 點燈用 ). 一年四季只有吃腌鹹菜. 我們知青靠家裡父母每月寄錢維持.  可憐天下父母心!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1-3 11:01
回復 65# 掏光養賄


   改革前農民可以賣糧食嗎?說這話的人是中國人嗎?什麼農民賣8兩小麥就能如何如何,農民那時候能賣糧食嗎?人民公社時代,所以的糧食都是集體財產,農民只有隊里分的口糧,自己都不夠吃。即使少數人口糧有富餘,但是也不能賣,因為糧食是國家控制物資,是嚴禁買賣的。當然,中國很大,偶爾的糧食買賣也有,但是要麼是黑市(抓住要判刑),要麼是短期局部存在的被嚴格控制的小市場(課稅極高,很少有人捨得賣口糧)。那種農民賣糧食掙錢的故事是幻想,是騙人的。
作者: 安徽農民    時間: 2010-11-3 14:26
本帖最後由 安徽農民 於 2010-11-3 14:43 編輯

我想LZ一定是投機倒把的。當時因為國家實行糧食的統購統銷,而LZ逃避統購統銷一手進一手出把國家規定不到0.10元/斤的小麥賣到0.35元/斤,還真有本事。對抗國家政策把糧食價格翻幾倍,當然能過上悠哉游哉的生活。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1-3 20:34
回復 14# xu3331


林彪那時(1970-1971)說國富民窮純屬胡扯蛋,但是現在確實是國富民窮。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1-4 05:30
如果有哪位運運輪輪的打算回去30年前,我們就歡送他們回去吧。
Guest from 203.127.232.x 發表於 2010-11-2 16:53

你地溝油喝多了,還是毒奶喝多了?
腦子出問題了???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1-4 05:36
本帖最後由 掏光養賄 於 2010-11-4 05:47 編輯
走回頭路是不對的
Guest from 24.108.206.x 發表於 2010-11-3 07:41

沒臉的東西!
不敢有臉的東西!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是誰!
「走回頭路是不對的」,哈哈,我太同意了!
一下子回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當然「走回頭路是不對的」!

請看:

蔣介石做不到的,總設計師做到了
作者老淺:

瀏覽網頁時,偶然發現了62年蔣介石反攻大陸時的叫囂文章。讀了這篇奇文使我想到了一個現實問題。則蔣介石叫囂多年,想做,要做,而沒法做到的事,在事隔若干年後,共產黨的高官(被毛主席保留黨藉,以觀後效)做到了。 

蔣介石在文中說:"中正特再重申過去所宣布的「六大自由」、「三大保證」,並進一步說明,將來大陸光復後,政府一定要解散人民公社,徹底廢除毛匪一切殘民暴政,使我全體同胞重新得到糧食、土地、家庭和自由;人人皆享有自己工作的成果,選擇你們的職業,一如現在台灣實行三民主義的模範省一樣,在中華民國憲法保障之下,消弭「階級」壓迫與殘酷鬥爭"~

而我們共產黨的"總設計師"做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散人民公社,分田到戶;「消滅階級,階級鬥爭」;剝奪人民的四大自由。看了文章,對照現實不禁使人不寒而慄。蔣介石做不到的事,總設計師做到了。使我們想起了一句名言:"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1-4 05:38
和你很相近吧
Guest from 24.108.206.x 發表於 2010-11-3 07:53

沒臉的東西:我跟你相距十萬八千里!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1-4 05:42
本帖最後由 掏光養賄 於 2010-11-4 05:43 編輯

回復 72# 安徽小崗村農民老伯伯

下面這個故事是專門為你這樣一類的人寫的:

某領導調研市場:中國百姓親手造成高物價 卻怨聲連天
文章來源:貓眼看人

今晨又去菜場閑逛,順便體察一下民情。沿攤位走去,看著品種豐富五顏六色的瓜果蔬菜,我露出滿意的笑容。

走著走著,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不同往日,很多人問了問攤主價錢,就默不作聲匆匆離去。偶爾看到有買的,卻在那裡和攤主為一兩二兩,或一兩毛錢爭得面紅耳赤。更多的,是邊走邊小聲抱怨,什麼又漲了,更貴了之類。

我用鄙夷的目光看著他們:現在的老百姓,真的很沒素質啊!你不買,還瞎問什麼問?!問問這個不買,問問那個又放下,這不是戲弄攤販、擾亂市場秩序嘛!

走到一個賣肉的攤位前,一中年婦女剛問完價錢,低聲道:「算了,不買了。」

正準備離去,被我一聲怒喝「站住!」,嚇得呆在了當地。

她驚恐地看著我:「大哥,我不認得你啊。」

我用鼻子重重地哼了一聲,用手一指。「你為何又看又問,最後不買企圖一走了之?!」

中年婦女回頭看了看那肉。它們靜靜地躺在櫃檯上,白裡透紅,水汪汪地,煞是好看。

小販邊聽我們爭吵,邊麻利地用抹布將從肉里不斷滲出的水擦拭乾凈。

她回過頭來,低聲說道:「不是不想買,太貴了……」

「什麼?一斤肉十幾元還太貴了?」,我怒不可遏。

像上次在菜場吵架一樣,又有人漸漸圍了過來。說這中國百姓沒素質,還真不冤枉他們。動不動就圍觀,遠的不說,據考:外國聯軍攻入北京時,大批市民就在一旁饒有興緻地圍觀。

她難為情地低著頭,不停地絞著自己的雙手。

「人家各級領導公務員電視台銀行職員什麼的,工資條也才幾千元錢,這麼多年來辛勤為民服務埋頭苦幹,咋就沒聽過人家抱怨?」

她默不作聲。

「人家也是靠平日省吃儉用,才給自己的孩子買幾輛名車,置個5套房產什麼的,哪像你們這樣只知成天抱怨?」

旁邊一男子替她打抱不平:「這位兄弟,最近這物價確實漲得邪乎,不光是肉,雞蛋青菜什麼的,也翻著跟頭往上漲。」

我斜視著他:「漲?不也是你們造成的?」

他一聽,有些急了:「怎麼是我們造成的?!」

旁邊人群一陣騷動:「對啊,怎麼賴到我們這些老百姓頭上了?」

「簡直是歪理邪說!」,「你到底是替老百姓說話,還是……」,一時間,人聲鼎沸。

我冷靜地說道:「鄉親們不要激動!」

這時,一個雞蛋飛了過來,在我臉上開了花。我鎮定地將蛋清、蛋黃分別抹入口中吃下,揭去臉上粘的蛋皮。
抬起手,向不遠處那位手提籃子,身子還在發顫的老太太致以謝意。

「你們都說說,你們平時怎麼吃肉?吃多少肉?」,我轉向大夥兒。

一直默不作聲的那中年婦女開口了:「我這不孩子快考試了,天天熬夜看書做功課,我想買兩塊錢的給他補補身子。」

「我家一星期改善一次,燉鍋肉,這過份了嗎?」,旁邊一人憤憤地問道

剛才那個男子也恨恨地:「我愛吃肉,原來頓頓不離,現在也只好隔三岔五了!」

我兩手一攤:「這不就結了嘛~ 」

我問一位年齡較大的男人:「你年長我幾歲吧?你說說你家原來怎樣吃肉?」

他臉上同樣掠過一絲苦楚:「還不是逢年過節,或家裡來了貴客,才粘點兒肉腥……」

我緊抓不放:「這就對了嘛,對比現在,你們又是怎樣?」

他無比自豪:「現在,生活水平提高啦,一星期總要吃幾回肉什麼的!」

我痛心疾首:「看看,看看!自己毀了自己的生活而不自知!」

他臉上露出白痴一樣的表情:「咋?比起以前的生活,我們確實提高了哇~ 就說這彩電,手機什麼的吧,以前見也沒見過啊。」

「那你是不是還想說,所以你比慈禧和維多利亞女王生活水平還高哇?」

他認真地想了想,點點頭:「嗯!」

我,我真想上去扇他幾個大耳刮子。

不過,我控制住了,盡量心平氣和地說:「還說這肉吧,你也吃,他也吃;你吃三頓,他就吃五頓!可這豬羊數量就那麼多呀,架得住你們這麼多人成天這樣吃嗎?它能不貴嗎?能不漲嗎?」

他介面道:「可以大力發展養殖業啊。」

「是發展了啊,可你們的胃口越來越大了啊!為了滿足你們日益增強的肉慾,只好縮短豬羊的壽命,給它們喂激素,比如:原來一年才長成的豬,現在幾個月就出欄了,緊接著就到了你們肚子里!」

「這些黑心的養殖戶!」,他咬牙切齒地。

「咦?你可以吃正常生長無公害的啊,好多個機關部隊的農場里就有,可那種肉才賣幾十元一斤,你們就嗷嗷亂喊吃不起!」我鄙夷地說。

他下意識地默默自己的衣兜,臉色發暗。

「才吃上肉沒幾天,就這個肥的不能吃,那個油大不能買,逼得人家只好發明出瘦肉精來,迎合你們越來越刁鑽的口味!」,我越說越氣:「可你們非但不知感恩,還大罵人家黑心!」

片刻沉默,旁邊一女人:「就先不說這肉了,這菜拚命漲價,也是我們造成的?」

「當然是啦!」,我轉向她,「你們前段兒時間,是不是跟著電視報紙罵過張悟本?說綠豆漲價是他造成的?」

她低聲嘀咕:「當然是他造成的,電視上都那麼說。」

「那你給我說說,大蒜暴漲是誰造成的?再拉出個替罪羊來我看看?雞蛋呢?手紙呢?」

她不語。

「蔬菜漲價,還不是你們無止境的吃、吃、吃造成的?」,我接著問:「你們現在每天都怎麼做的怎麼吃的?」

一個看起來像是白領的年輕女人搶答:「我們三口之家,中午在公司學校對付,晚餐燒兩葷兩素四個小菜一個湯。」

「看看,看看!正是你們這樣的人,這樣的家庭越來越多了,這副食和蔬菜的供應就越來越緊張,價錢自然也就上去了!」,我痛心地說:「原來一大家子十好幾口人,一盤鹹菜,一碗熬菜,一大鍋粥,熱熱乎乎地就是一頓飯。可你們……你們現在……」

他們似乎也陷入了回憶。

我語氣沉重:「四菜一湯,四菜一湯,那是國家為了遏制每年9000億公款大吃大喝而出台的規定,可你們竟然盲目跟風模仿不求甚解擅自在家執行,結果自己連同大夥兒都嘗到苦果了吧?」

一老太上前:「那你說說,這糧食我們沒多吃吧?為啥也嗖嗖地往上漲?」

我和藹地對她說:「這位大娘,這事兒啊,既有內因,也有外因……」

老太打斷我:「別跟我拽這什麼內因外因的,你就說說為啥我活了六十年了,這飯量越來越小,糧價越來越高?」

「這事兒很複雜,當然先要從我們自身上找原因,嗯……大娘您平時都吃些什麼主食?」

「米飯啊饅頭啊,我北方人,愛吃烙餅,可這幾年牙現在不行了……哎,這跟漲價有關係嗎?」

「有哇!」,我肯定地說。

「大娘記得有句話叫什麼『忙時吃干,閑時『……」,我敲打著自己的腦殼,一時想不起來。

「忙時吃干,閑時吃稀,不忙不閑時半干半稀。」,不愧是過來人,老太一口氣熟練地背了出來。

「您的記性還真好!」,我誇獎道,「可您照做了嗎?這麼些年?」

老太語噎。

「乾飯、饅頭,尤其是烙餅,我記得這些乾糧都是給下地乾重活兒,或是蓋房挖井的人吃的,對不?」

老太不知想起了什麼,眼圈有點兒紅。

「您是不是吃罷飯,還去小樹林里遛個彎再鍛煉鍛煉什麼的?」,我接著問。

老太喃喃道:「是啊,人常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唉!您這麼一來,把攝入的熱量又白白消耗掉了,這就是對糧食的浪費!還有那些個小青年兒中年人,還去什麼游泳館健身房,或在路上疾走慢跑,這不純粹吃飽了撐的沒事幹嘛,把好不容易輸入的營養又不負責任地輸出了!造成糧食緊張不說,回過頭來卻還對糧價指手畫腳!」,我氣憤地說

老太不語。

「吃飯是為了活著,可活著絕不是為了吃飯!」,我對眾人激昂地說完,又柔聲地循循善誘:「所以,我們飯後應該立刻躺到床上去,避免任何消耗體力的活動,只有這樣,第二天才能更好地抓革命促生產!即給國家節省了糧食,也給自己節省了開支,還避免了有意無意地成了糧價物價的推手。」

大夥兒皆不作聲。

「再有,國際上有些個居心叵測的國家,看到我們在肥沃的耕地上,紛紛蓋起了雄偉的高樓大廈,雞滴屁高速發展,眼紅了!就提高出口糧食的價格,甚至借口減產限制糧食出口!這,也是造成糧價猛漲的一個重要因素。」,我憂慮地說道:「這是外因。」

「那怎麼辦呢?」,眾人問。

「那就要靠我們,響應號召,節能減排,迅速轉入低碳生活。在這方面,張大爺一家起了表率作用,大家可以多跟他切磋切磋。」

「總之,任何問題,要先從自身上找原因,不要怨天尤人。」,我正準備告辭,一個人拎著大袋衛生紙匆匆而過,我指著他:「你們看,吃的多,拉的就多,這不,把手紙的價錢也就搞上去了!」
作者: 安徽農民    時間: 2010-11-4 08:02
回復  安徽小崗村農民老伯伯

下面這個故事是專門為你這樣一類的人寫的:

某領導調研市場:中國百姓親 ...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0-11-4 05:42



    改革開放后的中國,你再也不能騙人錢財,投機倒把了吧,再也不能像80年代把國家統購統銷的0。1元/斤的小麥,在黑市賣3角多一斤了。改革開放斷了你的財路?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像你這種人,怎麼會沒有一點感恩,怎麼也會對現在的中國,是無中生有,小事誇大,百般抹黑。不感謝改革開放,我想象你這樣的人不要說出國,可能這輩子,飛機都沒見過了。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1-5 05:02
我想LZ一定是投機倒把的。當時因為國家實行糧食的統購統銷,而LZ逃避統購統銷一手進一手出把國家規定不到0. ...
安徽農民 發表於 2010-11-3 14:26

哈哈!那是你安徽小崗村農民的慣技咯!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1-5 05:05
回復 70# 老法師
所以。。。這幾年就靠出賣「傷痕文學」?吃飽了喝足了?一攤肥肉落在地上,坦腹露乳,站都站不直咯!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1-5 05:09
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安徽農民 發表於 2010-11-4 08:02

安徽小崗村農民當然百思不得其解天下第一村——華西村啦!
一個靠吃政府救濟過日子,過遊民的日子;一個自力更生,奮發圖強,走集體富裕的道路。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1-5 05:13
毛澤東時代GDP估算
作者:蘇拉密      

1979年以前中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計劃經濟是沒有GDP的,有的是工農業生產總值。1985年以後,中國開始有GDP統計,並且追溯到1978年,於是我們看到的中國GDP數據,都是從1978年開始的。

關於毛澤東時代GDP的估算,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價格參照問題。因為30多年來物價指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到底變化了多少倍,誰也說不清楚。前一陣子論壇里還為「毛澤東時代1元錢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多少?」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

本文使用「實物貨幣」計算。比如,三峽工程總投資為2000億,工程總量為3億立方米土石方;那麼,毛澤東時代3億立方米土石方的水利工程也計算為2000億投資。

2.「有產無值」現象。所謂「有產無值」是說毛澤東時代的工農業總產值不包括讓洋人拿印刷品花花紙鈔來,在中國的土地上消耗中國的資源、能源,盤剝中國勞工血汗,最後把產品運走,把垃圾污染丟在中國所進行的生產和出口統計;不包括教育文化、醫療衛生、娛樂、安全...等這些本來應該是社會基本投入,而現在卻「產業化」了的「產值」;不包括建造那些專門用來拍死孩子的樓房,專門用來吸引媒體的垮塌橋樑...所產生的產值;不包括變賣土地、礦產、水源、出租文物遺產...的「產值」;...

毛澤東時代的工農業總產值不僅不包括以上各項不合理「產值」,而且還有一些巨大的建設項目,本應計入產值,但當時均未統計。比如,農田基本建設,是天字型大小第一大工程,是合理的固定資產投入,但群眾的勞動卻只能「記工分」。生產隊的工分是多了,但工分並不擴大產值,因為農業產值統計的是糧食產量和其它農業收益,而農田基本建設的經濟效益是長久體現的,要用百年甚至千年來度量。工分記多了就造成勞動日值貶值,有的生產隊勞動日值才0.2元,這就是付出了大量的勞動,卻沒有即時的經濟收入為工分「充值」的結果;但他們為後人留下了巨大的固定資產---旱澇保收的優質農田。還有國家工程周遍群眾所進行的無收益協作勞動,也是靠生產隊「記工分」。這就是「有產無值」現象。

本文將計入這些固定資產投入。

3.起始年代問題。本文以1950-1979作為研究階段。這是因為1979年不僅是70年代和「五五計劃」的結束年,而且1979年還是中國經濟性質的改變年---1979年以前實行的是「計劃經濟」,1979年以後開始實行「土地承包聯產責任制」,1984年開始實行「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直到目前的「完全市場經濟」。我們把1979年當作「毛澤東計劃經濟時代」的結束年。

筆者在《「制度性乾旱」--論中國北方惡性水源危機的社會成因》寫作期間,掌握和研究了一部分水利工程史料,使得本文有可能以水利工程為突破口來估算毛澤東時代的GDP。

以下引用《「制度性乾旱」--論中國北方惡性水源危機的社會成因》內容:

截止「五五計劃」結束時的1979年,全國擁有有效灌溉面積7.3億畝,佔世界灌溉面積的1/4,居世界首位;人均灌溉面積超過了世界人均水平。把灌溉密度(灌溉面積占實際耕作面積的比例)提高到了46%,處世界領先地位(美國目前灌溉密度僅為13%[01])。同時還完成2.6億畝的除澇和6200萬畝的鹽鹼地治理。其間,共建成大、中、小(10萬m3以上)型水庫8.6萬座,數百萬座被民間稱作「水庫」的塘壩(10萬m3以下)不在統計之列。總庫容4千多億m3。人工河渠總延長300多萬公里,已配套機井220萬眼,各類堤防總長16.5萬公里。[02]

新中國1949-1979年水利建設的「工程總量」---體積合多少土石方?

根據《水利部:建國40年水利建設經濟效益》[03]提供的數據:1949-1987全國水利工程總投入按1980年不變價格計算為2164.11億元;勞動力投入摺合1137.03億元。

80年代是中國水利建設的「黑暗時代」。水利建設投入占基本建設投入份額由1958-1979的7.08%降低為2.7%;這麼低的投入恐怕連工程維護都完不成,就別提新建項目了。我們有理由認為:在1949-1987的2164.11億元投入中,有1800億左右、甚至更多為1949-1979的投入。特別是1137.03億元的勞動力投入,完全是人民公社靠生產隊「記工分」完成的。

按當年「國家搭骨頭,群眾填肉」的建設模式,國家與各級政府的1800億大致是用來完成占工程體積30%左右的核心、樞紐、骨幹、框架、鋼筋混凝土等項目施工,和規劃、設計、組織、配套、後期維護等支出的;群眾的1137.03億勞動力投入大致是用來完成其餘70%土石方體積的。根據史料,當年基建土石方的概算為0.45元/立方米[04]。也就是說,靠群眾「記工分」完成的工程體積為2527億立方米,靠國家和各級政府投入完成的工程體積為1083億立方米,總計為3610億立方米。

由於資料不足,筆者曾做出過「最保守估算,工程總量土石方也當在300億立方米以上」的判斷,被廣為引用;「保守係數」竟高達12倍!有誤導讀者的嫌疑,特在此修正並道歉。

3610億立方米這個天文數字是個什麼概念呢?萬里長城的工程量為2億立方米;傾舉國之力、歷經15年建設還沒有完工的三峽工程,到最後的土石方開挖、回填、混凝土澆注總量為不超過3億立方米[05]。

也就是說,在1949-1979的30年間,新中國水利建設的工程總量為1200座三峽工程,平均每年40座。

三峽工程的總投資為2000億元[06]

也就是說,1949-1979年30年間新中國水利建設的總投入相當於目前的240萬億元,平均每年8萬億元。

我們還知道1949-1979年30年間水利投入佔全國基本建設中投入的比例為6.6%。[07]

以此我們推算出中國在1949-1979年30年間的基本建設總投入為3636萬億元,平均每年為121萬億元。

3636萬億元基本建設投入,可作為固定資產投入。

2007年中國GDP為24.6619萬億元,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7239萬億元[08],固定資產投入對GDP的拉動率為180%,就是說固定資產每投入1元,可產生1.8元的GDP。

當然,目前的拉動率是比較高的,工程項目附近什麼酒店按摩洗腳都被拉動了起來。

1949-1979年的拉動率沒這麼高,最多就是拉動一下熗鍋面、小平頭;就把拉動率按最保守的態度定在110%吧。那麼30年3636萬億元的固定資產投入可拉動GDP為4000萬億元,平均每年為133萬億元。

新中國前30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按主流的說法是7.2%[09];我們就按這種說法進行分佈:50年代(1950-1959)平均每年的GDP為57.14萬億元;60年代(1960-1969)平均每年的GDP為114.24萬億元;70年代平均每年的GDP為228.48萬億元。

70年代平均每年的GDP為228.48萬億元;  

2007年,中國GDP為24.6619萬億元;  

70年代是目前的9.26倍。

鄧小平同志說得好:「落後就要挨打」。美帝國主義由屁顛屁顛地跑到毛主席書房請教哲學到狗膽包天地炸我們的大使館,主要原因就是我們經濟倒退了。
作者: 和諧2008    時間: 2010-11-5 10:19
哈哈!那是你安徽小崗村農民的慣技咯!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0-11-5 05:02

跟這些以喝地溝油為榮的腦殘有什麼好羅嗦的?
作者: 老法師    時間: 2010-11-5 10:42
回復  老法師
所以。。。這幾年就靠出賣「傷痕文學」?吃飽了喝足了?一攤肥肉落在地上,坦腹露乳,站都站 ...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0-11-5 05:05

我現在生活比70年代好幾百倍. 誰管你現在吃糠咽菜, 餓到半死不活. 你回中國發動武裝起義, 推翻共產黨去吧.  恢復你的38元小錢幸福生活.  腿不要發抖. 祝你成功. 我看熱鬧. 都傻成這樣了. 懶得叫你吃藥, 哈哈!
作者: 和諧2008    時間: 2010-11-5 11:08
我現在生活比70年代好幾百倍. 誰管你現在吃糠咽菜, 餓到半死不活. 你回中國發動武裝起義, 推翻共產黨去吧 ...
老法師 發表於 2010-11-5 10:42

一語道破天機。以喝地溝油為榮的的奴才,自然是不會同情中國千百萬失地農民、下崗工人的。
作者: 老法師    時間: 2010-11-5 11:32
任何人不服共產黨, 回國去推翻它. 在這裡啰嗦形同放屁. 誰管你們死活!
作者: 和諧2008    時間: 2010-11-5 19:54
任何人不服共產黨, 回國去推翻它. 在這裡啰嗦形同放屁. 誰管你們死活!
老法師 發表於 2010-11-5 11:32

共產黨不是被你們的主子推翻了嗎?現在中國只有房產黨哪裡還有共產黨?如果現在的中國還是共產黨的天下,那麼蔣介石早就是共產黨員了。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1-6 05:30
回復 87# 和諧2008
一針見血!!!
   
我75樓運用的轉貼,已經充分加以了說明:

蔣介石做不到的,總設計師做到了
作者老淺


瀏覽網頁時,偶然發現了62年蔣介石反攻大陸時的叫囂文章。讀了這篇奇文使我想到了一個現實問題。則蔣介石叫囂多年,想做,要做,而沒法做到的事,在事隔若干年後,共產黨的高官(被毛主席保留黨藉,以觀後效)做到了。 

蔣介石在文中說:"中正特再重申過去所宣布的「六大自由」、「三大保證」,並進一步說明,將來大陸光復後,政府一定要解散人民公社,徹底廢除毛匪一切殘民暴政,使我全體同胞重新得到糧食、土地、家庭和自由;人人皆享有自己工作的成果,選擇你們的職業,一如現在台灣實行三民主義的模範省一樣,在中華民國憲法保障之下,消弭「階級」壓迫與殘酷鬥爭"~

而我們共產黨的"總設計師"做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散人民公社,分田到戶;「消滅階級,階級鬥爭」;剝奪人民的四大自由。看了文章,對照現實不禁使人不寒而慄。蔣介石做不到的事,總設計師做到了。使我們想起了一句名言:"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1-6 05:34
我現在生活比70年代好幾百倍. 誰管你現在吃糠咽菜, 餓到半死不活.
老法師 發表於 2010-11-5 10:42

看清楚了吧,資改派既得利益者的真實嘴臉!
只顧自己圈錢,哪顧平民百姓死活!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1-6 05:36
我現在生活比70年代好幾百倍.
老法師 發表於 2010-11-5 10:42

當然咯!
有這麼好的工作,跟一帖領五毛錢呢!70年代哪裡有這樣的好工作!
作者: dokodlaozi    時間: 2010-11-6 10:08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匯率人民幣與美元本身就不合理。這種比較近似於謬論,似是而非,乍一看還真是那麼一回事。可是經不起推敲。
作者: 老法師    時間: 2010-11-6 13:06
當然咯!
有這麼好的工作,跟一帖領五毛錢呢!70年代哪裡有這樣的好工作!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0-11-6 05:36

本人自願移民在資本主義國家, 移民前身無分文, 為資本家打工. 僱員和僱主在公司經營管理上不平等, 僱主有權決定公司經營及管理. 僱員無權參與. 但僱員和僱主在人格上平等, 僱主不能打罵, 侮辱僱員. 本人了解資本家剝削我的剩餘價值, 本人自願接受. 付出勞動得到報酬. 我希望中國民眾也能享受富裕生活, 告別貧窮.
你們如何謀生本人不感興趣, 看你們的貼子估計你們是苦大仇深的無產階級, 我也希望你們開展階級鬥爭, 推翻萬惡的資本主義, 解放全人類, 實行公有制, 真正翻身當家作主, 實現共產主義, 參與管理國家, 恢復每月38元的幸福生活. 祝你們好運!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1-6 14:41
你們如何謀生本人不感興趣
老法師 發表於 2010-11-6 13:06

誰要你感興趣了?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事實是,你對別人太感興趣了!跟了一帖,一帖。。。又一帖!
為啥感興趣?不就是為了五毛一帖!
賺了不少了,歇歇了!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1-6 14:42
回復 92# 老法師
政工幹部又來了!
作者: 安徽農民    時間: 2010-11-6 15:12
誰要你感興趣了?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事實是,你對別人太感興趣了!跟了一帖,一帖。。。又一帖!
為 ...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0-11-6 14:41



    本來上網就是聊天,吵架和打發時間。如說跟了一帖,能拿五毛的話,你才是最可疑的了。老法師寫寫一貼,你一跟跟兩貼。我一貼,估計你至少還要跟三貼。今天讓你賺大了。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1-6 15:34
本來上網就是聊天,吵架和打發時間。如說跟了一帖,能拿五毛的話,你才是最可疑的了。老法師寫寫 ...
安徽農民 發表於 2010-11-6 15:12

不要不好意思,  換件馬甲做啥呢?
安徽小崗村農民老伯伯要弄弄清爽主賓關係!我是樓主,我發的主帖。到底啥人跟啥人???  
我「才是最可疑的了」?!我退到70年代去領五毛???毛主席老人家發我五毛???
安徽小崗村農民老伯伯 不要搞七廿三了!你連「騎牆等紅杏」是男是女都分不清!
作者: 老法師    時間: 2010-11-6 15:57
本來上網就是聊天,吵架和打發時間。如說跟了一帖,能拿五毛的話,你才是最可疑的了。老法師寫寫 ...
安徽農民 發表於 2010-11-6 15:12

在他們眼裡賺幾塊人民幣就要眉開眼笑了, 38元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天堂了.
作者: 掏光養賄    時間: 2010-11-6 16:13
回復 97# 老法師
一帖五毛,就是你的天堂!
多跟跟,多貼貼,明朝伙食銅鈿就有了!
坐地化緣的胚子!
作者: 安徽農民    時間: 2010-11-6 16:28
不要不好意思,  換件馬甲做啥呢?  
安徽小崗村農民老伯伯要弄弄清爽主賓關係!我是樓主, ...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0-11-6 15:34



    我看你才是搞七二十三,或者笨到不可思議,至今仍把我看成是老法師的馬甲,那你一定是平X小姐的馬甲咯。
作者: 雲海暖流    時間: 2010-11-6 18:30
蔣介石做不到的,總設計師做到了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0-11-6 05:30

好象有點雷同之處. 共產黨做不到的, 民進黨做到了. 不過國民黨又鹹魚翻身了. 不知道.......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