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擁有致富訣竅 富人何以積累巨大財富
[列印本頁]
作者:
紆朱曳紫
時間:
2010-10-26 04:11
標題:
擁有致富訣竅 富人何以積累巨大財富
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積累巨大財富?他們到底擁有什麼致富訣竅呢?有人作了深入的探討,並對改革開放以來湧現的「大款」作了調查,得出一個結論:他們中三分之一的人靠繼承,三分之一靠創業積累財富,另外的三 分之一是靠理財致富。而綜觀芸芸百姓,誕生富裕之家畢竟是少數,而全社會能創業成功的比率也只有33%。因此,理財得當才是市井小民最好的致富途徑。
假定有一個身無分文的20歲年輕人,從現在開始每年能夠積蓄1.4萬元,如此持續40年,並且他每年將存下的錢用作投資,並獲得年均20%的投資收益率,那麼到60歲,他能累計起1.0281億元的財富,這是一個令大多數人都難以想象的數字,億萬富翁就是如此簡單地產生,真是不可思議!目前,儲蓄仍是大眾傳統的理財方式,隨著利率的多次降低,將錢存入銀行雖然安全,但就長期而言卻是最糟糕的理財方式,因為這種方式的年收益率太低,特別是前期央行連續降息,在當前通貨膨脹的情況下,銀行儲蓄成為「負利率」,更不適合作長期投資理財的方式。
諾貝爾基金會成立於1896年,由諾貝爾捐獻980萬美元作為諾貝爾獎金。為了避免基金管理的風險,諾貝爾基金管理委員會訂立章程規定基金的投資範圍應該限制在安全和有固定收益的項目,因而早期的諾貝爾基金基本上以儲蓄或買公債等保守的理財方式進行。隨著每年獎金的發放與基金運作的開銷,50多年後,到1953年,該基金會的資產只剩下330萬美元。眼見基金的資產將消耗殆盡,基金管理者及時覺醒,意識到投資收益率對財富積累的重要性,隨後作出突破性決定,更改基金管理章程,將基金主要投資於股票和房地產上。理財觀念的改變徹底扭轉了基金的減少,到1993年,諾貝爾基金的總資產已增長到了 2.7億美元。
投資理財其實沒有什麼複雜的技巧,最重要的是投資觀念,觀念正確才會贏。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投資理財又是件相當困難的事,它之所以困難,並不是因為需要高深的學問,而是理財者必須經常做一些與大眾習慣背道而馳的事,這對絕大多數人而言並非易事,從而導致大多數人與富翁無緣。
面對現在日趨多元化的理財手段,您必須用敏銳的眼光去發現最值得投資的渠道,而不能只盯著一種方式運行。例如前期在房地產處於谷底時買入房地產,在B股不斷創新低時適時介入,均存在一定時期內獲大利的證明。其實,買股票不是一件傷腦筋的事,只要在股市低迷和成交量極度萎縮時堅持以「隨便買和隨時買」來分散投資風險,通過長期持股「不要賣」的原則,靠時間積累財富,則億萬富翁人人可為也。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