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10.11 《外交政策》】美國從未戰勝日本,也難以戰勝中國(轉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0-10-18 15: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譯文刊《四月青年》

【原文標題】Lie of the Tiger

【中文標題】美國從未戰勝日本,也難以戰勝中國
【登載媒體】外交政策        

【來源地址】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 ... the_tiger?page=full

【原文庫地址】http://bbs.anti-cnn.com/thread-271379-1-1.html

【譯  者】 波默默妞

【翻譯方式】人工

  1981年秋,被聘為里根總統商務部長的顧問的我來到華盛頓時,美國對日本的恐懼已超越了當年的珍珠港事件。日本的汽車工業正準備把底特律(譯者註:美國的汽車製造中心)當中飯給吃了。超級省油的日本本田和豐田進入美國市場后,迫使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關閉了多家工廠,解僱了大批員工。而由矽谷新興公司引領的美國半導體產業也處於命懸一線的狀態,因為他們的對手——日本生產商——有人家的政府做堅強後盾,日本產品佔據了新一代電腦晶元的半壁江山。而當時美國正處於一次經濟衰退之中。

  日本的經濟奇迹並不是偶然事件:日本非常大方地扶持補貼他們的「戰略產業」——鋼鐵,機械,電子,化工和航空。日本領導人指望著用出口來拉動經濟,他們一方面通過各種稅和對消費信貸的限制來控制國內消費,另一方面又鼓勵儲蓄和投資。日本人建造世界級的工廠重視發展日本技術,同時,想要進入日本市場,外國企業還得向日本人貢獻出自己的技術。他們阻止全行業工會的建立,阻止日元升值,而且還設置很多關稅和貿易壁壘來保護本國企業。

  很耳熟吧。日本的經濟神話成為後來那幾條亞洲龍的成功模板: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泰國,還有現在這條最大的龍——中國。現在,來自亞洲的挑戰又一次擺在美國面前,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弄清楚當初美國到底是怎樣對付日本的。

  拋開那些自由放任主義的華麗辭藻,里根政府以毒攻毒,打出一套組合拳來回應日本違反市場經濟體系的產業和貿易政策。一份「自願出口限制」協議就使東京不得不把出口量縮減到每年168萬美元。實際上,此舉迫使日本汽車製造商把工廠挪到美國,消化了一部分由於美國汽車製造工廠倒閉造成的失業人口。為了幫助哈雷公司走出困境,華盛頓暫時提高了某些高端摩托車的關稅。在保護本國半導體產業方面,華盛頓表現更加激進——開啟反傾銷程序,強迫東京保證美國製造商在日本有20%的市場份額。

  重頭戲在於1985年的《廣場協議》,華盛頓說服東京同意日元升值,此舉可大幅減少了美國的貿易逆差。接下來的幾年間,日元對美元升值,美國從日本的進口額縮水。美國的貿易逆差從1986年的550億美元下降到1991年的430億美元。哈雷公司和矽谷東山再起,而底特律的汽車製造商們也重獲新生。

  不知不覺,美國在最近這一次貿易大戰的成功被愛國主義宣傳語(如:「美國工業一鼓作氣勇敢面對日本的挑戰」)和一些經濟學的陳詞濫調(如:「任何情況下貿易總是雙贏的」)所掩蓋了。但是,一廂情願並不能幫我們解決中國帶來的問題,特別是在當今全球經濟風起雲湧之時。

  和80年代的日本一樣,今日的中國也在用出口拉動經濟增長——控制國內消費,鼓勵儲蓄和投資戰略產業。眾多的貿易壁壘,弱小的工會組織,低估的貨幣,一切跟當年的日本都很相似。現在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高達2500億美元——是對日本的四倍。早些時候中國很歡迎外國投資者,但現在北京十分重視發展本國的技術。問題的關鍵在於,美國的高新技術產業被中國拒之門外——太陽能,電子晶元,光纖。而且其承諾的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都是只說不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去年我一個中國朋友跟我說:「現在外國狗們都關狗窩裡了,我們要關門打狗了!」

  但是華盛頓過於相信自己當年打敗日本靠的是「自由市場政策」,以至於不再用同樣的手段對付中國。奧巴馬政府上台以來只提交過一次WTO申訴而且一直拒絕把中國打上貨幣操縱者的標籤——但顯然中國是在操縱貨幣。至於「自願出口限制」,華盛頓連想都不敢想,而且也沒能成功說服北京讓人民幣升值。沒啥可大驚小怪的:中國人都相信是《廣場協議》導致了日本經濟的崩潰,併發誓絕對不能犯同樣的錯誤。中國人民銀行的一位高級官員曾經告訴我:「我們不會像(當年)日本人那樣愚蠢。」

  此外,美國現在手中握著的中國砝碼要比當年的日本砝碼少。華盛頓在處理國際性問題時需要中國,如:伊朗,朝鮮,全球變暖,更別提我們欠著中國的那一屁股債。所以奧巴馬就不太能夠也不太願意採取有效行動。比如說去年11月奧巴馬訪華,他竟然信誓旦旦地保證美國將會幫助北京製造中國自己的商務客機,儘管航空技術已是美國為數不多的還能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技術之一。

  但話說回來,即便更明智點的策略也不一定能贏回失去的領土。儘管里根所用的激進政策治好了外傷,卻沒能夠讓美國真正的恢復競爭力。多數美國製造商再也沒能從80年代的損失中恢復元氣。實際上,上次貿易戰到底誰勝誰負還未定論。從1990到2000,所謂日本「失去的十年」,日本GDP的漲幅只比美國低0.2個百分點。如果算人均GDP的話,日本還要比美國高。即便受了重創,20世紀90年代日本工人的生產力增長超過了美國。
至於1986年讓里根十分擔心的那550億美元貿易逆差,到2006年,美國對日貿易逆差達到了900億美元。現在美國全球貿易逆差總額高達6000億美元。

  數字是不會說謊的:事到如今我們應該意識到美國從來沒能打敗日本,而且如果沒有新策略的話,也不太可能打敗中國。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沙發
weihua99 發表於 2010-10-18 20:10 | 只看該作者
美國一切都是為了謀求它的霸權。它要阻止中國發展的勢頭,絕對GDP永遠領先中國。如果中國以每年6%左右的速度發展,它就不會害怕中國,不會給中國很大壓力,因為美國每年只要保持2.5-3%的發展,它的絕對GDP就會永遠超過中國,而每年保持2.5-3%的發展速度美國是能做到的。這樣美國永遠會世界第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Hanxin 發表於 2010-10-18 21:18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以每年6%左右的速度發展,它就不會害怕中國,不會給中國很大壓力,因為美國每年只要保持2.5-3%的發展,它的絕對GDP就會永遠超過中國,而每年保持2.5-3%的發展速度美國是能做到的。這樣美國永遠會世界第一。
weihua99 發表於 2010-10-18 20:10
未必!
當年大清朝的雞屁股佔世界的1/4
結果還不是被洋人/小日本打個一塌胡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4
11nn93n9 發表於 2010-10-19 00:20 | 只看該作者
日本需要被二次打敗才會服氣。德國就是二次戰敗后服氣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6: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