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國際觀察:風口浪尖上的俄伊核合作
[列印本頁]
作者:
longzaijianghu
時間:
2010-8-16 13:16
標題:
國際觀察:風口浪尖上的俄伊核合作
俄羅斯和伊朗近日相繼宣布,俄方幫助建設的伊朗首座核電站——布希爾核電站核反應堆將於本月21日開始裝載核燃料。儘管俄羅斯否認此舉意味著核電站開始運行,但承認這將使核電站「進入實質啟用階段」。
當前,伊朗核問題正處在風口浪尖,由於談判陷入僵局,美歐正紛紛加強對伊朗制裁。在此時刻,俄伊決定啟用布希爾核電站顯然各有重要考量。分析人士認為,俄方可以藉此修補近來惡化的俄伊關係,又不至於過度激怒美國;伊方則希望藉此表明自身和平利用核能的目的與權利,同時給揮舞制裁大棒的西方一個強硬回應。
建電站一波三折
布希爾核電站位於伊朗南部港口城市布希爾附近,為伊朗首座核電站,設計裝機容量為1000兆瓦。
20世紀70年代,伊朗與德國簽署合同建造布希爾核電站。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后,在美國的反對下,德國停止了與伊朗的合作。1995年,從冷戰結束后戰略及地緣政治的角度出發,同時也為了可觀的經濟利益,俄羅斯接手該項目。根據合同,布希爾核電站應於1999年7月竣工。
然而,建設工期一再拖延。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技術、資金問題。該核電站起初由德國公司設計建造,俄羅斯接手后不得不進行複雜的設備和技術整合,同時這也使增加建設資金成為必需。為此,俄伊雙方曾多次發生爭執。
另一方面,因涉及核能技術等問題,俄伊核電站合作一直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指責。美國擔心伊朗利用俄羅斯的核技術暗中製造核武器。在美國的壓力下,俄在核電站建設問題上的態度曾多次反覆。
俄伸出「援助之手」
今年以來,俄羅斯的外交政策出現向西方傾斜的趨勢,其在伊核問題上的立場逐漸與美歐接近,這引起伊朗強烈不滿,也使伊朗在國際上更加孤立。
不過,觀察家們指出,伊朗不僅是俄羅斯重要的貿易夥伴,而且是俄抵禦美國在中東擴張勢力的戰略屏障,是俄與美國討價還價的重要籌碼。出於保護本國戰略利益的考慮,俄羅斯不大可能在伊核問題上徹底拋棄伊朗,而會採取靈活政策,維護兩國關係。
俄政治評論家葉夫謝耶夫認為,俄羅斯非常清楚,伊朗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而且本地區所有的熱點都與其有不同程度的關聯,因此與伊朗保持夥伴關係是俄羅斯在大中東地區發揮重要影響的條件之一。兩國地理上的接近、歷史和文化方面的聯繫以及大量共同的問題,必然會在某個時候促使兩國恢復全面夥伴關係。
因此,在當前伊朗面臨沉重國際制裁壓力的形勢下,俄羅斯宣布為布希爾核電站裝載核燃料,實際上是向伊朗伸出了「援助之手」,表明了俄不反對伊朗和平發展核計劃的立場。
值得注意的是,俄方同時指出,核反應堆裝載核燃料並不意味著伊朗的首座核電站將就此開始運行。這顯然是在為自己留下迴旋空間,防止激化與美歐矛盾。
伊朗拒停鈾濃縮
分析人士指出,眼下正是伊朗與西方國家重啟核談判的敏感時期。伊朗政府上月底已經正式向國際原子能機構遞交信函,表示願在國際原子能機構設定的框架內,「無條件」重啟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談判。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也表示,準備在伊斯蘭齋月結束后(即9月中下旬)重啟與西方的核談判。
從伊方公布的信息來看,布希爾核電站投入運行的日期,可能與重啟核談判的日期接近。在當前伊朗與西方嚴重缺乏互信的情況下,核電站的啟用很可能引起美國和以色列的強烈反應,從而對核談判產生負面影響。
針對核電站將啟用一事,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早些時候提出,既然俄羅斯為布希爾核電站提供了核燃料,伊朗就沒有必要再自行生產濃縮鈾。
對此,伊朗議會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委員會主席布魯傑迪15日表示,無論布希爾核電站的核燃料裝載與否,伊朗都不會停止鈾濃縮活動。
他說,核燃料裝載與鈾濃縮活動是兩個不相干的問題。伊朗正在興建的核電站有20座,伊朗需要為這些核電站提供核燃料。伊朗在納坦茲鈾濃縮廠提煉的濃縮鈾將被用於這些核電站。他還批評美國及其盟國未履行為伊朗研究用核反應堆提供核燃料的合同,認為伊朗除了繼續進行鈾濃縮活動外別無選擇。
伊朗當地輿論認為,西方核燃料供應國片面追求本國利益,從不考慮其他國家對核能的和平利用,因此不值得信賴。
分析人士指出,伊核問題的根源在於美伊因長期敵對而形成的「信任鴻溝」,只要兩國之間的「信任鴻溝」不消除,伊朗就很難在核問題上做出重大妥協和實質讓步。此外,布希爾核電站的啟用只是伊朗落實核計劃的第一步,捍衛本國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已經成為伊朗的既定方略,關係到伊朗的國家榮譽和民族尊嚴,伊朗不會因為布希爾核電站的啟用而終止核計劃。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