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目前還不是談軍事互信時機
[列印本頁]
作者:
風清揚
時間:
2010-8-5 09:49
標題:
目前還不是談軍事互信時機
聯合早報網訊)中評社報道,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3日告訴中評社,馬英九的大陸政策整體構想當中,就是要先經濟後政治。在軍事互信機制方面,兩岸民間學術團體已經開始相互討論,提出彼此看法,但雙方政府不認為現在是成熟時機。
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吳伯雄2008年5月首度以國民黨主席身分與胡錦濤會面,之後在北京奧運會期間,二度與胡錦濤會晤。今年7月中旬,吳伯雄前往廣州參加兩岸論壇後,轉往北京第三度與胡錦濤會晤,代替馬英九向胡轉達「正視現實、累積互信、求同存異、續創雙贏」16個字。
兩岸簽署ECFA後,吳伯雄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加以落實,未來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兩岸的交流合作已經越來越密切,這是事實,目前還不是談軍事互信機制的時機,應該考慮到兩岸人民的感受,雙方應累積更多的互信」。
談到國共兩黨的溝通管道,吳伯雄強調,未來還是會存在,不會偏廢,但海基會和海協會是唯一能代表雙方政府的管道,大陸黨政分離比較難,在臺灣,國民黨只是一個政黨,所以國共之間的平臺,可以扮演交換意見,討論一些比較遠的事情,至於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由海基和海協會加以具體商談,所以還是以兩會的管道為主。
針對年底5都直轄市長選情,吳伯雄表示,現在距離選舉還有100多天,談選情還言之過早,未來還會有許多變化,也會有新的因素產生。
吳伯雄雖然卸下黨主席重擔,但一年來,每一個到臺灣參訪的大陸省市代表團,他都會代表國民黨接見。吳伯雄認為,現今各種交流可以培養兩岸人民感情,實際上經濟關系更為密切,大陸各省市代表團到了臺灣之後,尋求采購的機會,現在景氣慢慢翻身,大陸對臺采購佔了相當大的因素。
吳伯雄觀察,臺灣經濟好轉,最先感受到的,就是經濟成長率攀升,對某些行業帶來影響,但是要反應到一般社會,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如果一個企業有3萬個員工,業績好轉公司賺錢的話,這3萬個家庭馬上可以感受得到,並且反映在市場的購買力上面。
吳伯雄指出,只要業績好轉,公司看好未來景氣,自然就會大舉徵才,就業機會當然增加,外界有些似是而非的說法,質疑經濟好轉只有少數企業得利,一般老百姓享受不到好處,但這只是時間問題,只要經濟持續好轉,整個社會都可以獲利,全民皆能享受到經濟成長的好處。
兩岸簽署ECFA之後,在兩年之內,臺灣有539項產品銷往大陸將可以享受零關稅優惠,「ECFA只是起點而已,後續的協商非常重要」。ECFA能夠簽得成,協議內容在其他類似的協定根本看不到,胡錦濤總書記就當面告訴他,除了經濟的互助雙贏之外,也代表血濃於水的「民族感情」。
回想起一年前的此時,在縣市長選舉前幾個月,民進黨全力炮轟ECFA,執政黨頓時成為箭靶,但一年之後時移勢轉,隨著ECFA的簽署,國民黨轉守為攻,ECFA反而成為馬政府的優勢,對於這個結果,吳伯雄一點也不意外,「我們心安理得,哪一點對臺灣不利?國民黨念茲在茲的,就是對臺灣有利」。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