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美國在全面反思轉基因技術嗎? [列印本頁]

作者: iamcaibird    時間: 2010-7-27 11:51
標題: 美國在全面反思轉基因技術嗎?
◇◇新語絲(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美國在全面反思轉基因技術嗎?

  作者:不是鍾馗也打鬼

  2010年07月06日,《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金微發自北京、紐約的一篇報道
「美國全面反思轉基因技術挑戰天然轉為尊重天然」,直言「美國的轉基因技術
已經轉向,正從挑戰天然和違背自然的發展思路轉變到尊重天然和服從自然的框
架中」。但認真讀罷全文,沒有什麼新鮮內容,不外乎什麼轉基因產生超級雜草
和轉基因食品危害健康等老調重彈,毫無任何證據支持其報道中關於「美國全面
反思轉基因技術」的論調。

  首先看一看金記者在該報道開篇中講述的一個「長芒莧超級雜草的出現與災
害」的荒誕科幻故事:「我們過去用不了一滴農藥就能殺死的小草,如今被轉基
因轉成了對所有農藥都刀槍不入的超級大草」。安德森是美國田納西州西部的農
民,從去年開始,他就開始為一種叫做長芒莧的超級雜草頭疼,這種粗壯的超級
雜草非常結實,在轉基因種植區蔓延,一些耕地被迫荒蕪。事實上,長芒莧是最
常見的雜草之一。雖然對草甘膦產生耐藥性的長芒莧在美國田間開始蔓延,但另
一種快速廣譜除草劑「百草枯」對付草甘膦抗性長芒莧的效果明顯。草甘膦對付
不了的長芒莧,用百草枯就可以有效滅殺,根本就不存在所謂對所有農藥都刀槍
不入的「超級雜草」。金微炮製謠言的品牌標誌之一就是「危言聳聽」。

  轉基因技術在發展過程中都伴隨著激烈的安全爭論。金記者在這篇報道中列
舉了轉基因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的幾個安全性爭論事例。該報道介紹,2005年俄羅
斯公布了轉基因大豆餵養小白鼠的試驗報告。俄羅斯女生物學家葉爾馬科娃在研
究中發現轉基因食品影響小白鼠及後代的健康:在小白鼠交配前兩周以及在它懷
孕期間,餵食經過遺傳基因改良的大豆,一半以上的小白鼠剛出生后就很快死亡,
倖存的40%生長發育也非常遲緩,它們的身體都比那些沒有吃這些大豆的小白鼠
所生下來的幼崽小。歐盟新食品與加工諮詢委員會評估了葉爾馬科娃的轉基因喂
養小白鼠試驗報告,認為該報告沒有提供包括對測試飲食的足夠的營養組份方面
的信息。嚙齒動物飼餵大量大豆原材料時會由於遭受各種營養不平衡而導致生長
速度降低及其他不利效果,確保飲食包含高度均衡的不同類型的大豆仔細平衡其
營養成分及抗營養成分是至關重要的。但葉爾馬科娃的研究忽略了這個關鍵環節。
此外,葉爾馬科娃研究所採用的轉基因大豆和非轉基因大豆樣品通過不同的來源
獲得。因此,委員會認為除了測試材料的轉基因與非轉基因差別之外,葉爾馬科
娃的初步研究結果可以有其它的解釋,不能得出轉基因大豆對小白鼠健康有害的
結論。值得一提的是,葉爾馬科娃毫不掩飾她的綠色和平組織成員身份。另外一
個所謂的轉基因安全事件是2009年法國卡昂大學的研究團隊在國際生物科學雜誌
上發表了三種轉基因玉米品種對哺乳動物健康影響的報告。為什麼說是所謂的轉
基因安全事件?一是因為他們並不是做了實驗,而只是把孟山都公司3個轉基因
玉米90天大鼠餵養數據進行統計學重新分析;二是他們在致謝中明確其研究受綠
色和平組織的資助,因此,該研究動機和結果可信性受到公眾質疑。歐洲食品安
全局轉基因小組在2009年針對該工作形成了一個決議:法國卡昂大學的研究團隊
提供的數據不能支持作者關於轉基因玉米對大鼠腎臟、肝臟造成傷害。2009年10
月,歐洲食品安全局轉基因生物小組按照轉基因植物及相關食品和飼料風險評估
指導辦法及複合性狀轉基因植物風險評估指導辦法提出的原則,對轉基因抗蟲和
除草劑作物給予了一個權威性的科學意見:在對人類和動物健康環境影響方面,
轉基因與非轉基因一樣安全。金記者漠視新聞記者客觀公正的原則,不把事件的
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刻意渲染不安全的數據,卻隻字不提事件後期權威機構的否
定性意見和評價結論。金微炮製謠言的品牌標誌之二就是「斷章取義」。

  在極力渲染轉基因超級雜草和健康危害后,金記者援引2010年6月8日杜邦公
司的信息:其子公司開發的「新一代轉基因」大豆獲得美國農業部與美國食品和
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將於2012年上市,標誌著轉基因作物開發真正進入
了「環境友好」和「保障健康」的發展階段。金記者由此推斷:顯然美國的轉基
因技術已經轉向,正從挑戰天然和違背自然的發展思路轉變到尊重天然和服從自
然的框架中。在發展迅猛的轉基因技術領域,不斷有新技術和新產品問世是再自
然不過的事了,而且新一代轉基因產品能否最終佔領全球市場還是一個未知數,
金記者在報道中宣稱「美國的轉基因技術已經轉向」還為時過早,儘管新一代轉
基因技術必將成為轉基因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和增長點。美國是否在全面反思轉基
因技術?美國國家科學院於2010年4月13日在網路媒體上發表的最新報告《轉基
因作物對美國農業可持續性的影響》最具說服力。該報告從農戶視角對美國發展
轉基因作物14年來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作了全面和客觀的分析,指出從總體
情況來看,與不使用轉基因技術的傳統農業相比,轉基因技術為美國農民創造了
巨大的環境收益和經濟收益。顯然,美國不會全面反思,相反只會全面推進其轉
基因產業的發展。此外,具有抗蟲和除草劑性狀的第一代轉基因產品仍然是全球
轉基因市場的主力軍,2009年,25個國家種植了1.34億公頃的轉基因作物,比
2008年增長了7%。美國仍然是最大的轉基因作物種植國,種植面積為6400萬公頃。
抗蟲和除草劑轉基因玉米佔據了美國玉米種植面積85%,抗蟲轉基因棉花佔據了
美國棉花種植面積90%。明明是在「一如既往和全面推進」,但在金記者變戲法
的報道中就變成了「開始轉向和全面反思」。金微炮製謠言的品牌標誌之三就是
「顛倒黑白」。

  金記者無視國際轉基因技術及其產業飛速發展的現狀,無視我國政府推進轉
基因產業的決心,也不顧中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炮製「美國全面反思轉基因
技術」論調,依據何在?是何居心?

(XYS20100726)

◇◇新語絲(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7-28 02:39
土人
作者: chico    時間: 2010-7-28 02:58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7-28 04:17 編輯

吵吵得這麼厲害。為什麼沒有見到中科院和有關部委,關於轉基因的糧食安全實驗的報告? 中國可有14 億人啊!負責任的政府應該自己搞搞清楚。
中國人的糧食安全也不能靠歐美人忽悠吧。
現在是科學家們受自身的利益左右,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不是玩我們這些文盲嗎。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7-28 06:08
聳人聽聞,唯恐天下不亂
作者: 無限還原    時間: 2010-7-28 10:06
美國人都ban基因食物,難道自己就喜歡吃?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7-28 22:53
回復 5# 無限還原

美國人哪裡ban了轉基因食品?
作者: chico    時間: 2010-7-29 02:10
標題: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 生吉萍 副教授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7-29 02:51 編輯

轉基因食品有哪些種類

  為了提高農產品營養價值,更快、更高效地生產食品,科學家們應用轉基因的方法,改變生物的遺傳信息,拼組新基因,使今後的農作物具有高營養、耐貯藏、抗病蟲和抗除草劑的能力,不斷生產新的轉基因食品。

  第一類,植物性轉基因食品。

  植物性轉基因食品很多。例如,麵包生產需要高蛋白質含量的小麥,而目前的小麥品種含蛋白質較低,將高效表達的蛋白基因轉入小麥,將會使做成的麵包具有更好的焙烤性能。

  番茄是一種營養豐富、經濟價值很高的果蔬,但它不耐貯藏。為了解決番茄這類果實的貯藏問題,研究者發現,控制植物衰老激素乙烯合成的酶基因,是導致植物衰老的重要基因,如果能夠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抑制這個基因的表達,那麼衰老激素乙烯的生物合成就會得到控制,番茄也就不會容易變軟和腐爛了。美國、中國等國家的多位科學家經過努力,已培育出了這樣的番茄新品種。這種番茄抗衰老,抗軟化,耐貯藏,能長途運輸,可減少加工生產及運輸中的浪費。

  第二類,動物性轉基因食品。

  動物性轉基因食品也有很多種類。比如,牛體內轉入了人的基因,牛長大后產生的牛乳中含有基因藥物,提取后可用於人類病症的治療。在豬的基因組中轉入人的生長素基因,豬的生長速度增加了一倍,豬肉質量大大提高,現在這樣的豬肉已在澳大利亞被請上了餐桌。

  第三類,轉基因微生物食品。

  微生物是轉基因最常用的轉化材料,所以,轉基因微生物比較容易培育,應用也最廣泛。例如,生產乳酪的凝乳酶,以往只能從殺死的小牛的胃中才能取出,現在利用轉基因微生物已能夠使凝乳酶在體外大量產生,避免了小牛的無辜死亡,也降低了生產成本。

  第四類,轉基因特殊食品。

  科學家利用生物遺傳工程,將普通的蔬菜、水果、糧食等農作物,變成能預防疾病的神奇的「疫苗食品」。科學家培育出了一種能預防霍亂的苜蓿植物。用這種苜蓿來喂小白鼠,能使小白鼠的抗病能力大大增強。而且這種霍亂抗原,能經受胃酸的腐蝕而不被破壞,並能激發人體對霍亂的免疫能力。於是,越來越多的抗病基因正在被轉入植物,使人們在品嘗鮮果美味的同時,達到防病的目的。

  食用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轉基因食品是利用新技術創造的產品,也是一種新生事物,人們自然要問,食用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其實,最早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是英國的阿伯丁羅特研究所的普庇泰教授。1998年,他在研究中發現,幼鼠食用轉基因土豆后,會使內臟和免疫系統受損。這引起了科學界的極大關注。隨即,英國皇家學會對這份報告進行了審查,於1999年5月宣布此項研究「充滿漏洞」。 1999年英國的權威科學雜誌《自然》刊登了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約翰·羅西的一篇論文,指出蝴蝶幼蟲等田間益蟲吃了撒有某種轉基因玉米花粉的菜葉後會發育不良,死亡率特別高。目前尚有一些證據指出轉基因食品潛在的危險。

  但更多的科學家的試驗表明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贊同這個觀點的科學家主要有以下幾個理由。首先,任何一種轉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都進行了大量的科學試驗,國家和政府有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而科學家們也都抱有很嚴謹的治學態度。另外,傳統的作物在種植的時候農民會使用農藥來保證質量,而有些抗病蟲的轉基因食品無需噴灑農藥。還有,一種食品會不會造成中毒主要是看它在人體內有沒有受體和能不能被代謝掉,轉化的基因是經過篩選的、作用明確的,所以轉基因成分不會在人體內積累,也就不會有害。

  比如說,我們培育的一種抗蟲玉米,向玉米中轉入的是一種來自於蘇雲金桿菌的基因,它僅能導致鱗翅目昆蟲死亡,因為只有鱗翅目昆蟲有這種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特異受體,而人類及其它的動物、昆蟲均沒有這樣的受體,所以無毒害作用。

  1993年,經合組織(OECD)首次提出了轉基因食品的評價原則--「實質等同」的原則,即:如果對轉基因食品各種主要營養成分、主要抗營養物質、毒性物質及過敏性成分等物質的種類與含量進行分析測定,與同類傳統食品無差異,則認為兩者具有實質等同性,不存在安全性問題;如果無實質等同性,需逐條進行安全性評價。

  在我國,國家科委於1993年頒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辦法」,用於指導全國的基因工程研究和開發工作。2000年由國家環保總局牽頭,8個相關部門參與,共同制訂了《中國國家生物安全框架》。

  轉基因食品發展現狀

  近十餘年來,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在農業上顯示出強大的潛力,並逐步發展成為能夠產生巨大社會效益和經濟利益的產業。1999年,全世界有12個國家種植了轉基因植物,面積已達3990萬公頃。其中美國是種植大戶,佔全球種植面積的72%。世界很多國家紛紛將現代生物技術列為國家優先發展的重點領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扶持生物技術的發展。但是,轉基因食品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發展是不均衡的。

  比如說,美國人對生物技術有著更深層次的體驗。轉基因食品在美國沒有受到更多的排斥,而是走上了尋常百姓的餐桌。近年來,美國的轉基因作物品種越來越多,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美國轉基因玉米的播種面積從1996年的16萬公頃增加到1997年的120萬公頃,2000年栽種的面積達到1030萬公頃,大約佔美國玉米種植面積的一半。轉基因大豆也已用於製作數百種食品,其中包括食物油、糖果和人造黃油。

  中國有 13億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22%,這意味著中國將以佔世界可耕地面積的7%養活世界22%的人口。城市化發展使農業耕地不斷減少,而人口又持續增加,對工農業生產有更高的需求,對環境將產生更大的壓力。為此,從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已將現代生物技術納入其科技發展計劃,過去20多年的研究已經結出了豐碩的果實。目前,抗蟲棉等五項轉基因作物早已被批准進行商品化生產,轉Bt殺蟲蛋白基因的抗蟲棉1998年的種植面積為1.2萬公頃。資料顯示,到 2000年上半年為止,我國進入中間試驗和環境釋放試驗的轉基因作物分別為48項和49項。

  近年來,我國現代生物技術的研究開發已經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現代生物技術發展的總體水平還較低。只要我們正確對待、合理開發、有效管理,很有可能走在世界的前列。

  展望

  轉基因食品是新的科技產物,儘管現在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它會愈來愈完善。我們相信,只要按照一定的規定去做,我國生物技術的發展會是健康、有序的,我們的生活也會因生物技術帶來的轉基因食品而變得更加豐富精彩。

  帶著美好的願望預測未來,我們再也不會擔心農藥的危害,我們吃的食品都是新鮮的,我們的食品不會短缺……也許糖尿病人只需每天喝一杯特殊的牛奶就可以補充胰島素,也許我們會見到多種水果擺在藥店裡出售,補鈣的、補鐵的、治感冒的、抗病毒的……很有可能,轉基因食品會讓我們的明天燦爛無比。

作者: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 生吉萍 副教授
作者: iamcaibird    時間: 2010-7-29 15:13
為何你就不能質疑傳統育種?現在市面上廣泛存在的更據危害性的農藥問題,添加劑問題你不去追究,而是抓住更安全,更嚴格監管的轉基因產品。完全是本末倒置。
作者: 無限還原    時間: 2010-7-29 16:49
管它什麼。有機還是最好的。。雖然價格貴點。
作者: chico    時間: 2010-7-29 23:31
回復 8# iamcaibird
老弟,你怎麼不讓別人質疑吶
好歹我們知道化肥、農藥的危害在那?受害這麼多年了,大概曉得如何避免少受害。
這個轉基因的東西,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雲山霧罩,讓人不知道聽誰的。

轉基因食品是新的科技產物,儘管現在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它會愈來愈完善「。   生吉萍 副教授這句話,更讓人發毛。
作者: 大寫的蚊子    時間: 2010-7-30 00:10
熊貓是怕竹子里轉了鳥基因,他吃了就破戒了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7-30 00:18
回復 11# 大寫的蚊子

哦,釋疑了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7-30 00:22
回復 12# 在美一方


    是你不動腦筋嘛
作者: 大寫的蚊子    時間: 2010-7-30 00:26
13樓是俺啦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7-30 00:38
納米錘 回復 14# 大寫的蚊子
作者: 傻蛋吞椰酥    時間: 2010-7-30 00:43
回復 15# 在美一方


    轉基因大鎚
作者: iamcaibird    時間: 2010-7-30 13:15
回復  iamcaibird
老弟,你怎麼不讓別人質疑吶
好歹我們知道化肥、農藥的危害在那?受害這麼多年了,大 ...
chico 發表於 2010-7-29 23:31

所以說,你對轉基因的恐懼是來源於無知。所有的恐懼中,對不可知的恐怖是最深的。

聲明,說你對轉基因無知不是罵,也不是表面我對轉基因有知,而是說,人類對不可知的恐懼是最大的,所以,才有造神來免除自己的恐懼。
作者: 無限還原    時間: 2010-7-30 16:35
基因技術的確可以幫忙解決糧食危機。可是在美國,超過70%的基因食物是拿來喂家禽。。
不然,我相信非洲不會沒有東西吃。
基因也導致一個問題,就是經濟壟斷。
很多基因農作者,他們的收入都被基因種子公司控制了。。。
阿根廷就是一個例子。。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7-30 22:11
回復 18# 無限還原

首先你有沒有數據說明美國所有(包括轉基因和非轉基因)的作物有多少百分比是喂家禽家畜的?

你舉的所有所謂種子公司壟斷的證據是反轉基因人士的東西,有客觀的數據嗎?再有,非轉基因的種子是否也有同樣的壟斷?是否來自同一批種子公司?

我覺得反轉基因的人,除了那幾個領頭製造證據的人以外,無非是人云亦云而且越聳人聽聞越好。
作者: chico    時間: 2010-7-31 00:20
標題: 祈禱上天,原糧不要流入市場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7-31 00:38 編輯

中新社北京7月30日電 (記者 俞嵐)今年以來,中國大量進口國外玉米,且主要為美國的轉基因玉米,引起各方關注。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30日在此間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進口玉米僅用在飼料上,事先確定加工企業,且為全封閉運行,對國內農業生產和食品安全不會造成危害。

  本月21日,裝載6.1萬噸中糧集團進口玉米的「瑪利亞」號貨輪抵靠深圳蛇口一處碼頭。這是這家中國國有大型糧企14年來首次大規模進口玉米,也是中國自入世以來首次大宗進口玉米。海關數據顯示,今年6月,中國進口玉米6.45萬噸,較5月份環比增長超過12倍。

  按照中國加入WTO(世貿組織)協定書有關規定,目前,中國每年發放玉米進口關稅配額720萬噸。但一直以來,中國玉米市場基本依靠自給自足,很少進口。發改委該負責人表示,前些年進口較少是因為國內玉米價格低,今年國內玉米價格有所上漲,而國際玉米市場價格較低,因此進口有所增長。

  由於中國此次進口的主要為美國的轉基因玉米,有人擔心會對國內農業生產和食品安全造成危害。對此,該負責人強調,中國對轉基因農產品進口有非常嚴格的規定,進口玉米不僅要通過農業和檢驗檢疫部門嚴格的審查和檢驗,還要在檢驗檢疫部門的全程監管下進行儲存、運輸和定點加工,加工剩餘的下腳料都要進行銷毀處理,並嚴格禁止原糧在市場上流通。

  他並以大豆為例指出,2005年至2009年,中國累計大豆進口1.66億噸,絕大部分都是轉基因大豆,「但是通過嚴格的監管措施,並沒有對豆油、飼料安全造成不利影響」。據了解,國際上現有轉基因玉米超過20種,通過中國轉基因安全審查、已經證明安全並允許進口的為11種。

  對於大量進口玉米是否會衝擊國內市場,傷及農民利益的質疑,該負責人予以否認。他表示,中國是世界玉米生產和消費大國,即便720萬噸配額玉米全部進口,佔國內市場的比重也不超過5%,對國內市場影響有限。

  這位官員同時表示,進口玉米激增也存在惡意炒作的成分。前段時間炒作大蒜、綠豆等農產品的部分社會遊資「最近有轉向炒作玉米的苗頭」。

  他續稱,官方將通過增加投放量等措施加強玉米市場調控,近期還將對囤積居奇、串通漲價等行為加大打擊力度,保證國內玉米市場供應和價格的基本穩定。
--------------------------------------------------------------------------------------------------
我估計一定是進口美國的玉米。經濟衰退,汽油用乙醇減少,玉米要找出路。如果中國玉米出現大豆的情況,政府就造了大孽了。進口大豆依靠美國政府補貼的價格優勢,把國產大豆已經打趴下了,我們只好依靠進口大豆吃豆漿油條了。

沒有美國政府補貼,美國玉米無法進入中國。沒有穀物巨無霸們在中國的代理炒作玉米,價格不可能上揚!沒有官員腐敗,誰敢炒老百姓飯碗里的東東!據家裡人說,玉米收購價格就6-8毛錢一斤。他們都不想種了。可農民不種地幹什麼?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7-31 00:27
回復 20# chico

所有的進口糧食都是如此處理,並非專門針對轉基因。這麼怕轉基因,令人wonder在美國咋活的,完全不吃餐館?全從whole food買grocery? 呵呵,冤大頭。
作者: chico    時間: 2010-7-31 00:51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7-31 03:46 編輯
回復  chico
所有的進口糧食都是如此處理,並非專門針對轉基因。這麼怕轉基因,令人wonder在美國咋活的 ...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10-7-31 00:27

不是。最多港口熏蒸殺蟲后,就進入市場了。
我只是有些疑慮。理論上講,雜交的糧食不也類似「轉基因「嗎。你知道,什麼東西到了中國 都會有「特色「。原糧要不流入市場,才奇怪呢。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7-31 07:23
Quite a number of GM foood, through gene transfer technique, are made resistant to local pesticides usually infestating the crops. In my opinion the direct health risks of GM food may not be as apparent as the ecological risks they potentially produce. It is not until few centuries' use of chemical pesticides in the west that recent reports have started to come out to address their adversities to ecology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It probably will take the same time to make the same pinch on the similar impacts of GM food. Ecological health directly affects the health of all organisms on early including mankind.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7-31 11:07
回復 22# chico

really? 當飼料進口的,允許上糧食市場嗎?同樣,你貼的那個管制進口轉基因玉米的,你沒看到是當飼料進的嗎?飼料怎麼可以進人吃的糧食市場呢。 同理還有對當工業加工原料進口的糧食的管理。
作者: chico    時間: 2010-7-31 11:22
回復 23# Guest from 99.227.40.x
有道理。殺蟲劑就從有機氯、有機磷、氨基甲酸酯、合成菊酯的漸進改進過程。
作者: chico    時間: 2010-7-31 11:39
回復 24# 在美一方
「三鹿「的老總都坐牢了。前些日子報道出來,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不還是有人生產,有人賣嗎?
國家儲備糧庫,是備戰備荒的糧食,都敢造假矇騙檢查。國內好些人腐敗到撈錢不要命的程度,什麼事情都會發生。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7-31 11:41
回復 26# chico

覺著你回的和我說的蠻不是一回事
作者: chico    時間: 2010-7-31 11:58
回復  chico

覺著你回的和我說的蠻不是一回事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10-7-31 11:41

就玉米本身來說,做飼料的玉米同食用的玉米沒什麼區別,用途不同而已。最多是不同顏色的玉米混雜在一起,顆粒不是那麼均勻。農藥殘留都差不多。
作者: iamcaibird    時間: 2010-7-31 14:26
沒有美國政府補貼,美國玉米無法進入中國。沒有穀物巨無霸們在中國的代理炒作玉米,價格不可能上揚!沒有官員腐敗,誰敢炒老百姓飯碗里的東東!據家裡人說,玉米收購價格就6-8毛錢一斤。他們都不想種了。可農民不種地幹什麼?
chico 發表於 2010-7-31 00:20

錯了,即使美國補貼轉基因棉花,美國棉花也沒有能佔領中國,因為中國自己的轉基因棉花很成功。同樣的原因,中國的傳統大豆就競爭不過美國的。

說我看到的,我到過美國中部產大豆和玉米的州,數據說美國10%的玉米和大豆產量都來源於該州。我看到超市裡賣的甜玉米,全沒有標記為有機,必然是轉基因的,銷量很大。在我住的地方周圍是大豆和玉米田應該都是轉基因的,和我在中國見到區別是,在我待在當地的6個月里:我沒有看到施肥,撒葯,到收割前,即使下雨下雪也不會發芽。大豆都是矮株,豆莢密,憑這些,生產成本就比中國傳統品種低。據說出油量比中國的高20%。這些優勢是無法用補貼來解釋的。

轉基因大豆和玉米對傳統品種有很大的優勢,如果不用恐嚇消費者的方法,無法贏而已。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7-31 14:32
回復 28# chico

這個我們說了不算的。再有,即使完全一樣的東西,以一個目的進口的也不可以用於另一個目的。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7-31 14:35
回復 22# chico

那揪著轉基因做文章不就更不靠譜了嗎
作者: iamcaibird    時間: 2010-7-31 14:37
我覺得chico同學搞錯了問題,如果你是談中國食品安全監管問題,轉基因是技術性問題,和管理沒有關係;如果你是談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問題,就不要扯政府監管問題。一個是政治問題,另外一個是科學問題。

我覺得,不要利用政治來搞科學,也不要企圖用科學問題來達到政治目的。
作者: chico    時間: 2010-7-31 22:28
安全問題,因該這樣表述,根據當前科技水平,多數試驗表明是安全的。目前尚有一些證據指出轉基因食品潛在的危險。隨著科技的發展,轉基因食品會愈來愈完善。

科技,必然受從事科技工作人員自身經濟利益,政治取向左右。現在如此,將來也如此。
作者: iamcaibird    時間: 2010-8-1 01:27
安全問題,因該這樣表述,根據當前科技水平,多數試驗表明是安全的。目前尚有一些證據指出轉基因食品潛在的 ...
chico 發表於 2010-7-31 22:28

科學是目前最客觀公正的,如果某位科學家有什麼政治上的偏見帶到科研成果中,必然被同行發現而露陷。比如綠色和平的科學家們的成果多不被科學界承認。
作者: chico    時間: 2010-8-1 03:11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8-1 03:21 編輯

回復 34# iamcaibird

綠色和平組織的科學家只要嚴格按科學實驗的方法高研究,得出來的結論還是科學的。他得出的結果,別人同樣可以重複。前提是不要隱瞞自己的「政治」立場。
受自身或相關利益牽制,不要說造假,就是有選擇地發表研究結果,無論什麼人都是害人。

科學是一個漸進完善的過程。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比前一個更好。
作者: iamcaibird    時間: 2010-8-1 06:52
隱瞞不隱瞞自己的政治觀點,都和科學沒有關係。
作者: 嘁哩喀喳    時間: 2010-8-1 11:42
我不懂生物學,但是我對轉基因食品就是不放心。能避免的我一定避免,哪怕多花點錢。

怕的就是偷偷摸摸不告訴你這是轉基因食品。
作者: iamcaibird    時間: 2010-8-1 13:48
我不懂生物學,但是我對轉基因食品就是不放心。能避免的我一定避免,哪怕多花點錢。

怕的就是偷偷摸摸不 ...
嘁哩喀喳 發表於 2010-8-1 11:42

那你就買有機食品咯,千萬不要去大華99,都是轉基因的。今天我可是看到你在大華99哪裡到處找便宜蔬菜來著。
作者: SirCat    時間: 2010-8-1 22:11
「這種番茄抗衰老,抗軟化,耐貯藏,能長途運輸,可減少加工生產及運輸中的浪費。」
不錯
但是這種番茄也非常難吃
因為裡面全是硬肉,沒有汁

作者: 嘁哩喀喳    時間: 2010-8-2 04:32
那你就買有機食品咯,千萬不要去大華99,都是轉基因的。今天我可是看到你在大華99哪裡到處找便宜蔬菜來著 ...
iamcaibird 發表於 2010-8-1 13:48


露餡了不是?我一般都是去永和......
作者: iamcaibird    時間: 2010-8-2 05:17
靠,好你個老七,永和是台獨開的,號稱綠色,可完全沒有有機,我從來不去。
作者: iamcaibird    時間: 2010-8-2 08:24
回復  chico

really? 當飼料進口的,允許上糧食市場嗎?同樣,你貼的那個管制進口轉基因玉米的,你沒看 ...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10-7-31 11:07

日本就發生過這種事,把自美國進口的工業用大米重新包裝按食用大米銷售。因為食用大米和工業用大米差價太大,而美國的大米從質量上並不比日本米差,無非就是產地是美國不是日本而已。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