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港媒:中國與美俄鼎力的基礎是什麼 [列印本頁]

作者: 新鮮人    時間: 2010-7-16 07:06
標題: 港媒:中國與美俄鼎力的基礎是什麼
參考消息  發布時間:2010-7-15 10:55:37-

  香港《大公報》網站日前發表評論文章,題為《俄美中三足鼎立成型 中國望獲支持站住腳》,作者為一位大學副教授,博士。文章摘編如下:

  文章說,七月本來是新聞的淡季,但來自俄、美、中的新聞大量登上媒體版面,歐盟與日本則消失了,表明俄美中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經形成。中國要想在俄美中三足鼎立的格局站住腳,必須要有一些國家不為政治、經濟利益支持中國。


  文章說,這兩年是三個國家調整的關鍵階段。現在美國依然保持自身民主思想上的優勢,而俄羅斯、中國則再次崛起。其中三國最大的特色在於,這三個國家的思想並不會為世界各國完全接受,其中美國最為明顯。美國的民主思想除了在美國本土能夠順暢實行外,在其它東歐國家、俄羅斯、伊拉克、阿富汗及其它的非洲國家均無任何成功的記錄。俄羅斯在1992年到1994年實行短暫的親美政策后,葉利欽的智庫基本上執行的是一套圍繞在獨聯體國家範圍內的整體戰略思維。


  文章說,其實在1992年蘇聯解體后,中亞國家對於俄羅斯的反感達到頂點,如果當時中國能夠比較具有前瞻性的將中亞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甚至包括直接把吉爾吉斯斯坦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那麼,今天中國的東突厥斯坦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文章指出,2000年後,美國進入中亞,表面上進入俄羅斯的勢力範圍,其實真正的現實是牽制了中國的戰略發展勢力範圍。


  文章說,中國雖然執行和諧政策,但在國際政治面前,往往會顯得捉襟見肘,因為其它的國家認為所謂和諧就是要讓中國在國際糾紛中扮演角色,付出足夠多的金錢,讓大家來實現和諧。另外,中國整體缺乏評估自身周邊國家戰略合作趨勢的能力。如何在中國周邊地區實現有前瞻性的投資才是問題的關鍵。如果中國能夠在2000年前確認兩三個國家實現真正戰略夥伴關係,那麼現在中國的世界格局才不會毫無進展,甚至美中還走向了部分對抗的格局。


  文章說,現在看來,毛澤東當時在中國前所未有的困難面前,實現東南亞國家、巴基斯坦、非洲國家的戰略突圍,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中國要想在俄美中三足鼎立的格局站住腳,必須要有一些國家不為政治、經濟利益支持中國。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