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說兄,你不是要釋迦摩尼被沙門「開除」的證據嗎?下面就是:
專心修苦行 節身而忘餐(修苦行而忘餐)
凈心守齋戒 行人所不堪
寂默而禪思 遂經歷六年(禪坐6年)
日食一麻米 形體極消羸
欲求度未度 重惑逾更沈(禪坐失敗,不能滅欲求,疑惑更深)
道由慧解成 不食非其因(開始反思,聰明!)
。。。
思惟斯義已 澡浴尼連濱(洗澡,退出)
。。。
時彼山林側 有一牧牛長
長女名難陀 凈居天來告(牧羊女)
。。。
敬奉香乳糜 惟垂哀愍受(敬奉香乳糜)
菩薩受而食 彼得現法果(釋迦摩尼吃了)
。。。
五比丘見已 驚起嫌怪想(五比丘起身責問)
謂其道心退 舍而擇善居(指責釋迦摩尼「道心退」)
如人得解脫 五大悉遠離(「開除」沙門)


)。但是通過前後的因果推斷,只有兩種可能:1 釋迦摩尼叛教了;2 釋迦摩尼被開除了。你說是哪一種可能呢?





回復 真源湛寂
真源兄你這是什麼意思?我哪裡說錯了,我哪裡理解錯了?我說的全都有依據,也都給你們看了,你在那裡可以提出什麼異議來就提出來,劈頭蓋臉說人家一通,沒有理由,沒有說明,就是你的風格?
一說兄,你不是要釋迦摩尼被沙門「開除」的證據嗎?下面就是:
專心修苦行 節身而忘餐(修苦行而忘餐)
凈心守齋戒 行人所不堪
寂默而禪思 遂經歷六年(禪坐6年)
日食一麻米 形體極消羸
欲求度未度 重惑逾更沈(禪坐失敗,不能滅欲求,疑惑更深)
道由慧解成 不食非其因(開始反思,聰明!)
。。。
思惟斯義已 澡浴尼連濱(洗澡,退出)
。。。
時彼山林側 有一牧牛長
長女名難陀 凈居天來告(牧羊女)
。。。
敬奉香乳糜 惟垂哀愍受(敬奉香乳糜)
菩薩受而食 彼得現法果(釋迦摩尼吃了)
。。。
五比丘見已 驚起嫌怪想(五比丘起身責問)
謂其道心退 舍而擇善居(指責釋迦摩尼「道心退」)
如人得解脫 五大悉遠離(「開除」沙門)
回復 Dhammapala
謝謝pala兄的確認。在佛陀開悟后,他們的關係是師生關係,這個沒有問題。但是我所說的「開除」的時候,他們卻是同修關係,所以我不覺得有什麽問題。

請參考29樓,32樓和44樓。
後面還有一句呢:「菩薩獨遊行」。如果沒開除,咋變成「獨遊行」了呢?
我一向認為真源不是像平等一樣的法力賽人。雖然佛經里沒有寫「開除」(多沒面子啊!)。但是通過前後的因果推斷,只有兩種可能:1 釋迦摩尼叛教了;2 釋迦摩尼被開除了。你說是哪一種可能呢?
我說過了,那段故事我會在下面講出來,一說兄沒有看到?
另外我不認為釋迦摩尼是那五比丘的老師,因為他本人都沒有任何成就,怎麼能帶徒弟?那五個比丘應該是「同修」才是。而且我也解釋過「開除」我使用了引號,意思就是被「排斥」「分道揚鑣」,這一點你也承認是事實,可你為什麼還要指責我呢?












回復 真源湛寂
算了,真源兄,咱們也別再糾纏誰對誰錯了。我們還是要放眼長遠,以討論增進了解為主哈。
沙門,我的理解就是苦行僧,根據歷史研究,在釋迦摩尼時代有兩大信仰體系:一個是婆羅門,一個是沙門。修沙門的人講究苦修,所以我說「於是他決意跟隨沙門去苦修」。而「開除」我再說一遍,只是方便說法,就是被同修所「排斥」「不認可」「分道揚鑣」的意思。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22 11:00
回復 真源湛寂
即使你想利用討論的假設褻瀆神也是不允許的,所以我必須給你一個警告。我的原則很簡單:你針對的是人,而不是事。利用這樣的方法來噁心人,我看真源兄是有點昏頭了吧?
沙門的意思, 用我們現代的話, 就是指「出家人」。 不是指苦修。 儘管多數那個時代的出家人奉行苦修。 這是一。
其次, 開除「沙門」 的說法, 似乎說, 被開除出某個團體。 從這個角度看, 你似乎把「沙門」 理解成了一個修行的門派 -- 這也是錯誤的。
...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0-6-23 01:59




同級之間能互相開除嗎? 開除是用於上下級之間的.
如果真源兄把妖精二字加上引號呢?
|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