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人到中年萬事休」可以休矣 [列印本頁]

作者: huasendg    時間: 2010-6-13 14:10
標題: 人到中年萬事休」可以休矣
原作者:馮新
  這是我在《襄樊晚報》同一個版上讀到的兩條消息:
  其一是說棗陽市熊集鎮耿集村48歲的農民王有成,歷經三年發明了一種棉花剝殼機。這種剝殼機每小時可剝棉花150公斤,比手工方法快了近8倍。如果做成大型的棉花剝殼機每小時可剝400至500公斤。
  其二是說在市新能源研究所工作的周柏林,今年62歲。為儘可能減少地震來臨時造成的傷亡,他發明了「家用避難櫃」,並已取得了專利證書。這種避難櫃面積為1.6平方米,高1.8米,重0.8噸,內設保險櫃和水、食物櫃、氧氣瓶、設備盒和信息盒、LED小燈泡等。當發生地震、火災、人為侵害時,躲在避難櫃里可保證生命安全。

  坊間有言云:「人到中年萬事休。」意思是說,人到了中年就不會再有什麼作為。出自於元·佚名《陳州糶米》:「我從那及弟時三十五六,到如今做官到七十也那八九。豈不聞人到中年萬事休。」因為有此「警句」,一些原本可以再創輝煌的中年人便開始心灰意冷,甚至放棄了事業和人生的追求。48歲的王有成和62歲的周柏林用事實告訴我們:中年是一個清醒的年齡,一個剛健的年齡,更是一個創造的年齡,一個收穫的年齡。

  如果將人的一生分為「四季」,那麼中年就是人生的秋季了。這個季節並不是「黃瓜打鑼,去了大半頭」,而是一個成熟收穫的季節,充滿著希望的欣喜和豐收的狂熱。這個時候的中年人年富力強,飽含了生活與工作的活力。既有豐富的閱歷,又有足夠的經驗;既有年輕人的幹勁,又有中年人特有的沉穩,很多中年人在此期間取得了事業的輝煌,為自己的人生繪上了精彩的一筆。據有關資料介紹,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時已步入中年。在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中年齡過60歲的約佔60%,其中,年齡最大的為1989年獲獎的德國人保羅、1994年獲獎的加拿大人布羅克豪斯,兩位科學家獲獎時的年齡均為76歲。

  現今社會進步,醫學發達,人的平均壽命已經延長到70多歲,中年堪稱是最好的人生階段。如果人到中年就不思進取、無所追求,不僅制約了自身的發展,而且對社會、對國家也將造成巨大的人才浪費。

  人到中年是金秋,豈可虛度好年華。願中年朋友把握好如日中天的黃金季節,認真過好每一天。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