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斯坦福的羅丹(41P) [列印本頁]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0 07:56
標題: 斯坦福的羅丹(41P)
本帖最後由 pengl 於 2010-6-12 01:46 編輯
所有人都知道斯坦福大學的名聲之盛;
多數人也知道斯坦福大學的校園之美;
有些人也知道斯坦福大學的佔地之廣;
少數人才知道斯坦福大學的羅丹之多。
名聲之盛:年年穩居全美大學排名前五名。
校園之美:矽谷旅遊團必到之處,灣區最流行室外婚紗照拍攝景點之一。
佔地之廣:佔地8000多英畝(人均半英畝),當之無愧為全美(很可能是全球)
最大的大學校園(單一地點)。這麼大的地盤在寸土寸金的矽谷(斯坦福大學所在地的 Palo Alto 房屋均價現為130萬美元)無疑值天價。
羅丹之多:擁有200多尊法國雕塑家羅丹的雕塑,是巴黎之外最大的羅丹雕塑群。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0 07:57
標題: 斯坦福主校園區和教堂
本帖最後由 pengl 於 2010-6-10 13:18 編輯
1.

2.

3.

圓頂建築為胡佛塔。
4.

5.

圓頂建築為胡佛塔。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0 07:57
標題: 羅丹雕塑
本帖最後由 pengl 於 2010-6-10 13:18 編輯
羅丹的作品不但在技巧上能將模特兒雕得神似,而最重要的是他能塑出人內在的精神,刻出人靈魂的渴求,即使在將近千年之後,當你的眼神接觸到這些雕塑時,心靈也不能不為之震撼。
20. The Three Shades (1880) (「三個幽靈」或「三個影子」)

「三個幽靈」是羅丹深度刻畫人性的另一組人類的靈魂受難曲,這三個雕像被豎立在地獄之門 (The Gates of Hell, 1880-1917,參見圖32和33) 的頂上。
21. The Martyr(殉教者)

「殉教者」與真人大小相仿,是一個平躺在地板上的女人,身體微向左側,頭向左後方仰,面向上,目光絕望迷離。
22. Pierre de Wiessant (加萊六義民之一)的頭部

參見圖34。
23. Jean d』Aire (加萊六義民之一)的頭部

參見圖34。
24. The Walking Man (行走的男人)

25. Seated Woman (Cybele) (坐著的女人)

26. Prayer(祈禱者)

27. Torso of the Falling Man(倒下的人的軀幹)

28. Jean d』Aire (加萊六義民之一)

參見圖34。
29. Jules Bastien Lepage

30. Adam(亞當)

「亞當」尖銳的角度和肌肉表達的力量一直被人們稱道。從側面看,「亞當」的雙臂肌肉形成的平面與身體形成的平面有個大約45度的角,面容和神情是放鬆和休憩的,但是身上的所有肌肉是緊張而尖銳的。這種矛盾使雕塑生動起來。這是一個把人拉伸到極限的姿勢。羅丹說他用這個作品來表達生命中一種來自外部的力量。也許羅丹對生活的感覺就是這樣,在尖銳中求和諧。
31. Eve(夏娃)

「夏娃」右臂彎曲右手伸到左腋下,象是在保護著什麼,而左臂從胸前向右伸去,左手在右耳後張開,手心外翻,象在抵擋著什麼。她的頭髮捲曲著,頭微向左傾,眼光向下,臉上的表情害羞又慚愧。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肚子,羅丹的作品強調人物的肌肉和體態,健康而有力,但是她的肚子竟然微微突起,有點臃腫。羅丹創作這個生命傳承作品以表達懷孕女子的那種「覺醒與害羞,慚愧與快樂」。
32. The Gates of Hell (1880-1917) (地獄之門)

羅丹選中了文藝復興時期大詩人但丁的長詩《神曲》中的「地獄篇」,塑造了著名的、規模浩繁的《地獄之門》群雕門飾。這件紀念碑式的藝術品,體積為635×400×85厘米,共塑造186個痛苦群體,其中有幾尊形象後來發展成獨立的雕像,如《思想者》、《三個幽靈》、《接吻》等。作品的中心主題是通過「地獄篇」中「從我這裡走進苦惱之城,從我這裡走進罪惡之淵,你們走進來的,把一切的希望拋在後面。」的含義,用多結構形式,和象徵性構圖,及真實人物走型,綜合表達羅丹的哲學觀點,把近代文明罪惡都集中表現在「大門」之上,刻畫出為情慾、恐懼、痛苦、理想而爭鬥、並折磨著自己的形象,貫穿著希望、幻滅、死亡和痛苦等種種感情。
最頂上的是《三個幽靈》,他們站著,頭部互相接近,三隻手臂都指向下面的地獄,《思想者》的兩旁是一些輕罪人,漸下罪孽越來越大。下邊分兩扇門,一邊是熱戀中的青年男女在走入地獄,一邊是想吃人肉的餓鬼,其餘部分包括地獄各色各樣的惡人、奸賊、暴君、淫妓等等。
《地獄之門》以變幻的新奇雕塑手法曲折地反映著一個錯綜複雜的社會,這些悲慘離奇和扭作一團的形象是羅丹所注目的那個時代灰暗層面的抽象寫照。羅丹自已說:「當我沒有強烈的感情時,是不會動手塑造的。」他雖然按照但丁的詩篇,但所有被他捏成的形象都具有能夠識別的現實典型意義,羅丹通過地獄之門「揭示了法國現實生活的悲劇,正如米開朗基羅以」最後的審判「來對現實生活作出最後判決一樣。《地獄之門》是羅丹一生中最有雄心,最為非凡的事業。歷時37年,至死沒有完成。
33. The Gates of Hell – The Thinker Part (1880-1917) (地獄之門 - 《思想者》局部)

羅丹在設計《地獄之門》銅飾浮雕的總體構圖時,他花了很大心血塑造了這一尊後來成了他個人藝術的里程碑的圓雕《思想者》,它是被預定放在《地獄之門》的門頂上的。後來獨立出來,被放大三倍,約有2米高。最初他曾名它為《詩人》,意在象徵但丁對於地獄中種種罪惡幽靈的思考。但是羅丹沒有受到真實性的局限,他完全按照自已的理想,把這位詩人,塑造成一個強壯有力的男子,他屈身低頭沉思,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頭觸及嘴唇的姿勢以及繃緊的肌肉,表現出一種極度痛苦矛盾的心情。他注視著下面地獄所演的悲劇,對人間痛苦的原因進行思考。他同情、憐愛人類,但又無法對那些罪犯下最後的裁判。羅丹說它是「最痛苦的罪人和最不幸的審判者」。羅丹對於人體的特殊處理是以思想感情為基礎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那個思想者並不是但丁,而是羅丹自己。
如果說《地獄之門》是羅丹藝術總匯,為羅丹自己創造的一個「世界」,那麼《思想者》將統帥全局,成為這個「萬惡的世界」的目擊者和痛苦思想者,不論它是象徵著但丁也好,是隱寓著他本人的世界觀也好,這尊雕像已成了羅丹的複雜思想的化身。當思想界充滿對現實的苦悶和對理想探索時,它成為一種鼓舞理性思考和人類進步的象徵。
34. The Burghers of Calais(加萊的義民)

「加萊的義民」的創作來自於真實的歷史故事:英法百年戰爭時,英國軍隊即將攻陷法國的加萊市,為了保全市民的生命,加萊選出六個高貴的市民任英王處死,並應英王的規定,這六個人光頭、赤足、鎖頸,出城奉上城門鑰匙,這是法國人民難以忘懷的歷史悲劇。六個人像,造型各異,但從各人面對死亡的坦然神態以及異常堅定深重的眼神,就可找出他們為了整個城市,而英勇就義的心甘情願。羅丹採用與其他作品不同的技巧,把他們的眼窩刻深,使雙目凹陷,而並沒有刻出眼珠的方式,來表達這種並不絕望的悲傷和對死亡的無懼。
35. Jean d』Aire (加萊六義民之一)

36. Eustache de St. Pierre (加萊六義民之一)

37. Pierre de Wiessant (加萊六義民之一)

38. Jacques de Wiessant (加萊六義民之一)

39. Jean de Fiennes (加萊六義民之一)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0 07:58
標題: 斯坦福大學主要景點
本帖最後由 pengl 於 2010-6-12 00:52 編輯
1.主校園和教堂區(從 University Avenue 往南進入大學就開上筆直壯觀的 Palm Drive,盡頭就是具有西班牙風格的主校園和教堂區)
2.羅丹雕塑。主要在三個地方∶
-- 從主校園進入教堂前的左角豎立著「加萊六義民」 雕塑群(參見圖11和12);
-- 羅丹雕塑公園(從Palm Drive 右拐上 Museum Way)包括本樓所貼的除「加萊六義民」以外所有雕塑,還有幾個雕塑上周去未拍到的(被用塑料布包起來);
-- Cantor Center for Visual Arts緊挨著羅丹雕塑公園,裡面還有很多羅丹雕塑,包括巨型的「思想者」(而非在「地獄之門」上的小「思想者」)(現借展於北卡),還有些較小的雕塑。展館免費,但卻有很多好東西。
http://museum.stanford.edu/
另外一個有意思的去處是可以鳥瞰大學的87米高的胡佛塔(Hoover Tower)(見圖3和5)。以美國第31任總統胡佛(生卒1874-1964。就任總統於大蕭條期1929-1933)命名的胡佛塔建於1941年。胡佛一生與斯坦福大學有不解之緣∶ 他於斯坦福建校的1891年入讀地質學系;他自稱是斯坦福首位學生,因為他是一年級學生中第一個入住學校宿舍的;他娶了斯坦福同學 Lou Henry;他於1919年創建了斯坦福大學大名鼎鼎的智庫「胡佛戰爭、革命和和平研究所」胡佛命名。胡佛新婚燕爾攜妻來到中國唐山,就任一家倫敦礦業公司的首席工程師。夫妻倆在中國一呆就是三年,把中文學得挺溜的。後來他們在白宮時,交談不想讓人聽到的事情,就直接用中文。
一下鏈接是一篇有關胡佛中國行的文章∶
http://chinamatters./2006/12/herbert-hoover-made-in-china.html
胡佛塔鳥瞰1

胡佛塔鳥瞰2

作者: 閑言碎語 時間: 2010-6-10 08:59
好文好圖!
作者: 彩舟雲淡 時間: 2010-6-10 09:32
謝謝介紹,漂亮。有機會想去看看那。
作者: photoy 時間: 2010-6-10 10:22
我就是那少數人之一,去了多次,不知道那些雕塑是羅丹的
,下會去會仔細看看。謝謝介紹
作者: Agen 時間: 2010-6-10 10:30
好圖好文!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0 11:07
回復 5# 閑言碎語
謝謝閑言碎語!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0 11:08
回復 6# 彩舟雲淡
謝謝彩舟雲淡!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0 11:12
回復 7# photoy
很多去過的人都以為那些只是一般的城市雕塑。近水樓台(不用跑到巴黎),可以常去看看,推薦來灣區玩的朋友去看。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0 11:13
本帖最後由 pengl 於 2010-6-10 11:28 編輯
回復 8# Agen
謝謝 Agen!
作者: RidgeWalker 時間: 2010-6-10 12:00
出手總是大手筆
去國多次,都沒有相機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0 12:30
回復 13# RidgeWalker
謝美言。
下回記得帶相機。
作者: xifa 時間: 2010-6-10 12:30
我就知道胡佛塔。。。真可惜啊。。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0 14:24
回復 15# xifa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洛城到此也不過五六個小時車程。相當初,我一同學的女朋友在斯坦福讀研,他可是三天兩頭從 Pasadena 往斯坦福奔。不過話說回來,年輕時追女朋友的勁是沒法比的。

另外,剛在四樓加了些胡佛塔的資料。
作者: 珍惜眼前 時間: 2010-6-10 15:18

作者: 夢開始的地方777 時間: 2010-6-10 15:19
圖文並茂!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0 15:35
回復 17# 珍惜眼前
多謝光臨!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0 15:37
回復 18# 夢開始的地方777
多謝夢開始的地方777!

作者: 銅山 時間: 2010-6-10 17:05
哇~~~~!
好美!
斯坦福大學像修道院。
作者: LUG 時間: 2010-6-10 17:37
我也去一次,不知。
謝謝,下次也拍。
作者: LUG 時間: 2010-6-10 17:37
我也去一次,不知。
謝謝,下次也拍。
作者: 媽媽咪 時間: 2010-6-10 18:46
美麗而古老的校園,雖然不曾去過,但通過PP和你的註解對它有了一些了解,謝謝啊!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0-6-10 19:02
照得好, 故事也不錯.
作者: 楓樹下 時間: 2010-6-10 20:18
謝謝分享。喜歡這類帖子。
圖漂亮,文字也好。
做攝影記者吧。
作者: 一樹繁花 時間: 2010-6-10 21:24
謝謝帶我去欣賞羅丹雕塑群,確實震撼!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6-10 21:45
謝謝這麼辛苦圖多的帖子!一個問題,這些雕塑是誰做的,不會是羅丹吧?(初級問題,表砸,沒帶頭盔
)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0 22:19
回復 21# 銅山
謝謝!
不過,不少斯坦福的校友看到您的讚歎,可能會哭出來。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0 22:21
回復 23# LUG
謝 LUG!
下次在也不要入寶山而空手。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0 22:22
回復 25# Unknown
謝謝 Unknown!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0 22:26
回復 26# 楓樹下
謝謝楓樹下褒獎。
只不過首先咱沒到那水平;其次,成不了專業攝影記者,拍攝就不能隨心所欲了。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0 22:27
回復 24# 媽媽咪
謝謝版主光臨!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0 22:27
回復 27# 一樹繁花
多謝一樹繁花雅賞!
作者: margo 時間: 2010-6-10 22:29
文化氣息濃厚,令人無限嚮往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0 22:37
回復 35# margo
謝謝 margo!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1 01:13
本帖最後由 pengl 於 2010-6-11 05:17 編輯
回復 28# 在美一方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其實不容易答的問題。以咱外行人來看,羅丹創作每個雕塑都從設計到築模,再從模子(有時要切成好幾塊,最後合成)澆築出來。理論上,如果原模不廢掉,可以無限次重鑄雕塑。下文提到,羅丹死前將其所有雕塑模子和版權都交給法國政府全權處理管理。法國政府1956年通過數個法案規定每個雕塑最多可以從原模鑄出12次並被確認為原作。但是,不知何故,「思想者」據說全球有20多尊(San Francisco's Legion of Honor也有一尊)。當然,年份越久的越有價值。斯坦福的羅丹雕塑是世界最大的私人羅丹雕塑收藏家 Gerald Cantor (斯坦福的視覺藝術中心就是以其及夫人命名的)捐贈的,應該都是有年份的羅丹真品。
Rodin willed to the French state his studio and the right to make casts from his plasters. Because he encouraged the edition of his sculpted work, Rodin's sculptures are represented in many public and private collections. The Musée Rodin was founded in 1916 and opened in 1919 at the Hôtel Biron, where Rodin had lived, and it holds the largest Rodin collection, with more than 6,000 sculptures and 7,000 works on paper. The relative ease of making reproductions has also encouraged many forgeries: a survey of expert opinion placed Rodin in the top ten most-faked artists. Rodin fought against forgeries of his works as early as 1901, and since his death, many cases of organized, large-scale forgeries have been revealed. A massive forgery was discovered by French authorities in the early 1990s and led to the conviction of art dealer Guy Hain.
To deal with the complexity of bronze reproduction, France has promulgated several laws since 1956 which limit reproduction to twelve casts—the maximum number that can be made from an artist's plasters and still be considered his work. As a result of this limit, The Burghers of Calais, for example, is found in fourteen cities.
In the market for sculpture, plagued by fakes, the value of a piece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when its provenance can be established. A Rodin work with a verified history sold for US$4.8 million in 1999,and Rodin's bronze Eve, grand modele—version sans rocher sold for $18.9 million at a 2008 Christie's auction in New York. Art critics concerned about authenticity have argued that taking a cast does not equal reproducing a Rodin sculpture—especially given the importance of surface treatment in Rodin's work.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6-11 13:33
我昨天剛剛去了斯坦福大學,看了照片很親切,由於只在校園裡轉了2小時,很多地方沒有去。下次再去。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1 14:26
回復 38# Guest from 130.65.243.x
真巧!下次去別忘了帶相機。
作者: 文責自負 時間: 2010-6-11 22:31
多謝介紹,長見識啦.雕塑好象是04年立起來的.
斯坦福的日子總是匆匆忙忙,也沒有細看.
作者: 紆朱曳紫 時間: 2010-6-11 22:41
圖文並茂!
夢開始的地方777 發表於 2010-6-10 15:19 
re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2 00:28
回復 40# 文責自負
斯坦福的羅丹花園是1985年建的,迄今已有25年了。謝謝!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2 00:29
回復 41# 紆朱曳紫
多謝紆朱曳紫!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10-6-13 10:28
回復 37# pengl
謝謝,長知識了又!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3 13:34
回復 44# 在美一方
多謝!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6-15 05:42
回復 39# pengl
帶照相機了,2個小時也照了不少,只是那天不知道怎麼不能發帖加圖片。
I』m in San Jose
Jun 14,2010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5 12:20
回復 46# Guest from 130.65.243.x
可以常去斯坦福(尤其是Cantor Museum)轉轉啊。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6-15 13:56
回復 47# pengl
謝謝,指路。明天我的幾個同學要去斯坦福大學,我可以順便提醒他們。另外,除了舊金山、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等等,灣區還有什麼地方值得一看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6 00:21
回復 48# Guest from 130.65.243.x
還可以去酒鄉 Napa: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815677
Lake Tahoe & Reno 賭城∶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825367
Carmel, Big Sur & Monterey (包括 17 Mile Drive & 小孩喜歡的 Monterey Aquarium):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824160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824351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826871
如有時間,應該去 Carmel 的 Point Lobos State Reserve hiking(有很多漂亮的臨海 Trails)。
另外,在舊金山,可以去 Land's End Hiking (沿海一路看到金門橋),去 Muir Woods National Monument (金門橋以北10英里左右)看紅木。在往北可到 Point Reyes National Seashore (距舊金山30英里)。
Have Fun!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6-16 14:32
回復 49# pengl
謝謝,有空一定多走走看看。
作者: 瑋哥 時間: 2010-6-17 05:07
辛苦了盆哥,又看好圖又長知識,曾看過兩次,時間有限,不知所云
作者: pengl 時間: 2010-6-17 05:17
回復 51# 瑋哥
謝謝!
以後就可理直氣壯的說看了多少多少羅丹的雕塑了。
|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