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看海歸們海歸多年後如何看待海歸! [列印本頁]

作者: allenjsau    時間: 2010-6-9 18:07
標題: 看海歸們海歸多年後如何看待海歸!
和很多各個層次上的海歸們認真談過, 他們都談了他們回之前的, 剛回來后和回來很長時間后的對生活工作各個方面的想法和感受. 統計結論是:

  1.  不要指望國內生活的成本會降低. 包括住房, 食物, 小孩教育, 這些只能越來越高. 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幾個大城市.

  2. 不要指望在國內過上什麼悠閑高質量的生活. 不要說國內的空氣, 水, 食物, 交通等等. 15億的人口永遠讓任何人在任何時刻都喘不過氣來. 這還不只限於普通大眾, 象老胡,老溫, 以及各個領域的目前貌似風彩十足的精英人士.

  3.  受過西方文化熏陶的海歸們在海歸后更加專註於搞人事, 拉關係,建立幫派, 比所謂的"土鱉"更加喜歡鑽空子, 撈油水, 至少有90%的人極其虛偽自私, 為了私利達到了道德淪喪的地步.

  4. 先回去的海歸水平整體很一般,但他們因為回去的早, 在各方面都佔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新歸去的水平明顯高很多的海歸對他們是一種無形的挑戰和壓力, 老海歸集團總體來說正在對對新海歸集團進行無情泄憤式的打壓.

  5. 海歸們整體來說其實還是在為生存而奮鬥, 為房子, 車子, 小孩教育, 自己在單位職位的穩定性等等.

  6. 總體來說這些人認為他們當初選擇海歸的決定是對的, 畢竟海歸后他們找回了自我,覺得自己和家人都是在實實在在的生活, 過著有血有肉有淚也有笑的生活. 回想他們美國的生活, 大部分海歸都認為美國雖然好, 卻永遠不是自己的美國,自己的根, 希望和靈魂都在中國. 美國就象一趟列車, 坐完了就該下了...

  記得有一位八十年代初到美留學,八五年回國探親,到北京幾個研究所看看,想讀完博士之後,回國就業,有幾位訪問學者先回國在這幾個地方工作,介紹說,這是我的實驗室,那是我的儀器,。。。。。很怕這位北美名校博士去他們那裡,畢業搶了他們的位置,參觀完,此人回美國后,決定不回國了。
作者: ybbgu2000    時間: 2010-6-13 04:00
哦,知道了。
作者: eztomcat    時間: 2010-6-13 06:45
15億的人口??

人口無緣無故多了兩億,日子當然不好過。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6-13 09:24
實際上中國的人口大概是15億,13億的說法已經多年沒有動了,是否真實值得懷疑。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6-13 11:43
回復 4# Guest from 68.109.70.x


    4樓的是不是一隻會打字的狗也很值得懷疑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6-15 21:14
回復 5# Guest from 174.95.203.x
有此經歷的會認為總結的很經典啊
遊客 174.95.x.x 這樣說話很沒道德哎。懷疑你的經歷,人格
作者: zhousx18    時間: 2010-8-8 10:43
海歸回國的唯一出路就是打著科研的旗號在大學里當官。院長就有實權,可當博導,爭院士;,校長就是一輩子的目標了;海歸博士不可能滿足於當個副教授吧?也有能當到國家科技部長和教育部長的。那是特例。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10-8 06:16
本人雖然不屬於海龜,但一段時間裡曾代表美國公司去中國,不說國內的好還是壞,但回到美國以後覺得生活的很真實踏實,並不像那些老字輩的留美人士認為的那樣中國就一定是根,其實作為平頭百姓,生活在哪裡都差不多,擺平自己的心態是最重要的。
作者: nfld0962    時間: 2010-11-21 02:47
一個人的涵養品行15歲以前基本就定型了。所謂海龜們都是在國內各階層定了型,出去幾年也就是走馬觀花看看西洋鏡,從本質上根本不可能有什麼改變。在哪都是個生存競爭問題,根本不足為奇。
作者: wazhh    時間: 2010-11-25 22:44
頗有心得啊
作者: 秦月漢光    時間: 2010-11-30 03:08
百花齊放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0-12-8 00:59

作者: 冷眼向洋    時間: 2010-12-9 09:16
在美國受了擠兌,拿種族歧視說一下事兒,在國內被自家兄弟打一悶棍,沖著牆,扇自己一個大嘴巴!
作者: Cannaa    時間: 2011-1-7 22:13
想留學生留學近日前怎樣準備留學!

橫批:來來往往/里裡外外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