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基督徒的因果誤區 [列印本頁]

作者: windovertree    時間: 2010-6-9 14:06
標題: 基督徒的因果誤區
本帖最後由 windovertree 於 2010-6-9 14:08 編輯

前幾天說了個基督教也有因果,楓兄又來了個對比,引起兩串討論。
看起來,楓兄不但不太了解佛教的因果,對於別人指出他的認識上的問題,也沒有興趣思考啊
基督教的因果,在根本上的弱點(還不能說是錯誤),是認為一切拿在神手上。
在他們看來信神而上天堂是因果,不信而下火湖也是因果。
其中含有正確認識的成分,但夾雜進來一個超因果的觀念:一切看神高興。楓兄還覺得這個是大因果
這就有了問題了。在基督徒那裡,今天他看到把水加熱變成汽說是因果;明天聖經故事說把水加熱變成了冰(神的意志)他還說是因果。如果這兩種都是因果,那就只有兩個可能:根本沒有因果,或者不知道什麼叫因果。

從聖經來看,基督教對於因果現象的認識還是有的。但是對於其原理,卻是一片茫然。
反過來,看看佛教或者道家對於世界規律的探討,就會明白,這裡面的規律是可以認識可以總結的乃至可以利用的。比如陰陽互化的原理與規律,就可以說是一個簡單的因果運行的模型。
基督徒們搞不清楚因果的規律,就來個神造。這一造,造出了一個「人認識他所不能認識的神及其規律」的矛盾。
作者: windovertree    時間: 2010-6-9 14:13
回復 1# windovertree

剛才急著發貼,發完了看看別人的。發現問chico一說。。。諸兄早就說明了同樣的意思。

作者: ·八戒·    時間: 2010-6-9 20:08
基督教根本沒有因果關係,你信不信,信什麼,幹什麼,和是否上天堂之間沒有因果關係,一切決定於神的高興。不信基督教的強盜照樣可能上天堂,信基督教的虔誠信徒照樣可能下地獄。
作者: windovertree    時間: 2010-6-11 02:02
回復 1# windovertree

關注,需要關注
作者: 研究    時間: 2010-6-11 04:21
本帖最後由 研究 於 2010-6-11 04:28 編輯

回復 1# windovertree


佛教里所談的因果,其實在他的背後也有一個「律」對不對? 這個「律」你們叫「真如」或基督徒稱為「道」。違反「道」的規定必受懲罰,順從「道」的規定,必得好報。無論佛教還是基督教的因果,背後都有這個「道」或「律」。你說是嗎?
作者: 研究    時間: 2010-6-11 04:27
基督教的這個「道」就是神。「道」的做人的道理在聖經里比比皆是,「道」在大自然中,就是大自然的自然規律。下面兩節經文共參考:

約 1:1
太初有道,道與 神同在,道就是 神。、

羅 1:20
自從造天地以來, 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借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作者: 初讀聖經    時間: 2010-6-11 04:31
本帖最後由 初讀聖經 於 2010-6-11 04:33 編輯

回復 6# 研究


贊同. "道"清, 因果自明.
作者: 研究    時間: 2010-6-11 05:10
回復  研究


贊同. "道"清, 因果自明.
初讀聖經 發表於 2010-6-11 04:31



作者: windovertree    時間: 2010-6-14 20:14
回復  windovertree


佛教里所談的因果,其實在他的背後也有一個「律」對不對? 這個「律」你們叫「真 ...
研究 發表於 2010-6-11 04:21


老兄,你這一段,我大體同意。但真如和因果規律不是一回事。
佛道儒都講「道」,基督教的道(有朋友指出,這個詞本來就是從中國文化中借來的,本文本身有沒有用「道」的這概念,還不確定)要對應,也應該和三教的「道」的概念對應。

其實,我要說的重點是,在聖經中,有一些因不致果的例子,這說明基督教的因果(或者如你所說因果+律)在某種程度上缺少佛教因果的客觀性。
作者: 研究    時間: 2010-6-14 21:44
其實,我要說的重點是,在聖經中,有一些因不致果的例子,這說明基督教的因果(或者如你所說因果+律)在某種程度上缺少佛教因果的客觀性。windovertree 發表於 2010-6-14 20:14


其實,如果只強調因果,而忘記了因果後面的「道」或「真如」,那我們就抓不住規律,也不能「悟」。就像氫氣燃燒產生水,硫燃燒產生二氧化硫,雖然因與果不同,結果不同,但他們背後的規律是相同的---氧化。因果是現象,因果後面都隱藏著規律。這些規律都是由神制定的。有些我們已經發現,有些我們尚在探索中。從自然神論出發,神就是這些規律的集合,從基督信仰出發,神就是這些規律的制定與掌控者。
作者: windovertree    時間: 2010-6-15 00:14
其實,如果只強調因果,而忘記了因果後面的「道」或「真如」,那我們就抓不住規律,也不能「悟」。就像 ...
研究 發表於 2010-6-14 21:44


服了你了。咱不討論這個問題了吧。
作者: 研究    時間: 2010-6-15 00:19
回復 11# windovertree

可能我說的太外行了。
作者: windovertree    時間: 2010-6-15 00:22
回復  windovertree

可能我說的太外行了。
研究 發表於 2010-6-15 00:19


不是外行。是你說的都是我大體同意的部分啊,沒必要再告訴我了啊
作者: 研究    時間: 2010-6-15 00:25
不是外行。是你說的都是我大體同意的部分啊,沒必要再告訴我了啊
windovertree 發表於 2010-6-15 00:22



    明白了。謝謝。
作者: 研究    時間: 2010-6-15 00:39
其實,我要說的重點是,在聖經中,有一些因不致果的例子,這說明基督教的因果(或者如你所說因果+律)在某種程度上缺少佛教因果的客觀性。 ...
windovertree 發表於 2010-6-14 20:14


這可能是你的重點。有的時候我們對神跡不能解釋,又沒有客觀規律可循。其實,神跡就是神跡,之所以稱為神跡,就是了違反客觀規律。比如說,我們天天看到的神跡,水的密度問題。其他物質都是熱脹冷縮,只有水在4C 時密度最大,它其實與其它物質規律都是相反的,我們仍要承認它是客觀規律。因為所有自然規律後面都有神的掌控。耶穌旁邊的那個死刑犯因為信,就可以到「樂園」去了,看上去不合理,但它背後有一個神。佛教里不是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說嗎?道理也許相似。看上去一個拿著屠刀的殺人者,如何能成佛?因為他「覺悟」了,就不入輪迴。不知道我的理解對不對?
作者: windovertree    時間: 2010-6-15 01:12
這可能是你的重點。有的時候我們對神跡不能解釋,又沒有客觀規律可循。其實,神跡就是神跡,之所以稱為 ...
研究 發表於 2010-6-15 00:39


死囚之信,有的朋友懷疑。但那不是我的疑問。在對於「信」有明確的定義及標準的情況下,我不懷疑這件事情可能發生。
但是,有一些基督教中的因果關係顯得粗略或者背理。比如,僅僅因為不信神,就放到永火裡面去。神使法老的心剛硬,又使埃及人遭到懲罰等等。
基督徒朋友們當然也說這裡面有神的意志,當然也屬因果。
但是這類因果與佛教所說的因果味道就不同了。

佛教因果,簡而言之,是自作之,自受之。那個怎麼作怎麼受的規律當然存在。但它不能外於事物而有自身的意志。比如法老自心剛硬,則法老受罰; 不剛硬,則不當其罰。不會有一個「道使法老的心剛硬,進而罰之」的現象。

我理解的佛耶不同,就在於這裡。佛教把事物的規律看透了。比如緣起說。事物互為因互為緣。舍A無B,舍b無A。你說是A造B,還是B造A?
你會說 它們都是受造。那麼這個造者先造B 還是先造A?
你只能說同時造。
同時造與緣起 在現象上是一樣的。
只是在本質上,神創論加了一個「神」,而從緣起論看來,「神」這個概念則是多餘的。因為現象上的規律用緣起就可能很好地解釋,而本體上的存在,只要你破除了A 與 B 在表相上的迷惑,當然就自然而然地顯現了。
作者: 研究    時間: 2010-6-15 01:22
回復 16# windovertree
使法老的心剛硬,另有一解,叫「任憑法老的心剛硬」。況且這個剛硬是在數災之後。
作者: 研究    時間: 2010-6-15 01:26
回復 16# windovertree
無論如何,最後都要回歸到「真如」或「道」上面。
作者: windovertree    時間: 2010-6-15 01:56
回復  windovertree
無論如何,最後都要回歸到「真如」或「道」上面。
研究 發表於 2010-6-15 01:26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這是中國古人的看法,也是佛教的看法。
天有言哉,四時行焉,萬物造焉。這是有神論的看法,也是基督教的看法。
作者: windovertree    時間: 2010-6-15 01:58
本帖最後由 windovertree 於 2010-6-15 02:00 編輯
回復  windovertree
使法老的心剛硬,另有一解,叫「任憑法老的心剛硬」。況且這個剛硬是在數災之後。
研究 發表於 2010-6-15 01:22


我覺得這個完全是述經的人自己加上去的。不管是使,還是憑。
它的作用只是讓人覺得神的意志有時候可以理解,有時候不可以理解。
大大的削減了「規律可以認識」的可能性。
沒有這個字,一切還會發生。當然,對於一些人,事情容易理解了,對於另一些人,事情又難理解了。
作者: 研究    時間: 2010-6-15 02:30
回復 20# windovertree

規律是可以認識的。神也是可以認識的。認識神就要從神的啟示來認識神。也就是《聖經》。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