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克斯堡大屠殺 1862年7月,謝爾曼被任命為孟菲斯軍官區總司令,負責對南軍的堅固據點威克斯堡(Vicksburg)發動進攻。由於兵力不足,攻擊並不成功,戰局陷入僵持。之後, 格蘭特的大部隊投入進攻。由於久攻不下和傷亡慘重,惱羞成怒的聯邦軍開始遷怒於城內的平民。格蘭特下令摧毀威克斯堡的一切目標! 數百門重炮對城內的軍事設施和民宅進行連續數月的猛烈炮擊,把威克斯堡的所有建築炸成了粉末,無數無辜的平民被炸得粉身碎骨。
1863年7月,聯邦軍攻下了威克斯堡這個戰略位置極為關鍵的城市。由於長達一年的圍困造成的飢餓和屠殺性的炮擊,造成了數以萬計的平民死亡。
所以說三光政策,並不是日本人首創,在這場內戰中,一代屠夫謝爾曼將軍名言:我們一定要清除和摧毀一切障礙,只要我們認為有必要,就殺死每一個人,奪走每一寸土地,沒收每一件財物。一句話----無情地摧毀我們見到的一切東西……」 因為他忠實執行了格蘭特下達了那條著名的命令「create havoc and destruction of all resources tha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enemy。」明確要求謝爾曼對南方進行毀滅性的不計後果,不惜代價的摧毀。即不但消滅敵人軍隊,還要摧毀敵人的經濟基礎和敵方居民的戰鬥意志。
在謝爾曼看來,對南方普通人民的打擊必須和對武裝部隊的打擊一樣徹底。 從亞特蘭大開始,儘管謝爾曼將軍領導的北軍一直處於相當順利的形勢,但是為了徹底地嚇住南方,他命令部隊將遇到的民房一路燒下去,同時殺死所有遇到的一切牲畜和反抗的人。1864年11月,謝爾曼大軍離開亞特蘭大,開始對南方進行長達一年的滅絕人性的大掃蕩。 謝爾曼的部隊以60英里的正面徑直向海邊的薩瓦納Savannah)推進。幾乎把經過的地方碾平如同壓路機一般,所有樹在地上的東西都被完全地摧毀。 他的大軍一邊一路推進,一邊徹底摧毀所到之處的一切物資設施,搶劫平民的糧食和財產,殺死反抗的平民,焚毀農田,炸毀村莊,用石灰封堵水井,搗毀鐵路,搶劫和驅逐了一個又一個城鎮居民,燒毀一座又一座城鎮。謝爾曼的部隊還沒有來到,十幾英里之外就可以看見蔓延而來的衝天火光,而當謝爾曼的部隊離開的時候,地面上只剩下了燒焦的泥土和孤零零的幾個正冒著煙的樹桿。
在1864年12月23日,謝爾曼佔領了南方著名的港口城市薩瓦納,併發電報給總統林肯說這是給他聖誕禮物。之後,將城市付之一炬,片瓦不留
在1865年初,謝爾曼大軍攻入南卡羅來納州的首府哥侖比亞,縱火燒毀了整個城市的全部民居和公共設施,只有南卡大學和行政機關的建築得以保留。有多少平民葬身火海已無從統計。 之後, 謝爾曼將軍的部隊又一路向北燒將上去,一直燒到南卡羅來納的查爾斯頓。查爾斯頓進行了頑強的抵抗,謝爾曼用數百門重炮對查爾斯頓進行屠殺性的炮擊,數以萬計的平民死於炮火。待到謝爾曼將軍攻下查爾斯頓,已經一片斷壁殘垣。就這樣一座已經變成廢墟的城市,謝爾曼大軍也不放過,照例點了一把大火。在查爾斯頓的郊外,至今還留下一堆堆被北軍焚燒后的黑瓦礫的莊園。
破壞最嚴重的是南方邦聯總統戴維斯(家鄉所在的密西西比州。內戰之前,該州在全美富裕榜上名列第五。內戰期間,該州60%的白人青壯年被殺,90%的城鎮和種植園化為灰燼,平民的私有財產損失殆盡。戰後,密西西比州不僅在全美最貧困的州中名列第一,而且這種貧困狀況一直持續了一個世紀。 按今天的價值計算,謝爾曼的大掃蕩給美國南方造成了2萬億美元的財產損失,有數以十萬計的平民直接死於謝爾曼軍團的大掃蕩和搶劫引起的大飢荒,上百萬人淪為難民。從30年戰爭起,在西方恐怕就不曾見過這樣直接針對平民的戰爭暴行。當時邦聯總統戴維斯稱其為「美洲大陸的阿提拉」。謝爾曼的行為徹底地打破了舊時代戰爭的界限,他把戰爭擴大到了全體人民。一百多年來,美國南方民眾的子孫對「謝爾曼的大掃蕩」耿耿於懷,一代傳一代。 美國內戰雙方的陣亡官兵大都得以安葬,但安葬的規格截然不同。據說北軍屍骨全部由聯邦政府掩埋,立碑紀念並刻上死者姓名和生卒年月。南軍被看做叛匪,屍體亂埋于田野,沒人立碑。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6-2 06:35
好照片;山雨欲來風滿樓……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6-4 03:14
3rd floor: Don't you feel too burdensome carrying all those shit with you all the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