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復 翡翠
怎麼能夠愛你的敵人?能夠真心愛他的還是敵人么?所以只有到了你心中沒有敵人的時候才能真正地愛你的敵人。什麼叫做心中沒有敵人呢?這不是能夠刻意去做到的,而是要悟到本來如此的!...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4-29 21:55

回復 翡翠
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是為一真法界。也就是通常說的「一念不生全體現」。因為這個一 ...
怎麼能夠愛你的敵人?能夠真心愛他的還是敵人么?所以只有到了你心中沒有敵人的時候才能真正地愛你的敵人。什麼叫做心中沒有敵人呢?這不是能夠刻意去做到的,而是要悟到本來如此的!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4-29 21:55

聖經里說的愛你的敵人,與恨惡罪並不矛盾。
你看到嗎?「愛人不可虛假」的同時還要「惡要厭惡」。咋一看好像不可能,可看看英文就清楚了。注意英文里用的是What而不是Who。也就是說不要因為別人做錯了事就恨惡這個人,也不能因為犯錯的是自己的弟兄就連錯誤也遷就。通俗地講,就是要把孩子和洗澡水分開,不能一起倒掉。
我個人理解佛教的問題是,雖然一念不生可以避免論斷的問題,然而卻滋長縱容了罪惡。從中國人處理問題的習慣就可以看到這一思想的危害。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4-30 00:05
佛教講修行要修到一種虛空的狀態「不思善不思惡」,如同嬰兒,但是我個人理解和你所述有點一致就是:不思善惡,並非不知道,只是不因為善惡而生任何情緒,這裡的情緒具體比如喜怒哀樂,這些都是佛教基督教二者共同的「原罪具體內容」。
...
翡翠 發表於 2010-4-30 02:31
舉個不一定恰當例子,基督徒要看到地的不平,所以要一生向上走;而佛教告訴我們不要看地的高低不同,要看成一樣的,不要有分別。我認為天上的層面先不談,至少在地上的層面上,基督徒的生活無論對自己,對社會都是比佛教徒更積極的。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4-30 03:49

是這樣:「不思善不思惡」是佛教里的空性智慧,而要達到如此境界卻是要通過修菩提心也就是你們說的愛/大愛/博愛。直截了當的說就是,要用無私的大愛/菩提心(無限寬容)來除掉個人有私心的分別心。
基督徒肯定愛,喜樂,平安等正面的情感,佛教徒也這樣啊,不然如何去除我執分別心呢?實際上,分別心就是一種自私心,也是我執的具體表現,處處以我的利益優先,除分別心恰恰要通過愛他人/愛敵人來實現的,愛他人/敵人,就是把個人無限縮小的一個過程,無限縮小了個人就等同除掉了我執。
事實上,有許多佛教徒對空性的理解有失偏頗也在這裡,他們誤認為空就是空,不著邊際的空,卻沒有意識到空性的智慧是要通過無限的無私來完成。
...
翡翠 發表於 2010-4-30 05:31

個人的道德水平我認為和信仰有一定的關係,但不是絕對,因為信仰的真諦無非就是無私二字嗎,沒有信仰的人如果做得很無私也一定勝過有信仰的人,從我個人來看,無私的觀念不是個問題,反基也肯定是贊成無私的。如何做到無私才是真正的關鍵。。。
...
翡翠 發表於 2010-4-30 05:31
有心行善卻行不出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基督徒說要靠神?可是神是什麼呢?神就是智慧呀!如何獲得大智慧?戒定慧是唯一的道路。有了大智慧才能不犯錯才能做到無私呢。
...
翡翠 發表於 2010-4-30 05:31
這是誤解。佛教訓練的是如實觀照,是要真觀清凈觀廣大智慧觀慈悲觀,是要在濾清了因為自我的立場和情緒愛好而產生的分別染著之後,看到事實的本來面目,照見一切的緣起。大家都知道佛教是最強調智慧的,怎麼可能要大家把自己打懵灌醉絕智呢?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4-30 05:45
回復 MapleTree
這是個最普通的誤解了。
如果不分善惡,那麼佛教最有名的四句就不成立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要是連善惡美醜香臭全都不知道,那哪來的諸惡莫作,又怎麼眾善奉行?
我要不要繼續講呢?
問? 發表於 2010-4-30 08:04

回復 翡翠
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是為一真法界。也就是通常說的「一念不生全體現」。因為這個一真法界是沒有對立的,因此沒有形象的,沒有形象包括沒有任何模式,因此離言絕相,不落語言文字。「吃分別善惡果」就是無明緣行,起心動念。一起分別念頭就掉進頭腦思維的框架了。念頭是有生滅的。這個大家都知道,你不可能長久住於任何一個念頭中。肉身也是有生滅的,有生必有死。永生到底是什麼?到此應該有些端倪了吧?一些基督徒在頭腦的思維中想象期待將來的一個永生,這只是一個思想的泡沫。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大分別!分別現在和將來,分別俗和聖,分別丑和美。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4-29 21:55

我承認(表面)沒有信仰的人也有很多無私的好人。但是我說的不是這個,我說的是反基的具體表現,尤其是極端反基表現出的道德水平下降現象值得擔憂。君不見 「出口成臟」,惡語相向的都是那些極端反基。反對善的必然走向惡,這恐怕是必然的。撒旦之所以變為魔鬼就是因為反對神(善)。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4-30 10:05
下面這段落文章是西藏一個叫希阿榮博堪布的人口述別人幫著記載下來的有關菩提心/愛心的部分內容,你說佛教徒不重視愛心真的是誤解,基督徒佛教徒都很重視愛寬容等東西,他們在這方面也有很多很多的文章論述,你只是沒有看到罷了。。。。 ...
翡翠 發表於 2010-4-30 23:05





不思善,不思惡。是惠能大師對慧明講的。「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ruthrose 發表於 2013-8-15 03:48
很長~~~~~時間不見了,一切安好?願神祝福妳!

翡翠 發表於 2013-8-15 13:26
問好問好,好久沒見了,7年了,好快啊~~
願基督神祝福保佑妹妹

ruthrose 發表於 2013-8-15 19:02
沒有7年那麼久吧,最後一次見面好像是兩年前?來,抱抱


翡翠 發表於 2013-8-15 19:55
是說我們從文學--城到這裡認識那麼久了,打打鬧鬧滴,不是嗎?
佩服你和其他弟兄姐妹每天在這裡堅持 ...

翡翠 發表於 2013-8-15 06:55
是說我們從文學--城到這裡認識那麼久了,打打鬧鬧滴,不是嗎?
佩服你和其他弟兄姐妹每天在這裡堅持 ...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3-8-16 11:27
歡迎翡翠再來家園,老朋友見面,當浮一大白。
一切都好吧?常來坐坐。 ...

ruthrose 發表於 2013-8-15 22:28
俺是鄉下人,進文化城與劉姥姥進大觀園差不多,只顧著找北,顧不上打鬧。自我感覺貝殼村更適合俺們鄉下人 ...
想起來就覺得那個......翡翠 發表於 2013-8-16 03:46
問好永生!
管理的很好比其他板塊成功。
嗯我們還真是老朋友因為你是我上網以後認識的第一個基督徒。:han ...
是神引導的結果,也是各位弟兄姊妹各位朋友堅持尋求真道,認真分享討論的結果。
|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