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為迫人民幣升值 美智庫亂咬
[列印本頁]
作者:
非常時期
時間:
2010-3-30 09:19
標題:
為迫人民幣升值 美智庫亂咬
2010-3-26
近日美國對人民幣匯率問題不斷熱炒,不單議員提案要求制裁中國,國會還召開聽證會造勢,在會上主流意見都認為人民幣幣值被低估,令中美之間的幣值鬥爭不斷升溫。更為嚴重者是,有美國智庫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竟聲稱要把香港及其他東亞地區如台、星、馬等均與中國一樣,列為貨幣操控國家或地區。這樣擴大打擊面並把香港拉下水確是前所少見,因此也引來了香港政府及各方義正辭嚴的反駁。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指出,港元與美元掛鉤已逾二十年,故對批評感到奇怪,並直指有關觀點是保護主義思維。這簡單回應中便有兩大重點。首先,香港聯匯制度施行以來,國際上對其穩定作用讚譽良多,更從未被批評為操控匯率,何況香港已連續十多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如果真有操控匯率,又如何可長期保住此桂冠?實際上掛鉤所體現的固定匯率機制,是幾種市場經濟的經典匯率機制之一,現時全球便有多個國家、地區均在使用,包括多個海灣國家仍與美元掛鉤,它們是否也都在操控匯率?
其次,在經濟或出口不振時以貶值來推動復甦,乃典型的以鄰為壑保護主義行為,屬九流的「香蕉共和國」行徑,美國選擇此道才真正是操控匯率,而強迫其他貨幣升值,則為金融霸權主義行徑,合起來便構成了霸權保護主義。
美國不少專家、學者以及智庫在幣值問題上均已喪失科學客觀精神和理性而淪為政治工具,如此智庫實為「愚庫」,其言論誤導性甚大更為禍全球,乃繼美國輸出「毒資產」後又一傑作:輸出「毒思維」。對此必須徹底批判以正視聽。但對此帶來的危險卻絕不能輕視:不可排除在龐大壓力下,美國政府會採取某種針對中國的措施,如把中國視為「匯率操縱國」,但卻不實行制裁,而只通過世貿等多邊組織或其他渠道施壓,勉強算是一種妥協。
因此未來中美關係將難以平靜,幣值爭議必將持續成為摩擦熱點。事實上美國國內政治問題將令壓力不斷上升:復甦不明失業高企將增強保護主義勢力,中國復甦強勁影響日大將增強遏制意識。奧巴馬在醫改通過後,卻要面對國內政爭升級的困局,更要依賴民主黨內工會等保護主義勢力推動醫改落實,使能在11月選舉中力保不失,故期間在對華關係尤其幣值問題上,必將保持鷹派強硬姿態。
以上種種均令中美摩擦擦出火花的機率大增,對此必須有所戒備,而不能盲目樂觀,更不能以為風波很快便會過去。中國對中美幣值紛爭的前景,看來已作了最壞打算。日前商務部長陳德銘便指出,不會坐視美方就幣值問題採取制裁行動,如發生國際法律訴訟中國也會奉陪。這顯示中國已有了回應的部署,就看美國方面的戲如何演下去。這次香港也受到批評,又清楚顯示兩地同坐一條船,香港在中美紛爭中未必再能置身事外,唯一選擇是與祖國站在一起力抗霸權侵凌。曾司長直指美國觀點屬保護主義,便走出了正確的第一步。今後可能要因應形勢發展,開展更多的輿論反擊,並與美國有關單位及人士交涉,說明香港的情況與立場以正視聽,和維持香港金融中心的聲譽。
(大公網)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