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懷念老上海的生煎饅頭 [列印本頁]

作者: chujiakang    時間: 2010-3-27 12:35
標題: 懷念老上海的生煎饅頭


有人說,上海人羈旅四方,闖蕩天下,最不能釋懷的就是泡飯。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吃一碗帶鑊焦的泡飯。還有人說最想吃的是鹹菜肉絲麵、油條豆漿等,而據我觀察,遊子最想念的是弄堂口小店裡的生煎饅頭。

    生煎饅頭是草根階層的食物,不過比大餅油條來得高檔,有點休閑小食的性質。舊上海,一般在老虎灶貼隔壁,開一家半開間門面的小店,店門口立著由柏油桶改制的爐子,上面置一口鑄鐵平底鍋,裡面是一張長條形的台板,兩個夥計正低頭包著饅頭,不時吃吃地笑一聲。最有人氣的當屬老闆——也是當灶師傅,只見他將一隻只雪白的小饅頭在鍋底排列整齊,澆一圈菜油,然後潑半碗水。只聽得吱啦一聲,一股香噴噴的蒸汽衝天而起,無數細小的油珠四處亂飛。得趕緊將油滋滋的木鍋蓋壓上,再手墊抹布把住鍋沿轉上幾圈。

     做生煎饅頭用半發酵的麵糰,這是關鍵之一。發得好,韌軟適口,不緊不松。關鍵之二在於拌肉餡,肥瘦肉按比例搭配,肉皮熬爛了,冷卻后切成細末,再與肉湯一起煮透,待再次冷卻后切成細末,方可與肉糜拌在一起。如此包進饅頭裡,煎熟后肉餡就被一包溶化了的滷汁包圍。咬破皮子,滷汁立馬噴涌而出,又燙又鮮,欲罷不能,予口舌無比痛快的享受。

     吃了皮子再吃肉餡,最後就吃饅頭底板。這底板已經煎成焦黃,略厚實,硬得恰到好處,帶了一點肉味和菜油香,一咬,咯嘣脆。這是生煎饅頭高於所有饅頭的地方。煎得好,這是做生煎饅頭的關鍵之三。

     有時,剛掀開鍋蓋的生煎饅頭在鍋底吱吱作響,老闆就用鏟刀有節奏地敲擊鍋沿:當得當、當得當……當得里格當……

    這聲音,這畫面,這氣息,久久地凝固在老上海的回想之中。

     後來,在稍具規模的點心店裡,店家給生煎饅頭配上了咖喱牛肉湯或油豆腐線粉湯,有干有濕,相當樂胃。上海人愛它,自有道理。

     舊上海,做生煎饅頭最出色的是蘿春閣和大壺春。蘿春閣原是黃楚九開的一家茶樓,上世紀20年代,茶樓一般不經營茶點,茶客想吃點心,差堂倌到外面去買。黃楚九每天一早到茶樓視事,經過四馬路一個生意不錯的生煎饅頭小吃攤,他也放下身段嘗過幾回,餡足汁滿,底板焦黃,味道相當不錯。有一天他卻發現生煎饅頭攤打烊了,老吃客人聚不散,議論紛紛。聽那個做饅頭的師傅抱怨,店主只曉得賺錢,偷工減料,他不肯幹缺德事,店主就炒了他的魷魚。黃楚九一聽,立刻把這位愛崗敬業的師傅請到蘿春閣去。從此蘿春閣的生煎饅頭出名了,茶客蜂擁而至。

     開在四川路上的大壺春也是一家相當有名的生煎饅頭店。1949年擠兌黃金風潮時,與中央銀行一街之隔的大壺春生意奇好,因為軋金子需要很長時間,而且餓著肚子軋不動,就近吃點生煎算了。

     那時候,上海的每條馬路大概都能看到生煎饅頭的影子。最有名的是淮海中路上的春江,十年動亂時期,上海人也沒有放棄吃生煎饅頭的愛好,心甘情願地等上半小時。還有金陵中路柳林路口的金中點心店,生煎也做得不錯。

     最近二十年裡,做生煎的點心店就更多了,還出現了蝦仁生煎、蟹粉生煎,但吃下來還是鮮肉生煎最實惠,最經典。豐裕生煎是一家連鎖企業,它的餡多汁滿,皮薄底脆,配一小砂鍋油豆腐線粉湯,花費不到十元,吃客很知足。
作者: chujiakang    時間: 2010-3-27 12:37
一客生煎饅頭,再配上一碗咖喱牛肉粉絲湯,那可絕對把人雷倒!!!
作者: amely7777    時間: 2010-3-27 14:06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3-28 01:50
記得當年淮海中路上, 陝西路茂名路之間有一家叫「江夏」的,專賣生煎饅頭和糯米蛋皮。 那生煎有芝麻和蔥花兩種, 加上馬路對面,兒童商店隔壁的「大眾」 賣的小籠, 真讓人懷念。 最近幾年,南陽路上的「小楊生煎」不錯。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3-30 04:26
大壺春離我以前的辦公室只有一街之隔。我記得每周六早上11點我們幾個小年輕會派一個人逃過政治學習去派隊。如果到了12點鐘再去排隊,基本上是不可能在午飯時間結束前輪到你的
作者: lucy-don    時間: 2010-4-2 04:04
口水…………

作者: lucy-don    時間: 2010-4-2 04:07
北方人稱之為「生煎包」或「水煎包」;
饅頭是不包餡料的。

作者: shanren    時間: 2010-4-2 05:09
本帖最後由 shanren 於 2010-4-1 16:10 編輯
北方人稱之為「生煎包」或「水煎包」;
饅頭是不包餡料的。
lucy-don 發表於 2010-4-1 15:07


北方人的「饅頭」是沒有餡兒的,江浙上海人說的「饅頭」有些是有餡兒的 ---- 南翔饅頭(小籠包子)、生煎饅頭、豆沙饅頭。。。

南北叫法不同。

水煎包的味道跟上海的生煎饅頭比,那差老了去了! lucy-don 以後一定要到上海嘗嘗生煎饅頭,你就再也不吃水煎包了。不用到處找,連鎖店小楊生煎就不錯。
作者: 8288    時間: 2010-4-2 23:38
口水........
作者: xiaoami    時間: 2010-4-3 02:35
口水是嘩嘩的流啊,得趕緊回去大吃一頓。哈哈
作者: WALKMAN    時間: 2010-4-4 12:27
做上海生煎的三大要訣。什麼放肉皮凍、雞爪凍那都是路人皆知的招數,不稀奇。關鍵是第一不能直接將蔥、姜剁碎了和入肉餡,要製成蔥姜水,這體現了上海人做事的細膩;第二招是要放一些花椒水,裡面兌一點點的上海咖喱粉,這就是上海生煎咬進去有一股特殊的香味;第三招是煎的時候將褶朝下擺在平鍋上煎,這樣裡面的香氣和滷汁不會因受熱沖開褶口散發出去。這三招是我朋友當年花了幾千人民幣拜師求得的,這也決定了北方水煎包只能望其項背。也難怪日本天皇都要用專機來買上海生煎。
作者: qxw66    時間: 2010-4-5 05:13
1毛1,4個一兩。毛主席萬歲!打倒鄧小平!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4-5 12:04
回復 12# qxw66


  are you crazy?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4-5 14:25
一個生煎饅頭,還他媽的比大餅油條來得高檔,真他媽的缺德的上海人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4-5 16:32
我好幾次夢見吃生煎饅頭。這也是我愛上海的理由No.1。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4-7 01:03
上海人以前過的是住狗窩, 吃泡飯,摳屁眼舔指頭的寒酸生活。 上海人特別愛面子!每人口袋裡都裝有一條沾著肥油的豬皮(用來抹嘴唇)。 上海人的生煎饅頭難吃透頂, 特別是他們天天吹噓的南翔小籠包, 那個難吃就別提了!  所以去上海的外地人千萬別上當!!!!!!!

不過上海的紅燒肉和糖醋排骨很好吃, 很有水平!!!!!!!!!!!!!!!!!!!
作者: jacksonfang    時間: 2010-4-7 08:51
我愛上海的理由No.1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4-9 04:44
回復 16# Guest from 74.72.8.x 十六樓的,挖你媽和你妹的屁眼,味道一定會比生煎饅頭好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4-9 08:19
回復  Guest from 74.72.8.x 十六樓的,挖你媽和你妹的屁眼,味道一定會比生煎饅頭好
Guest from 80.139.253.x 發表於 2010-4-9 04:44


說得好!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4-16 05:42
上海人愛生煎,當然自有道理. 你若不是上海人或不愛上海生煎的,最好不要進來瞎起鬨.
作者: yerrr    時間: 2010-4-19 05:19
嘻嘻,小楊生煎的盤子,化成灰俺也認識。

最是那吸吮湯汁一刻,如玉女雲雨般銷魂。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4-20 14:08
北方人稱之為「生煎包」或「水煎包」;
饅頭是不包餡料的。
lucy-don 發表於 2010-4-2 04:07

水滸里孫二娘賣的是「人肉饅頭」。不是人肉「包子」。
說明中國人自古把有餡的也叫饅頭。
作者: 02lin2    時間: 2010-4-21 08:00
在我記憶里上海好的生煎店有二家,西海電影院對面的那家"友聯"那是很早的了,60-70'S
早期,記得我還住在外婆家時,外公,和娘舅常去買,我還貪吃吃壞過肚子,那家門面很小象是在老
虎灶邊上.第二家是在我以前住家邊上的"友聯".這家較名氣大,很多老上海應該都知道,就是在
陝西路,南京路口的那家.從我上小學到,94年拆遷,20來年都是這家的常客,從,1毛3加半両糧票
到,1.50元,味道比小揚生剪可好多,皮薄,滷多,肉緊,底脆.是生煎的上品啊,惜現已絕矣!
作者: dididada    時間: 2010-4-22 09:32
一定是餓的時間過長...


哈哈
作者: 葉毅    時間: 2010-4-23 14:51
二兩生煎一碗小餛飩,0.36元,自然比一毛錢的一付大餅油條奢侈多了,真的懷念蘿春閣。

北方的朋友把沒有餡的叫做饅頭,有餡的叫做包子,只是一個地方的習慣叫法而已,在上海,有叫生煎包的,也叫生煎饅頭的,其實是一樣的東西,呵呵。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4-25 00:53
上海生煎饅頭 is great. My hometown is An Hui, but i like 上海生煎饅頭. thank writer.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4-26 11:34
回復 20# Guest from 198.160.190.x
同意!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4-26 11:34
上海人愛生煎,當然自有道理. 你若不是上海人或不愛上海生煎的,最好不要進來瞎起鬨.
Guest from 198.160.190.x 發表於 2010-4-16 05:42

同意!
作者: 綠水潭    時間: 2010-4-29 05:30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5-2 09:12
我老爸也最愛「大壺春」,有時候竟專程去買,他住城隍廟,好在也不遠。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6-3 23:34
小時候,我們家住淮海路,我外公外婆家住外灘26路終點站付近。小學的時候,每天的午餐都吃在"江夏"。每個周末去外公外婆家,外公都給錢去"大壺春"買生煎饅頭和咖哩牛肉湯。記得生煎饅頭的口子是在上面的。一鍋芝麻,一鍋香蔥。真是永遠的回憶。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7-5 00:18
The best one is in 大壺春. But i am not sure 大壺春 is still there.
作者: gushu    時間: 2010-7-7 13:41
16樓經常吃糞的,所以張嘴就聞到惡臭。
不懂不要瞎起鬨。
生煎饅頭和鍋貼做夢也想吃。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