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翁孟勇談長江口航道治理 稱其為水運史上最大工程 [列印本頁]

作者: 華盛頓人    時間: 2010-3-14 21:53
標題: 翁孟勇談長江口航道治理 稱其為水運史上最大工程
2010年03月14日 17:49:5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3月14日電 題:中國水運史上的最大工程——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談長江口航道治理

    新華社記者林紅梅、陸文軍

    「經過兩天的審定,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順利通過了由交通運輸部組織的交工驗收。三期工程的全面建成,標誌著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這一跨世紀我國水運工程歷史上最大的工程,也是世界級的大型河口治理工程,全部治理目標成功實現。」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14日在此間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建成,在中國水運工程界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是中國水運工程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盛事。」

    國家重大戰略決策

    建設長江口深水航道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儘快把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新飛躍」重大戰略決策的需要,是建立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基礎性條件。翁孟勇分析指出,以上海為中心城市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最活躍、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在我國現代化戰略全局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打通長江口深水航道,對加速上海與國際接軌的步伐,儘快把上海建成國際航運中心,進而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對充分發揮上海的「龍頭」作用,通過長江黃金水道形成向長江三角洲及長江中上游地區強大的輻射能力,帶動長江沿線經濟發展的新飛躍;對充分依託長江黃金水道的優勢,進一步完善長江三角洲港口布局,促進長江流域港口格局調整,完善沿江產業布局,不斷提升長江黃金水道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對構建長江江海聯運的大通道,形成長江水運的大物流,充分發揮水運運能大、成本低、安全、環保、節能等優勢,都具有重要意義。

  世界治河史上的壯舉

    「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已經走過了12個年頭。」翁孟勇介紹,工程按「一次規劃、分期治理」的思路分三期實施。一期工程於1998年1月開工,2000年3月實現8.5米目標水深並試通航,2002年9月通過國家驗收;二期工程於2002年4月開工,2005年3月實現10米目標水深並試通航,2005年11月通過國家驗收;三期工程於2006年9月開工,於2010年3月14日通過交工驗收,12.5米水深航道試通航。

    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是一項世界級的工程,是我國水運工程建設史上一項壯舉。翁孟勇說,面對茫茫無邊的江面,沖淤變化的沙洲,動蕩變化的河勢,長江口深水航道的建設者們克服了工程區域地質條件差,工程設計要求高,難度大;施工遠離陸域、水上施工時間長、受颱風潮汛等氣候條件影響大、施工自然環境惡劣等困難和挑戰,先後克服了一期工程航道驟淤、二期工程地基土軟化、三期工程航道回淤嚴重、增深困難等重大工程技術難題。

    他舉例說,三期工程2006年9月開工建設。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由於受長江口水文、泥沙等各種自然因素的影響,遇到了航道回淤嚴重,回淤分佈集中的工程技術難題,航道一度增深十分困難。但是廣大工程科技人員和工程建設者不畏困難,團結協作,迎難而上,堅持科學,勇於創新,成功組織實施了航道減淤等工程,保障了船機設備力量的投入,精心組織施工,優化疏浚工藝,扭轉了被動局面,實現了航道的增深。

    翁孟勇感慨地說:「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是多學科技術成果的綜合體現,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建設者集體智慧和心血的結晶,取得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河口整治成套技術科技成果。」
作者: 新鮮人    時間: 2010-3-15 08:20
疏通航道. 自屬好事.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