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海外賤賣成品油 兩巨頭已無法取信於民
[列印本頁]
作者:
流水線
時間:
2009-12-8 16:00
標題:
海外賤賣成品油 兩巨頭已無法取信於民
來源:武漢晚報
中石化中石油兩大巨頭再陷海外賤賣成品油的質疑聲中,據業內人士分析,由於前一個階段的囤油,目前社會低價成品油資源較多,國內需求仍顯不足,使得兩大集團因價格較高,銷售壓力較大,庫存壓力也很大,從而選擇了大量出口來釋放庫存。
「石油資源主要依賴進口的中國,成品油卻被大量低價出口」,這其實不是一個謎,而是一張網:企業賠錢是國家的,賺錢是官員的。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中石化拋出的「海關統計的金額和數量計算的價格不含稅價」的伎倆已然被攻破,僅以無鉛汽油為例,國內的油價高出含稅出口價的兩倍。但面對「甚囂塵上」的輿論壓力,中石化或許會在「成品油的構成以及不同的貿易方式等因素」上大做文章,只要能夠證明是「本身價格就更低的石腦油和發電用的重油拉低了平均出口價」,即便不能全身而退,至少也稍稍挽回一點兒面子,避免引來更大的麻煩。
「儘早平息民怨」,這是中石化中石油兩大巨頭的當務之急,只要利益結構不在這次的質疑聲中被壓垮,等風波已過,該高價出售的還是高價出售,該低價賤賣的還會低價賤賣,國內從來都是穩賺不賠,是根本不需要考慮風波的,但進軍海外就完全不一樣了,面對的都是世界級的競爭對手,不再有穩定的銷售市場,不再有強大的政策支持,也就意味著風波不定,競爭壓力驟然而至,只要稍不留意,利益將大面積受損。
在市場上競爭,最有殺傷力的無疑是價格優勢,中石化中石油正是靠國內的壟斷利益彌補海外市場的成本虧損,進而佔領市場,簡而言之,即讓中國人民成了中石化中石油進軍海外的犧牲品,無形中為國外人民的幸福生活埋了單。
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尤其是拿著顯微鏡的「一小撮人」,看透了中石化中石油的醜態,誰還理會你的「毫無根據」,中石化中石油,請高抬貴口,因為你們已經無法取信於民。
作者:
letmegogo
時間:
2009-12-13 20:01
壟斷是造成中石化和中石油肆無忌憚擴張的最直接原因。
世界石油巨頭無法進入中國是造成中石化和中石油壟斷國內市場的直接原因。
放手引Shell,ESSO等石油巨頭進中國市場是打破中石化和中石油壟斷市場的唯一良方。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