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收購悍馬有悖中國國策 [列印本頁]

作者: dawny    時間: 2009-10-13 12:17
標題: 收購悍馬有悖中國國策
收購悍馬有悖中國國策



悍馬是被歷史淘汰的品牌,正是悍馬們幫助底特律走進了死胡同。收購悍馬是在開歷史的倒車,如被批準會讓中國成為國際社會的笑柄。



在全世界都在為節能減排/氣候變化/哥本哈根峰會,努力再努力的時候,在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剛剛莊嚴宣告完:中國要進一步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繼續採取強有力措施加強節能減排的時候,一家從未生產過汽車的中國企業,卻要選擇冒天下之大不韙逆勢而為,我們的確難以苟同。



企業有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只要合法,市場經濟不拒絕這樣的舉動。但是,我擔心諸多條國家法律法規未來的嚴肅性。早在2005年7月,中國第一個針對汽車燃油消耗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就開始實施。標準規定:整車整備質量分別為1噸、2噸和2.5噸以上、小於3.5噸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分別是8.3升/百公里、12.8升/百公里和15.5升/百公里。如果某種車型油耗不達標,今後將有可能不準生產、銷售、進口。而悍馬的核心產品H2的油耗為百公里23升,遠遠超過了中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的標準。收購這樣的汽車,中國法律條規未來的嚴肅性,究竟該怎樣捍衛呢?



溫家寶總理曾經明確提出,要「控制高油耗、高污染機動車發展,嚴格實施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可以說,百公里油耗在23升的悍馬汽車,肯定不在總理說的要發展的汽車之列。



近年來,國務院和各個部委反覆強調的,中國要發展低碳經濟,現在,收購的協議簽了字了,即將交給有審批權的國家商務部、或者省級的商務部門。



是現在重要,還是未來重要?是利益重要,還是方向重要?是一個企業重要,還是一個產業重要?這些問題,將考量並檢驗中國社會的智慧。



收購方說:未來要生產綠色悍馬,環保悍馬。這聽起來如同要買一隻沒有刺的刺蝟一樣滑稽,託詞而已。如果悍馬變成了節能環保的小巧的豐田普瑞斯,收購方是決不會去買的,而真如此,悍馬也不會路越走越窄,淪落到今天這般賤賣的田地。如果真的是為了節能環保的大計,收購方又為何不直接去買個環保的品牌呢?



了解美國的人都知道:悍馬在美國是公認的「土大款」車,屬於那些有錢但沒有文化底蘊和社會責任感,而偏偏又喜歡炫耀張揚霸道的人士的摯愛。在美國也是早有爭議,除了極不節能環保以外,也因為作為乘用車佔用了過多的路面空間而備受詬病。美國玩剩下的,要淘汰的,中國就應該當個寶貝請進來?自以為買了一個世界品牌,殊不知這是一個被時代拋棄的行將就木的外國土大款品牌。辛亥革命都快一百年了,拜託!



中國,不應該成為新富起來的世界舞台上的「土大款」。



收購悍馬會向世界傳遞完全不能代表中國形象的錯誤信號。



撇開環保不談,從純商業的角度:一家從未生產過汽車的中國企業去收購併振興一個陷入尷尬的美國汽車品牌,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且不說汽車產業本身的特殊性和專業性對外行來說門檻極高,光是美國各種的勞工法規/高管薪酬/工會勢力/本土政治,就足以讓沒有準備好但卻想證明自己也能征服世界的中國企業,三下五除二的被整得暈頭轉向,血本無歸。



更何況,悍馬車源自美國軍車Humvee,而這款美國軍車也伴隨著美國在過去幾十年裡時斷時續的侵略主義做法,耀武揚威的霸道的出現在世界各地的美軍基地,以及索馬利亞,伊拉克,以及中國人有著痛苦回憶的南聯盟戰場等等,這等關聯,也是中國想要的?也能滿足一部分中國人的虛榮心?如果真是這樣,我為他們感到羞恥。



隨地吐痰,被中國人千夫所指。被認為是陋習,而且應該罰款。然而,像悍馬這樣的超大排量超大尺寸車,每公里給行人的健康和環境帶來的損害和污染,每公里給其他車輛帶來的種種不方便和潛在的事故危險,要遠遠大於那一口隨地吐的痰不知道幾千倍!我們也應對它們鄙視,罰款,唾棄,而不是懷著對財富權利霸道的羨慕和敬畏,而去向它們行注目禮。開悍馬們是20世紀遺留下來的,21世紀應該被清除的,源自美國而傳染了全人類的大陋習!



美國人在改這個陋習,我們更得改。



等待大排量高污染車的,將不僅僅是一個大排量稅。



悍馬們的品牌內涵與外延,與中國乃至世界的可持續發展觀,與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精神是格格不入的,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中國的選擇,應和歷史的選擇,一致。



我們一起努力!
作者: lpknx    時間: 2009-10-13 12:22
國人認為騎那馬威風, GM 欣喜若狂.
作者: akihito    時間: 2009-10-13 12:32
1# dawny



作者: 藍藍的天空    時間: 2009-10-13 14:05
收購悍馬有悖中國國策。
中國的選擇應和歷史一至,這要靠我們社會的共同努力。http://www.bestmastermind.info/bigs/f5739043.swf
作者: 笑談紅塵    時間: 2009-10-13 17:06
如果悍馬汽車肯定不在總理說的要發展的汽車之列,那末這個企業明目張膽地要收購悍馬品牌是一種商業宣傳的策略。因為那家企業知道此類收購最終結局就是被國家商務部否決,而且反對聲越大,企業的商業宣傳效果越好。
作者: zjd713    時間: 2009-10-13 19:13
相似的話當年聯想收購IBM PC事業部的時候也有人說過,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事實證明了這些人的看法是錯誤的,希望這次這些人能看準點,呵呵~~~要是回回都錯就沒有玩頭了嘛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