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說說朱熔基天安門上戴墨鏡 [列印本頁]

作者: laodai    時間: 2009-10-5 15:23
標題: 說說朱熔基天安門上戴墨鏡
  真正懂得維持劇本情境與個人性格關係的演員是好演員;懂得禮儀與自然之關係的政治家則會在百姓中留下美談,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國六十周年國慶的天安門盛典,說不完道不盡的。而在我這個保守的人看來,最令人欣慰的,莫過兩任國家領袖平和地幷立在城樓上,因爲只有領導人安才有國民之安。但是,最入筆者人眼的卻是前總理朱熔基鼻樑上那副墨鏡。

  因爲在我兒時的記憶中,中共高級領導人,只有開國元勛賀龍與陳毅元帥似乎有天安門城樓上戴墨鏡的影像(那時我不能理解,因爲電影中的特務就常戴一副黑眼鏡)。然而,他們都是能在嚴酷的生涯中保有個人天性的偉人,雖然他們晚景不是太好,但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存留時間劫要長一些。因爲我們覺得他們和百姓一樣,怕曬,愛惜體膚。

  有回和朋友笑談,說起國家領袖們的日常工作,筆者說:高處不勝寒,他們過的是刻板的「演員」生活,每天需按劇本所規定的情境出演,而且不能出差錯。稍一閃失,則損失非細,難以計量。而那些百姓所崇拜的影視明星們,充其量不過業餘罷了,他們哪裡能每日都有劇本演出呢?朋友思索了一番,表示「嘆服」。而出色的,真正懂得維持劇本情境與個人性格關係的演員是好演員;懂得禮儀與自然之關係的政治家則會在百姓中留下美談,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個性的領袖會留下深刻印象

  中國地大人衆,號稱文明古國。從古到今,「禮儀」就是一切,如果一官員在國家重典或「御前」失儀,輕則罰金,重則獲罪丟官是常事。而今年,改革開放三十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國慶」無疑是中國領袖們最重要的國內演出,古人稱國家之「重典」。雖千萬人必按部就班,不越雷池,否則不成體統。

  然而,巨大的社交或群體活動,必然隱含著對個人思想的束縛,個人情趣的忽略甚至生理的壓抑—特別是像筆者這樣經歷過文革的人來說,對千萬人的群體活動還余有深切的痛感。因此,如何在國家政令一致中看到個人的自由(比如1984年國慶遊行中的「小平您好」橫幅),在萬衆歡呼聲中遇見沈思,在國家重典中看見領袖們保有無礙他人的嗜好,雖然細微,筆者認爲可能是國家真正強盛的標誌。

  另外,如果您熟悉北京盛秋的陽光,看見胡錦濤與一干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的強光中緊鎖的眉頭,就會覺得已卸任的朱熔基鼻樑上的墨鏡不僅得體,而且對於80歲老人來說也是必要的。


作者:曾印泉,中國書法家

聯合早報3日
作者: 韓冰    時間: 2009-10-5 15:36
難道是朱熔基還有什麼不敢面對的事情?
作者: xinjinni127    時間: 2009-10-5 23:50

作者: penguin1314    時間: 2009-10-6 10:34
如果你面對一個戴墨鏡的人說話, 你看不到對方的眼睛,說話時是否感到彆扭?
天安門城樓上的大部分人不戴墨鏡正是尊重觀眾的表現。
對於朱鎔基來說,已經退休,已經不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舒服要緊。
作者: 無敵小子    時間: 2009-10-8 00:47
愛咋咋地吧
作者: buweizhai    時間: 2009-10-8 13:03
愛咋咋地吧
無敵小子 發表於 2009-10-8 00:47

不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會不會是變色眼鏡啊?有一段時間很時新的。
作者: 秦人    時間: 2009-10-9 04:36
該不會是趕時髦吧?
那些明星們上街,不是都戴墨鏡嗎?鏡片越大越好,恨不得把臉都遮上,生怕被人認出來。
老朱怎麼越老越時髦了?也怕被人認出來?
作者: laodai    時間: 2009-10-9 08:18
我估計他有老年白內障,應該避免強光。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