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搞笑諾貝爾獎 [列印本頁]

作者: Aboriginal    時間: 2009-9-27 08:51
標題: 搞笑諾貝爾獎
搞笑諾貝爾獎是模仿諾貝爾獎的姊妹獎項,又稱另類諾貝爾獎,伊格諾貝爾獎,在英文中,「Ig」有「卑賤」的意思,所以這個獎項表示自己無法與正式的諾貝爾獎相比。主辦者為科學幽默雜誌(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從1991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為了與正式的諾貝爾獎「分庭抗禮」,「搞笑」版頒獎常在前者之前一周舉行。 入選「搞笑」版諾貝爾獎的科學成果必須不同尋常,能激發人們對科學、醫學和技術的興趣。與其他學術獎不同,另類諾貝爾獎得主不會拿到任何獎金,得不到各方讚譽,更不可能使科學出現革命性進步,獲獎者自費到場領獎,獎品是由廉價材料製成的手工藝品,4個星期內就會「土崩瓦解」,但是所有獲獎的研究都曾在著名學術雜誌上發表。 評獎要求是「不尋常、幽默、有想象力」
按照傳統,觀眾會在頒獎典禮上向講台拋紙飛機。典禮結束后現場都由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家羅伊.格勞貝爾負責打掃。頒獎禮時,得獎者只有一分鐘的感謝詞,觀眾會不斷的把紙飛機擲向台上,若超過一分鐘就會被台下負責監察的8歲女孩大喊:「請停止!我好煩!」
2005年,這位每年都在台上掃走紙飛機的格勞貝爾首度在大會中缺席,因為他成為了真正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這個時候正在出席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
2005年物理獎頒給梅史東和帕奈爾,他們從1927年開始架設「瀝青水滴」實驗,以觀測1小坨黏呼呼瀝青滴落的速度,這坨瀝青平均9年才會滴下來1次,帕奈爾只觀察了兩滴就已經去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高里·南達發明了會逃跑並躲起來的鬧鐘,除非你找到它才會消停而獲得經濟學獎。文學獎獎給E·托波爾、R·卡利夫、F·馮·德韋夫和另外972名著作者,他們聯合發表一項醫學研究文件,著作者的人數列出來卻為文件頁數的10倍。 生理學獎獎給哈佛醫學院的約翰·麥克和坦普爾大學的戴維·雅各布,他們作出「跳躍式的結論」說,認為自己被外星人綁架的人很可能曾被外星人綁架過。異想天開技術獎獎給密歇根州法明頓希爾斯的傑伊·希夫曼,他發明使人能邊開車邊看電視的投影裝置。密歇根州議會因使這種做法合法化而同時獲獎。而讓蝗蟲看電影《星際大戰》,以便觀測蝗蟲腦電波的英國學者林德和希蒙斯,得到和平獎。營養學獎是頒給日本東京的中松義郎博士,他34年來為他的每一餐拍照並分析計算每一餐。 台灣立法院曾以立委鬥毆證明政治人物透過拳打腳踢與互相欺詐,遠比與他國發生戰爭更有政治效果而獲1995的和平獎。當然更為經典的是199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菲律賓百事可樂公司。因為這個公司發起一次百萬元大獎賽,但宣布中獎號碼時搞錯了,結果導致80萬人中獎,「在該國歷史上第一次使這麼多打得你死我活的派別走到一起來了」。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